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关于八段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时,就一直坚持练习八段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八段锦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在我国深受知识分子和练习者的喜爱。
立八段锦
编辑立八段锦的内容首见于南宋曾慥《道枢·众妙篇》: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
此时的立八段锦还未定名,亦没有歌诀化。而在南宋陈元靓所编的《事林广记·修真秘旨》中将该养生功法定名为“吕真人安乐法”且其文已歌诀化:昂首仰托顺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兼西胃;五劳回顾七伤调;鳝鱼摆尾通心气;两手搬脚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脏;漱津咽纳指双挑。
明代《道藏·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的“导引诀”,其文字与陈元靓大致相同: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肝单托西通肾;五劳回顾七伤调;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
清末《新出保身图说》首次以八段锦命名,并绘有图像,形成了较完整的动作套路,其歌诀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1]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从此,传统八段锦动作固定下来。今人周稔丰著的《气功导引养生》所收录的立八段锦,其动作名称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坐式八段锦编辑
依据现有文献,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撰写的《夷坚乙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炬为起居郎。有欲为亲事官者,两省员额素窄,不能容,却之使去。其人曰:“家自有生业,可活妻子。得为守阙在左右,无在俸为也。”乃许之。早朝晚出,未尝顷刻辄委去,虽休沐日亦然。朝晡饮膳,无人曾窥见其处者,似炬嘉其谨,呼劳之曰:“台省亲事官名为取送,每下马归宅,则散示不顾矣。况后省冷落,尔曹所弃,今独如是,何也?”曰:“惟不喜游嘻,且已为皂隶,于事当尔。”
似炬素于声色薄,多独止外舍,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自是令席于床下,正熟睡时,呼之无不应。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此人于屏后笑不止。怪之,诘其故。对曰:“愚钝村野,目所未见,不觉耳,非有他也。”后夜复然,似炬谓为玩己。叱曰:“我学长生安乐法,汝既不晓,胡为屡笑!”此人但谢过,既而至于三,其笑如初,始疑之,下床正容而问曰:“自尔之来,我固知其与众异。今所以笑,必有说,愿明以告我。”对曰:“愚人耳,何所解?”固问之,踟蹰良久,乃言曰:“吾非逐食庸庸者流。吾之师,嵩山王真人也,愍世俗学道趋真者益少,欲得淳朴端敬之士教诲之,使我至京洛求访,三年与此矣。昨见舍人于马上风仪洒落,似有道骨,可教,故托身为役,验所营为。必观夜中所行,盖速死之道,而以为长生安乐法,岂不大可笑欤?”似炬听其言,面热汗下,具衣冠向之再拜,事以师礼。此人立受不辞。坐定,似炬拱手问道,此人略授以大指,至要妙处,则曰:“是事非吾所能及也,当为君归报王先生,以半岁为期,复来矣。”凌晨,不告而去。终身不再见。
此处的八段锦就是坐势八段锦,其具体内容,首见于臞仙《活人心法》,其歌诀及说明如下:闭目真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浑,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子前午后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叩齿集神法:叩齿集神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双手击天鼓二十四。右法,先须闭目冥心,盘坐握固,静思。然后叩齿集神,次叉两手向项后,数九息,勿令耳闻。乃移手掩两耳,以第二指压中指,弹击脑后,左右各二十四次;撼天柱法:左右手摇天柱,各二十四。右法,先须握固,乃摇头左右顾,肩膊随动,二十四;舌搅漱咽法:左右舌搅上颚三十六,嗽三十六,分作三口,如硬物咽之。然后方得行火。右法,以舌搅口齿并左右颊,待津液生方漱之,至满口方咽之;摩肾堂法:两手摩肾堂三十六,以数多更妙。右法,闭气搓手令热,摩后肾堂如数,毕,收手握固,再闭气,思用心火下烧丹田,觉极热,即止;单关辘轳法:左右单关辘轳各三十六。右法,须俯首,摆撼左肩三十六次,右肩亦三十六次;双关辘轳法:双关辘轳三十六。右法,两肩并摆撼至三十六数。想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后伸两脚;托天按顶法:两手相搓,当呵五次,呵后叉手,托天按顶各九次。右法,叉手相交向上,拖空三次或九次;钩攀法:以两手向前如钩,攀双脚心十二,再收足端坐。右法,以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候口中津液生,再漱吞,一如前数。摆肩并身二十四,乃再转辘轳二十四次。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想时,口鼻皆闭气少顷[1-2] 。
“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时,就一直坚持练习八段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八段锦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在我国深受知识分子和练习者的喜爱。
立八段锦
编辑立八段锦的内容首见于南宋曾慥《道枢·众妙篇》: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
此时的立八段锦还未定名,亦没有歌诀化。而在南宋陈元靓所编的《事林广记·修真秘旨》中将该养生功法定名为“吕真人安乐法”且其文已歌诀化:昂首仰托顺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兼西胃;五劳回顾七伤调;鳝鱼摆尾通心气;两手搬脚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脏;漱津咽纳指双挑。
明代《道藏·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的“导引诀”,其文字与陈元靓大致相同: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肝单托西通肾;五劳回顾七伤调;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
清末《新出保身图说》首次以八段锦命名,并绘有图像,形成了较完整的动作套路,其歌诀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1]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从此,传统八段锦动作固定下来。今人周稔丰著的《气功导引养生》所收录的立八段锦,其动作名称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坐式八段锦编辑
依据现有文献,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撰写的《夷坚乙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炬为起居郎。有欲为亲事官者,两省员额素窄,不能容,却之使去。其人曰:“家自有生业,可活妻子。得为守阙在左右,无在俸为也。”乃许之。早朝晚出,未尝顷刻辄委去,虽休沐日亦然。朝晡饮膳,无人曾窥见其处者,似炬嘉其谨,呼劳之曰:“台省亲事官名为取送,每下马归宅,则散示不顾矣。况后省冷落,尔曹所弃,今独如是,何也?”曰:“惟不喜游嘻,且已为皂隶,于事当尔。”
似炬素于声色薄,多独止外舍,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自是令席于床下,正熟睡时,呼之无不应。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此人于屏后笑不止。怪之,诘其故。对曰:“愚钝村野,目所未见,不觉耳,非有他也。”后夜复然,似炬谓为玩己。叱曰:“我学长生安乐法,汝既不晓,胡为屡笑!”此人但谢过,既而至于三,其笑如初,始疑之,下床正容而问曰:“自尔之来,我固知其与众异。今所以笑,必有说,愿明以告我。”对曰:“愚人耳,何所解?”固问之,踟蹰良久,乃言曰:“吾非逐食庸庸者流。吾之师,嵩山王真人也,愍世俗学道趋真者益少,欲得淳朴端敬之士教诲之,使我至京洛求访,三年与此矣。昨见舍人于马上风仪洒落,似有道骨,可教,故托身为役,验所营为。必观夜中所行,盖速死之道,而以为长生安乐法,岂不大可笑欤?”似炬听其言,面热汗下,具衣冠向之再拜,事以师礼。此人立受不辞。坐定,似炬拱手问道,此人略授以大指,至要妙处,则曰:“是事非吾所能及也,当为君归报王先生,以半岁为期,复来矣。”凌晨,不告而去。终身不再见。
此处的八段锦就是坐势八段锦,其具体内容,首见于臞仙《活人心法》,其歌诀及说明如下:闭目真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浑,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子前午后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叩齿集神法:叩齿集神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双手击天鼓二十四。右法,先须闭目冥心,盘坐握固,静思。然后叩齿集神,次叉两手向项后,数九息,勿令耳闻。乃移手掩两耳,以第二指压中指,弹击脑后,左右各二十四次;撼天柱法:左右手摇天柱,各二十四。右法,先须握固,乃摇头左右顾,肩膊随动,二十四;舌搅漱咽法:左右舌搅上颚三十六,嗽三十六,分作三口,如硬物咽之。然后方得行火。右法,以舌搅口齿并左右颊,待津液生方漱之,至满口方咽之;摩肾堂法:两手摩肾堂三十六,以数多更妙。右法,闭气搓手令热,摩后肾堂如数,毕,收手握固,再闭气,思用心火下烧丹田,觉极热,即止;单关辘轳法:左右单关辘轳各三十六。右法,须俯首,摆撼左肩三十六次,右肩亦三十六次;双关辘轳法:双关辘轳三十六。右法,两肩并摆撼至三十六数。想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后伸两脚;托天按顶法:两手相搓,当呵五次,呵后叉手,托天按顶各九次。右法,叉手相交向上,拖空三次或九次;钩攀法:以两手向前如钩,攀双脚心十二,再收足端坐。右法,以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候口中津液生,再漱吞,一如前数。摆肩并身二十四,乃再转辘轳二十四次。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想时,口鼻皆闭气少顷[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