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做一回英雄(第五更,求月票!!!)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夜色渐渐降临,奔走了一天的人群又停了下来。
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士卒在这些日子的跋涉中也渐渐感到不支,更何况那些寻常的百姓。
从西凉一路逃出来的百万难民如今只余下七十万,其中大半不是死于身后那如恶狼一般蛮军,而是死于苏长安那几乎无情的军令。
他们被活生生抛在了大部队的后方,而离开军队的庇护,等待着他们的命运,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今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士卒们纷纷就地坐下,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没有半分与同伴闲聊的心思。他们已经精疲力尽,连说话对于此刻的他们都似乎便成了一件极为耗费体力的事情。他们只想着抓住这为数不多的时间,假寐一会。
但这方才进入梦乡不过一刻钟光景,继续前行号角便再次响起。
士卒们睡眼朦胧站起身子摇头四望,似乎不太确信这号角声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幻觉。可是过了好一会,待到那号角声第二次响起,他们方才确定自己并没有听错什么。
一股无力感瞬间弥漫上了他们的大脑,一片哀嚎身骤然在大军之中此起彼伏的响起。
他们渐渐感到绝望,心底生出一个荒唐的念头——或许还未走到西岭,他们便会被苏长安这不近人情的军令给活生生的累死。
这念头一起,就像是在雪白的宣纸上滴下了一滴墨水,便再也止不住的开始在他们的脑海中蔓延。
对于未来的恐惧与前途的迷惘,让这些士卒与难民们胸中的怨气渐渐化作了怒意。而这些矛盾的矛头,也在这时直直指向那坐于马车之中的苏长安。
“凭什么我们出生入死,而你却可以坐在马车中休养生息?”这样的念头几乎再同一时间浮现在诸人的脑海中。
他们胸口的怒意再也遏制不住,就要奔涌而出。
于是,大军哗变了。
成千上万的士卒将苏长安马车围住。
他们群情激奋,即使梧桐等人数次阻拦也难以压下他们心头的怒火。
“你凭什么指挥我们?你知道有多少百姓被你活活累死吗?”
“你倒是可以坐在马车中高枕无忧,那我们呢?我们在西凉已经打了数十年的仗,你又为西凉做过什么?”
“每次休息,都是我们布防,为什么那些江东来的刀客却可以大摇大摆的躺在树下休息?”
“莫不是因为他们唤你一声江东之主,你便把他们当做亲信?而我们就是你随意扔下的弃子?”
诸人的呼喊一浪高过一浪。
但马车中的那个少年却如同缩头乌龟一般安静的待在车厢之内,没有半点回应诸人的意思。
这样的反应自然让这些士卒本就溢满胸膛的怒火在此刻变得愈发汹涌,在一些将领的带领下,作势便要冲入车厢之内,将苏长安押出。
“这...”一旁的梧桐诸人见场面已经渐渐失控,脸上皆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以他们的修为若是想要阻止,这些士卒自然不可能这般放肆。可毕竟他们都是曾为西凉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士卒,他们自然是无法对这些士卒们出手,更何况对于苏长安那一道道不近人情的军令,他们的心底或多或少都有些微词。一时间犹豫不定,只得站在一旁静观其变。
“报!”就在这时,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位衣衫凌乱的斥候快步穿过了人群来到了苏长安的马车前,他单膝跪下,大声说道:“蛮军大军出动,似要对我军发动突袭了!”
这位斥候来的极为匆忙,他甚至没有看清此刻军中的异状,直勾勾的便走到苏长安的马车前,将军情传达。
诸人闻言脸色皆是一变。
他们也顾不得在为难苏长安,纷纷转头,看向后方,却见夜色之中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人影,他们正以极快的速度,飞速朝着此地接近。
这无疑坐实了方才那位斥候的消息,无论是梧桐等人还是那些哗变的士卒都在此刻变得面如死灰。
虽然对于拓跋元武将要发动突袭之事诸人的心中早有预料,可当这一切来临之时,诸人的心底还是感到一阵胆寒,因为,他们并没有任何的对策足以对抗拓跋元武这支虎狼之师。
绝望的气息开始在大军中蔓延,场上方才还乱作一团的喧哗声,叫骂声在这时戛然而止。
而就在这时。
苏长安马车前的帘布被他从里面掀开。
背负着刀剑的少年从马车之中缓缓走出,而那些方才对于这里的喧哗视而不见的刀客们也在楚元白的带领下,来到了苏长安的身侧。
苏长安在那时环视周围诸人,他从容又冰冷的声线蓦然响了起来。
“你们问我,为什么可以坐在马车中高枕无忧?”
“你们问我,为什么江东的刀客可以躺在树下安然歇息?”
“你们问我,曾我西凉做过些什么?又凭什么指挥你们?”
苏长安的目光在诸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冰冷的声音在安静的大军之中久久回想。
“那好,我现在告诉你们。”
“因为拓跋元武不会放过我们,他势必要将我们一网打尽,他要让我们中的每一个都死在这儿!都死在西凉!”
“可是,你们的命,是北通玄和徐让用自己的命换来的!”
“你们若是死了,那他们的死又有何意义?”
“所以你们不能死,你们得活着回到中原。”
说到这儿苏长安顿了顿,他的目光终于在一圈之后,落在了楚元白的身上,这位中年男子在那时对上了苏长安的目光,他似乎已经料到的苏长安的某些打算,于是他朝着他点了点头。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苏长安不着痕迹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红玉听令!”他一声轻喝,眉宇间的寒意更甚。
“红玉在!”直到这时,这位神将才意识到苏长安想要做些什么,她蓦然跪下,身子却止不住开始发出一阵轻颤。
“我命你带着大军赶赴西岭关,彻夜奔袭,不得有误!”苏长安寒着声音下达出了一道军令,一道在他看来应当是最后一次的军令。
“红玉...领命!”这位神将大人的身子一阵颤抖,连说话也似乎变得有些结巴,但最后,她还是一咬牙,忍住了自己眼眶中就要夺眶而出的事物,应下了苏长安的命令。
“你们都不能死。”苏长安又一次环视诸人。他轻声说道,声音中忽的少了几分冷意,多出几分温柔。
“你们要记得,你们的命是两位星殒换来的。”
“嗯,准确的说,还有天岚院第九代守望者与江东三千刀客为你们换来的。”
言罢,他未有再去看任何人哪怕一眼,他只是猛地抽出了他身后的那把刀。
只听哐当一声,一道寒光乍现。
身后的三千刀客亦在那时齐刷刷的抽出了腰间的刀。
明晃晃的刀光映着这些刀客们冷峻的两旁,将黑暗中的营地照得宛若白昼。
“长安!你!”终于反应过来的梧桐一声惊呼,她快步走到了苏长安的跟前,便要说些什么,想要将之拦下。
但苏长安对于此事,似乎早有预料,他笑了笑,看着梧桐说道:“师娘,长安的路,长安想自己走。就让我好好的当一回书里的英雄吧。”
“......”梧桐闻言,她的身子一震,张开的手无力的垂下,到了嘴边的劝解之言,却终于是说不出口。
那个曾经在北地大雪中一脸懵懂的男孩,此刻已经长大。
他眸子中的决绝与当年那个男人如出一辙。
那是一位男人的决定,亦是一位刀客的决定。没有人可以更改,一如他们手中刀,一旦出鞘,不饮够鲜血,又怎能归鞘?
苏长安领着刀客们决然向前,他们每踏出一步,围绕在他们周身的刀意便浓烈了一分。而在他们的身后,大军终于裹狭着大批的难民,开始与他们背道而驰。
他们一方向前,一方向后。
生与死便顺着他们的身形,割划出一道经纬分明的线。
“全军听令,大军开拔,护送西凉百姓赶赴西岭关,不得有误,违令者斩!”红玉拔出了手中的长剑,带着哭腔大声的发出一道军令。
“呜!”
与此同时,悲凉的号角声亦在那一刻被吹响。
那是在向大军传达军令,亦是在为那些赴死的刀客送行。
苏长安与身后的三千刀客继续朝着蛮军前进,他们的脚步渐渐变快,围绕着他们周身的刀意也在那时如火焰一般汹涌起来。
这三千零一位刀客的刀意汇在了一起。
天地似乎在这强悍的刀意面前也感到空军,天际之上云海翻涌,大地之中万物俱寂。
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几乎让人难以捕捉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手中的刀光也越来越亮,亮道几乎遮住了天上的星光。
在那时,渐渐远去的梧桐诸人,仿若又听到身后响起了那一句曾让整个大魏胆寒的话语。
“江东楚家客,刀出人不还!”
夜色渐渐降临,奔走了一天的人群又停了下来。
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士卒在这些日子的跋涉中也渐渐感到不支,更何况那些寻常的百姓。
从西凉一路逃出来的百万难民如今只余下七十万,其中大半不是死于身后那如恶狼一般蛮军,而是死于苏长安那几乎无情的军令。
他们被活生生抛在了大部队的后方,而离开军队的庇护,等待着他们的命运,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今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士卒们纷纷就地坐下,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没有半分与同伴闲聊的心思。他们已经精疲力尽,连说话对于此刻的他们都似乎便成了一件极为耗费体力的事情。他们只想着抓住这为数不多的时间,假寐一会。
但这方才进入梦乡不过一刻钟光景,继续前行号角便再次响起。
士卒们睡眼朦胧站起身子摇头四望,似乎不太确信这号角声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幻觉。可是过了好一会,待到那号角声第二次响起,他们方才确定自己并没有听错什么。
一股无力感瞬间弥漫上了他们的大脑,一片哀嚎身骤然在大军之中此起彼伏的响起。
他们渐渐感到绝望,心底生出一个荒唐的念头——或许还未走到西岭,他们便会被苏长安这不近人情的军令给活生生的累死。
这念头一起,就像是在雪白的宣纸上滴下了一滴墨水,便再也止不住的开始在他们的脑海中蔓延。
对于未来的恐惧与前途的迷惘,让这些士卒与难民们胸中的怨气渐渐化作了怒意。而这些矛盾的矛头,也在这时直直指向那坐于马车之中的苏长安。
“凭什么我们出生入死,而你却可以坐在马车中休养生息?”这样的念头几乎再同一时间浮现在诸人的脑海中。
他们胸口的怒意再也遏制不住,就要奔涌而出。
于是,大军哗变了。
成千上万的士卒将苏长安马车围住。
他们群情激奋,即使梧桐等人数次阻拦也难以压下他们心头的怒火。
“你凭什么指挥我们?你知道有多少百姓被你活活累死吗?”
“你倒是可以坐在马车中高枕无忧,那我们呢?我们在西凉已经打了数十年的仗,你又为西凉做过什么?”
“每次休息,都是我们布防,为什么那些江东来的刀客却可以大摇大摆的躺在树下休息?”
“莫不是因为他们唤你一声江东之主,你便把他们当做亲信?而我们就是你随意扔下的弃子?”
诸人的呼喊一浪高过一浪。
但马车中的那个少年却如同缩头乌龟一般安静的待在车厢之内,没有半点回应诸人的意思。
这样的反应自然让这些士卒本就溢满胸膛的怒火在此刻变得愈发汹涌,在一些将领的带领下,作势便要冲入车厢之内,将苏长安押出。
“这...”一旁的梧桐诸人见场面已经渐渐失控,脸上皆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以他们的修为若是想要阻止,这些士卒自然不可能这般放肆。可毕竟他们都是曾为西凉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士卒,他们自然是无法对这些士卒们出手,更何况对于苏长安那一道道不近人情的军令,他们的心底或多或少都有些微词。一时间犹豫不定,只得站在一旁静观其变。
“报!”就在这时,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位衣衫凌乱的斥候快步穿过了人群来到了苏长安的马车前,他单膝跪下,大声说道:“蛮军大军出动,似要对我军发动突袭了!”
这位斥候来的极为匆忙,他甚至没有看清此刻军中的异状,直勾勾的便走到苏长安的马车前,将军情传达。
诸人闻言脸色皆是一变。
他们也顾不得在为难苏长安,纷纷转头,看向后方,却见夜色之中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人影,他们正以极快的速度,飞速朝着此地接近。
这无疑坐实了方才那位斥候的消息,无论是梧桐等人还是那些哗变的士卒都在此刻变得面如死灰。
虽然对于拓跋元武将要发动突袭之事诸人的心中早有预料,可当这一切来临之时,诸人的心底还是感到一阵胆寒,因为,他们并没有任何的对策足以对抗拓跋元武这支虎狼之师。
绝望的气息开始在大军中蔓延,场上方才还乱作一团的喧哗声,叫骂声在这时戛然而止。
而就在这时。
苏长安马车前的帘布被他从里面掀开。
背负着刀剑的少年从马车之中缓缓走出,而那些方才对于这里的喧哗视而不见的刀客们也在楚元白的带领下,来到了苏长安的身侧。
苏长安在那时环视周围诸人,他从容又冰冷的声线蓦然响了起来。
“你们问我,为什么可以坐在马车中高枕无忧?”
“你们问我,为什么江东的刀客可以躺在树下安然歇息?”
“你们问我,曾我西凉做过些什么?又凭什么指挥你们?”
苏长安的目光在诸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冰冷的声音在安静的大军之中久久回想。
“那好,我现在告诉你们。”
“因为拓跋元武不会放过我们,他势必要将我们一网打尽,他要让我们中的每一个都死在这儿!都死在西凉!”
“可是,你们的命,是北通玄和徐让用自己的命换来的!”
“你们若是死了,那他们的死又有何意义?”
“所以你们不能死,你们得活着回到中原。”
说到这儿苏长安顿了顿,他的目光终于在一圈之后,落在了楚元白的身上,这位中年男子在那时对上了苏长安的目光,他似乎已经料到的苏长安的某些打算,于是他朝着他点了点头。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苏长安不着痕迹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红玉听令!”他一声轻喝,眉宇间的寒意更甚。
“红玉在!”直到这时,这位神将才意识到苏长安想要做些什么,她蓦然跪下,身子却止不住开始发出一阵轻颤。
“我命你带着大军赶赴西岭关,彻夜奔袭,不得有误!”苏长安寒着声音下达出了一道军令,一道在他看来应当是最后一次的军令。
“红玉...领命!”这位神将大人的身子一阵颤抖,连说话也似乎变得有些结巴,但最后,她还是一咬牙,忍住了自己眼眶中就要夺眶而出的事物,应下了苏长安的命令。
“你们都不能死。”苏长安又一次环视诸人。他轻声说道,声音中忽的少了几分冷意,多出几分温柔。
“你们要记得,你们的命是两位星殒换来的。”
“嗯,准确的说,还有天岚院第九代守望者与江东三千刀客为你们换来的。”
言罢,他未有再去看任何人哪怕一眼,他只是猛地抽出了他身后的那把刀。
只听哐当一声,一道寒光乍现。
身后的三千刀客亦在那时齐刷刷的抽出了腰间的刀。
明晃晃的刀光映着这些刀客们冷峻的两旁,将黑暗中的营地照得宛若白昼。
“长安!你!”终于反应过来的梧桐一声惊呼,她快步走到了苏长安的跟前,便要说些什么,想要将之拦下。
但苏长安对于此事,似乎早有预料,他笑了笑,看着梧桐说道:“师娘,长安的路,长安想自己走。就让我好好的当一回书里的英雄吧。”
“......”梧桐闻言,她的身子一震,张开的手无力的垂下,到了嘴边的劝解之言,却终于是说不出口。
那个曾经在北地大雪中一脸懵懂的男孩,此刻已经长大。
他眸子中的决绝与当年那个男人如出一辙。
那是一位男人的决定,亦是一位刀客的决定。没有人可以更改,一如他们手中刀,一旦出鞘,不饮够鲜血,又怎能归鞘?
苏长安领着刀客们决然向前,他们每踏出一步,围绕在他们周身的刀意便浓烈了一分。而在他们的身后,大军终于裹狭着大批的难民,开始与他们背道而驰。
他们一方向前,一方向后。
生与死便顺着他们的身形,割划出一道经纬分明的线。
“全军听令,大军开拔,护送西凉百姓赶赴西岭关,不得有误,违令者斩!”红玉拔出了手中的长剑,带着哭腔大声的发出一道军令。
“呜!”
与此同时,悲凉的号角声亦在那一刻被吹响。
那是在向大军传达军令,亦是在为那些赴死的刀客送行。
苏长安与身后的三千刀客继续朝着蛮军前进,他们的脚步渐渐变快,围绕着他们周身的刀意也在那时如火焰一般汹涌起来。
这三千零一位刀客的刀意汇在了一起。
天地似乎在这强悍的刀意面前也感到空军,天际之上云海翻涌,大地之中万物俱寂。
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几乎让人难以捕捉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手中的刀光也越来越亮,亮道几乎遮住了天上的星光。
在那时,渐渐远去的梧桐诸人,仿若又听到身后响起了那一句曾让整个大魏胆寒的话语。
“江东楚家客,刀出人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