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楚铭并不相信是武则天杀了自己的孩子,但在王皇后走后,小公主暴毙是事实。
不知道这真的是王皇后做了什么,还是小公主体弱碰巧遇到这件事。
不过小说和历史毕竟不一样,小说需要戏剧性,需要再创作。
比起说王皇后走后小公主碰巧死了,处于宫斗下风的武则天掐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显然更让小说剧情显得好看一些。
当然,楚铭写是武则天掐死了小公主,比说小公主碰巧死了,或许也让读者更加相信一点。
楚铭写武则天掐死小公主,衍生了两个剧情。
一个是李治利用这件事,终于废后,并且将王家处理掉。而后武则天从安插的小太监那里得知,李治本身是不相信王皇后害死了小公主——当然,他也没料到武则天居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李治认为这只是碰巧而已。但是,“这是个好机会”。
本来为自己计谋有些沾沾自喜的武则天立刻清醒过来,愈发的谨小慎微。
第二个是很久之后出现的剧情了。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在她心中肯定也留下了阴影。小公主的死让她经常从梦中惊醒,很多年来,她一直对这个孩子充满愧疚。因此在太平公主出生之后,武则天将对第一个女儿的愧疚和思念,全部寄托在太平公主身上,导致太平公主权倾朝野。
第二个剧情还在后面,暂且不说。第一个剧情,读者们才恍然发现,一直被武媚娘的光辉掩盖住的,似乎一直给大家的印象只是“爱情至上”的李治,原来本质上还是个厉害的君王。
一个让武则天也为之敬畏的君王。
而所谓宫斗,皇帝并非不知道,甚至还有插手。
当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新皇后武媚娘下令缢杀的时候,读者中一些人为两位可怜的女子叫不平。
就算是冷宫妃嫔,在皇帝还在的情况下,赐死她们当然需要皇帝的命令。
说是武媚娘下令,实际上还是李治下的命令。
是李治想要杀了这两个和他同床共枕许多年的女人。甚至萧淑妃还曾经冲冠后宫。
但现在读者们已经不知道,李治宠的是萧淑妃,还是抬起兰陵萧氏来打压太原王氏。现在,他立了庶族地主阶层出身的武媚娘为后,两个家族,两个女人,都走上了末路。
读者们痛斥李治的狠心,但痛斥的同时,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李治,才是一个帝王。
看完这个剧情点之后,恍然发现原来李治这么厉害的读者开始往回翻剧情,从以武媚娘宫斗为主线的剧情中,仍可窥见李治治国的点点滴滴,窥见在他手中,国泰民安,疆域比他那个厉害的父皇更辽阔。
而且从武媚娘开始进宫之时,李治和世家望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当时读者们还只是在想,啊,又有大臣对李治后宫宠爱咱女主不满了,看来李治的“荒唐”还是有明眼人看不惯啊。可怜的忠臣。
但现在他们才思考,一个大臣,怎么知道皇帝后宫中哪位女人被宠的多一些?而一个大臣,有什么立场去劝说皇帝多睡哪个女人少睡哪个女人?
即使这大臣中有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但李治毕竟是皇帝,长孙无忌怎么能向教导晚辈一样教导李治?这口气都不对。
长孙无忌在最初出场,李世民还在的时候,他在李世民面前,可不敢摆大舅子的威风吧?
后来有些厉害的读者把几个剧情中,对李治干涉比较多的大臣全列出来,然后惊讶的发现,这些大臣的籍贯,无一例外是那几个世家贵族集团的。
特别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
大臣褚遂良在劝说时的说辞,更加让读者明白了,这根本不是皇帝后宫私事。
“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
说白了,这些大臣并不是真的对武媚娘多不满——武媚娘现在也就是个后宫嫔妃,在后宫一亩三分地争争宠而已。他们只是对武媚娘出身的阶层不满。伏请妙择天下令族——皇帝陛下你可以换皇后,但是请从世家大族中找皇后吧。
若武媚娘也出身关陇集团,这些人才懒得管这些事。
太原王氏又不是他们家,谁当皇后,只要代表世家的利益,都成。
但皇帝陛下要立一个庶族女子为后,就是不可以。
李治召集的几位元老,关陇集团的诸遂良和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其余几人则沉默不语。他们都看清楚了。李治说是易后,实际上终于忍无可忍,要对关陇集团下手了。
果不其然,李治力排众议立武媚娘为后没多久,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相继被贬官,不久都死了。
这一段剧情中,武媚娘就是打个酱油,主角是李治。读者们看得爽的飞起。果然朝堂斗争还是比宫斗看起来更爽。
武媚娘也并非在其中没有着墨。她虽然对这次朝堂时间只是起一个背锅作用,但在李治每一条政令颁发的时候,武媚娘,都在听、在学、在思考。
现在的武媚娘已经慢慢从后宫女子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开始期盼更广阔的天地,开始想要攀登上更高的地位。
当李治终于乾纲独断之时,武媚娘看在眼里,心里也渐渐燃起火苗。
我也想这样。处理政事,掌管国家大事,可比只在后宫争宠,考虑生个儿子继承皇位要舒坦的多。
而当武媚娘自己根据李治的动作而思考出来的结果,与李治后续处理相符时,武媚娘不由觉得,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才华,自己并不输于李治。李治可以,那她是否可以?
武媚娘当了五年老实皇后,和李治感情越发融洽,再加上武媚娘娘家没什么大的势力,李治对她的信任也越发浓厚。
李治却不曾想到,对李家皇位的威胁,并非来自武媚娘的娘家和娘家代表的利益集团,而是来自于武媚娘本人。
当五年之后,李治换上风眩症,精力不济时,武媚娘终于开始露出野心,介入政事。
这个剧情是《凤皇》这本书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凤皇》剧情真正的开始。
前半部分,武媚娘还只是一个和大部分女频小说中的女主一样,眼界仅限于后宫和男人的传统古代女性。
后半部分,才是武媚娘真正开始展现其华国古代唯一女皇帝实力和魅力的时候。
虽然题目和文案已经剧透了武媚娘肯定会登基为帝,但女皇的题材女频也不是没写过。这些女皇帝,要么是自己打出来的天下,要么本身是公主。而嫁进皇家的女人,垂帘听政,掌握实际政治权利的多——比如上曰那本小说的女主。但直接自己通过非武力方式登基的还没有过。
因为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又有很浓厚的忠君思想。在这种前提下,改朝换代都是一件难事,更何况还是女子。
所以即使在现在,读者们都还在揣测,武媚娘是如何登基。
难道是李治病重时有外敌入侵,武媚娘作为皇后一呼百应率领军队收复失地,然后登基为帝?
好像也就这个最符合逻辑,可能性最大了。
渐渐的,大部分读者都认可了这个剧情走向,并且猜测是谁最先剧情反叛的旗帜,武媚娘又是如何从军。
不过武媚娘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吧?现在在战场上还吃得消吗?不过,武媚娘也不一定上战场,只是指挥的话,还成吧?
如果读者们知道,武媚娘竟然是通过非武力手段直接夺取政权,改朝换代,最后又把皇位传回李氏,李氏皇族对夺了李氏皇位的武媚娘也没怎么地,还挺尊敬的。估计他们会一跳八丈高,说这剧情太离谱了。
所以,楚铭不会剧透,只会通过剧情,缓缓道来。
....................................
《凤皇》的剧情已经发了一半,存稿已经存到武则天登基之后了。楚铭还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这么顺畅。
他跟周陆开玩笑道,以后也写女频得了。
周陆给了他一个白眼:“你不是说以猫为主角?”
楚铭qaq。求别提,很想写但是不能写什么太虐了。更虐的是,楚铭还不知道下篇文写什么。
说好的在雷劫之前尽可能的多攒一点成就值,但是不知道写什么,真是太悲催了。
所幸《道术学院》第一个副本已经刷完了,可以整合出版。向来出版之后,又能给楚铭赚一波成就点吧。
楚铭接的那个言情的剧本也完成大半。
所谓大半是指剧本已经写完,但是还需要修改润色。特别是台词,需要反复修改。
剧本需要尽可能的详细,演员的拍摄画面也比最后播出的多得多。最后的成品,是要从毛片中剪辑。
也就是说,实际上剧本的台词,很有可能是最后成品展现出来的两到三倍。
作为编剧,要尽可能的展现出这个故事的情节。至于之后演员会不会即兴发挥,导演有没有灵光一闪,剪辑又怎么“再创作”,就不管编辑的事了。
虽然楚铭并不相信是武则天杀了自己的孩子,但在王皇后走后,小公主暴毙是事实。
不知道这真的是王皇后做了什么,还是小公主体弱碰巧遇到这件事。
不过小说和历史毕竟不一样,小说需要戏剧性,需要再创作。
比起说王皇后走后小公主碰巧死了,处于宫斗下风的武则天掐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显然更让小说剧情显得好看一些。
当然,楚铭写是武则天掐死了小公主,比说小公主碰巧死了,或许也让读者更加相信一点。
楚铭写武则天掐死小公主,衍生了两个剧情。
一个是李治利用这件事,终于废后,并且将王家处理掉。而后武则天从安插的小太监那里得知,李治本身是不相信王皇后害死了小公主——当然,他也没料到武则天居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李治认为这只是碰巧而已。但是,“这是个好机会”。
本来为自己计谋有些沾沾自喜的武则天立刻清醒过来,愈发的谨小慎微。
第二个是很久之后出现的剧情了。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在她心中肯定也留下了阴影。小公主的死让她经常从梦中惊醒,很多年来,她一直对这个孩子充满愧疚。因此在太平公主出生之后,武则天将对第一个女儿的愧疚和思念,全部寄托在太平公主身上,导致太平公主权倾朝野。
第二个剧情还在后面,暂且不说。第一个剧情,读者们才恍然发现,一直被武媚娘的光辉掩盖住的,似乎一直给大家的印象只是“爱情至上”的李治,原来本质上还是个厉害的君王。
一个让武则天也为之敬畏的君王。
而所谓宫斗,皇帝并非不知道,甚至还有插手。
当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新皇后武媚娘下令缢杀的时候,读者中一些人为两位可怜的女子叫不平。
就算是冷宫妃嫔,在皇帝还在的情况下,赐死她们当然需要皇帝的命令。
说是武媚娘下令,实际上还是李治下的命令。
是李治想要杀了这两个和他同床共枕许多年的女人。甚至萧淑妃还曾经冲冠后宫。
但现在读者们已经不知道,李治宠的是萧淑妃,还是抬起兰陵萧氏来打压太原王氏。现在,他立了庶族地主阶层出身的武媚娘为后,两个家族,两个女人,都走上了末路。
读者们痛斥李治的狠心,但痛斥的同时,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李治,才是一个帝王。
看完这个剧情点之后,恍然发现原来李治这么厉害的读者开始往回翻剧情,从以武媚娘宫斗为主线的剧情中,仍可窥见李治治国的点点滴滴,窥见在他手中,国泰民安,疆域比他那个厉害的父皇更辽阔。
而且从武媚娘开始进宫之时,李治和世家望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当时读者们还只是在想,啊,又有大臣对李治后宫宠爱咱女主不满了,看来李治的“荒唐”还是有明眼人看不惯啊。可怜的忠臣。
但现在他们才思考,一个大臣,怎么知道皇帝后宫中哪位女人被宠的多一些?而一个大臣,有什么立场去劝说皇帝多睡哪个女人少睡哪个女人?
即使这大臣中有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但李治毕竟是皇帝,长孙无忌怎么能向教导晚辈一样教导李治?这口气都不对。
长孙无忌在最初出场,李世民还在的时候,他在李世民面前,可不敢摆大舅子的威风吧?
后来有些厉害的读者把几个剧情中,对李治干涉比较多的大臣全列出来,然后惊讶的发现,这些大臣的籍贯,无一例外是那几个世家贵族集团的。
特别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
大臣褚遂良在劝说时的说辞,更加让读者明白了,这根本不是皇帝后宫私事。
“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
说白了,这些大臣并不是真的对武媚娘多不满——武媚娘现在也就是个后宫嫔妃,在后宫一亩三分地争争宠而已。他们只是对武媚娘出身的阶层不满。伏请妙择天下令族——皇帝陛下你可以换皇后,但是请从世家大族中找皇后吧。
若武媚娘也出身关陇集团,这些人才懒得管这些事。
太原王氏又不是他们家,谁当皇后,只要代表世家的利益,都成。
但皇帝陛下要立一个庶族女子为后,就是不可以。
李治召集的几位元老,关陇集团的诸遂良和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其余几人则沉默不语。他们都看清楚了。李治说是易后,实际上终于忍无可忍,要对关陇集团下手了。
果不其然,李治力排众议立武媚娘为后没多久,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相继被贬官,不久都死了。
这一段剧情中,武媚娘就是打个酱油,主角是李治。读者们看得爽的飞起。果然朝堂斗争还是比宫斗看起来更爽。
武媚娘也并非在其中没有着墨。她虽然对这次朝堂时间只是起一个背锅作用,但在李治每一条政令颁发的时候,武媚娘,都在听、在学、在思考。
现在的武媚娘已经慢慢从后宫女子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开始期盼更广阔的天地,开始想要攀登上更高的地位。
当李治终于乾纲独断之时,武媚娘看在眼里,心里也渐渐燃起火苗。
我也想这样。处理政事,掌管国家大事,可比只在后宫争宠,考虑生个儿子继承皇位要舒坦的多。
而当武媚娘自己根据李治的动作而思考出来的结果,与李治后续处理相符时,武媚娘不由觉得,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才华,自己并不输于李治。李治可以,那她是否可以?
武媚娘当了五年老实皇后,和李治感情越发融洽,再加上武媚娘娘家没什么大的势力,李治对她的信任也越发浓厚。
李治却不曾想到,对李家皇位的威胁,并非来自武媚娘的娘家和娘家代表的利益集团,而是来自于武媚娘本人。
当五年之后,李治换上风眩症,精力不济时,武媚娘终于开始露出野心,介入政事。
这个剧情是《凤皇》这本书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凤皇》剧情真正的开始。
前半部分,武媚娘还只是一个和大部分女频小说中的女主一样,眼界仅限于后宫和男人的传统古代女性。
后半部分,才是武媚娘真正开始展现其华国古代唯一女皇帝实力和魅力的时候。
虽然题目和文案已经剧透了武媚娘肯定会登基为帝,但女皇的题材女频也不是没写过。这些女皇帝,要么是自己打出来的天下,要么本身是公主。而嫁进皇家的女人,垂帘听政,掌握实际政治权利的多——比如上曰那本小说的女主。但直接自己通过非武力方式登基的还没有过。
因为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又有很浓厚的忠君思想。在这种前提下,改朝换代都是一件难事,更何况还是女子。
所以即使在现在,读者们都还在揣测,武媚娘是如何登基。
难道是李治病重时有外敌入侵,武媚娘作为皇后一呼百应率领军队收复失地,然后登基为帝?
好像也就这个最符合逻辑,可能性最大了。
渐渐的,大部分读者都认可了这个剧情走向,并且猜测是谁最先剧情反叛的旗帜,武媚娘又是如何从军。
不过武媚娘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吧?现在在战场上还吃得消吗?不过,武媚娘也不一定上战场,只是指挥的话,还成吧?
如果读者们知道,武媚娘竟然是通过非武力手段直接夺取政权,改朝换代,最后又把皇位传回李氏,李氏皇族对夺了李氏皇位的武媚娘也没怎么地,还挺尊敬的。估计他们会一跳八丈高,说这剧情太离谱了。
所以,楚铭不会剧透,只会通过剧情,缓缓道来。
....................................
《凤皇》的剧情已经发了一半,存稿已经存到武则天登基之后了。楚铭还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这么顺畅。
他跟周陆开玩笑道,以后也写女频得了。
周陆给了他一个白眼:“你不是说以猫为主角?”
楚铭qaq。求别提,很想写但是不能写什么太虐了。更虐的是,楚铭还不知道下篇文写什么。
说好的在雷劫之前尽可能的多攒一点成就值,但是不知道写什么,真是太悲催了。
所幸《道术学院》第一个副本已经刷完了,可以整合出版。向来出版之后,又能给楚铭赚一波成就点吧。
楚铭接的那个言情的剧本也完成大半。
所谓大半是指剧本已经写完,但是还需要修改润色。特别是台词,需要反复修改。
剧本需要尽可能的详细,演员的拍摄画面也比最后播出的多得多。最后的成品,是要从毛片中剪辑。
也就是说,实际上剧本的台词,很有可能是最后成品展现出来的两到三倍。
作为编剧,要尽可能的展现出这个故事的情节。至于之后演员会不会即兴发挥,导演有没有灵光一闪,剪辑又怎么“再创作”,就不管编辑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