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扩张(六)出兵九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九江,长江自武昌沿东南而下,在此转了个弯,沿东北而上。武汉、九江、安庆三者之间,成一个倒三角形,九江是下面那个点。九江的战略位置不用多说,可谓长江之咽喉所在。安庆和武昌之间卡着一个武昌,当真叫如鲠在喉。
如果没有刺杀事件,方剑雄还打算让冷雨去扮演一次水匪。现在挨了一枪的方剑雄,可以很从容的往同盟会的脑门上扣帽子,先抹黑搞臭,在武力解决。其实这个也不怪方剑雄,孙武自武昌离开后,确实暂居九江。李烈钧有没有支持孙武搞暗杀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方剑雄有了一个借口。
打击恐怖主义!
上海报界的喧嚣还在继续围绕着刺陶、刺方、刺袁三个案子报道,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陶成章一案。一些陈年旧事被翻找出来,丢在报纸上赚眼球。有一种猜测,陶成章之死,大致与孙不无关系,作为两次倒孙运动的发起者,陶成章之死很自然的被扯上很多的联想。
可笑的是,倒孙运动的起源,竟然是一笔日本西园内阁提供给孙的捐款。这笔款子,孙没有告知陶成章、章太炎,后经北一辉挑唆此事,遂致同盟会之分裂。
被扣了恐怖主义帽子的李烈钧,自然不肯束手待毙。李烈钧通电各省,称方氏之说辞,乃欲加之罪,又称孙武被方氏排挤。流落九江,方氏犹不肯罢手,强加罪名欲置于死地。同时还在通电中称,任何对江西军政府的攻击行为,都将招致最强硬的反击。希望武昌方面保持克制,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这都是表面上的事情,实际上此刻的九江。正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高压之中。
李烈钧这个时候还不是江西都督,率部在九江驻防,获悉国防军通电之后。第一时间就把孙武给请来了。“尧卿,你赶紧离开九江去上海,然后去日本先避一避风头。”
“我不去。方剑雄假革命真军阀,我要留下来揭穿他的真面目。”孙武梗着脖子,一副完全不服气的意思。
“尧卿,你留在九江,会给方剑雄出兵的借口,难道你不明白?”李烈钧苦口婆心的劝说,孙武谋刺方剑雄之事,虽然没有参与,却是知情的。方剑雄在同盟会一干强硬派的心目中,都没有什么好印象。陈其美、黄兴、李烈钧。对方剑雄的看法都不好。尤其是方剑雄不承认新政府,搞什么两声统一军政之后,李烈钧更是把方剑雄看成了一个反动军阀。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只要政见不同,就只有非黑即白。其实李烈钧也未必搞的清楚。到底痛恨方剑雄一点什么?到底这个军阀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可惜,他没有冷静的去想一想,随着大流。
嘴上很硬的李烈钧,心里其实很担心方剑雄可能采取的军事进攻。正式号称国防军,本身就是一种很明显的野心昭示。作为国内最强军之标杆的北洋军,在国防军面前也没讨好。甚至可以说是完败。九江不过一个江西第一师,八千来人,真的对上拥强兵数万的方剑雄,李烈钧心里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指望南昌方面出兵救援,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平行历史上,李烈钧率部援鄂,也不过三千多人。江西一个省真的就只能派这么一点兵么?更多的兵,留下来守地盘尔。纵观南京临时政府麾下各省,后期南京汇聚各路民军二十万,实际战斗力多少?说的不好听一点,被派去南京的各省民军,将领是被排挤走的,兵是各部不愿意要的。整个南京城因为这些兵,搞的是乌烟瘴气。临时政府发不出军饷,各省是一毛不拔。嘴巴叫着没钱,实际上各省都督拼命的扩充军队。嘴上叫喊北伐越大声的,往往行动上最迟缓,甚至没行动。
孙武虽然不服气,还是接受了李烈钧的建议,连夜上船走人去上海。李烈钧还算够义气,亲自护送上了一艘英国客轮。轮船消失在夜幕中,欧阳武才冒出一句:“应该把他交给方扶国才是啊!”
李烈钧面色如铁,一手叉腰,一手扶枪,看着江流东去,叹息一声道:“我做不到。”
欧阳武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闭上嘴巴,一言不发的沉着一张脸走了。
有了北洋军这个前车之鉴,当今天下各省,谁都不愿意对上方剑雄这个猛人。李烈钧此举,无疑有将整个江西推入对国防军战争的漩涡中的嫌疑。
同样在这个夜晚,陈其美也塞给蒋志清一张船票,让他去日本避风头。大抵同盟会的人在国内呆不下去,避难所的首选就是日本。
针对武昌国防军发布的声明,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做出了反应,通电全国。首先劝说方剑雄保持克制,不要擅动兵戈。其次敦促江西,尽快拿下孙武法办。最后,再次呼吁安徽、湖北两省,尽快皈依临时政府的旗号之下。清室未灭,革命未果,理当团结一致。
武昌方面针对这一通电,很不客气采取通电的方式答复。临时政府是在南北议和的关键时期所成立,这一举动无疑有加剧南北对立的嫌疑。究其根源,临时政府的建立,在南北议和未定国家体制的前提下,其目的不外有二。一者,造成民国之既成事实,二者,权力之争尔。湖北、安徽两省,对于这种很可能造成南北割据的临时政府,绝对不会给以承认。两省只承认一个统一的民国,而不是现在的临时政府。随后重点指出:以刺杀手段实现政治目的,罔顾市井无辜的举动,本质上是卑劣的,是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国防军绝对不能容忍采取这种方式来实现所谓的革命胜利。今天可以朝对手丢炸弹,明天就可以朝同志丢炸弹。陶成章之死,让这一手段的阴暗龌龊,暴露在天下人的眼前。最后,国防军司令部郑重声明:将以步兵两师,独立炮兵一旅,开赴九江,武力消灭恐怖组织的巢穴。
武昌,轮渡码头,一辆黑色轿车上岸,奔着国防军司令部而来。车上坐的是英国领事葛福及日本领事松村。两人联袂过江,目的却不一样。葛福的目的很明确,白厅指示,一度看似反英的方剑雄,本质上对大英帝国是敬畏的,跟一般的军阀没什么区别。只要方剑雄支持袁世凯任大总统,大英帝国可以既往不咎。至于采购内河战舰一事,暂不讨论。这个暂不讨论,那是顾及袁世凯的缘故,实际上千吨级的内河战舰,大英帝国并不太在意。获悉方剑雄通电内容,葛福对于此次的行程充满了信心。如果方剑雄能对江西进行一次军事打击,对于正在进行的南北和谈,无疑大有裨益。
松村来访则多少有点气急败坏,汉阳铁厂工人组建了一个公会,针对盛宣怀与日本签订《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草合同》一案,发起了全面罢工。抗议盛宣怀出卖国家利益,嗯,工人阶级的觉悟就是高啊!
日本资源贫乏,离开汉阳铁厂的生铁,离开大冶铁矿的原料,对于日本钢铁企业来说,就是一拳打在腰眼上。
平行历史上,中日合办的时间是1月29日。这一时空提前了,算是被方剑雄搞乱的另一个案例吧。盛宣怀被清室当了替罪羊之后,先是寓居天津,不久去了日本。在日本期间,与日本签署了这一合作协议,消息被日本报界大为宣传。
国内对这一消息反应并不强烈,《民立报》不过上了个小豆腐干的版面。上海一些小报倒是大肆宣传此举乃是盛宣怀畏惧革命,担心财产被黑,这才拉上日本人一道。同时也没忘记指出,汉冶萍本是国有资产,为盛宣怀所侵吞,理应没收充公。
方剑雄知道这个消息,可谓气急败坏。这个时期,方剑雄怎么都没底气跟小日本叫板的。别说打了,日本第三舰队朝芜湖炮轰几个小时,方剑雄就得倾家荡产。
但是也不能这么算了!于是阴招出场了,方剑雄让李慕言的军情处出动,汉阳厂工人罢工,有点技能的全部弄到马鞍山,反正那边也要开工了。汉阳铁厂即便彻底荒掉长草,也不能便宜小日本。当然这一切手段,都是暂时的,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汉阳铁厂关门。
方剑雄心里还是很遗憾,早知道会变成这样,就该派人去绑盛宣怀的票,逼他交出汉阳铁厂。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的去干绑票的勾当,名声也就臭了。这年月可不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关系还算友好的很呢。
来到国防军司令部外围时,领事馆的车被拦下。国防军这种不给面子的行为,葛福也有点麻木了。在汉口,炮弹都落下了,拦住路检查算什么?作为一名领事,葛福隐隐的觉得,白厅扶持袁世凯的政策,似乎要做一些调整,应该适当的扶持一下方剑雄,这个军阀的势力,可都在长江流域。
九江,长江自武昌沿东南而下,在此转了个弯,沿东北而上。武汉、九江、安庆三者之间,成一个倒三角形,九江是下面那个点。九江的战略位置不用多说,可谓长江之咽喉所在。安庆和武昌之间卡着一个武昌,当真叫如鲠在喉。
如果没有刺杀事件,方剑雄还打算让冷雨去扮演一次水匪。现在挨了一枪的方剑雄,可以很从容的往同盟会的脑门上扣帽子,先抹黑搞臭,在武力解决。其实这个也不怪方剑雄,孙武自武昌离开后,确实暂居九江。李烈钧有没有支持孙武搞暗杀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方剑雄有了一个借口。
打击恐怖主义!
上海报界的喧嚣还在继续围绕着刺陶、刺方、刺袁三个案子报道,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陶成章一案。一些陈年旧事被翻找出来,丢在报纸上赚眼球。有一种猜测,陶成章之死,大致与孙不无关系,作为两次倒孙运动的发起者,陶成章之死很自然的被扯上很多的联想。
可笑的是,倒孙运动的起源,竟然是一笔日本西园内阁提供给孙的捐款。这笔款子,孙没有告知陶成章、章太炎,后经北一辉挑唆此事,遂致同盟会之分裂。
被扣了恐怖主义帽子的李烈钧,自然不肯束手待毙。李烈钧通电各省,称方氏之说辞,乃欲加之罪,又称孙武被方氏排挤。流落九江,方氏犹不肯罢手,强加罪名欲置于死地。同时还在通电中称,任何对江西军政府的攻击行为,都将招致最强硬的反击。希望武昌方面保持克制,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这都是表面上的事情,实际上此刻的九江。正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高压之中。
李烈钧这个时候还不是江西都督,率部在九江驻防,获悉国防军通电之后。第一时间就把孙武给请来了。“尧卿,你赶紧离开九江去上海,然后去日本先避一避风头。”
“我不去。方剑雄假革命真军阀,我要留下来揭穿他的真面目。”孙武梗着脖子,一副完全不服气的意思。
“尧卿,你留在九江,会给方剑雄出兵的借口,难道你不明白?”李烈钧苦口婆心的劝说,孙武谋刺方剑雄之事,虽然没有参与,却是知情的。方剑雄在同盟会一干强硬派的心目中,都没有什么好印象。陈其美、黄兴、李烈钧。对方剑雄的看法都不好。尤其是方剑雄不承认新政府,搞什么两声统一军政之后,李烈钧更是把方剑雄看成了一个反动军阀。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只要政见不同,就只有非黑即白。其实李烈钧也未必搞的清楚。到底痛恨方剑雄一点什么?到底这个军阀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可惜,他没有冷静的去想一想,随着大流。
嘴上很硬的李烈钧,心里其实很担心方剑雄可能采取的军事进攻。正式号称国防军,本身就是一种很明显的野心昭示。作为国内最强军之标杆的北洋军,在国防军面前也没讨好。甚至可以说是完败。九江不过一个江西第一师,八千来人,真的对上拥强兵数万的方剑雄,李烈钧心里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指望南昌方面出兵救援,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平行历史上,李烈钧率部援鄂,也不过三千多人。江西一个省真的就只能派这么一点兵么?更多的兵,留下来守地盘尔。纵观南京临时政府麾下各省,后期南京汇聚各路民军二十万,实际战斗力多少?说的不好听一点,被派去南京的各省民军,将领是被排挤走的,兵是各部不愿意要的。整个南京城因为这些兵,搞的是乌烟瘴气。临时政府发不出军饷,各省是一毛不拔。嘴巴叫着没钱,实际上各省都督拼命的扩充军队。嘴上叫喊北伐越大声的,往往行动上最迟缓,甚至没行动。
孙武虽然不服气,还是接受了李烈钧的建议,连夜上船走人去上海。李烈钧还算够义气,亲自护送上了一艘英国客轮。轮船消失在夜幕中,欧阳武才冒出一句:“应该把他交给方扶国才是啊!”
李烈钧面色如铁,一手叉腰,一手扶枪,看着江流东去,叹息一声道:“我做不到。”
欧阳武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闭上嘴巴,一言不发的沉着一张脸走了。
有了北洋军这个前车之鉴,当今天下各省,谁都不愿意对上方剑雄这个猛人。李烈钧此举,无疑有将整个江西推入对国防军战争的漩涡中的嫌疑。
同样在这个夜晚,陈其美也塞给蒋志清一张船票,让他去日本避风头。大抵同盟会的人在国内呆不下去,避难所的首选就是日本。
针对武昌国防军发布的声明,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做出了反应,通电全国。首先劝说方剑雄保持克制,不要擅动兵戈。其次敦促江西,尽快拿下孙武法办。最后,再次呼吁安徽、湖北两省,尽快皈依临时政府的旗号之下。清室未灭,革命未果,理当团结一致。
武昌方面针对这一通电,很不客气采取通电的方式答复。临时政府是在南北议和的关键时期所成立,这一举动无疑有加剧南北对立的嫌疑。究其根源,临时政府的建立,在南北议和未定国家体制的前提下,其目的不外有二。一者,造成民国之既成事实,二者,权力之争尔。湖北、安徽两省,对于这种很可能造成南北割据的临时政府,绝对不会给以承认。两省只承认一个统一的民国,而不是现在的临时政府。随后重点指出:以刺杀手段实现政治目的,罔顾市井无辜的举动,本质上是卑劣的,是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国防军绝对不能容忍采取这种方式来实现所谓的革命胜利。今天可以朝对手丢炸弹,明天就可以朝同志丢炸弹。陶成章之死,让这一手段的阴暗龌龊,暴露在天下人的眼前。最后,国防军司令部郑重声明:将以步兵两师,独立炮兵一旅,开赴九江,武力消灭恐怖组织的巢穴。
武昌,轮渡码头,一辆黑色轿车上岸,奔着国防军司令部而来。车上坐的是英国领事葛福及日本领事松村。两人联袂过江,目的却不一样。葛福的目的很明确,白厅指示,一度看似反英的方剑雄,本质上对大英帝国是敬畏的,跟一般的军阀没什么区别。只要方剑雄支持袁世凯任大总统,大英帝国可以既往不咎。至于采购内河战舰一事,暂不讨论。这个暂不讨论,那是顾及袁世凯的缘故,实际上千吨级的内河战舰,大英帝国并不太在意。获悉方剑雄通电内容,葛福对于此次的行程充满了信心。如果方剑雄能对江西进行一次军事打击,对于正在进行的南北和谈,无疑大有裨益。
松村来访则多少有点气急败坏,汉阳铁厂工人组建了一个公会,针对盛宣怀与日本签订《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草合同》一案,发起了全面罢工。抗议盛宣怀出卖国家利益,嗯,工人阶级的觉悟就是高啊!
日本资源贫乏,离开汉阳铁厂的生铁,离开大冶铁矿的原料,对于日本钢铁企业来说,就是一拳打在腰眼上。
平行历史上,中日合办的时间是1月29日。这一时空提前了,算是被方剑雄搞乱的另一个案例吧。盛宣怀被清室当了替罪羊之后,先是寓居天津,不久去了日本。在日本期间,与日本签署了这一合作协议,消息被日本报界大为宣传。
国内对这一消息反应并不强烈,《民立报》不过上了个小豆腐干的版面。上海一些小报倒是大肆宣传此举乃是盛宣怀畏惧革命,担心财产被黑,这才拉上日本人一道。同时也没忘记指出,汉冶萍本是国有资产,为盛宣怀所侵吞,理应没收充公。
方剑雄知道这个消息,可谓气急败坏。这个时期,方剑雄怎么都没底气跟小日本叫板的。别说打了,日本第三舰队朝芜湖炮轰几个小时,方剑雄就得倾家荡产。
但是也不能这么算了!于是阴招出场了,方剑雄让李慕言的军情处出动,汉阳厂工人罢工,有点技能的全部弄到马鞍山,反正那边也要开工了。汉阳铁厂即便彻底荒掉长草,也不能便宜小日本。当然这一切手段,都是暂时的,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汉阳铁厂关门。
方剑雄心里还是很遗憾,早知道会变成这样,就该派人去绑盛宣怀的票,逼他交出汉阳铁厂。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的去干绑票的勾当,名声也就臭了。这年月可不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关系还算友好的很呢。
来到国防军司令部外围时,领事馆的车被拦下。国防军这种不给面子的行为,葛福也有点麻木了。在汉口,炮弹都落下了,拦住路检查算什么?作为一名领事,葛福隐隐的觉得,白厅扶持袁世凯的政策,似乎要做一些调整,应该适当的扶持一下方剑雄,这个军阀的势力,可都在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