第二四七章 伯府四美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安宁来了,笑靥如花。
进门之后只是和谢逸礼貌地打个招呼,然后便和郑丽琬、杜惜君一起聊起来,貌似和武二娘子也是一见如故。
更离谱的是,四个女子有说有笑之后,竟然玩起了麻将,玩的不亦乐乎,根本没有谢逸什么事。
如此情势下,谢学士完全成为孤家寡人,好不落寞。
看着四个美女坐在廊下玩麻将不亦乐乎的情景,谢逸好似看到了一幕很熟悉的画面,那部经典的电影里,唐伯虎看着八个老婆打牌时无奈的情景不就是如此嘛!
谢逸有种感觉,自己不该捣鼓出麻将来的,这完全是给自己找不痛快,要是再娶两个女子回来,往后还不得独守空房?
不行不行,要娶得多娶几个,五六七九个都可以,但坚决不能使四个八个……
谢逸黯然伤神的时候,杜惜君和郑丽琬正有意无意地打量着李安宁,小郡主英姿飒爽,脾气却不见泼辣,颇为随和,众人相处很好。
虽说只和谢逸打了个招呼,但看两人神情,那是相当熟稔。在灵州便是旧相识,一路会长安千里共行,少年男女生出点情愫不奇怪。
杜惜君和郑丽琬都相信自家丈夫有这个魅力,当然他们现在也相信谢逸的定力,出使薛延陀的路上不仅没有勾搭牧羊女,连王府千金都视若无睹了,还真是言而有信。
她们相信,如果谢逸用点心思,说不定小郡主早就沦陷了。
也好,李安宁可是江夏郡王府的郡主,要是嫁入谢家,谢逸成为江夏王府的乘龙快婿,那往后……
江夏郡王李道宗如今在朝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谁又这么一位岳父,毫无疑问必然是前程似锦。
说起来谢逸是有这个资格的。陈郡谢氏子弟,出身自然是够了;年记不到二十岁已经是伯爵,官居弘文馆学士,晋王府长史。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
完全配得上小郡主,说句不好听的,做驸马都绰绰有余了。要不然放眼看看,如今诸位驸马哪一个不是靠着老爹的功勋,哪一个不是世家豪贵家的公子哥?又有哪一个能比得上谢逸?
听说在灵州的时候。江夏郡王对谢逸感觉不错,还亲自率兵前去边境营救,也许应该很乐意有这样一个女婿吧!
最重要的是,郑丽琬当初的决定很英明,谢家如今没有嫡妻,正妻虚位以待,也许小郡主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大概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杜惜君和郑丽琬和李安宁态度相当特别,对于小郡主的性格更是相当满意……
其间对谢逸更是多有暗示,谢逸完全看在眼里。但有意视而不见。两位夫人真是越发不靠谱了,不知道宗室女身份特别,婚事非等闲之人不能插手吗?
看来先前的惩罚还不够,等晚上还需要更为严厉的惩罚……
……
淮阳县伯府四美同聚之时,东宫之中李承乾却忙碌而惆怅。
惆怅自然来源于元日朝堂上父皇李世民那个故意的举动,元日朝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抬举李泰,将李泰的提高提高到与储君几乎并列的地步。
这是要干什么?而且当众宣称正月里会去延康坊魏王府巡幸,虽说当爹的去儿子家里坐坐很平常,这没错。
但天子之家不同于寻常百姓家。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也都会被解读出不同的意味来。此举朝臣们会怎么看?天下人会怎么看?
如果说父皇一视同仁倒也罢了,可自从去年皇孙李象的满月宴之后,父皇就没有再踏入东宫一次。
大过年的不来东宫。却去魏王府,此举让外人怎么想?
父皇偏心啊!
李世民甚至还有种感觉,父亲是在故意羞辱和打压自己,为什么?李承乾很想当面向父亲问个清楚,但是很遗憾,他没有冲进承庆殿的胆量。
他知道父皇近来对自己很不满。但自己究竟做错了多少?不就是些许微小过错嘛,有必要如此小题大做,如此苛刻吗?
谁人不犯错呢?有错能改还不行吗?李承乾真的觉得自己很冤,心中更有一种愤慨。在他的心里,毫无疑问父亲是偏心的,偏疼老四李泰。
身为长子,他不介意父母在生活上偏爱年幼的孩子,比如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那样。但对李泰的偏爱有些过分了,最重要的是结果已经严重威胁并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因为疼爱某个孩子而伤害另外的孩子,这样真的好吗?不知不觉间,李承乾心中生出些许怨怼来,而且越发浓重。
但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自保,自我谋划。他太清楚,如果失去太子之位,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史书上那些废太子,有哪一个有过好下场?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尽力保住自己的储君之位。
此时此刻,李承乾很没有安全安全感,他急切地希望拥有强大的实力,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安然自保。
尤其是这几日,前去魏王府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李泰的威望和人气可谓是空前高涨。
除此之外,魏王府还有文学馆,聚集了一大批人编撰《括地志》,原本只是一些书生,附庸风雅之人,但现在却是实力和人气的象征。
更要紧的是,李泰正是借着文学馆招募的名义公开招募人才,看似只是一个个普通书生士子,但指不定就是哪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或者门生故吏。实际上是在以一种相对隐秘的方式来支持李泰,结成党羽。
尽管事实如此,但有文学馆这个父皇李世民允许的幌子在,这些便合理合法,李承乾根本奈何不得。
不过几日时间,魏王府得声望和实力便高涨了许多,这让李承乾格外担忧。
什么都不做显然是不行了,本来想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的,但现在的感觉是不动就等于是坐以待毙,混吃等死。
李承乾不是这种人,他不希望有朝一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所以他决定干点什么……(未完待续。)
李安宁来了,笑靥如花。
进门之后只是和谢逸礼貌地打个招呼,然后便和郑丽琬、杜惜君一起聊起来,貌似和武二娘子也是一见如故。
更离谱的是,四个女子有说有笑之后,竟然玩起了麻将,玩的不亦乐乎,根本没有谢逸什么事。
如此情势下,谢学士完全成为孤家寡人,好不落寞。
看着四个美女坐在廊下玩麻将不亦乐乎的情景,谢逸好似看到了一幕很熟悉的画面,那部经典的电影里,唐伯虎看着八个老婆打牌时无奈的情景不就是如此嘛!
谢逸有种感觉,自己不该捣鼓出麻将来的,这完全是给自己找不痛快,要是再娶两个女子回来,往后还不得独守空房?
不行不行,要娶得多娶几个,五六七九个都可以,但坚决不能使四个八个……
谢逸黯然伤神的时候,杜惜君和郑丽琬正有意无意地打量着李安宁,小郡主英姿飒爽,脾气却不见泼辣,颇为随和,众人相处很好。
虽说只和谢逸打了个招呼,但看两人神情,那是相当熟稔。在灵州便是旧相识,一路会长安千里共行,少年男女生出点情愫不奇怪。
杜惜君和郑丽琬都相信自家丈夫有这个魅力,当然他们现在也相信谢逸的定力,出使薛延陀的路上不仅没有勾搭牧羊女,连王府千金都视若无睹了,还真是言而有信。
她们相信,如果谢逸用点心思,说不定小郡主早就沦陷了。
也好,李安宁可是江夏郡王府的郡主,要是嫁入谢家,谢逸成为江夏王府的乘龙快婿,那往后……
江夏郡王李道宗如今在朝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谁又这么一位岳父,毫无疑问必然是前程似锦。
说起来谢逸是有这个资格的。陈郡谢氏子弟,出身自然是够了;年记不到二十岁已经是伯爵,官居弘文馆学士,晋王府长史。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
完全配得上小郡主,说句不好听的,做驸马都绰绰有余了。要不然放眼看看,如今诸位驸马哪一个不是靠着老爹的功勋,哪一个不是世家豪贵家的公子哥?又有哪一个能比得上谢逸?
听说在灵州的时候。江夏郡王对谢逸感觉不错,还亲自率兵前去边境营救,也许应该很乐意有这样一个女婿吧!
最重要的是,郑丽琬当初的决定很英明,谢家如今没有嫡妻,正妻虚位以待,也许小郡主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大概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杜惜君和郑丽琬和李安宁态度相当特别,对于小郡主的性格更是相当满意……
其间对谢逸更是多有暗示,谢逸完全看在眼里。但有意视而不见。两位夫人真是越发不靠谱了,不知道宗室女身份特别,婚事非等闲之人不能插手吗?
看来先前的惩罚还不够,等晚上还需要更为严厉的惩罚……
……
淮阳县伯府四美同聚之时,东宫之中李承乾却忙碌而惆怅。
惆怅自然来源于元日朝堂上父皇李世民那个故意的举动,元日朝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抬举李泰,将李泰的提高提高到与储君几乎并列的地步。
这是要干什么?而且当众宣称正月里会去延康坊魏王府巡幸,虽说当爹的去儿子家里坐坐很平常,这没错。
但天子之家不同于寻常百姓家。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也都会被解读出不同的意味来。此举朝臣们会怎么看?天下人会怎么看?
如果说父皇一视同仁倒也罢了,可自从去年皇孙李象的满月宴之后,父皇就没有再踏入东宫一次。
大过年的不来东宫。却去魏王府,此举让外人怎么想?
父皇偏心啊!
李世民甚至还有种感觉,父亲是在故意羞辱和打压自己,为什么?李承乾很想当面向父亲问个清楚,但是很遗憾,他没有冲进承庆殿的胆量。
他知道父皇近来对自己很不满。但自己究竟做错了多少?不就是些许微小过错嘛,有必要如此小题大做,如此苛刻吗?
谁人不犯错呢?有错能改还不行吗?李承乾真的觉得自己很冤,心中更有一种愤慨。在他的心里,毫无疑问父亲是偏心的,偏疼老四李泰。
身为长子,他不介意父母在生活上偏爱年幼的孩子,比如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那样。但对李泰的偏爱有些过分了,最重要的是结果已经严重威胁并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因为疼爱某个孩子而伤害另外的孩子,这样真的好吗?不知不觉间,李承乾心中生出些许怨怼来,而且越发浓重。
但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自保,自我谋划。他太清楚,如果失去太子之位,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史书上那些废太子,有哪一个有过好下场?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尽力保住自己的储君之位。
此时此刻,李承乾很没有安全安全感,他急切地希望拥有强大的实力,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安然自保。
尤其是这几日,前去魏王府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李泰的威望和人气可谓是空前高涨。
除此之外,魏王府还有文学馆,聚集了一大批人编撰《括地志》,原本只是一些书生,附庸风雅之人,但现在却是实力和人气的象征。
更要紧的是,李泰正是借着文学馆招募的名义公开招募人才,看似只是一个个普通书生士子,但指不定就是哪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或者门生故吏。实际上是在以一种相对隐秘的方式来支持李泰,结成党羽。
尽管事实如此,但有文学馆这个父皇李世民允许的幌子在,这些便合理合法,李承乾根本奈何不得。
不过几日时间,魏王府得声望和实力便高涨了许多,这让李承乾格外担忧。
什么都不做显然是不行了,本来想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的,但现在的感觉是不动就等于是坐以待毙,混吃等死。
李承乾不是这种人,他不希望有朝一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所以他决定干点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