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林孟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随着北伐战争的进行,北方知识分子的南迁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由于浙江省长夏朝宣告独立,北伐军进入浙江,和孙传方的军队展开激战。
为了躲避战乱,徐至摩和陆小蔓从海宁来到上海,住在法租界环龙路花园别墅11号的一幢三层洋房内。
两人在海宁的日子并不如意,徐家的环境也没有改善,反而出了问题。
因为生活习惯和性格的不同,徐父看不惯陆小蔓平日里的做派,便与徐至摩的母亲前往北平,和徐至摩的前妻张幼义一起生活。
这是陆小蔓与徐至摩婚后在徐家受到的第一个打击。
也难怪,陆小蔓喜好玩闹的性子和徐家格格不入。
来到上海,徐至摩准备到学校里教书,闲暇时写写文章,以他的才华养家糊口没有问题。
和徐至摩一样,这段时间以来,有不少人陆续从北平或者山东等地前往上海,大多是拖家带口,想要在上海谋生,过上安定的生活。
对他们而言,上海租界是中国最为安全的地方。
其中就有新月社和现代评论派的学者们,他们来到上海自然是投奔徐至摩和林子轩。
徐至摩刚刚安定下来,自顾不暇,没有能力接待这么多人,只有找林子轩帮忙。
这些学者的身份和职业较为驳杂,有旧派文人,也有留洋归来的新式面孔,虽然各自的文学观点不同。可以确定的是都是北平颇有才华的人物。
林子轩发挥自己在上海的影响力。尽量为他们安排住处和工作。
在上海生活,尤其是租界,并不容易,房价和物价都高,很少有人能买得起房子,租房是普遍现象,亭子间是他们的首选。
他只是负责让人帮他们找房子。碰到实在困难的接济一点。
重点还是帮这些人找工作,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林子轩在上海出版行业和教育界都有人脉,这些人无论是想到学校教书,还是到报馆和书局当编辑,都能找到一条出路。
万象书局正要扩大规模,只要他们愿意,就能直接上岗。
在任何时代,人才都最为重要,有了这批生力军。书局的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唯一让他担忧的是,一旦北方的局势稳定下来,这批人有多少能留在上海。
当然,这是几年后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他把不少人安排进了万象书局,这么做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削弱平禁亚对书局的控制权。
随着万象书局的规模越来越大。林子轩没有时间管理。平禁亚成了书局的实际负责人,大权在握,书局的编辑任免都是他一言可决。
林子轩听过不少人抱怨,有人说平禁亚太过霸道,有人说他贪财,还有人说他任人唯亲。
他明白人是会变的,平禁亚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鸳鸯蝴蝶派的三流作家了,而是成了一间大书局的负责人,心态和行事风格自然不同。
他仍然选择信任平禁亚。
毕竟在万象书局的发展过程中平禁亚功劳不小,他没有兔死狗烹的打算。只是给平禁亚制造一点压力罢了。
他希望新月系的加入能给万象书局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然而,林子轩的做法有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于他热心接待各路文化界人士,还替别人安排工作,有人就拿他和古代的孟尝君相比,认为林子轩有大家风范,是当代的孟尝君。
于是,他就有了“林孟尝”的绰号,这是赞扬他急公好义,乐善好施。
林子轩对这个绰号无所谓,只要不是“及时雨”就好。
只是,这个绰号传出后,以后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的文人一旦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子轩,这让林子轩有点应接不暇。
好在他的家底丰厚,还能应付得来,如此一来,倒是招揽了不少人才。
久而久之,那些接受过林子轩救助的文人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平时没有什么,一旦有事,就能看出林子轩的号召力了,林孟尝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1927年1月底,英国战舰12艘、英印军队一万六千名、铁甲车队、坦克炮队及航空队等分别来到上海,这是为了预防战争的发生。
美国政府令驻华公使马慕瑞向中国南北军事当局提议,将上海公共租界划为非战争区域。
上海华界一直处在戒严状态,防止有势力趁机作乱。
事实上,在上海进行一场武装暴动的计划一直没有停止,而是时刻做着准备。
林子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这场暴动贡献了一份力量。
《甲午风云》的持续放映,旅顺大屠杀事件的曝光,和日本人在报纸上的交锋,受到影响的观众和读者迸发出来的爱国热情。
无论是学生还是工人,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无形中在上海掀起了一股爱国热潮。
这无疑成了暴动的导火索。
依然在那间公寓内,湖南口音的男人已经离开上海,房间里的人在讨论着上海的局势。
他们决定趁机发动第二次武装暴动。
从2月份开始,上海工人有组织的发起了大罢工,到了2月21日,工人罢工人数达到36万,这时候,北伐军攻占了杭州,正在朝着上海赶来。
21日晚,上海工人、学生、市民奋起反击,开始不断与军警发生局部战斗。
到22日下午6时﹐总同盟罢工发展为第二次武装暴动﹐“建威”﹑“建康”两舰炮击高昌庙兵工厂,在上海华界的闸北、南市发生巷战。
由于武装暴动计划被泄露,各区工人纠察队失去统一指挥,加上北伐军在上海郊区停止前进,导致武装暴动再次失败。
其间工人、学生、市民牺牲、被捕共六七百人。
虽然这次失败了,不过林子轩知道离北伐军攻占上海为期不远了。
在这期间,他接到了国际笔会的信件,国际笔会同意了林子轩提交的建立中国笔会中心的申请,只是需要林子轩前往英国伦敦参加国际笔会的大会。
只要大会表决通过,中国笔会中心就算是正式成立了。(未 完待续 ~^~)
随着北伐战争的进行,北方知识分子的南迁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由于浙江省长夏朝宣告独立,北伐军进入浙江,和孙传方的军队展开激战。
为了躲避战乱,徐至摩和陆小蔓从海宁来到上海,住在法租界环龙路花园别墅11号的一幢三层洋房内。
两人在海宁的日子并不如意,徐家的环境也没有改善,反而出了问题。
因为生活习惯和性格的不同,徐父看不惯陆小蔓平日里的做派,便与徐至摩的母亲前往北平,和徐至摩的前妻张幼义一起生活。
这是陆小蔓与徐至摩婚后在徐家受到的第一个打击。
也难怪,陆小蔓喜好玩闹的性子和徐家格格不入。
来到上海,徐至摩准备到学校里教书,闲暇时写写文章,以他的才华养家糊口没有问题。
和徐至摩一样,这段时间以来,有不少人陆续从北平或者山东等地前往上海,大多是拖家带口,想要在上海谋生,过上安定的生活。
对他们而言,上海租界是中国最为安全的地方。
其中就有新月社和现代评论派的学者们,他们来到上海自然是投奔徐至摩和林子轩。
徐至摩刚刚安定下来,自顾不暇,没有能力接待这么多人,只有找林子轩帮忙。
这些学者的身份和职业较为驳杂,有旧派文人,也有留洋归来的新式面孔,虽然各自的文学观点不同。可以确定的是都是北平颇有才华的人物。
林子轩发挥自己在上海的影响力。尽量为他们安排住处和工作。
在上海生活,尤其是租界,并不容易,房价和物价都高,很少有人能买得起房子,租房是普遍现象,亭子间是他们的首选。
他只是负责让人帮他们找房子。碰到实在困难的接济一点。
重点还是帮这些人找工作,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林子轩在上海出版行业和教育界都有人脉,这些人无论是想到学校教书,还是到报馆和书局当编辑,都能找到一条出路。
万象书局正要扩大规模,只要他们愿意,就能直接上岗。
在任何时代,人才都最为重要,有了这批生力军。书局的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唯一让他担忧的是,一旦北方的局势稳定下来,这批人有多少能留在上海。
当然,这是几年后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他把不少人安排进了万象书局,这么做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削弱平禁亚对书局的控制权。
随着万象书局的规模越来越大。林子轩没有时间管理。平禁亚成了书局的实际负责人,大权在握,书局的编辑任免都是他一言可决。
林子轩听过不少人抱怨,有人说平禁亚太过霸道,有人说他贪财,还有人说他任人唯亲。
他明白人是会变的,平禁亚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鸳鸯蝴蝶派的三流作家了,而是成了一间大书局的负责人,心态和行事风格自然不同。
他仍然选择信任平禁亚。
毕竟在万象书局的发展过程中平禁亚功劳不小,他没有兔死狗烹的打算。只是给平禁亚制造一点压力罢了。
他希望新月系的加入能给万象书局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然而,林子轩的做法有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于他热心接待各路文化界人士,还替别人安排工作,有人就拿他和古代的孟尝君相比,认为林子轩有大家风范,是当代的孟尝君。
于是,他就有了“林孟尝”的绰号,这是赞扬他急公好义,乐善好施。
林子轩对这个绰号无所谓,只要不是“及时雨”就好。
只是,这个绰号传出后,以后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的文人一旦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子轩,这让林子轩有点应接不暇。
好在他的家底丰厚,还能应付得来,如此一来,倒是招揽了不少人才。
久而久之,那些接受过林子轩救助的文人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平时没有什么,一旦有事,就能看出林子轩的号召力了,林孟尝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1927年1月底,英国战舰12艘、英印军队一万六千名、铁甲车队、坦克炮队及航空队等分别来到上海,这是为了预防战争的发生。
美国政府令驻华公使马慕瑞向中国南北军事当局提议,将上海公共租界划为非战争区域。
上海华界一直处在戒严状态,防止有势力趁机作乱。
事实上,在上海进行一场武装暴动的计划一直没有停止,而是时刻做着准备。
林子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这场暴动贡献了一份力量。
《甲午风云》的持续放映,旅顺大屠杀事件的曝光,和日本人在报纸上的交锋,受到影响的观众和读者迸发出来的爱国热情。
无论是学生还是工人,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无形中在上海掀起了一股爱国热潮。
这无疑成了暴动的导火索。
依然在那间公寓内,湖南口音的男人已经离开上海,房间里的人在讨论着上海的局势。
他们决定趁机发动第二次武装暴动。
从2月份开始,上海工人有组织的发起了大罢工,到了2月21日,工人罢工人数达到36万,这时候,北伐军攻占了杭州,正在朝着上海赶来。
21日晚,上海工人、学生、市民奋起反击,开始不断与军警发生局部战斗。
到22日下午6时﹐总同盟罢工发展为第二次武装暴动﹐“建威”﹑“建康”两舰炮击高昌庙兵工厂,在上海华界的闸北、南市发生巷战。
由于武装暴动计划被泄露,各区工人纠察队失去统一指挥,加上北伐军在上海郊区停止前进,导致武装暴动再次失败。
其间工人、学生、市民牺牲、被捕共六七百人。
虽然这次失败了,不过林子轩知道离北伐军攻占上海为期不远了。
在这期间,他接到了国际笔会的信件,国际笔会同意了林子轩提交的建立中国笔会中心的申请,只是需要林子轩前往英国伦敦参加国际笔会的大会。
只要大会表决通过,中国笔会中心就算是正式成立了。(未 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