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女帝师(全集) > 第232章 女帝师四(26)

第232章 女帝师四(26)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十九节 井泥不食】

    至今忆起在仁和屯遇见若兰的事,就像做了一场梦。就像一篇已经抛弃的奏表草稿,不知被谁添了几笔,就成了一篇绝世妙文。锦素死后,我从未想过还会遇见若兰或是若葵。即便遇见,我也只是急于探听平西校尉文泰来的信息。之所以意外得知昌平郡王与那西夏将领之事,是因为若兰像信任锦素一样地信任我——这信任我受之有愧。

    “玉机新年回宫之前,曾在宫外偶遇苗佳人。当时苗佳人尚未册封,因有孕去白云庵还愿。那日苗佳人说,昌平郡王与西夏的一位将领交好,时常通信,有时还会一起打猎。有一次那人病了,王爷派人送药去,彼此没有一丝猜疑。王爷说,这交情可比羊祜与陆抗、华元与子反。”

    高思诚沉吟道:“如此看来,四弟也只是任性,应当并无反心。”

    雪白的羽扇轻摇,柔软的羽尖缓缓拂着下颌。我淡淡道:“这只是玉机偶然听苗佳人说起的,虽与书信有关,毕竟不是书信中所有的事情。玉机与王爷一样,相信昌平郡王并无反心。然而,实情如何,却要看圣断了。”

    高思诚眼中浮起沉沉幽暗:“皇兄绝不是这等昏君。”

    我俯身斟上一杯梅子汤:“圣上是仁君,更是明君。若昌平郡王果真并无反意,自会安然无恙。”

    我的宽慰和他的希望一样苍白无力,如此郑重地一说再说,就像走夜路的人自言自语为自己壮胆。然而前人早有言,“信不由中,则屡盟无益”[95]。言为心盟,都不过是言对心的“要盟”罢了。子曰:“要盟也,神不听。”[96]连自己都不听,况神?

    高思诚牵着断弦,默然许久。不知不觉,断弦自他手中滑了出来,噔的一声轻响,依旧蜷缩起来。我不忍心看他,一杯梅子汤心不在焉地斟了又断,断了又斟。忽听他轻轻叹了一声:“大人知道平西校尉文泰来这个人么?”

    自听李万通说起文泰来,便不能忘怀。文泰来告发昌平郡王,我亦丝毫不奇怪:“玉机听过文校尉的大名,久闻他在武威城外逆战的奋勇之事,如雷贯耳。只是无缘一见。”

    高思诚道:“据小王所知,四弟与文校尉并不交好,不知他如何得到舍弟的书信草稿?又为何要弹劾四弟?如此无事生非是何用心?”

    我正色道:“恕玉机直言,昌平郡王与敌将有私交的事,恐怕军中人人皆知。所谓‘人臣无境外之交’[97],昌平郡王与敌将过从甚密,本就不妥。文校尉身为边将,若得知此事却不上禀朝廷,那才叫失职。当年的羊祜与陆抗、华元与子反,哪一个人敢欺瞒君上?”

    高思诚顿时语塞:“大人所言甚是,小王惭愧。”

    忽然想起颖妃的信。昨天这个时候,高思诚夫妇当还在景园,也不知他知不知道太后与皇帝因何争执。于是试探道:“倘若昌平王爷并无谋反,加之有太后在,必定不失富贵,还请王爷宽心。”

    高思诚摇头道:“往常四弟再任性,皇兄看着母后的颜面,也不会重罚。这一次却在兰州下狱,小王总觉得事出蹊跷。”

    高思诚一语带过,要么并不确知,要么不愿提起。既如此,他们母子四人之间的事情,我亦不宜多言。只听高思诚又道:“信王世子和裘郎中联名弹劾四弟度田不实,而世子却触犯军规被押回京了。这两件事撞在一起,难道只是巧合么?”

    高思诚虽不肯出来做官,于官场之事倒也不是毫无察觉。然而对这件事,我更不便开口,只得明知故问:“此话怎讲?”

    高思诚道:“大人典职枢机,恒参谋谟,又陪伴皇兄甚久,最得圣心。不知大人可否清楚,这其中是不是还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我摇了摇头:“不敢当。玉机只是看些百姓的上书,真正的朝廷机密,恐怕所知尚不如王爷。信王世子的事,就更无从得知了。”

    高思诚好容易进宫一回,我却一问三不知。他眼中透着深深的失望,随便愤然:“可惜小王不曾做官,消息闭塞。子曰:‘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98]大人可知道,‘愚’最不可及,是何处?”

    我隐隐心惊,默然摇头。他又道:“‘愚’最不可及之处,便是不知道当今世道算‘有道’还是‘无道’,于是不知何时该‘愚’,几时该‘知’。”高思诚一向温和,这一次是真的恼了皇帝,竟在我面前大肆讥讽皇帝的“无道”。只听他又道,“所以无论何时,还是选‘知’更稳妥些。以免事到临头,手足无措。是不是?”

    他不但恼了皇帝,也恼了我。我合目不语,良久,方欠身道:“王爷言重。玉机出来已久,也该回宫了。”高思诚也不留我,忙起身相送。

    踏出琴室,白花花的日光刺得眼底生疼,忙举袖遮挡。明昧之间,只觉晕眩。忽听门后一声闷响,伴随着琴弦此起彼伏的震鸣,像滞闷时耳畔的心跳声,满是愤懑的绝望。

    师广日在一旁道:“王爷素来爱琴,今天竟然摔了那架海月清辉。啧啧……”说罢口角含笑,浑若无事地推门进去了。

    我的心也随着琴弦的震鸣重重顿了两下,不觉皱了皱眉头。绝望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各自绝望,不复得见,连一道守死的机会也没有。

    回到小戏台前,只见梁艳生正拿着软鞭狠命抽打一个小旦,那小旦拱肩缩背,不敢闪躲。梁艳生见我出来,忙停了手在一旁行礼。

    我忽而极其羡慕那小旦,他学艺不精,他的师父痛心疾首。即便出师,他也可以依靠唱本。倘若人生也有唱本可循,即便是绝望的人生,也能含笑赴死吧。

    从梨园回来后,头痛得厉害,加之天气太炎热,实在没有心情再去小书房,于是在漱玉斋补眠。

    心事重重,勉强入睡。忽然置身于一片嘈杂与纷乱之中,耳畔有无数窃窃私语。远处有浑圆的五彩明灯,幽幽冷光如丝缎柔靡绮丽,又似万千际遇的点点魂魄。我看见我自己高高在上,掣起鲜红的竹筹掷出一阵天雷滚滚。雷声还未止歇,高思谊和高旸的头颅便落了地,腔子里黑洞洞的,没有血。我在好奇地仰望,只见我自己漠然起身,飘然而去。我摸一摸自己的胸口,一腔死静。人群慢慢散去,我大大松了一口气,缓缓睁开眼睛。

    忽听一个熟悉的声音道:“妹妹梦到了什么?怎么睡觉也要叹气?”

    我心中一跳,猛地坐起身来,只见一位白衣女郎正摇着折扇笑盈盈地坐在我的脚边。我又惊又喜,眼前顿时一片模糊,颤声道:“启姐姐,你回来了。”

    启春甚是消瘦,抹额上雪白的银丝衬着她的面孔微微泛黄,连笑容都显得枯瘦:“我瞧你梦里在叹气,醒了又哭,越大越成个孩子了。”

    见到启春,忽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姐姐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怎么连信也不写一封?”

    启春笑道:“我行踪不定,写信给你,也收不到你的回信。索性就不写了。”

    我细细打量,关切道:“姐姐的脸色不大好,人也瘦了。外面这么辛苦,何不早些回京?”

    启春道:“实不相瞒,我病了一场,在驿站中多住了十几日,这才能接到家中来信,说世子入狱了。若非如此,我也不会急急忙忙赶回来。”

    我大吃一惊:“姐姐病了?现下可好了么?”

    启春不以为然道:“妹妹知道,我自幼习武,身子向来很好。这样的小病只当是磨炼罢了。”

    消瘦如斯,却轻描淡写,也不愿意透露自己所患何疾。婚姻不谐,便如此自苦么?我不禁恻然:“‘君子游必有方’[99],姐姐回来便好。”

    启春哧的一笑:“‘游必有方’?我是独游,何来‘有方’?况且我回来也是无用,不过陪着王妃等死罢了。”

    我忙虚掩她苍白的唇:“姐姐何出此言?”

    启春握着我的指尖,只觉她的手心干冷粗糙,掌纹如枯黄叶脉一样脆而凉:“我在外面自由自在的,只因为这个世子王妃的身份,便不得不回府来面对残局。如此不尴不尬,当真无趣。”我从未想过她会回心转意,我更没想过她会心灰意冷。只听她接着道,“我现在甚是后悔,为何不早早让他写下休书。拖延至此,难受得很。”当初是信王王妃拦着高旸,不准他写休书,启春这才远游。今天这样说,分明是埋怨王妃了。

    我叹道:“姐姐变了。”

    启春微微冷笑:“《易》曰:‘井泥不食,旧井无禽’‘瓮敝漏’[100]。”

    水井已被泥土淤塞,再也没有甘冽的清水,井畔自然也不会再有鸟兽饮水,连汲水的瓮罐都破了,从前的一切又何必提起?难道她对高旸的死活竟全不在意了么?“姐姐在驿站病得很厉害么?”

    启春摇头道:“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

    村邑迁徙,水井依旧。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处。既是痴心错付,那便让它随风而去,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我又道:“姐姐是不打算理会世子了么?”

    启春淡惘的口吻透着鄙夷:“这件事情我仔细问过王妃了,他在一天之内犯下这么多罪行,我猜那李元忠的妾侍一定十分美貌,才让他是猪油蒙了心,竟将那女子逼迫致死。”

    “姐姐难道从未想过世子为何会在一日之内犯下这么多过错?”

    启春低头抚着折扇上的诗行,淡淡道:“还有一个可能,那便是他身上还有更加严重的罪行,也许是死罪。他用这些较轻的罪行来掩饰,试图逃脱更重的罪责。”

    我心头大震,几乎以为她已经知道了天子气的事情:“莫非姐姐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了?”

    启春摇头道:“我昨晚才回来,怎会知晓事情的原委?听妹妹的口吻,似乎很清楚。”

    我深吸一口气,毫不迟疑:“不错。这件事情我谁也没有告诉,只等姐姐回来,我知无不言。”

    启春微微一笑:“你若愿意说,我便愿意听。毕竟我仍盼望他活着,只有他还活着,我才能彻底摆脱这世子王妃的身份。”

    我的心似被细细的蛇身缠了几道,冷腻得透不过气:“这件事真的这么要紧?”

    启春正色道:“这是自然。否则我不会回京来。”

    我无言以答,只得问道:“姐姐回来后,去看过世子了么?”

    启春道:“今早王妃命我去瞧过了,照例不冷不热,不声不响。不过……”她顿一顿,露出解脱的轻松笑意,“他在狱中写了休书给我,我和他,从此两清了。”

    我更加吃惊,不禁抓紧了她的手腕:“什么?!”

    启春轻轻拂开我的手,淡淡一笑:“你没听错。只不过王妃还病着,我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她,所以暂且还在王府中混着。一切都待王妃病愈再说。”

    我也不知道该为她欢喜还是为她难过:“如此说来,姐姐已经摆脱了这小王妃的身份。”

    启春摇头道:“要摆脱这个身份,光有一封休书是不够的。须得他平平安安才好,不然世人会以为我在他落难时逼他写下休书,于我的名声也不利。待我再嫁时,这些便是洗不去的污点。”

    “再嫁……”我愕然。当年在景园,在那个愁云惨雾的冬夜,启春说:“爹爹说,让我自己放开眼光挑。”那一抹明朗的羞涩如月光坦荡,女儿家的心动似一点春雪落在眉尖。她曾欢天喜地、满怀期待地嫁给高旸,三年后却只剩了一腔虚冷,“姐姐这么快就要再嫁么?”

    启春淡漠一笑:“难道你要我为这不堪的婚姻守一辈子么?即便我肯,只怕父亲也不肯。”

    我坐直了身子,垂头不语。不过数年,竟都见了分晓,仿佛一口气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如棺椁秘器,余下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一具行尸走肉苟延残喘。良久,我叹道:“姐姐难道没有想过,世子不告诉姐姐,又特意在此时写下休书,实在是因为爱护姐姐,不忍姐姐陷入泥潭,更不忍姐姐为了他自蹈险境。”忽而心念一动,高旸数年来一直冷落启春,莫非是故意的?倘或是真,却又为何?

    启春扑了扑冷风,正要答话,忽然咳了两声,她强抑住胸腔里的寒意和唇边的冷笑:“也许是吧,那又如何?”

    我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急于挽回自己造成的恶果,急切道:“那姐姐——”

    启春剧烈地咳嗽起来,几乎喘不过气。启春自幼习武,一向身体康健,我从未见过她如此病态。我亲自斟了一杯热茶,轻轻抚着她的背,凸起的胛骨似坚冷的心念。她几乎形销骨立。

    她问道:“我听彤儿说,妹妹昨晚去黄门狱看他了。”

    面对原配,哪怕我并没有那样的念头,亦不觉心虚:“姐姐怪我去黄门狱么?”

    启春虚弱地一笑:“并没有,妹妹不要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