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复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夷人南下,铁石和宁婉已经与洛家兄妹断了好几个月音信,宁婉见了信十分高兴,“看来京城果然没事了,信都送了出来呢。”说着便拿了剪刀将信件裁开与铁石一起看。
“可不是,洛大哥的信比朝廷的军令走得都快,可见是京城方一平静他就送信出来了。”
“朝廷得知各处情况,总要想想如何处分,因此军令自然要慢一些。”
一面说着一面看信,信中牵挂惦念之言自不必论,洛冰还十分欣喜地告诉他们,洛家的案子重新审了,罪名洗清,家产发还,而能有如此的机遇却正因为夷人围住了京城。
安平卫尚有十几年没打过仗了,京城更是久不见刀兵。夷人突然兵临城下时,整个京城都慌乱了。洛冰便是因刚自辽东回京,深知夷情之故被洛家的一位故交引见给兵部侍郎,兵部侍郎在他的赞画之下写的奏章得到皇上赏识,后来洛冰又被引至朝堂里问策,深得圣心。当知道他正是洛家后人,十年前的榜眼时,皇上便下令重审江南大案,洛家沉冤终于得雪。
唯一让宁婉吃惊的是,洛冰并没有成为中极殿大学士,而是兵部给事中,但她转念一想,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洛大哥如今因对夷之策得皇上欣赏,到兵部任给事中也是应该的。而且她先前还特别打听过,给事中这个官虽然不太高,但能常见到皇上,正是许多人想办法努力钻营的,而且洛大哥原来就是吏部的给事中,也应该算是官复原职了。
洛冰写信时,正是京城之围初解,因此他对辽东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是他毕竟在边城住了十年,已经猜到了安平虎台一定会首当其冲被围,因此在讲述了洛家之事后便问起他们的近况,担忧之意跃然纸上。
宁婉将信放下就开始研墨,又低头看铁石回信,“你怎么不把斩杀哈尔朗的消息写上去呢?”
铁石就笑,“洛大哥现在一定已经知道,我就不必写了。”
“想来哈尔朗的人头应该送到京城了,你说洛大哥见了会不会吃惊”想起铁石斩杀哈尔朗王子的战功,宁婉就喜笑颜开,“他一定会向皇上说,斩杀哈尔朗的卢铁石是我在多伦的同袍!”
“其实算不了什么,若不是哈尔朗正巧与我在安平卫街上狭路相逢,能里能这样容易杀了夷人的王子。”铁石这样说着,但还是免不了笑了,又捏宁婉的鼻子,“瞧你得意的样子!”
“在外人面前不好表现出来,在家里还不能让我得意一会儿?”宁婉就说:“而且正因为你不肯得意,我只好替你一替了。”
如今安平卫诸事顺遂,铁石也有空儿与媳妇在家里笑闹,一时信写好了,就将笔递给宁婉说:“你在下面给嫣儿写上几句吧,洛大哥说她很想你呢。”
洛嫣那小丫头未必真想自己,因为铁石的原故她对自己总有一点芥蒂,所谓很想自己的话也都是洛大哥写的,是以宁婉并不相信。不过既然铁石根本看不出,她就只笑道:“炉子上的榛子就烤好了,我要赶紧拿下来。你在下面再替我添上一句,我也很想嫣儿,再嘱咐她虽然为长辈们祈福,但也要注意身子。”
铁石便按宁婉的话在下面加了一句,吹干了墨将信折起放在信封中,“过年前能收到洛大哥的信,心情都好许多!”
宁婉此时已经将烤好的榛子用盘子拣了过来,原来他们新盘了炕,自然也就砌了一个炉子,就在耳房外间,平日并不用这里做饭,但是烧水什么的特别方便,宁婉就顺便让人打了两个浅浅的铁盘子,时不时将一些小吃食扔在上面烤一烤,晚上当宵夜吃,又方便又有趣。眼下将榛仁敲出来,自己一颗,喂铁石一颗,带着热气吃下去特别的香,且又软软的,与平时不同,又说:“原本年前要给洛大哥送些榛子、蘑菇之类的土物,结果夷人来了,什么也没有送成。”
“算了,京城里什么没有?”
“也是,洛家的家产发还了,洛大哥和嫣儿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两人便又商量过年,铁石就说:“我总要留在安平卫的,先送你回虎台吧。”
宁婉就说:“别那样麻烦,还是我们初二一起回去好了。”毕竟与公公住在一处,过年时她若是走了,着实不好看,且她在安平卫亦有许多事要做。
如今董氏回来了,卢铁垣不再整日不见人影儿,西院倒有了些过日子人家的意思,大家面上都和和睦睦的,公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宁婉自然要维护这难得的平静。
到了年三十,铁石和宁婉虽然一个要上城墙,一个要去慈善局帮忙包饺子,但总归都先在家里坐着说了会儿话,又吃了几个饺子,也算是一家团聚。
宁婉见家里年夜饭菜馔整治得不错,各样物件也都齐备,便知是董氏的功劳。先前西院里三个姨娘当家,她们间一向彼此不服气,是以诸事都乱成一团糟,自己实在懒得理,倒是董氏得了自己的授意将院子管了起来。因此过了年背地里又多给了她一百两银子,“这个不必告诉别人,给你做私房的。”
董氏先前无可奈何回了娘家,只是她本是个庶女,在娘家也难长住,且自卢铁石接管安平卫起,娘家人便再三劝她回去与二嫂交好,正好卢铁垣又来接她,就顺势回来了。到了夫家,二嫂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又让她管着家事,本已经很开心,现在更惊喜不已,却又笑着推让道:“昨日已经给孩子不少压岁钱,我哪里还能要二嫂的钱。”
宁婉就说:“你也知道我们与这边的情形,因此诸事倒不好插手,正要你多操心。如今只公公养伤之事最为重要,你千万小心。”
董氏就再三答应了,“二嫂本是做大事的人,如今家里的这些小事只管交给我。”
初二时,宁婉与铁石骑马回了虎台,见了娘家人和两个孩子,一番亲热自不必说,又向槐花儿松儿许诺,“待爷爷伤好了,爹和娘就能搬出来住,那时候就可以将你们都接过去了,一家人依旧在一处!”
娘听了便问:“公公还在,你们搬出去好吗?”
爹就说:“他们如今住的并不是卢家的宅子,早晚搬出去倒是正理,只是老人家那里也要一并接过去才是。”
宁婉就笑着说:“我们买宅子搬出去,自然会接公公出来,但即便公公不肯,我也是要搬的。其实我早不想在指挥使府里住着了,新宅子也买好了,眼下只因为公公的伤情不好提而已。”
槐花儿松儿在虎台住外祖家过得虽然好,但也是想爹娘的,特别是槐花儿,已经很懂事了,因此便都十分喜悦。
铁石最明白媳妇的心思,也向岳父岳母道:“眼下我爹正养伤,我们自什么也不能说,也不能动,待过了这段儿,我总会把家里都安顿好。”
爹娘便说:“我们都放心的。”
一时说起闲话儿,爹就说:“马驿镇吴粮商为了他儿子的事来家里找过你们,想让我们帮忙给你偿引见,我们便以如今女婿太忙推了。”
宁婉便问:“吴家的哪一个儿子出了事?”
娘便吃惊地问:“原来你们竟不知道?吴二被周指挥使杀了呀!”
铁石和宁婉果真不知道,“原来吴二就是那个被杀的商人!”安平卫之乱正是起源于周指挥使突然杀了一个商人,激发了文官和武官之间深刻的矛盾,后来以至于知州横死,城池被破,现在这件事还没有水落石出,对此安平城内一向都闭口不言。铁石到安平卫只依令守城,宁婉所做的一切自也围绕着帮他守城,是以,他们从不去打探过去的事。
铁石虽见过吴二,但只是一面之交,倒还罢了,宁婉再三叹息,却道:“我先前就觉得他行事手段过于偏激卑鄙,不是正途,现在不想竟这样快就落得如此下场!”就又不解,“吴粮商找我们又是为什么?铁石不过暂时接替守城之事,于民事上一句不问的。”
爹娘就说:“我们也不知道,看吴粮商失了儿子悲痛不已,也不好多问。”
所有人都知道吴二被杀会有内情,现在宁婉更是隐约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吴二之死其实是与卢家的旧事有关的。当初吴二为了争石炭生意,曾经打算告诉自己秘密,但是自己却没听。
果然,铁石与宁婉回了安平卫没几日,吴粮商通过一位官夫人找到了她,“我想问夫人些事儿,只要夫人肯告诉我,我愿意捐一千石粮食。”
宁婉到了安平卫后虽然也带着大家开了慈善局,救护伤兵、劳慰将士等等,但其实比起在虎台县里,还是差得远了。在虎台县里,满城的人都支持帮助她们,真是有钱捐钱有物捐物,家里贫穷的就出力,守城之时,虎台城上的将士们吃的穿的都要比城里的人要好,甚至有的穷人家将自家过年的新棉袄拆了做军衣送到城墙上。
但是安平卫这样富足的大城,如今兵士们竟没能全部穿上厚战袄,盖除了这些官夫人们捐钱捐物之后并没有人肯捐助,而只有官夫人们参与力量终是有限的。如今吴粮商的提议自是很吸引人的,引见的夫人便是兴高采烈地告诉宁婉终于有商人要为她们捐助。
宁婉听有人主动捐助也是开心的,但见到了憔悴得不成样子的吴粮商便赶紧将笑容收了,殷勤让座道:“吴叔,事已至此,还是要保重身体呀!”
吴粮商原本胖胖的,身子像一个圆桶,胖脸红光满面,乍一看像弥陀佛,正巧他又总是笑眯眯的,就是他家的绿豆全被宁婉买下来后来又高价卖了的时候,他还硬撑着笑呢。但现在脸上身上的肉都没了,衣裳在身上打着晃,多出来的皮垂了下来,立即老了十岁都不止,满面愁容,此时并不肯坐,只道:“卢夫人,我们又是亲戚又是故交,如今请你看在我可怜的短命的儿子面上,将那些事儿都告诉我吧!若是夫人不肯,吴叔就给你跪下!”
宁婉哪里能让他跪在自己面前,赶紧上前拦住,先扶了他坐下,“有话好好说。”想了想还是将自己知道的事都说了出来,毕竟人命关天。
“先前铁石在虎踞山时,为了补贴军费开采石炭,那时吴二爷便找上门来要接石炭生意,我没有答应。他便半路截住我说,有一个秘密,能让我们家铁石将军得了公公的袭职,我当时只说不想知道,一口回绝了。但其实这个秘密我原也知道得七七八八,现在吴叔既然找到了我,我自然要和盘托出的。”
当年公公靠着军功得了官职后,他其实派了人到老家接婆婆过去的,但来人非但没有接到人,反而回去报信说婆婆因儿子没了,丈夫久无音信,生活无着便离开了卢家另外改嫁了。因此公公便娶了周氏,后来,事情弄明白之后,周氏已经生了儿子,而且也向朝廷请封了诰命,再将往事翻出来并不相宜。于是周氏退居佛堂,婆婆又是个老实人不争不抢的,然后就成了宁婉嫁过去时的情形。
这些事情众所周知,因此周老夫人虽然抢了别人的丈夫,但是一则她是指挥使的亲妹子,二则是许多人亦觉得她无辜,她稳稳地站了十几年的上风。
后来铁石有了出息,而宁婉嫁到卢家虽然没公开替婆婆打擂台,但却撑起卢家老宅,又给婆婆挣来了诰命,风向便又慢慢转了,大家都觉出婆婆其实是最可怜的。
再后来周老夫人便随着儿子去了京城,同情她的人又多了起来。她也是倒霉,明明一个官家小姐,说是嫁了人,其实在佛堂里守了几十年,老了还被逼着离开了家乡。
大家更都认定公公是个恶人!
但是呢?宁婉就说:“世人也都不是傻子,这其中的破绽也不少:第一,铁石的大哥是在公公娶了婆婆第八个月出生的,当然可以说是早产,但俗话说‘七活八不活’八个月生下的孩子一向不大好养活的,可是大哥身子一向不错,就是小时候也没得过几次病,安平卫的老人都知道。”
“第二,当初公公派的人到老宅时没见到婆婆,却打听到她再嫁了,其实老宅附近吴家的亲戚很多,他们都知道当时婆婆因为丧子不吃不喝差一点死了,被吴叔和吴婶接到家里照顾,而吴叔和吴婶家与老宅相隔不过半里,只几步就走过去了!难不成来打听消息的人是傻子不成?”
自夷人南下,铁石和宁婉已经与洛家兄妹断了好几个月音信,宁婉见了信十分高兴,“看来京城果然没事了,信都送了出来呢。”说着便拿了剪刀将信件裁开与铁石一起看。
“可不是,洛大哥的信比朝廷的军令走得都快,可见是京城方一平静他就送信出来了。”
“朝廷得知各处情况,总要想想如何处分,因此军令自然要慢一些。”
一面说着一面看信,信中牵挂惦念之言自不必论,洛冰还十分欣喜地告诉他们,洛家的案子重新审了,罪名洗清,家产发还,而能有如此的机遇却正因为夷人围住了京城。
安平卫尚有十几年没打过仗了,京城更是久不见刀兵。夷人突然兵临城下时,整个京城都慌乱了。洛冰便是因刚自辽东回京,深知夷情之故被洛家的一位故交引见给兵部侍郎,兵部侍郎在他的赞画之下写的奏章得到皇上赏识,后来洛冰又被引至朝堂里问策,深得圣心。当知道他正是洛家后人,十年前的榜眼时,皇上便下令重审江南大案,洛家沉冤终于得雪。
唯一让宁婉吃惊的是,洛冰并没有成为中极殿大学士,而是兵部给事中,但她转念一想,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洛大哥如今因对夷之策得皇上欣赏,到兵部任给事中也是应该的。而且她先前还特别打听过,给事中这个官虽然不太高,但能常见到皇上,正是许多人想办法努力钻营的,而且洛大哥原来就是吏部的给事中,也应该算是官复原职了。
洛冰写信时,正是京城之围初解,因此他对辽东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是他毕竟在边城住了十年,已经猜到了安平虎台一定会首当其冲被围,因此在讲述了洛家之事后便问起他们的近况,担忧之意跃然纸上。
宁婉将信放下就开始研墨,又低头看铁石回信,“你怎么不把斩杀哈尔朗的消息写上去呢?”
铁石就笑,“洛大哥现在一定已经知道,我就不必写了。”
“想来哈尔朗的人头应该送到京城了,你说洛大哥见了会不会吃惊”想起铁石斩杀哈尔朗王子的战功,宁婉就喜笑颜开,“他一定会向皇上说,斩杀哈尔朗的卢铁石是我在多伦的同袍!”
“其实算不了什么,若不是哈尔朗正巧与我在安平卫街上狭路相逢,能里能这样容易杀了夷人的王子。”铁石这样说着,但还是免不了笑了,又捏宁婉的鼻子,“瞧你得意的样子!”
“在外人面前不好表现出来,在家里还不能让我得意一会儿?”宁婉就说:“而且正因为你不肯得意,我只好替你一替了。”
如今安平卫诸事顺遂,铁石也有空儿与媳妇在家里笑闹,一时信写好了,就将笔递给宁婉说:“你在下面给嫣儿写上几句吧,洛大哥说她很想你呢。”
洛嫣那小丫头未必真想自己,因为铁石的原故她对自己总有一点芥蒂,所谓很想自己的话也都是洛大哥写的,是以宁婉并不相信。不过既然铁石根本看不出,她就只笑道:“炉子上的榛子就烤好了,我要赶紧拿下来。你在下面再替我添上一句,我也很想嫣儿,再嘱咐她虽然为长辈们祈福,但也要注意身子。”
铁石便按宁婉的话在下面加了一句,吹干了墨将信折起放在信封中,“过年前能收到洛大哥的信,心情都好许多!”
宁婉此时已经将烤好的榛子用盘子拣了过来,原来他们新盘了炕,自然也就砌了一个炉子,就在耳房外间,平日并不用这里做饭,但是烧水什么的特别方便,宁婉就顺便让人打了两个浅浅的铁盘子,时不时将一些小吃食扔在上面烤一烤,晚上当宵夜吃,又方便又有趣。眼下将榛仁敲出来,自己一颗,喂铁石一颗,带着热气吃下去特别的香,且又软软的,与平时不同,又说:“原本年前要给洛大哥送些榛子、蘑菇之类的土物,结果夷人来了,什么也没有送成。”
“算了,京城里什么没有?”
“也是,洛家的家产发还了,洛大哥和嫣儿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两人便又商量过年,铁石就说:“我总要留在安平卫的,先送你回虎台吧。”
宁婉就说:“别那样麻烦,还是我们初二一起回去好了。”毕竟与公公住在一处,过年时她若是走了,着实不好看,且她在安平卫亦有许多事要做。
如今董氏回来了,卢铁垣不再整日不见人影儿,西院倒有了些过日子人家的意思,大家面上都和和睦睦的,公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宁婉自然要维护这难得的平静。
到了年三十,铁石和宁婉虽然一个要上城墙,一个要去慈善局帮忙包饺子,但总归都先在家里坐着说了会儿话,又吃了几个饺子,也算是一家团聚。
宁婉见家里年夜饭菜馔整治得不错,各样物件也都齐备,便知是董氏的功劳。先前西院里三个姨娘当家,她们间一向彼此不服气,是以诸事都乱成一团糟,自己实在懒得理,倒是董氏得了自己的授意将院子管了起来。因此过了年背地里又多给了她一百两银子,“这个不必告诉别人,给你做私房的。”
董氏先前无可奈何回了娘家,只是她本是个庶女,在娘家也难长住,且自卢铁石接管安平卫起,娘家人便再三劝她回去与二嫂交好,正好卢铁垣又来接她,就顺势回来了。到了夫家,二嫂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又让她管着家事,本已经很开心,现在更惊喜不已,却又笑着推让道:“昨日已经给孩子不少压岁钱,我哪里还能要二嫂的钱。”
宁婉就说:“你也知道我们与这边的情形,因此诸事倒不好插手,正要你多操心。如今只公公养伤之事最为重要,你千万小心。”
董氏就再三答应了,“二嫂本是做大事的人,如今家里的这些小事只管交给我。”
初二时,宁婉与铁石骑马回了虎台,见了娘家人和两个孩子,一番亲热自不必说,又向槐花儿松儿许诺,“待爷爷伤好了,爹和娘就能搬出来住,那时候就可以将你们都接过去了,一家人依旧在一处!”
娘听了便问:“公公还在,你们搬出去好吗?”
爹就说:“他们如今住的并不是卢家的宅子,早晚搬出去倒是正理,只是老人家那里也要一并接过去才是。”
宁婉就笑着说:“我们买宅子搬出去,自然会接公公出来,但即便公公不肯,我也是要搬的。其实我早不想在指挥使府里住着了,新宅子也买好了,眼下只因为公公的伤情不好提而已。”
槐花儿松儿在虎台住外祖家过得虽然好,但也是想爹娘的,特别是槐花儿,已经很懂事了,因此便都十分喜悦。
铁石最明白媳妇的心思,也向岳父岳母道:“眼下我爹正养伤,我们自什么也不能说,也不能动,待过了这段儿,我总会把家里都安顿好。”
爹娘便说:“我们都放心的。”
一时说起闲话儿,爹就说:“马驿镇吴粮商为了他儿子的事来家里找过你们,想让我们帮忙给你偿引见,我们便以如今女婿太忙推了。”
宁婉便问:“吴家的哪一个儿子出了事?”
娘便吃惊地问:“原来你们竟不知道?吴二被周指挥使杀了呀!”
铁石和宁婉果真不知道,“原来吴二就是那个被杀的商人!”安平卫之乱正是起源于周指挥使突然杀了一个商人,激发了文官和武官之间深刻的矛盾,后来以至于知州横死,城池被破,现在这件事还没有水落石出,对此安平城内一向都闭口不言。铁石到安平卫只依令守城,宁婉所做的一切自也围绕着帮他守城,是以,他们从不去打探过去的事。
铁石虽见过吴二,但只是一面之交,倒还罢了,宁婉再三叹息,却道:“我先前就觉得他行事手段过于偏激卑鄙,不是正途,现在不想竟这样快就落得如此下场!”就又不解,“吴粮商找我们又是为什么?铁石不过暂时接替守城之事,于民事上一句不问的。”
爹娘就说:“我们也不知道,看吴粮商失了儿子悲痛不已,也不好多问。”
所有人都知道吴二被杀会有内情,现在宁婉更是隐约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吴二之死其实是与卢家的旧事有关的。当初吴二为了争石炭生意,曾经打算告诉自己秘密,但是自己却没听。
果然,铁石与宁婉回了安平卫没几日,吴粮商通过一位官夫人找到了她,“我想问夫人些事儿,只要夫人肯告诉我,我愿意捐一千石粮食。”
宁婉到了安平卫后虽然也带着大家开了慈善局,救护伤兵、劳慰将士等等,但其实比起在虎台县里,还是差得远了。在虎台县里,满城的人都支持帮助她们,真是有钱捐钱有物捐物,家里贫穷的就出力,守城之时,虎台城上的将士们吃的穿的都要比城里的人要好,甚至有的穷人家将自家过年的新棉袄拆了做军衣送到城墙上。
但是安平卫这样富足的大城,如今兵士们竟没能全部穿上厚战袄,盖除了这些官夫人们捐钱捐物之后并没有人肯捐助,而只有官夫人们参与力量终是有限的。如今吴粮商的提议自是很吸引人的,引见的夫人便是兴高采烈地告诉宁婉终于有商人要为她们捐助。
宁婉听有人主动捐助也是开心的,但见到了憔悴得不成样子的吴粮商便赶紧将笑容收了,殷勤让座道:“吴叔,事已至此,还是要保重身体呀!”
吴粮商原本胖胖的,身子像一个圆桶,胖脸红光满面,乍一看像弥陀佛,正巧他又总是笑眯眯的,就是他家的绿豆全被宁婉买下来后来又高价卖了的时候,他还硬撑着笑呢。但现在脸上身上的肉都没了,衣裳在身上打着晃,多出来的皮垂了下来,立即老了十岁都不止,满面愁容,此时并不肯坐,只道:“卢夫人,我们又是亲戚又是故交,如今请你看在我可怜的短命的儿子面上,将那些事儿都告诉我吧!若是夫人不肯,吴叔就给你跪下!”
宁婉哪里能让他跪在自己面前,赶紧上前拦住,先扶了他坐下,“有话好好说。”想了想还是将自己知道的事都说了出来,毕竟人命关天。
“先前铁石在虎踞山时,为了补贴军费开采石炭,那时吴二爷便找上门来要接石炭生意,我没有答应。他便半路截住我说,有一个秘密,能让我们家铁石将军得了公公的袭职,我当时只说不想知道,一口回绝了。但其实这个秘密我原也知道得七七八八,现在吴叔既然找到了我,我自然要和盘托出的。”
当年公公靠着军功得了官职后,他其实派了人到老家接婆婆过去的,但来人非但没有接到人,反而回去报信说婆婆因儿子没了,丈夫久无音信,生活无着便离开了卢家另外改嫁了。因此公公便娶了周氏,后来,事情弄明白之后,周氏已经生了儿子,而且也向朝廷请封了诰命,再将往事翻出来并不相宜。于是周氏退居佛堂,婆婆又是个老实人不争不抢的,然后就成了宁婉嫁过去时的情形。
这些事情众所周知,因此周老夫人虽然抢了别人的丈夫,但是一则她是指挥使的亲妹子,二则是许多人亦觉得她无辜,她稳稳地站了十几年的上风。
后来铁石有了出息,而宁婉嫁到卢家虽然没公开替婆婆打擂台,但却撑起卢家老宅,又给婆婆挣来了诰命,风向便又慢慢转了,大家都觉出婆婆其实是最可怜的。
再后来周老夫人便随着儿子去了京城,同情她的人又多了起来。她也是倒霉,明明一个官家小姐,说是嫁了人,其实在佛堂里守了几十年,老了还被逼着离开了家乡。
大家更都认定公公是个恶人!
但是呢?宁婉就说:“世人也都不是傻子,这其中的破绽也不少:第一,铁石的大哥是在公公娶了婆婆第八个月出生的,当然可以说是早产,但俗话说‘七活八不活’八个月生下的孩子一向不大好养活的,可是大哥身子一向不错,就是小时候也没得过几次病,安平卫的老人都知道。”
“第二,当初公公派的人到老宅时没见到婆婆,却打听到她再嫁了,其实老宅附近吴家的亲戚很多,他们都知道当时婆婆因为丧子不吃不喝差一点死了,被吴叔和吴婶接到家里照顾,而吴叔和吴婶家与老宅相隔不过半里,只几步就走过去了!难不成来打听消息的人是傻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