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军事价值与“造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看过你们提交的报告了,似乎所有的飞机都在使用液冷发动机,我想知道为何就不能使用气冷发动机呢气缸围绕一个中轴分布,然后通过迎面而来的冷风气流进行散热。而且风冷发动机对损伤的抗性更好。”王子对戴姆勒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决定趁机再秀一把航空方面的知识。
“这个问题我们想过了,首先风冷散热被证明是不够的,飞行速度还是比较慢,所以迎风面的风量有限,散热效果也有限,而且如果也用弄一个8缸风冷发动机的话,正面面积会增大不少,飞行的阻力会更大。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使用液冷发动机。”戴姆勒的节操还是有保证,如果说为了博眼球,获得更多的支持而造假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技术上,这位大师可是寸步不让的
液冷发动机散热效率较高,而且迎风面积很小,所以较低的功率就可以拥有较高的性能,历史上欧洲航空工业一般都比较倾向于液冷,尤其是作为需要较高敏捷性的战斗机,都是以液冷发动机为动力,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2战,比如说英国人喷火,德国人的,以及开始用风冷后来被迫又转回液冷的>
至于说为何美国人和日本人用风冷,日本就不说了,弄一个都没拾掇利索,不少自动控制部件最终生生的弄成了手动......。美国量产版的液冷发动机也不如欧洲,不要说英国,量产版的也不如德国后期的13。
“看来,想要搞风冷发动机,还是要走很漫长的路啊。”王子心中暗叹道。
不管如何,这一次王子对飞行者一号还是很满意,飞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而下一步就是让人们看到飞机的巨大作用,从而让德国政府从上到下推动飞机工业的发展,而不是把精力都扔到飞艇上,飞艇现在却是好用,无论从滞空时间、航程、载货量还是飞行高度上都有压倒性优势,但是奈何潜力有限啊
话分两边,王子交代下去的任务那是必须要完成的,施密特少将很快带来了一个技术小组,并且根据戴姆勒等人的要求进行改进,最开始的时候,技术人员拿来的是一挺全新的型机枪,这挺机枪被固定在了左翼的旁边,并且安装了一个环形枪架,机枪可以在枪架上滑动,并且用一个马鞍形弹鼓供弹。
说实话,在现在的情况下飞行员控制飞机已经实属不易,在摇摆不定的飞机上控制机枪扫射更是不容易,在并不稳定的飞机上射击地面目标几乎无法达成,随后技术人员进行了改进,将开火的开关整合在了操作手柄上,机枪被固定在机翼的一侧,同时安装了一个简易的瞄准镜。虽然依然没什么太大作用,但是至少像那么一回事了,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而且这次拍摄使用了动态拍摄的方式。旅行者一号从100米处的高空飞过,另外一辆装备着摄像机的汽车则从旁边平行前进,当这架飞机从距离目标200米的地方飞过的时候,飞行员扣动扳机,在十几秒钟的时间里,将200发燃烧弹全部打光而作为目标的小木屋在密集的弹雨中化为一片火海
“太棒了,非常好。”王子看这桌面上摆着的照片非常满意,空中,一个巨大的身影划过,对旁边的一件屋子喷出了致命的火舌,短短几秒钟的时间,这个屋子变成一个火炬。当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屋子中易燃易爆品的帮助......。
“其实,即使没有一发子弹命中,屋子依然会燃烧。”事后,戴姆勒男爵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至于随后的对地轰炸,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摇摆的飞机上,我除非像猴子一般敏捷,否则只能用嘴拉开手榴弹的拉环然后扔下去。技术小组还试图安装一种炸弹挂架来解决问题,这确实解放了我的双手,但是可惜的是,威力太大的炸弹对于飞机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我曾经在150米高度上扔下一个50kg的炸弹,爆炸后的剧烈冲击差点让飞机失控”事后,巴伐利亚第一试飞员,在后世被誉为空中雄狮的莱恩上将这样回忆他的轰炸经历。
这绝对不是一段美好的经历,初代飞机的脆弱性在试验中战线的淋漓尽致飞机机翼太大,直接降低了结构强度,同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封闭机体,内部也没有足够强度的支撑物。扔一发手雷可以,扔一发迫击炮炮弹也凑合,要是威力再大一些的话,就出问题了。毕竟剧烈的爆炸和纷飞的弹片完全可以将空中那个飞的慢慢悠悠的“书架”打成碎片。
不过在特技摄影师加入之后,在镜头中一切变的都不一样了,在镜头中,飞机沿直线从一片水域中飞过,一个个黑乎乎的东西被扔了下来,随后,一根根水柱冲天而起,绝对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可是跨时代的成果啊。
甚至于在地面静态展示的时候,有人还在飞机上安装了一套无线电通讯设备,当然,因为重量和操作性的问题,这套系统在空中几乎无法使用,至少一个人没法一边开飞机一边发报。而现在还没出现双座飞机......。但是不妨有心人从中看出飞机巨大的作用和发展潜力
大量的照片经过筛选之后被收集起来。王子还专门写了一封推荐信,这封信不是给德皇,毕竟德皇并不太懂军事,而且并不是一线办事人员。做起来还有些麻烦。王子需要把这些材料送给一个能够真正看到航空的发展前途,并且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德国从参谋长小毛奇,现在的军需总监
王子将这份资料给小毛奇是有原因的,不仅仅在于两人在对待施里芬计划中有相近的态度而赢得了彼此好感,也不在于这哥们是未来的总参谋长,而是因为他是德国陆军高层中真正看到飞机作用的几个人之一未完待续。
“我看过你们提交的报告了,似乎所有的飞机都在使用液冷发动机,我想知道为何就不能使用气冷发动机呢气缸围绕一个中轴分布,然后通过迎面而来的冷风气流进行散热。而且风冷发动机对损伤的抗性更好。”王子对戴姆勒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决定趁机再秀一把航空方面的知识。
“这个问题我们想过了,首先风冷散热被证明是不够的,飞行速度还是比较慢,所以迎风面的风量有限,散热效果也有限,而且如果也用弄一个8缸风冷发动机的话,正面面积会增大不少,飞行的阻力会更大。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使用液冷发动机。”戴姆勒的节操还是有保证,如果说为了博眼球,获得更多的支持而造假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技术上,这位大师可是寸步不让的
液冷发动机散热效率较高,而且迎风面积很小,所以较低的功率就可以拥有较高的性能,历史上欧洲航空工业一般都比较倾向于液冷,尤其是作为需要较高敏捷性的战斗机,都是以液冷发动机为动力,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2战,比如说英国人喷火,德国人的,以及开始用风冷后来被迫又转回液冷的>
至于说为何美国人和日本人用风冷,日本就不说了,弄一个都没拾掇利索,不少自动控制部件最终生生的弄成了手动......。美国量产版的液冷发动机也不如欧洲,不要说英国,量产版的也不如德国后期的13。
“看来,想要搞风冷发动机,还是要走很漫长的路啊。”王子心中暗叹道。
不管如何,这一次王子对飞行者一号还是很满意,飞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而下一步就是让人们看到飞机的巨大作用,从而让德国政府从上到下推动飞机工业的发展,而不是把精力都扔到飞艇上,飞艇现在却是好用,无论从滞空时间、航程、载货量还是飞行高度上都有压倒性优势,但是奈何潜力有限啊
话分两边,王子交代下去的任务那是必须要完成的,施密特少将很快带来了一个技术小组,并且根据戴姆勒等人的要求进行改进,最开始的时候,技术人员拿来的是一挺全新的型机枪,这挺机枪被固定在了左翼的旁边,并且安装了一个环形枪架,机枪可以在枪架上滑动,并且用一个马鞍形弹鼓供弹。
说实话,在现在的情况下飞行员控制飞机已经实属不易,在摇摆不定的飞机上控制机枪扫射更是不容易,在并不稳定的飞机上射击地面目标几乎无法达成,随后技术人员进行了改进,将开火的开关整合在了操作手柄上,机枪被固定在机翼的一侧,同时安装了一个简易的瞄准镜。虽然依然没什么太大作用,但是至少像那么一回事了,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而且这次拍摄使用了动态拍摄的方式。旅行者一号从100米处的高空飞过,另外一辆装备着摄像机的汽车则从旁边平行前进,当这架飞机从距离目标200米的地方飞过的时候,飞行员扣动扳机,在十几秒钟的时间里,将200发燃烧弹全部打光而作为目标的小木屋在密集的弹雨中化为一片火海
“太棒了,非常好。”王子看这桌面上摆着的照片非常满意,空中,一个巨大的身影划过,对旁边的一件屋子喷出了致命的火舌,短短几秒钟的时间,这个屋子变成一个火炬。当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屋子中易燃易爆品的帮助......。
“其实,即使没有一发子弹命中,屋子依然会燃烧。”事后,戴姆勒男爵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至于随后的对地轰炸,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摇摆的飞机上,我除非像猴子一般敏捷,否则只能用嘴拉开手榴弹的拉环然后扔下去。技术小组还试图安装一种炸弹挂架来解决问题,这确实解放了我的双手,但是可惜的是,威力太大的炸弹对于飞机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我曾经在150米高度上扔下一个50kg的炸弹,爆炸后的剧烈冲击差点让飞机失控”事后,巴伐利亚第一试飞员,在后世被誉为空中雄狮的莱恩上将这样回忆他的轰炸经历。
这绝对不是一段美好的经历,初代飞机的脆弱性在试验中战线的淋漓尽致飞机机翼太大,直接降低了结构强度,同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封闭机体,内部也没有足够强度的支撑物。扔一发手雷可以,扔一发迫击炮炮弹也凑合,要是威力再大一些的话,就出问题了。毕竟剧烈的爆炸和纷飞的弹片完全可以将空中那个飞的慢慢悠悠的“书架”打成碎片。
不过在特技摄影师加入之后,在镜头中一切变的都不一样了,在镜头中,飞机沿直线从一片水域中飞过,一个个黑乎乎的东西被扔了下来,随后,一根根水柱冲天而起,绝对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可是跨时代的成果啊。
甚至于在地面静态展示的时候,有人还在飞机上安装了一套无线电通讯设备,当然,因为重量和操作性的问题,这套系统在空中几乎无法使用,至少一个人没法一边开飞机一边发报。而现在还没出现双座飞机......。但是不妨有心人从中看出飞机巨大的作用和发展潜力
大量的照片经过筛选之后被收集起来。王子还专门写了一封推荐信,这封信不是给德皇,毕竟德皇并不太懂军事,而且并不是一线办事人员。做起来还有些麻烦。王子需要把这些材料送给一个能够真正看到航空的发展前途,并且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德国从参谋长小毛奇,现在的军需总监
王子将这份资料给小毛奇是有原因的,不仅仅在于两人在对待施里芬计划中有相近的态度而赢得了彼此好感,也不在于这哥们是未来的总参谋长,而是因为他是德国陆军高层中真正看到飞机作用的几个人之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