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来自天外的神话(6.6K)

第一百五十五章 来自天外的神话(6.6K)

作者:新手钓鱼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文爱好者应该都知道。

    所谓超新星爆发。

    指旳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所会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

    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

    并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

    在这段期间内。

    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甚至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媲美。

    但另一方面。

    超新星爆发在宇宙中虽然是一种极其耀眼的奇观,壮丽唯美,令人迷醉。

    可对于人类来说,这其实是一件有一定风险的事儿。

    超新星在爆发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伽马射线,以光速辐射到地球大气层。

    伽玛射线在与大气层接触后,引发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

    它们会把氮分子转化成氧化氮。

    由此消耗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也就是臭氧层。

    从而导致地球生命直接暴露在太阳风、宇宙射线等有害辐射下。

    比如地球生命史上共有五次大灭绝事件,排名第二的是奥陶纪大灭绝。

    奥陶纪大灭绝发生在4.4亿年前,这导致了当时85%的地球物种灭绝,后来还引发了一次冰期。

    而在2005年,一份由nasa和堪萨斯大学共同研究的结果显示。

    这次大灭绝事件,很可能是由一颗极超新星释放的伽马射线暴导致的惨剧。

    根据模型还原,整个过程可能仅仅持续了十秒,却摧毁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层。

    最后致使太阳紫外线袭击地球,导致地表大量生物死亡,从而造成了生物大灭绝。(doi.org/10.1099/ijs.0.02503-0)

    顺便一提。

    目前天文界讨论比较多的就是参宿四,最近它的测光数据有些不太正常,有可能会产生超新星爆发。

    但由于距离的缘故,这玩意儿对地球上的生物不会有什么影响。

    毕竟辐射也要讲基本氵....基本物理规则的嘛。

    除了参宿四外,另一颗可能发生超爆的则是人马座的wr102。

    它是一颗非常少见的富氧型沃尔夫—拉叶星,根据现有的模型推导,目前这颗星大概率已经发生了爆炸。

    根据距离来推断。

    只要你能多活1500-2000年,应该就能见到这幅美景了,不算很难.....

    总而言之。

    在近两千年间,人类观测到的超新星爆发一共有八次。

    其中也有很多最:

    比如最早的超新星纪录,是本土天文学家于公元185年看见的sn185。

    又比如纪录中最亮的超新星是sn1006。

    超新星sn1572和sn1604则是以裸眼观测到的最后两颗银河系超新星,对欧洲天文学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因为它们被用来反驳了在月球和行星之外是不变的亚里斯多德宇宙,属于标杆性的发现。

    等到了望远镜时代。

    人类又先后观测到了sn1885a,sn1987a以及sn2006gy。

    当然了。

    看到了这儿。

    数学没挂科的同学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

    明明超新星爆发有八次,为什么上面只提到了七颗呢?

    没错。

    剩下的那一次超新星爆发,便是公元1054年老苏亲身经历的蟹状星云超爆。

    同时,它也是人类历史上观测最广泛的超新星爆发。

    它距离地球大概有6500光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象, 是在6500年前发生的画面。

    对历史记载的分析表明。

    产生蟹状星云的超新星爆发时间为4月或5月上旬, 到了7月最亮时视星等升至-7到-4.5之间。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里, 它比夜空中除了月球以外的任何天体都亮。

    这个奇景甚至持续到了后世的21世纪:

    那时的蟹状星云在可见光区中,仍有大量椭圆形的丝状结构围绕着弥散的蓝色核心区域。

    长达6角分,宽达4角分, 是视直径最大的天体之一。

    当然了。

    也是最美的一个天体。(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搜,真的太漂亮了, 有机会去魔都的朋友可以花60买个天文馆门票, 绝对超值)

    不过比起头一次观测月球, 这次徐云没有亲自上手,而是让老苏自己去做起了尝试。

    还是那句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对对, 先转动寻星镜,等等,过了过了。”

    “十字丝再靠上点.....”

    看着哼哧哼哧鼓捣着设备的老苏, 徐云显得很有耐心。

    毕竟和上辈子的那些鲜为人读者比起来, 老苏简直就是个学习标兵了。

    过了一会儿。

    眼见老苏调的差不多了, 徐云问道:

    “老爷, 您可认得毕宿方位?”

    老苏这次几乎没怎么犹豫便点了点头,道:

    “毕宿, 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第5宿。

    在老夫所著的星图之中,便有标注此星方位。”

    毕宿, 又叫做毕月乌。

    它由八颗星组成,乃是华夏古代星官之一。

    毕宿的来历其实很简单:

    它的八颗星组合在一起, 很像一个“丫”字形,古人认为它的外观与一种用来捕获小动物的长手柄工具“毕”十分相似。

    因此传着传着, 便给它起名为了毕宿。

    当然了。

    还有个更直观的图示——润土的叉子见过没?

    对,就那玩意儿。

    而在现代天文学中, 毕宿位于金牛座,与昴宿相邻。

    其中毕宿五的直径约为5300万公里,是太阳直径的38倍,亮度极其显眼。

    在2005年10月19日那天,星空中还上演过毕宿五星与月争辉的天文奇观来着。

    当时很多小地方还可以见到不少在街头架着望远镜忽悠小朋友看星星的‘奸商’,一次还要十块钱。

    现在那些民间开个越野车拉着几十万上百万天文望远镜的圈内大佬,有不少人就是靠着那种手段完成的原始积累。

    视线再回归原处。

    老苏作为当代最熟悉星图之人, 在得到徐云的指点后,很快便锁定了毕宿所在的区域。

    徐云见说继续道:

    “老爷,若是小人没记错,那颗超新星便在毕宿东北面......”

    老苏闻言连忙将目光锁定了寻星镜, 扭动螺丝,继续校准。

    看着已经逐渐熟悉操作的老苏,徐云很想和上辈子的那些同学说一声‘你看看人家老苏’。

    当然了。

    到时候那些骚读者们大概率会截个起点战力榜,反过来艾特自己来个反杀——“你看看人家老鹰!”。

    可恶的触手怪.jpg。

    就这样。

    过了一会儿。

    老苏忽然表情一震,左手朝徐云招了招:

    “小王,你来看看,此星...亦或说此物是否便是蟹状星云?”

    徐云连忙凑上前。

    只见此时此刻。

    老苏面前寻星镜的视场之内,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个亮度很高的白色小光团。

    徐云对于这个光团的形状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当即点头道:

    “不错,这便是卸妆星云。”

    老苏闻言喜,立马来了动力,飞快的按照徐云所教过的操作进行着最终对焦。

    半刻钟过后。

    老苏忽然轻诧一声,说道:

    “咦?小王,不对吧?”

    徐云朝他眨了眨眼:

    “老爷,哪儿不对了?”

    老苏看了他一眼,指着目镜中的画面说道:

    “这处光团之中,为何不见星球存在?仿若只是像一团气雾般放着光?”

    其实了解蟹状星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蟹状星云的内部核心处, 是存在有一颗直径20公里的脉冲星的。

    不过由于设备精度的问题,老苏显然看不到太内部的状况——哪怕是哈勃望远镜都得曝光24小时以上呢。

    因此老苏只能根据发光体的强度来对星体进行判断,从而得出整个星云中没有星球的说法。

    徐云闻言沉默片刻,没有直接解释, 而是对老苏说道:

    “老爷,你可曾见过烟花?”

    老苏捋了捋胡须,点头道:

    “然也。”

    烟花出现于隋唐之际,宋朝开始普及,目前相对还算常见。

    比如水浒传里的“轰天雷”凌振。

    他在朝中除了监制火器外,同样也肩负着制作烟花的职责,节假日汴京也会放些烟火。

    徐云顿了顿,又问道:

    “敢问老爷,烟花在飞向高空之后,通常情景如何?”

    老苏思索片刻,左手五指合拢,做了个炸开的手势:

    “先是升至一定高度,骤然炸开,刹那间光芒耀如白昼,而后便化作灰......等等!”

    老苏说着说着,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猛然抬起头,目光死死的盯着徐云:

    “小王,你是说.....五十年前老夫...不,整个汴京所见的白光,便是那颗客星爆炸的场景?”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肯定:

    “不错。”

    老苏瞳孔顿时一缩。

    星辰.......

    爆炸了?

    如今所能见到的,只是犹未散去的余晖?

    老苏的胸口拒接起伏了几下,随后深吸一口气,问道:

    “小王,那颗星辰比之地球何如?”

    徐云想了想,答道:

    “若论质量的话...三百万倍以上吧....至少。”

    众所周知。

    太阳由于质量不够的原因,是变不成黑洞和中子星的。

    它在恒星末期,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先是变成红巨星,再变成白矮星。

    只有太阳质量八倍以上的恒星,才会先膨胀成红超巨星,然后爆发成超新星。

    最后变成黑洞或者中子星。

    当然了。

    也有白矮星最后变成中子星的情况,这种相对比较少见。

    考虑到很多人不了解中子星到底有多恐怖,这里顺带补充一个数字,比密度啥的都要更直观:

    中子星的直径一般是十来公里,转速却能高达每秒数百转。

    没错。

    每秒,不是每分钟,就是你眨眼的一瞬间。

    目前发现的转速度最快的中子星,名字叫psrj1748-2446ad。

    别看它看起来好像跟番号似的,实际上恐怖的要死:

    直径20公里,每秒旋转速度高达716周。

    具体画面列位可自行脑补,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

    蟹状星云的原星体能够产生超新星爆发,便说明它的质量最少在太阳的8倍以上。

    而太阳的质量又是地球的33万倍,因此保守估计,蟹状星云的原星体质量都在地球的三百万倍以上。

    咕噜——

    听到这个数字,一旁的王越不由重重的咽了口唾沫。

    作为一位长期在西线作战的将领,他对于‘万’这个数字接触的还是比较多的。

    比如多少万士兵,多少万斤粮草,以及多少万贯铜钱等等。

    而质量是地球三百万倍的星体......

    三百万倍啊......

    按照徐云的说法。

    汴京的面积只占大宋的五百分之一(宋朝版图小),而大宋又只有所在洲陆的二十分之一......

    妈耶。

    王越忽然发现,自己的脑子好像有点不够用了。

    其实不止是王越。

    在场所有人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大脑几乎都齐齐宕机了一会儿。

    回过神后。

    众人又同时做了个一致的动作:

    抬头望向了星河。

    一周多前。

    徐云通过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在老贾等人的协助下推导出了地球的质量:

    大约是6乘十的24次方。

    而这个数字的三百万倍......

    看着浩瀚的寰宇,老苏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惊惧感:

    在这片星河之下,人类真的是太过渺小了......

    就在此时。

    始终没有开口的张叔夜也忍不住了,只见他对徐云拱了拱手:

    “王公子,若是按你所说的这般,地...地球所处的无尽星空之中,可否还有其他星球存在着生命?”

    徐云沉默片刻,迷茫的摇了摇头:

    “抱歉,此事草民不知。”

    与先前的那些装傻不同,徐云这次说的是实话。

    地外生命。

    这是在后世的21世纪,都相当具备争议性的话题。

    其中有哲学的,也有科学的。

    就像老苏难以真正理解三百三十万倍地球质量的概念一样。

    后世的人类,又何尝不是另一个阶段的老苏呢?

    不过徐云个人对于地外生命的是持乐观态度的——哪怕抛开重生和神秘光环也是如此,只是人类暂且还不一定接触到罢了。

    毕竟宇宙实在是太浩瀚了。

    已知宇宙大约观测到了几千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极为普通的星系。

    而在银河系中,恒星数量也多达千亿,太阳只是一颗极为普通的恒星。

    在整个宇宙中足足有3000万亿亿个恒星,谁能保证地球之外就没有其他生命甚至文明呢?(doi.org/10.1038%2fnature0957,nature的数据)

    今日的这番观测,给在场众人带来的心理与观念冲击,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而就在气氛逐渐有些沉闷之际。

    一旁的小李忽然轻咦一声,指着北斗方向,讶异的道:

    “快看那儿,有星孛!”

    听到小李的这番话。

    在场众人顿时转头,齐齐朝北方看去。

    果然。

    只见在天际一角处,正有一道长尾徐徐向南飞去。

    没错。

    星孛,指的便是彗星。

    这是华夏古代对彗星的常用称呼,此外还有蓬星、长星等。

    首次出自春秋中鲁文公十四年的记录: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不过在华夏古代,彗星的寓意并不太美好,民间大多称之为扫把星和灾星,认为它会带来灾祸。

    哪怕是老苏这种相对理智的人,见到彗星时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不过他没注意到的是。

    在一堆皱着眉头、面色凝重甚至隐约有些惶恐的人群之中。

    徐云面对彗星,却微微松了口气。

    好家伙。

    终于等到你了。

    没错。

    这颗彗星,便是徐云此番的核心目标之一!

    它编号叫做109p/swift-tuttle,平均130年回归一次,不算特别有名的彗星。

    徐云之所以记得它不是通过推导日期,而是靠着记忆:

    他是闽省人胡清人,老家有个名人叫做蔡伯俙,也是老家少有的历史人物之一。

    徐云小时候没少去蔡伯俙的石碑前玩闹,因此他记得很清楚,蔡伯俙的去世时间是在公元1100年的八月四号。

    并且根据墓志记载,蔡伯俙去世前一晚有彗星划过,后被与蔡伯俙的死因结合在了一起。

    等徐云上了科大后,曾经专程查过这颗彗星的信息,确定了它的来历。

    两重印象相加固,想忘都忘不掉。

    109p/swift-tuttle作为一颗不是特别有名的彗星,很难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彗核与彗发结构,加之其速度较快,因此徐云也便放弃了观测它的想法。

    他就随众人站在山腰高台,远远的看着彗星远去。

    随后徐云转过身,看着灯火通明的汴京城内。

    嘴角微微扬起了一个弧度:

    今夜小赵等人出京观星,想必某个艺术家也在关注着这里吧。

    也就是说。

    他应该会亲眼看到那颗划过天空的彗星......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可别让我失望啊.....”

    “黑麦二锅头。”

    ..........

    注:

    看在通宵码字的份上,给点月票吧,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