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第282章 :刘桃枝细解河阴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将军勿忧。”突然又是远远传来一声大喝。
紧接着高澄等人便看到有一队便装人马,有数十骑策马狂奔而来。
这些人看起来更陌生,完全分辨不出是什么人。但那领头一骑上的人能知道高澄官职,显然对他熟识。那人年轻英武,满面怒色。到了近前便吩咐自己身后的人,“奸宄作祟,为大都督复仇除奸就在今日。”
那些人听了吩咐人人奋勇杀向那些黑衣人。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事情突然翻转,高澄等人完全惊讶了。
那些黑衣人本来人人凶狠,以为势在必得。眼看着就要取了高澄等人的性命,谁知道突然生变。锐气受挫,又已经是力战良久,再也抵御不了后来人,被杀的杀,重伤的重伤,但几乎没有一人逃脱。
死者死矣,重伤者自尽,几乎全都死在当场。
这时那英武男子下马而来,向高澄便拜,“大将军受惊了。”
高澄不动声色,只看了看眼前这人,并没有上前,问道,“尔是何人?”
那人抬起头来,“大都督帐下军卒刘桃枝,受遗命跪叩大将军请为大都督报仇。”
猛然听提到“大都督”这几个字,高澄恍然一惊,有点不敢相信。
陈元康也双目血红,疑惑问道,“尔说的究竟是哪个大都督?”
那人不答陈元康之问,仍然看着高澄,殷切道,“大都督高敖曹为解救大将军追缴西寇,又受奸佞之徒阴害而死于河阴城外,大将军难道全都忘记了?大都督并非死于西寇之手。”
高澄心里波澜起伏如大起大落,把当日河桥的事全都翻解了出来。这时才信了眼前这人的身份,只是这里并不是听他细细倾诉之处。
吩咐兰京护送溧阳公主回去。
马车已损,只得骑马。萧琼琚见他无恙,尽管心里恋恋难舍,也只能装作无事,作别而去。
人多显眼,馆驿又不便。找到一僻静处,刘桃枝把自己的人也全都遣开,才细细向高澄、陈元康等人回禀了当日河阴城外高敖曹之死的事。
高澄当日中了赵贵一箭,西寇一拥而上,宇文泰等便要取高澄性命。这时恰是大都督高敖曹率军而来击退西寇。
高澄原本吩咐穷寇莫追,击退后速回河阴城中商量战势。陈元康仓促之下令后来赶到的侯和去向大都督高敖曹传大将军之令。
刘桃枝此时才诧异。因为当时高敖曹并不知道大将军有此令,也未见侯和其人。
高敖曹求胜心切而穷追不舍。西魏军李穆增援,与宇文泰合兵一处,打得高敖曹大败。
败回河阴城,城下叩门,侯景居然吩咐不许开城。这是后来刘桃枝查访到的。当时高敖曹为避西寇只得躲入荒村。而后来晚归的侯和却进了河阴城,躲过了西寇。
高敖曹那时已经是筋疲力尽,再无力抵抗。这时西魏督将李虎又挟威而来,高敖曹就只能在河阴城外就死了。
说到伤心处,刘桃枝已是痛哭而跪泣道,“大都督临终所恨,为人构陷,只愿细诉于高王。若是大将军能为大都督报仇,吾情愿此生为大将军苍头奴,以报答大将军。”
刘桃枝,就是最后为高敖曹提上马塑的那个军卒。
他当然没有机会见到高王,只得慢慢寻机。后来知道大将军高澄以魏使而出使梁国,便一路寻机跟来。因为高澄当日也在河阴城中,刘桃枝并不能确定究竟是谁不许开城,才致高敖曹而死。
他也收集了一些当时未死的魏卒,几十人一直从邺城跟到建康。路上也渐渐探访明白了大将军、司徒侯景、大都督高敖曹之间的种种事。慢慢弄明白了,当日不让高敖曹进河阴城的就是侯景。
所以今日才力阻侯景杀高澄,只希望高澄能为高敖曹报仇。
河阴之疑,到今日方才解开。
陈元康一直受高敖曹器重。当时又是他令侯和去传信。今日事情真相大白,陈元康心中忿恨不已。但是在世子面前他不能过分暴怒,还得想办法帮世子止怒。侯景这个人,也不是世子说杀就能杀的。
高澄顿觉心头钝痛不止,心中疑虑全解开了。高敖曹为救他而从虎牢赶到河阴,不想自己却丢了性命。当日如果没有高敖曹,有侯景这样的人在身边,谁知道侯景会不会和西寇里应外合结果了他?
高澄不自觉地抚了抚肩上箭伤处。这几日箭伤发作,这时痛得更厉害,如同当日疗伤而没有麻沸散时一般。
他终于忍了下来,扶起刘桃枝。“既如此,尔便与我一同回邺城,在我身边便是了。大都督我必不会让他枉送性命。”
夜色渐来,黑龙湖行宫陷入到黑暗中。与建康宫中不同,太子萧纲所常居的黑龙湖行宫夜间也总是灯火辉煌。只是因为湖区连缀,山岩成片,林深而广,灯火就有些微不足道。
从黑龙湖行宫远望鸡笼山,山顶的药师佛塔,颂经声依稀可闻,香烛味仿佛就在鼻端。行宫景致浑如天成,再配上同泰寺近在眼前的禅味,这也是太子萧纲总愿意留居黑龙湖行宫的原因之一。
今日晚间的意外是几乎从来不会来黑龙湖行宫的皇帝萧衍从同泰寺召见过魏使大将军高澄之后就起驾来了黑龙湖行宫。
都官尚书羊侃脚步匆匆地进了山岩下古松林中的太子萧纲书斋。
意外的是,书斋里灯光明亮如昼,赫然就看到佛衣的天子在上和士子装扮的太子陪坐一侧。
书斋门关闭,羊侃心跳未止,一下了安静下来,屋子里只有他和皇帝、太子三个人,他连自己的心跳声都听到了。
“将军做的好事。”萧衍本来默然打坐,这时睁开眼睛,看着跪在面前的羊侃,他声音阴冷低沉,唯没有一点怒意。
太子萧纲看看父亲,又看看地上跪的羊侃,没说话,微微一叹息。
“主上恕罪,待臣杀了高澄再以死谢罪。”羊侃伏地请罪。他实在是没话说。
因为溧阳公主带着太孙萧大器忽然赶来了,公主又不离高澄左右。还有临贺郡王萧正德在侧。太孙、郡王、公主,关系太大,误伤哪个他都是死罪。不是怕死,是觉得既便杀了高澄,如果赔上了太孙、公主也是得不偿失,所以他才犹豫了。
皇帝对儿孙辈的心疼羊侃深知。何况太孙是国之大器,公主又是皇帝最疼爱的孙女。
羊侃当然不能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公主,只能算在自己身上。
萧衍根本没以为是溧阳公主的问题,只觉得是羊侃办事不利。结果事情没办成,又露了马脚,他深以为麻烦。
太子萧纲倒是能看出来,自己女儿是有原因的,可是他爱女心切,当然不能也不便在这个时候主动认为该归罪于自己女儿。
“事又不谐,不如让他回邺城去。”萧纲觉得这个高澄真是个麻烦,不如早让他离开建康。见不着就不以为乱。
萧衍没说话。他心里觉得,如果从来没有生过要生高澄的心思也就算了。最怕就是事没做成又让人有所察觉。他有点犹豫不决。
羊侃抬头看看皇帝,“陛下,事已至此,切不可如此放高澄回邺城。”
羊侃已经知道后来又有黑衣人追杀高澄,看来想置高澄于死地的并不只有他一人,不如趁势再图之。他当然也想到溧阳公主那么巧赶来,又和高澄形影不离必定是知道了消息。很容易就想到了,儿子羊鹍被他鞭子抽过又禁在府中,那只能是女儿羊舜华向溧阳公主走漏了消息。他同样将女儿同样施刑,也禁于府中。
羊侃是下了决心要杀高澄的。他用鞭子狠抽了女儿其实也是间接给溧阳公主看,同时也免了再泄露消息。
梁帝萧衍目光炯炯地看着羊侃,没说话,似乎是在等待羊侃说什么。他忽然又瞟了一眼太子萧纲。
“陛下,前事不谐不妨再图之。”羊侃膝行上前两步。
萧衍闭目道,“朕终是三宝之奴,不愿听此事。”
虽说是“不愿听”,但显然是默许了。
太子萧纲真是头痛欲裂,心里突然对父亲有了些许不满。
羊侃心里全都明白了。
都亭驿门口,崔季舒亲自上来扶着大将军高澄从牛车上下来。陈元康跟在后面,刘桃枝跟在最后。
“快去禀报临贺郡王,大将军的箭伤复发了,快去请太医令来。”崔季舒一边扶掖着高澄往里面走,一边大声吩咐。
刚刚进了馆驿的大门没走多远,就看到侯景和萧正德一前一后地匆匆而来。
前面的侯景一眼看到高澄毫发无损,立刻就定在当地,死死盯着高澄。
高澄也停了下来,看着他。
崔季舒这次清晰地看到了侯景一瞬间所有表情的变化。从兴奋到惊讶,再到失望,然后冷静地平静下来。
陈元康在高澄身后看起来和平时毫无不同,他只是不被人察觉地暗中紧紧握住了腰间的剑柄。
陈元康身后的刘桃枝见到侯景的一瞬间猛地上前一步。就在陈元康伸手按住他的时候,刘桃枝自己也控制住了自己,又稍退后,低下头来。
侯景看到高澄目光探究地看着自己,止步不语,他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来,大呼一声,“世子!”然后伏地大哭。
侯景身后追上来的萧正德停下脚步有点尴尬地隐身于树下阴影中没再往前走。
高澄推开扶他的崔季舒走到侯景面前,一把将侯景从地上扶起来,也大呼,“侯公!”只不过是出手重了点,动作猛了点,有点像是侯景是被拎起来的,而不是像被扶起来的。
“下官以为再也见不到大将军了。”侯景与高澄互相以臂相搀,泪眼朦朦地看着高澄。
“若不经此事,我也不知侯公如此惦念我。”高澄托着侯景的臂膀也双目红肿。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大将军,不知是谁如此心肠狠毒,还是早回邺城为好。”侯景劝道。
“侯公,你我为国使,岂能如此懈职?”高澄叹道。
“大将军若是有失,万景如何向高王交待?”侯景终于忍不住抱高澄肩头而痛哭。
“侯公如此对我,让我何以回报?”高澄也忍不住落泪。
两个人抱头而泣。
崔季舒上来一番劝解才算让两个人止住了泪。
“郡王殿下!”崔季舒向着阴影里大喊。
萧正德只得从阴影里走出来。
“大将军箭伤复发,还得请郡王殿下赶紧命太医令来看看。”崔季舒大声道,“今日突遇此大事,大将军受了惊,也要压压惊。”
“是,是,是……”萧正德一叠连声应着,说不出别的话来。
陈元康走上前来怒道,“魏使临建康为两国和睦而来,大将军便如同我主上。竟在大梁国都有人想刺杀大将军,临贺郡王专司魏使起居,岂能无干?若是在馆驿里再有事,休怪我陈长猷杀人无情!”
萧正德从来没见人和他说话这么不客气过,立刻盯着陈元康想发作。但突然发现陈元康目中血红,已经是要拔剑出鞘的样子,只得又忍了下来。
高澄已经是疼得满面是汗,有些虚弱地道,“长猷将军的脾气连我父王也管不了,殿下见谅。”
这话听着像是给萧正德解释,但高澄表情明显是草草敷衍萧正德,偏着陈元康。
萧正德也只能又是唯唯而应,让赶紧去请太医令来。
一直到高澄等人走远了,侯景还死死盯着他们。
一直到进了醉流觞高澄所居的那幢楼阁,高澄才推开崔季舒强忍着肩头疼痛坐下来。
“世子,既然事已妥当,不如早回邺城。”陈元康看高澄疼得满额是汗,劝道。
“郎主,长猷将军说的对,也该回去了。”崔季舒是同一个意思。
刘桃枝在一边不敢多言。
“此时走了岂不虎头蛇尾?”高澄忍着疼道。“梁帝此人多疑而寡断,越是催逼不过他越是不肯听从,且多等一等,让他心甘情愿地下旨命湘东王赴邺城才算圆满。”高澄已经是把萧衍的脾气了解得清清楚楚了。
这时听奴婢在外面回道,“郎主,临贺郡王殿下带着太医令来了。”
“大将军勿忧。”突然又是远远传来一声大喝。
紧接着高澄等人便看到有一队便装人马,有数十骑策马狂奔而来。
这些人看起来更陌生,完全分辨不出是什么人。但那领头一骑上的人能知道高澄官职,显然对他熟识。那人年轻英武,满面怒色。到了近前便吩咐自己身后的人,“奸宄作祟,为大都督复仇除奸就在今日。”
那些人听了吩咐人人奋勇杀向那些黑衣人。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事情突然翻转,高澄等人完全惊讶了。
那些黑衣人本来人人凶狠,以为势在必得。眼看着就要取了高澄等人的性命,谁知道突然生变。锐气受挫,又已经是力战良久,再也抵御不了后来人,被杀的杀,重伤的重伤,但几乎没有一人逃脱。
死者死矣,重伤者自尽,几乎全都死在当场。
这时那英武男子下马而来,向高澄便拜,“大将军受惊了。”
高澄不动声色,只看了看眼前这人,并没有上前,问道,“尔是何人?”
那人抬起头来,“大都督帐下军卒刘桃枝,受遗命跪叩大将军请为大都督报仇。”
猛然听提到“大都督”这几个字,高澄恍然一惊,有点不敢相信。
陈元康也双目血红,疑惑问道,“尔说的究竟是哪个大都督?”
那人不答陈元康之问,仍然看着高澄,殷切道,“大都督高敖曹为解救大将军追缴西寇,又受奸佞之徒阴害而死于河阴城外,大将军难道全都忘记了?大都督并非死于西寇之手。”
高澄心里波澜起伏如大起大落,把当日河桥的事全都翻解了出来。这时才信了眼前这人的身份,只是这里并不是听他细细倾诉之处。
吩咐兰京护送溧阳公主回去。
马车已损,只得骑马。萧琼琚见他无恙,尽管心里恋恋难舍,也只能装作无事,作别而去。
人多显眼,馆驿又不便。找到一僻静处,刘桃枝把自己的人也全都遣开,才细细向高澄、陈元康等人回禀了当日河阴城外高敖曹之死的事。
高澄当日中了赵贵一箭,西寇一拥而上,宇文泰等便要取高澄性命。这时恰是大都督高敖曹率军而来击退西寇。
高澄原本吩咐穷寇莫追,击退后速回河阴城中商量战势。陈元康仓促之下令后来赶到的侯和去向大都督高敖曹传大将军之令。
刘桃枝此时才诧异。因为当时高敖曹并不知道大将军有此令,也未见侯和其人。
高敖曹求胜心切而穷追不舍。西魏军李穆增援,与宇文泰合兵一处,打得高敖曹大败。
败回河阴城,城下叩门,侯景居然吩咐不许开城。这是后来刘桃枝查访到的。当时高敖曹为避西寇只得躲入荒村。而后来晚归的侯和却进了河阴城,躲过了西寇。
高敖曹那时已经是筋疲力尽,再无力抵抗。这时西魏督将李虎又挟威而来,高敖曹就只能在河阴城外就死了。
说到伤心处,刘桃枝已是痛哭而跪泣道,“大都督临终所恨,为人构陷,只愿细诉于高王。若是大将军能为大都督报仇,吾情愿此生为大将军苍头奴,以报答大将军。”
刘桃枝,就是最后为高敖曹提上马塑的那个军卒。
他当然没有机会见到高王,只得慢慢寻机。后来知道大将军高澄以魏使而出使梁国,便一路寻机跟来。因为高澄当日也在河阴城中,刘桃枝并不能确定究竟是谁不许开城,才致高敖曹而死。
他也收集了一些当时未死的魏卒,几十人一直从邺城跟到建康。路上也渐渐探访明白了大将军、司徒侯景、大都督高敖曹之间的种种事。慢慢弄明白了,当日不让高敖曹进河阴城的就是侯景。
所以今日才力阻侯景杀高澄,只希望高澄能为高敖曹报仇。
河阴之疑,到今日方才解开。
陈元康一直受高敖曹器重。当时又是他令侯和去传信。今日事情真相大白,陈元康心中忿恨不已。但是在世子面前他不能过分暴怒,还得想办法帮世子止怒。侯景这个人,也不是世子说杀就能杀的。
高澄顿觉心头钝痛不止,心中疑虑全解开了。高敖曹为救他而从虎牢赶到河阴,不想自己却丢了性命。当日如果没有高敖曹,有侯景这样的人在身边,谁知道侯景会不会和西寇里应外合结果了他?
高澄不自觉地抚了抚肩上箭伤处。这几日箭伤发作,这时痛得更厉害,如同当日疗伤而没有麻沸散时一般。
他终于忍了下来,扶起刘桃枝。“既如此,尔便与我一同回邺城,在我身边便是了。大都督我必不会让他枉送性命。”
夜色渐来,黑龙湖行宫陷入到黑暗中。与建康宫中不同,太子萧纲所常居的黑龙湖行宫夜间也总是灯火辉煌。只是因为湖区连缀,山岩成片,林深而广,灯火就有些微不足道。
从黑龙湖行宫远望鸡笼山,山顶的药师佛塔,颂经声依稀可闻,香烛味仿佛就在鼻端。行宫景致浑如天成,再配上同泰寺近在眼前的禅味,这也是太子萧纲总愿意留居黑龙湖行宫的原因之一。
今日晚间的意外是几乎从来不会来黑龙湖行宫的皇帝萧衍从同泰寺召见过魏使大将军高澄之后就起驾来了黑龙湖行宫。
都官尚书羊侃脚步匆匆地进了山岩下古松林中的太子萧纲书斋。
意外的是,书斋里灯光明亮如昼,赫然就看到佛衣的天子在上和士子装扮的太子陪坐一侧。
书斋门关闭,羊侃心跳未止,一下了安静下来,屋子里只有他和皇帝、太子三个人,他连自己的心跳声都听到了。
“将军做的好事。”萧衍本来默然打坐,这时睁开眼睛,看着跪在面前的羊侃,他声音阴冷低沉,唯没有一点怒意。
太子萧纲看看父亲,又看看地上跪的羊侃,没说话,微微一叹息。
“主上恕罪,待臣杀了高澄再以死谢罪。”羊侃伏地请罪。他实在是没话说。
因为溧阳公主带着太孙萧大器忽然赶来了,公主又不离高澄左右。还有临贺郡王萧正德在侧。太孙、郡王、公主,关系太大,误伤哪个他都是死罪。不是怕死,是觉得既便杀了高澄,如果赔上了太孙、公主也是得不偿失,所以他才犹豫了。
皇帝对儿孙辈的心疼羊侃深知。何况太孙是国之大器,公主又是皇帝最疼爱的孙女。
羊侃当然不能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公主,只能算在自己身上。
萧衍根本没以为是溧阳公主的问题,只觉得是羊侃办事不利。结果事情没办成,又露了马脚,他深以为麻烦。
太子萧纲倒是能看出来,自己女儿是有原因的,可是他爱女心切,当然不能也不便在这个时候主动认为该归罪于自己女儿。
“事又不谐,不如让他回邺城去。”萧纲觉得这个高澄真是个麻烦,不如早让他离开建康。见不着就不以为乱。
萧衍没说话。他心里觉得,如果从来没有生过要生高澄的心思也就算了。最怕就是事没做成又让人有所察觉。他有点犹豫不决。
羊侃抬头看看皇帝,“陛下,事已至此,切不可如此放高澄回邺城。”
羊侃已经知道后来又有黑衣人追杀高澄,看来想置高澄于死地的并不只有他一人,不如趁势再图之。他当然也想到溧阳公主那么巧赶来,又和高澄形影不离必定是知道了消息。很容易就想到了,儿子羊鹍被他鞭子抽过又禁在府中,那只能是女儿羊舜华向溧阳公主走漏了消息。他同样将女儿同样施刑,也禁于府中。
羊侃是下了决心要杀高澄的。他用鞭子狠抽了女儿其实也是间接给溧阳公主看,同时也免了再泄露消息。
梁帝萧衍目光炯炯地看着羊侃,没说话,似乎是在等待羊侃说什么。他忽然又瞟了一眼太子萧纲。
“陛下,前事不谐不妨再图之。”羊侃膝行上前两步。
萧衍闭目道,“朕终是三宝之奴,不愿听此事。”
虽说是“不愿听”,但显然是默许了。
太子萧纲真是头痛欲裂,心里突然对父亲有了些许不满。
羊侃心里全都明白了。
都亭驿门口,崔季舒亲自上来扶着大将军高澄从牛车上下来。陈元康跟在后面,刘桃枝跟在最后。
“快去禀报临贺郡王,大将军的箭伤复发了,快去请太医令来。”崔季舒一边扶掖着高澄往里面走,一边大声吩咐。
刚刚进了馆驿的大门没走多远,就看到侯景和萧正德一前一后地匆匆而来。
前面的侯景一眼看到高澄毫发无损,立刻就定在当地,死死盯着高澄。
高澄也停了下来,看着他。
崔季舒这次清晰地看到了侯景一瞬间所有表情的变化。从兴奋到惊讶,再到失望,然后冷静地平静下来。
陈元康在高澄身后看起来和平时毫无不同,他只是不被人察觉地暗中紧紧握住了腰间的剑柄。
陈元康身后的刘桃枝见到侯景的一瞬间猛地上前一步。就在陈元康伸手按住他的时候,刘桃枝自己也控制住了自己,又稍退后,低下头来。
侯景看到高澄目光探究地看着自己,止步不语,他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来,大呼一声,“世子!”然后伏地大哭。
侯景身后追上来的萧正德停下脚步有点尴尬地隐身于树下阴影中没再往前走。
高澄推开扶他的崔季舒走到侯景面前,一把将侯景从地上扶起来,也大呼,“侯公!”只不过是出手重了点,动作猛了点,有点像是侯景是被拎起来的,而不是像被扶起来的。
“下官以为再也见不到大将军了。”侯景与高澄互相以臂相搀,泪眼朦朦地看着高澄。
“若不经此事,我也不知侯公如此惦念我。”高澄托着侯景的臂膀也双目红肿。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大将军,不知是谁如此心肠狠毒,还是早回邺城为好。”侯景劝道。
“侯公,你我为国使,岂能如此懈职?”高澄叹道。
“大将军若是有失,万景如何向高王交待?”侯景终于忍不住抱高澄肩头而痛哭。
“侯公如此对我,让我何以回报?”高澄也忍不住落泪。
两个人抱头而泣。
崔季舒上来一番劝解才算让两个人止住了泪。
“郡王殿下!”崔季舒向着阴影里大喊。
萧正德只得从阴影里走出来。
“大将军箭伤复发,还得请郡王殿下赶紧命太医令来看看。”崔季舒大声道,“今日突遇此大事,大将军受了惊,也要压压惊。”
“是,是,是……”萧正德一叠连声应着,说不出别的话来。
陈元康走上前来怒道,“魏使临建康为两国和睦而来,大将军便如同我主上。竟在大梁国都有人想刺杀大将军,临贺郡王专司魏使起居,岂能无干?若是在馆驿里再有事,休怪我陈长猷杀人无情!”
萧正德从来没见人和他说话这么不客气过,立刻盯着陈元康想发作。但突然发现陈元康目中血红,已经是要拔剑出鞘的样子,只得又忍了下来。
高澄已经是疼得满面是汗,有些虚弱地道,“长猷将军的脾气连我父王也管不了,殿下见谅。”
这话听着像是给萧正德解释,但高澄表情明显是草草敷衍萧正德,偏着陈元康。
萧正德也只能又是唯唯而应,让赶紧去请太医令来。
一直到高澄等人走远了,侯景还死死盯着他们。
一直到进了醉流觞高澄所居的那幢楼阁,高澄才推开崔季舒强忍着肩头疼痛坐下来。
“世子,既然事已妥当,不如早回邺城。”陈元康看高澄疼得满额是汗,劝道。
“郎主,长猷将军说的对,也该回去了。”崔季舒是同一个意思。
刘桃枝在一边不敢多言。
“此时走了岂不虎头蛇尾?”高澄忍着疼道。“梁帝此人多疑而寡断,越是催逼不过他越是不肯听从,且多等一等,让他心甘情愿地下旨命湘东王赴邺城才算圆满。”高澄已经是把萧衍的脾气了解得清清楚楚了。
这时听奴婢在外面回道,“郎主,临贺郡王殿下带着太医令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