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意乱情迷乔思澜 > 54.第54章:买房

54.第54章:买房

作者:乔思澜周清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此为防盗章

    就这样, 顾云浩不仅能完整的将《千字文》背下来,还多认识了不少字, 除了一些不常见的, 其余基本都能认得。

    见着他到了反复可诵的地步, 顾明琮也就开始解释文章的意思。

    他讲的并不细致, 有很多地方还比较含糊。

    但是顾明琮说, 他自己本生也是学问不够,因而理解的也有限,只能将他懂得讲给顾云浩听, 其余的也只得顾云浩自己去揣摩和理解。

    因为跟顾明琮熟悉了起来,顾云浩也知道一些科考上的事情。

    比如他们现在还称不上学子,最多能称蒙童,也就是说刚刚开蒙而已。

    要想正真进学, 就要按着步骤, 学完三百千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之后再是《幼学琼林》, 这样才算读完了蒙学阶段的书。

    对于讲究一点的读书人家或是书院, 学了《幼学琼林》后, 还要念《弟子规》, 追求诗文才气的还要读《声律启蒙》。

    而后正式进学了,还要先学《孝经》, 在懂得诸德之本后, 才开始学寻常四书五经。

    治书很是讲究顺序, 一般都是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先学四书,按着《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顺序,一本学完之后再学第二本。

    待四书学完之后,方能治五经。

    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都是先全部拉通学过之后,再从中选取一经主修,其余辅修。

    一般而言,学完这些东西,至少都得十来年。

    至于考秀才,那也都是四书五经学有所成之后,方才有可能考上。

    更不用说后面考举人、考进士了。

    知道了自己任重道远,顾云浩更是珍惜时间,开始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练字和学习的长期计划,每隔一段时间就按着来规划自己要做的事情,以此保证学习进度。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眼就过去了两年。

    顾云浩也从先前的小豆丁长大了不少,因着上了两年学,谈吐举止间也带着几分儒雅俊逸之气。

    这两年,他把心思都用在念书上,在顾明琮的教导下,已经学完了《千字文》,现在正在主学《幼学琼林》的第三卷。

    另外因着能到顾明琮家里借书的便利,顾云浩还借着读完了《声律启蒙》。

    当然因为顾明琮对《声律启蒙》也并不太懂,这个基本上都是靠的顾云浩自学。

    这个速度虽然称不上惊人,但相较于其他学童,已经是快了不少。

    也因着他进度快,在去年的时候,顾明琮就让他坐到了讲堂的右侧,跟顾云涛等人一起学习。

    顾云涛今年也是已经十岁了,他跟着大部分学童一样,刚学完《千家诗》。

    不得不说,让顾云浩跟顾云涛一处念书,还是有些作用的。

    从去年开始,顾云浩就慢慢发现这个堂兄在开始改变。

    许是受不了年纪小的弟弟跟自己一起念书,也或是看着顾云浩的进步开始有种紧迫感,反正顾云涛这一年来上学用功了不少。

    两年来,顾云浩跟顾云涛的都有了长进,而顾家的变化也是不小。

    最主要的就是家里的收入增多了。

    自从顾长荣到衙门当差后不久,衙门里扩建了饭堂,像顾长荣这些当差的杂役也开始可以免费到饭堂吃饭。

    这个好处就是立即可见的,不仅顾长荣能吃顿饱饭,而且还省了每个月的饭食钱。

    顾长荣也有个分寸顾家的,除了一些必要的花销之外,俸钱基本都拿回来交给家里。

    这样下来,每年八两的俸钱,基本可以攒下个七两左右。

    当然,在衙门当差,还多少有些旁的收入,虽然顾长荣在的兵房不如当初顾明良的户房吃香,但好歹也管着城防、驿站、急递铺子等,一年下来,也还是能收些孝敬。

    只是这些额外的收入,大家并不知道具体有多少罢了。

    但是家里人都明白,方氏多少都会存些私房。

    这两年风调雨顺,田里收成好,家里的存粮也多了起来,还能收入个八、九两银子,这样一算,家里每年还是能有个二十两左右的稳定收入。

    对于一般人家来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当然,他们家里花销也不少,主要就是两个顾云涛跟顾云浩两人读书,每年买纸笔墨这些,还是要花费好几两银子。

    不过看着每年还剩十几两银子的进项,李氏也还是很满意的,平时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多了起来。

    除了家里公中收入增加了之外,两房人的私房也多了不少。

    大房因着顾长荣当差,收到了孝敬,方氏一般都是往公中交一些,再自己留一些攒着。

    而二房则更是想尽各种办法攒钱。

    顾长光一有空就去城里打短工,而后又跟着个师傅学了木匠的手艺,虽然学的时间不长,但他为人踏实,又干活细致,最近这半年来也能出师自己挣钱了。

    现在农闲的时候,他也不再去做短工干体力活,而是在附近几个村里当木匠挣钱。

    若是接的活多,每年还是有四、五两银子的收入,但是活不多的话,就只有二、三两。

    卫氏则还是主要以织布赚钱,大妞已经十三岁了,早已学会了织布。现在又开始教二妞,家里织布机不停,母女三人轮流干活,半个月能织一匹布,能卖个八十文钱,再除去买线这些成本,还剩下五十文的利润。

    当然这些都是得农闲的时候,农忙时候,全家人的首要任务还是下田干活。毕竟那才是最根本的,粮食贵得很,顾家是没有那个余钱去买粮吃的。

    顾云浩虽然心思大多花在念书上,但也是跟着二妞一起养鸡、养鸭。

    先前养在鸡棚里,后面鸡鸭多了,索性就让顾长光用木板,在后面的竹林里又围了个大的鸡圈。

    现在家里的鸡鸭越来越多,单是能下蛋的母鸡,就有三十来只。

    除了能收获鸡蛋、鸭蛋拿出去卖之外,待到鸡长到一定大小,也直接联系了卖到城里的酒楼去。

    因着是顾长荣从中牵的线,那酒楼的老板也不是很亏待他们,价格还算公道。

    鸡蛋一文钱两个,鸭蛋一文钱一个,他们每天能捡三十多个鸡蛋和鸭蛋,这样平均每天又能进账二十文钱。

    根据顾云浩的提议,家里每个月都会把不太生蛋的鸡鸭给卖掉,虽然不下蛋的鸡鸭实在是没什么利用价值,但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索性卖到酒楼,一只鸡也能得个十文钱,鸭则是十五文一只。

    因为养的鸡鸭多了,自家的糠不够用,顾云浩又提议把几个邻居家多余的糠都买了过来。

    除开各种成本,顾云浩还是觉得养鸡养鸭比较划算,毕竟平均一个月还有三、四百文钱的收入。

    二房各种办法都用上了,每个月也是能创造六百文左右的收入。

    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不小的一笔钱了。

    当然,按着家里的规矩,还是要上交一半给公中,剩下的才是自己的私房。

    对于家里这个规矩,卫氏从来没有怨言。

    毕竟村里别的人家,那都是不许各房存私房的,大房也是如此,每月除了往家里交俸钱外,收到谁的孝敬,也会交一半给公中。

    能自己存些私房,虽然不多,一年只有个三、四两银子,但已经足以让人欢喜。

    加上自从顾长荣去衙门当差,家里生活条件好起来之后,方氏为人也和善了许多,家里倒是变得和睦了不少。

    看着儿子念书念的好,手里又捏着一些子私房,卫氏只觉得日子越过越舒心,人看着也年轻了许多。

    为着这事,顾长荣特地在衙门告了一天假,跟着岳父方守华一起,陪着顾云涛到何秀才的学馆去。

    虽然不知道其中过程,但最后顾云涛还是如愿以偿的拜在何秀才名下,到城里念书去了。

    也因着这个事情,顾家大房跟二房的关系变得比先前融洽许多,就是当初最不好说话的方氏,也是温和了不少。

    顾云涛到城里念书后,每个月只有两天的休沐日能回家,平时都得在学里住着。

    家里孩子少了一个,众人的心思也开始有些转变。

    对这个感觉最明显的就是顾云浩。

    先前顾云涛在家时,那绝对是奶奶李氏的头号心肝宝贝,而同为孙子的顾云浩,也要稍微靠后点。

    就连爷爷顾明良,也是更为重视顾云涛这个长房长孙。

    更不用说方氏了,那心里眼里就只有儿子顾云涛,恨不能把全部的好东西,都揽到大房给顾云涛。

    但是自从顾云涛去念书之后,顾云浩明显感觉家里人对他更为关注和重视了。

    加上他本就嘴甜会说话,又长得眉清目秀,因为读书的关系,整个人也看着很干净文雅,很是招人喜欢。

    一来二去的,顾云浩在家里的地位也直线上升,在他爷爷奶奶心中也到了跟顾云涛一样的位置。

    就连方氏,对他也还过得去。

    不得不说,顾长荣去衙门当差之后,方氏的确变化很大,想来是顾长荣私下与她说了不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