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杨广的决定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如今,高颎、杨素两人都已经病死了,只留下了一个苏威活到现在,但他也在数年前被杨广罢免了。现在,好不容易才将六部尚书确定下来,并让他们进入新建立的内阁。眼看着辽东也平定下来了,四海臣服,中原各地的叛乱也规模缩小了许多。
这些好转的迹象让一直为杨广担心的萧皇后和洛琪公主心中也踏实了不少,可她哪里想得到,这才刚任命内阁几位相国不久,杨广居然又要开始换血,这岂不是成了儿戏?
“陛下,相位可是一朝官员中最重要的位置,切不可轻言罢任。眼下的这六位相国虽然多年为相,都有些年迈了。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政务经验,陛下正需要他们的经验处理朝政。臣妾觉得,陛下可以慢慢寻找新的年轻官员,待时机成熟时再予以更换!”萧皇后建言道。
“是啊!父皇,虞世基曾为内史令多年,如今拜为工部尚书,正是不二人选。樊子盖跟随陛下身边多年,正是难得的肱骨之臣。卫玄担任刑部尚书的不长,但处理公正,不畏权贵,王世充在江都任留守时,便屡败农民起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担任兵部尚书乃是众望所归。”杨洛琪站在一旁,一个个的帮着杨广分析着如今的六位相国。
在杨洛琪看来,朝中本有七个相位,如果全部任命完毕,七相共同帮助父皇执掌朝政,这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可以将皇帝从繁忙的朝政事务中解放出来。如今,虽然尚书令这一职尚空缺,但六部尚书皆已入阁,也算勉强可以接受。
现在好不容易才让朝政稳定下来,如果又再动相国人选,实在不是一种好选择。这必然会增加皇帝的工作压力,也降低朝廷的决策能力。
杨广听闻之后,摇了摇头道:“朕没打算罢免樊子盖、卫玄、虞世基、王世充等人中的任何一个。”
“那可是陛下想罢免裴矩或者裴蕴了?”萧皇后惊讶地问道。
“是的,裴氏以一族之力,竟然在相国中占据两席,朝中官员多有非议。之前朕是想利用裴氏代表的山东士族力量,打压关陇门阀。但如今关陇门阀势力已经大衰,反是裴氏的势力膨胀太快。不但在朝中左右了大局,甚至还漫延到军中。这让朕不得不防啊!”杨广忧心忡忡地说道。
萧皇后和杨洛琪对视了一眼,都是默然无语,她们自然也知道裴氏如今势力的确太大了点,有些裴氏子弟甚至认为裴氏是天下第一世家了。在中央和地方上,裴氏的势力扩张得很快,就算是关陇门阀中的第一大阀宇文氏也无法与其抗争,是该压制一下他们了。
“不过,现在朕要北伐突厥,还要对付宇文明的辽东军,因此还要用一下裴家的人,暂时还不会动他们。待这两件事尘埃落定之时,朕再出手整顿朝纲!”杨广正色道。
“什么?要对付宇文明?”萧后和出云公主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口,两人都觉得无比震惊。
“是的!”杨广点了点头道:“宇文明在辽东囤积了近千万石粮食,打造了无数铠甲器械,还擅自出兵攻灭了百济和新罗国,扫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而且这该死的叛逆还在辽东招兵买马,拥兵三十余万,已成为我大隋心腹之患。而且他还将朝廷的税率更改,制定新的政策,招募流民垦荒,设立新的保甲制度,控制被他征服的辽东各部……”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几乎每一件都是大逆不道之事,而且他还纵容手下架空了朕派去的辽东留守陈棱,让他形如傀儡。如今宇文明就差公开扯旗造反了。你们说,朕不先下手为强,难道还要等到他起兵造反时才对付他吗?”杨广这时重重一拳打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茶杯“砰、砰”作响,足见其心中愤恨之极。
“父皇,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宇文将军为我大隋奋战边疆,灭高丽、征草原、平定辽东、联盟东突厥。为大隋打下辽东诸郡,夺下了大片土地。立下了汗马功劳,足见对大隋忠心耿耿,这样的良将又岂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杨洛琪一脸不信的样子。
顿了一下后,她又说道:“况且,如果他真的要造反,这次他又如何会只带着几百名亲兵就从辽东赶来东都赴任?路上被叫去太原督促修建晋阳宫,也说去就去。这哪点象是什么叛逆啊?父皇,请您三思而后行啊!说不定是有人想离间你和他之间的关系呢。”
“算了,这是朝廷大事,洛琪你还是不要多管了,朕自有分寸。”杨广摇了摇头,事情涉及到了自己的江山大业,杨广又怎么可能因女儿的一番劝说就此罢休。
萧皇后看了看洛琪公主,又仔细想了一下,方轻叹一声道:“陛下,如果要对付宇文明,一定要秘密进行,毕竟他是宇文阀家主宇文化及的儿子。会不会因此事把宇文阀逼反?陛下可得仔细掂量!”
杨广听了自己妻子和女儿的话后,也觉得这样仓促行事有些欠妥。
他轻拍了一下桌子,方起身说道:“好,朕就再给宇文明一个机会。待李渊将宇文明拿进宫后,朕先不免他的职。只要他肯配合朕,协助朝廷派兵入辽东接管辽东州的所有事务,并调现在的三十万辽东军回中原进行重新整编,永绝后患,那朕便可以保他一世富贵。”
暂时不杀宇文明,是杨广心中早就决定好的,这个时候说出来,不过是要安慰一下杨洛琪。对于杨广来说,现在一个活着的宇文明,比一个死了的宇文明更有利。留着宇文明不但能安抚住辽东军,而且他还要想宇文明在北伐东突厥时为他出谋划策。
“父皇,真的吗?”杨洛琪抬头注视着杨广的眼睛。
“朕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又岂会不算数,你放心吧,只要宇文明够聪明,老老实实配合朕,朕肯定就不会杀他。天也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宫安寝吧。”杨广点了点头道。
杨洛琪虽然有些不放心,却也只能如此了,她最开始对宇文明并无多少好感。但随着宇文明的战功越来越辉煌,成绩越来越突出,让她不能不再审视对宇文明的映象了。
而且,她的表姐李秀宁也对宇文明大加赞赏,称他是一位奇男子。是大隋未来的国之栋梁。这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的想法。
但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她对宇文明开始有了好感时,却又突然冒出个宇文明要谋反的事情。这让她的内心也十分震惊和迷茫。
她实在不相信这是真的,但父皇又说得有鼻子有眼,让她半信半疑。
“唉,宇文明,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杨洛琪向着自己的寝宫走去,一边走着,一边喃喃道。
……
大业十一年七月底,晋阳宫修建工地。
宇文明和房玄藻、李建成、李世民等人正一起视察工地。
如今武安郡已经完全安定下来,岳家在该郡的势力也已基本清除,朝廷也从太原、楼烦、雁门等临近郡县调来了官员,暂时负责武安郡的生产自救工作。
而宇文明自然也不会放过招募民工的机会。他与李渊协商之后,对灾民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即凡是愿意来参加修建晋阳宫的民夫,全部管三顿饭,包吃饱。当然,参加修建的民夫也必须每天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才能享受免费充足的饭菜。
同时,宇文明还承诺,当晋阳宫完工之时,给每位民工发一吊铜钱作为工钱。这让民夫们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期盼着早日完工。
而那些无法从事修建修建宫殿的重体力活的灾民,主要以老弱妇孺为主。李渊并不想安置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对修建宫殿没有多少作用,反而要吃不少粮食,加重修建的费用。
但宇文明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将这些民工家属安顿好之后,才能让民工们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参加修建工作,让他们知道,自己不仅是为朝廷和皇帝修建宫殿,更是为了自己家人能吃饱饭而工作。
所以,在宇文明的坚持下,李渊最后还是同意了宇文明的建议:凡是在工地上做工的民夫,都可以允许带两名家眷在工地上就食。但这两名家眷也必须帮助工地上的民夫和监工洗衣服、做饭、记帐,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算是一个几方都同意的妥协方案。
就在宇文明和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商议如何进一步激发民夫的积极性,让他们加快进度,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之时,一名面色苍白,眼神有些阴霾的少年却是急匆匆地到了李建成面前,对着他低声耳语了一阵。李建成听闻之后,面色顿时大变。李世民见状,不禁好奇地问道:“大哥,三弟,究竟出了什么事?”
而如今,高颎、杨素两人都已经病死了,只留下了一个苏威活到现在,但他也在数年前被杨广罢免了。现在,好不容易才将六部尚书确定下来,并让他们进入新建立的内阁。眼看着辽东也平定下来了,四海臣服,中原各地的叛乱也规模缩小了许多。
这些好转的迹象让一直为杨广担心的萧皇后和洛琪公主心中也踏实了不少,可她哪里想得到,这才刚任命内阁几位相国不久,杨广居然又要开始换血,这岂不是成了儿戏?
“陛下,相位可是一朝官员中最重要的位置,切不可轻言罢任。眼下的这六位相国虽然多年为相,都有些年迈了。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政务经验,陛下正需要他们的经验处理朝政。臣妾觉得,陛下可以慢慢寻找新的年轻官员,待时机成熟时再予以更换!”萧皇后建言道。
“是啊!父皇,虞世基曾为内史令多年,如今拜为工部尚书,正是不二人选。樊子盖跟随陛下身边多年,正是难得的肱骨之臣。卫玄担任刑部尚书的不长,但处理公正,不畏权贵,王世充在江都任留守时,便屡败农民起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担任兵部尚书乃是众望所归。”杨洛琪站在一旁,一个个的帮着杨广分析着如今的六位相国。
在杨洛琪看来,朝中本有七个相位,如果全部任命完毕,七相共同帮助父皇执掌朝政,这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可以将皇帝从繁忙的朝政事务中解放出来。如今,虽然尚书令这一职尚空缺,但六部尚书皆已入阁,也算勉强可以接受。
现在好不容易才让朝政稳定下来,如果又再动相国人选,实在不是一种好选择。这必然会增加皇帝的工作压力,也降低朝廷的决策能力。
杨广听闻之后,摇了摇头道:“朕没打算罢免樊子盖、卫玄、虞世基、王世充等人中的任何一个。”
“那可是陛下想罢免裴矩或者裴蕴了?”萧皇后惊讶地问道。
“是的,裴氏以一族之力,竟然在相国中占据两席,朝中官员多有非议。之前朕是想利用裴氏代表的山东士族力量,打压关陇门阀。但如今关陇门阀势力已经大衰,反是裴氏的势力膨胀太快。不但在朝中左右了大局,甚至还漫延到军中。这让朕不得不防啊!”杨广忧心忡忡地说道。
萧皇后和杨洛琪对视了一眼,都是默然无语,她们自然也知道裴氏如今势力的确太大了点,有些裴氏子弟甚至认为裴氏是天下第一世家了。在中央和地方上,裴氏的势力扩张得很快,就算是关陇门阀中的第一大阀宇文氏也无法与其抗争,是该压制一下他们了。
“不过,现在朕要北伐突厥,还要对付宇文明的辽东军,因此还要用一下裴家的人,暂时还不会动他们。待这两件事尘埃落定之时,朕再出手整顿朝纲!”杨广正色道。
“什么?要对付宇文明?”萧后和出云公主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口,两人都觉得无比震惊。
“是的!”杨广点了点头道:“宇文明在辽东囤积了近千万石粮食,打造了无数铠甲器械,还擅自出兵攻灭了百济和新罗国,扫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而且这该死的叛逆还在辽东招兵买马,拥兵三十余万,已成为我大隋心腹之患。而且他还将朝廷的税率更改,制定新的政策,招募流民垦荒,设立新的保甲制度,控制被他征服的辽东各部……”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几乎每一件都是大逆不道之事,而且他还纵容手下架空了朕派去的辽东留守陈棱,让他形如傀儡。如今宇文明就差公开扯旗造反了。你们说,朕不先下手为强,难道还要等到他起兵造反时才对付他吗?”杨广这时重重一拳打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茶杯“砰、砰”作响,足见其心中愤恨之极。
“父皇,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宇文将军为我大隋奋战边疆,灭高丽、征草原、平定辽东、联盟东突厥。为大隋打下辽东诸郡,夺下了大片土地。立下了汗马功劳,足见对大隋忠心耿耿,这样的良将又岂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杨洛琪一脸不信的样子。
顿了一下后,她又说道:“况且,如果他真的要造反,这次他又如何会只带着几百名亲兵就从辽东赶来东都赴任?路上被叫去太原督促修建晋阳宫,也说去就去。这哪点象是什么叛逆啊?父皇,请您三思而后行啊!说不定是有人想离间你和他之间的关系呢。”
“算了,这是朝廷大事,洛琪你还是不要多管了,朕自有分寸。”杨广摇了摇头,事情涉及到了自己的江山大业,杨广又怎么可能因女儿的一番劝说就此罢休。
萧皇后看了看洛琪公主,又仔细想了一下,方轻叹一声道:“陛下,如果要对付宇文明,一定要秘密进行,毕竟他是宇文阀家主宇文化及的儿子。会不会因此事把宇文阀逼反?陛下可得仔细掂量!”
杨广听了自己妻子和女儿的话后,也觉得这样仓促行事有些欠妥。
他轻拍了一下桌子,方起身说道:“好,朕就再给宇文明一个机会。待李渊将宇文明拿进宫后,朕先不免他的职。只要他肯配合朕,协助朝廷派兵入辽东接管辽东州的所有事务,并调现在的三十万辽东军回中原进行重新整编,永绝后患,那朕便可以保他一世富贵。”
暂时不杀宇文明,是杨广心中早就决定好的,这个时候说出来,不过是要安慰一下杨洛琪。对于杨广来说,现在一个活着的宇文明,比一个死了的宇文明更有利。留着宇文明不但能安抚住辽东军,而且他还要想宇文明在北伐东突厥时为他出谋划策。
“父皇,真的吗?”杨洛琪抬头注视着杨广的眼睛。
“朕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又岂会不算数,你放心吧,只要宇文明够聪明,老老实实配合朕,朕肯定就不会杀他。天也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宫安寝吧。”杨广点了点头道。
杨洛琪虽然有些不放心,却也只能如此了,她最开始对宇文明并无多少好感。但随着宇文明的战功越来越辉煌,成绩越来越突出,让她不能不再审视对宇文明的映象了。
而且,她的表姐李秀宁也对宇文明大加赞赏,称他是一位奇男子。是大隋未来的国之栋梁。这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的想法。
但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她对宇文明开始有了好感时,却又突然冒出个宇文明要谋反的事情。这让她的内心也十分震惊和迷茫。
她实在不相信这是真的,但父皇又说得有鼻子有眼,让她半信半疑。
“唉,宇文明,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杨洛琪向着自己的寝宫走去,一边走着,一边喃喃道。
……
大业十一年七月底,晋阳宫修建工地。
宇文明和房玄藻、李建成、李世民等人正一起视察工地。
如今武安郡已经完全安定下来,岳家在该郡的势力也已基本清除,朝廷也从太原、楼烦、雁门等临近郡县调来了官员,暂时负责武安郡的生产自救工作。
而宇文明自然也不会放过招募民工的机会。他与李渊协商之后,对灾民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即凡是愿意来参加修建晋阳宫的民夫,全部管三顿饭,包吃饱。当然,参加修建的民夫也必须每天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才能享受免费充足的饭菜。
同时,宇文明还承诺,当晋阳宫完工之时,给每位民工发一吊铜钱作为工钱。这让民夫们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期盼着早日完工。
而那些无法从事修建修建宫殿的重体力活的灾民,主要以老弱妇孺为主。李渊并不想安置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对修建宫殿没有多少作用,反而要吃不少粮食,加重修建的费用。
但宇文明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将这些民工家属安顿好之后,才能让民工们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参加修建工作,让他们知道,自己不仅是为朝廷和皇帝修建宫殿,更是为了自己家人能吃饱饭而工作。
所以,在宇文明的坚持下,李渊最后还是同意了宇文明的建议:凡是在工地上做工的民夫,都可以允许带两名家眷在工地上就食。但这两名家眷也必须帮助工地上的民夫和监工洗衣服、做饭、记帐,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算是一个几方都同意的妥协方案。
就在宇文明和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商议如何进一步激发民夫的积极性,让他们加快进度,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之时,一名面色苍白,眼神有些阴霾的少年却是急匆匆地到了李建成面前,对着他低声耳语了一阵。李建成听闻之后,面色顿时大变。李世民见状,不禁好奇地问道:“大哥,三弟,究竟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