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女帝师四(2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熙平这才扬起脸,佯装欣喜,口吻不徐不疾:“孤与玉机许久未见,想不到玉机竟变得如此贪玩,真叫人有些捉摸不透……”说罢微微俯身,右手虚扶,“是不是?”
熙平洁白纤细的手指在我周身画了一个圈,笑盈盈道:“这身衣裳穿在玉机身上,当真令人有‘往者不可谏’之感。”
这话分明有讥讽之意,提醒我不要忘记了昔日长公主府奴婢的身份。我莞尔一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81]君子‘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82]。殿下所言极是。”
这话却是在提醒熙平,今日之朱玉机已非昔日之朱玉机,今日之时势更非昔日之时势。熙平大笑一声,抚掌道:“说得好!”
我屈一屈膝,扬扬自得道:“殿下过奖。”
熙平笑道:“苗佳人难产,你不在府里等消息,竟还有心思扮成小丫头出去逛夜市。好不容易回家来,也不在家中陪一陪母亲,实在不合你平素笃敬守善的本性。”
熙平开门见山,我也不好隐瞒:“实不相瞒,玉机刚才是出门去看望一位朋友。”
熙平已年近不惑,可是她好奇的眼神依旧如少女般明快生动,令人生恨:“玉机整日在宫里坐着,汴城之中,也有玉机的朋友么?”
我坦然一笑:“自然是有的。”说着斟了一杯茶,双手奉上,“天黑风大,殿下夤夜驾临,不知有何赐教?”
熙平淡淡笑着:“风够大,才有消息被吹出来。孤听闻苗氏难产,睿王府里又没人,你出宫瞧她来了。孤想,你也许会回侯府看望太夫人,所以特来撞一撞,谁知竟没撞着。”
我微笑道:“这实是玉机的过错,玉机当去给殿下请安才是。”
熙平道:“你的那位好朋友必定更要紧,否则怎么连母亲也不见,却巴巴地去见他?”
我沉静一笑:“事情紧急,不得不见。请殿下恕罪。”
我虽不肯说去了黄门狱,却也没有砌词掩饰。熙平不追问,反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罢了。孤今夜来,是有件要紧事和玉机商议。”
我将挡在我和她之间的烛台移开少许。烛光黯淡的一瞬,她面孔的轮廓忽有累赘的线条,不知是因衰老还是忧虑,“殿下是为了信王世子而来么?”
熙平故作平静的眼波被窗外的大风晃得粉碎,眼底沁出一抹焦痛的潮湿。她紧紧攥着竹纹芭蕉纨扇,淡淡的竹影在地上摇晃,枝叶临风战栗。她侧过头去:“不错。”
在我面前,熙平素来冷静得近乎冷酷,如此情态我还是第一次见。若不是真心疼爱高旸,也不会以长主之尊,来到昔日奴婢的家中问计。然而连王妃和高曈都不知道的事情,我自也不能随意向旁人泄露。原本想将此事说与朱云知道,现下也不得不改变主意。我宽慰道:“世子殿下的罪其实不算什么,削爵免官,罚银外放,究竟不失富贵。殿下不必太过担忧。”
熙平眉心一蹙,摇了摇头道:“孤知道罪不至死,只是十分奇怪,苦思多日,不得要领。”
我笑道:“殿下以为,世子是故意犯下那些罪行的么?”
熙平合目深深吸一口气,睁眼时,眼底的霜白迅速消散,只余青白月光下的荒凉冷厉:“他是孤一手教养大的,自小就有分寸。就算再贪恋美色,也不会去逼害同僚女眷,何况他还带了刘氏上任。加上之前的两宗罪,如此一心一意地陷自己于大罪之中,究竟为何?”
我笑道:“想必殿下已去狱中瞧过世子,难道世子没有告诉殿下么?”
熙平叹道:“这孩子在狱中安静得很。连他母亲问他,他都不答,更别说孤这个姑母。”
就像我初闻高旸在西北胡作非为,也并不以为意。只要不是谋逆的大罪,对这样一个不成器的亲王世子,皇帝乐意宽宥。直至看了“刘灵助”的上书,这才有几分深切的忧虑。对最亲近的人而言,无知能减少许多烦恼,说不定还能免去杀身之祸。我摇头道:“既如此,玉机也不能说。”
熙平牙关一颤:“这样说,你知道?”
“略知一二。”
熙平虽然焦急,却默然而矜持。好一会儿,我轻轻摇了摇头。熙平这才道:“也罢,你既不肯说,孤便不问。你……你们心中有计较,孤就放心了。”
心下蓦然一软,其实熙平待高旸,犹如母亲待我,“殿下待世子,既是慈母,亦如知己。”
熙平苦笑:“他那不成器的父王、孤的糊涂兄长,只知道混账胡闹,也不做官,也不好生过日子。可怜他母亲为人软弱,自己身子不好,还常被侍妾欺侮。他只好整日在孤这里混赖,都是无可奈何罢了。”说罢愈加好奇和担忧,“想不到对他母亲和孤都瞒下不说的事,倒肯与你商议。”
我坦然道:“是玉机自己猜出来的,并非世子告知。”虽不说去掖庭狱的事情,这样说倒也不算扯谎。
熙平一怔:“你如何能知——”随即恍然,含一丝嘲讽的笑意,“是呢,你整日侍奉圣驾,自然知道些旁人无从知晓的隐秘之事。”
如此看来,熙平是真的不知道天子气之事。我不禁笑道:“玉机才出宫,殿下便来了。殿下在宫中耳目灵通,朝中动向乃至圣意如何,殿下也当一清二楚才是。这样要紧的事,如何来问玉机?”
如此反唇相讥,熙平却无一丝恼怒:“宫里的消息好打听,无非是结交一二内官的人为我所用,花些银子就能寻到忠心的人,然而传出来的消息也不过是帝后妃嫔的去处。朝中之事也容易知道。唯有圣意难测。这些年他对孤诸多防范,可谓‘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83],孤怎敢贸然刺探?更不敢妄自揣测。”说着眼中现出隐隐柔情与痴惘,“自从你父亲和奚桧、翟恩仙等去了,孤身边已无可靠之人。”
堂堂之言偏偏用得如此诡异,我不禁一笑。转念一想,熙平对皇帝分明怀有深深的惧意,这惧意非只一日。然而,在一切屈辱和死亡面前,恐惧都是最无用的情绪。
我淡淡道:“既然眼下无事可用功,殿下何不安养神志?”
对我的嘲讽、劝诫和不满,熙平佯装不懂,只殷切道:“望玉机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帮他一帮。”其实熙平并非无人可用,现成就有屯田郎中裘玉郎、平西校尉文泰来和参知政事苏令。想来苏令于内情一无所知,熙平方来寻我。
她虽自矜身份,眼中的恳求之色到底令人动容。我叹道:“玉机若要帮世子,也只是报答长公主殿下的教养提携之恩。”
熙平甚是欣慰,眉间一宽:“无情却有义,方是玉机。如此,不知玉机有何打算?”
五月二十一,胭脂山发天子气的那日清晨,高旸仍在武威城。即便他利用自己“嗜杀好色”的名声故意犯罪,即便他令“刘灵助”迷惑皇帝的耳目,也不能抹杀这个事实。他的生死,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熙平紧紧地盯着我,恨不得在我脸上读出文章来。我极力克制纷乱而力不从心的思绪:“玉机还要仔细想一想。”
熙平眼中的失望和希望像两条蛇一样紧紧纠缠:“有心便好。如今还未提审,你慢慢想。不过有一件事情孤想提一提。”
“玉机恭听殿下教诲。”
熙平目光一寒,似沁满了金沙池的雪:“当年悫惠皇太子和三位公主之事,玉机还记得么?”
提起此事,我甚是厌恶,遂不情不愿道:“记得。”
熙平道:“可知道为何孤选在那时动手么?”
作为熙平罗网的一目,成为她的凶器,害死了三位公主和悫惠皇太子,恐将成为我一生的噩梦。我很清楚她为什么选在那时动手,却不愿回答:“玉机愚钝。”
熙平微笑道:“你明明知道,却不肯答,可见你对这件事深恶痛绝。你若恨孤,孤不怪你。”
我淡淡道:“玉机不敢。”
熙平素来骄傲,一个昔日的奴婢对自己的爱恨喜憎可说微不足道。她微笑续道:“咸平十三年,高思谚亲征北燕,周氏耽于往昔父母之仇,留下三个儿女,也跟随去了北方。”
熙平竟然不称“圣上”而直呼皇帝的名讳,我心中一凛,急促唤道:“殿下……”
熙平却不理会,续道:“周氏的事想必你也听过不少。高思谚自幼跟随周氏,学了一肚子的狡猾善变。只要他二人中有一人在京中,孤几乎无得手之可能。即使侥幸得手,事后也必死无葬身之地。”
她侃侃而谈,我却心惊肉跳,声音也艰涩起来:“是。玉机本想将捉拿小虾儿的功劳推给李瑞,好置身事外,谁知仅凭一封奏疏,周贵妃便识破了玉机的本意。幸而贵妃万念俱灰,离宫出走。倘若她一心一意地追查下去……玉机不敢想。”
熙平笑道:“你当年还太年轻,不是老奸巨猾的周氏的对手。可是……”说着目光坚毅不可撼动,“‘自天佑之,吉无不利’[84],是天意要成全孤,孤便敬谢不敏。”
我叹道:“若非长公主殿下提点,恐怕玉机也想不到是小虾儿……”
熙平笑道:“你不是想不到,而是情愿相信几位公主溺毙金沙池一事是个意外。你就是这样好心肠,倒不像是读惯了权谋之书的人。”
我淡然道:“玉机自幼遍阅经史,不是为了看权谋之术的。史书中包罗万象,玉机见得最多的是守死善道、笃志而体的君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似玉机这般愚笨的逐恶小人,不敢妄称自己读过圣贤书。”
这话是在骂自己,也是骂熙平。她的神色变了又变,终是恍然无闻:“这样说起来,孤的书倒是白读了。”
“玉机失礼。”
熙平道:“想学古仁人君子,也没错。然而你固是好心,高思谚的疑心却大。”
我心中一动:“不错。当年陛下在含光殿看我和颖妃娘娘记录的案宗,却不传我去当面询问,大约就是不想被我的思路所牵制。”
熙平道:“正是。与其等高思谚自己查到小虾儿,不如将此功劳送给你。况且,孤知道你想救于锦素,却苦于不得门道。”
若非熙平当年暗中指引,我不会那么快想到是小虾儿在水下杀了三位公主,也许锦素会早一年被处死,而封若水和苏燕燕也已不在世上。一念之差,天翻地覆。我叹道:“多谢殿下。”
熙平道:“高思谚聪敏冷静,万不可低估。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85]你做决定时,不妨多想想这句话。”
她这样谆谆嘱咐,我倒有些惭愧起来,遂低头道:“是……”
熙平又道:“近墨者黑。陆瑜卿本是书香门第,幼时孤时常见到,十分文静老成。嫁给高思谚之后,竟也变得聪明起来了。若非她两个愚蠢的长兄和长姐,要扳倒她着实不易。”
夷思陆皇后死于熙平的陷害,死于皇帝的猜忌和薄情,死于我的不逊。我自觉惭愧,默然不语。熙平却兴奋起来,烛火在她眼中映成幽蓝的两道:“那一日,就是正月初三,孤一早起身便听见她死了。这一天大约是自从高思谚登基以来,孤最欢喜的一天了。后又听说,她死之前见的最后一个人是你。你果然不负厚望。”
我局促不安:“过去之事又何必再提?”
熙平感伤道:“当年为了扳倒她,孤用尽了所有的力气,连你父亲都——”她提起父亲,才有几分真切的柔情与痛心。我和她同时低下了头,又同时望着天心的月亮,各怀心事,却为同一人。倘若父亲在,他也许能告诉我当怎样行事吧。
默然之间,忽见朱云跳了进来,草草向熙平一揖,焦急道:“二姐,母亲来了!”
我大吃一惊,不悦道:“如何惊动了母亲?”
朱云哎呀一声:“现在问这个有什么用?好生迎进来磕头请安要紧。”
熙平笑道:“孤也许久没见朱嫂——高淳县夫人了,今夜正可一见。玉机快迎进来吧。”母亲虽不知父亲究竟如何死去,却也隐隐知晓是因为熙平,故此心中深恨。自从搬出了长公主府,便极少拜访旧主。有时为了躲避她,专程挑选熙平出门的时候前去。母亲若见熙平在我房里,还不知要如何怨我。
我默默地看了熙平一眼,她却浑不在意。她笑意殷勤,眸光却是冷的。我也无暇理会她,忙转身迎接,却见母亲已疾步走了进来。一见熙平在此,她惊诧之下,眼中闪过隐隐幽恨,随即化作冷漠的敬意。只见她身着灰褐色中衣,披暗红外衣,远看宛若裹着缁衣,显得枯瘦憔悴。母亲向熙平行了大礼,恭敬道:“不知殿下驾临,妾身未克远迎,还望恕罪。”
熙平笑道:“孤与夫人是多年的旧识了,何必多礼?其实,连玉机也不知道孤要来的。”
我十分心虚,怯生生地向母亲行了一礼,母亲向我冷冷道:“倘若我不来,你便一直不告诉我你今夜回来了么?”
我的下颌抵在胸前,嗫嚅道:“请母亲责罚。”
熙平笑道:“夫人别怪玉机,是孤不让她说的。因孤有要紧的事情要和她商议,又不想旁人知道,这才做了不速之客。”
母亲忙道:“妾身失礼。”
熙平笑道:“玉机没说,夫人却仍旧知道女儿回家来了,此正是母女连心,令人钦羡。既如此,孤便不扰了,就此告辞。”母亲正要送,熙平又道,“外面风大,夫人请留步。”
母亲向我和朱云道:“你们姐弟两个好生送殿下出府。”
我和朱云领命,一溜烟跟着熙平去了。到了后门,只见慧珠随一乘小轿走了过来,默默扶过熙平。熙平稍稍犹豫,拉起我的手恳切道:“要成事,更要保身。凡事三思,冷静要紧。”我点了点头,她又叮嘱道,“拿铳打人固是痛快,但嗜欲遂性,中道而亡,这个道理你最是清楚不过。切记切记。”
我的心悚然一跳,惭愧道:“玉机谨记殿下教诲。”
熙平满意地一笑,登车而去。我和朱云相视一眼,都长长吁出一口气。
送过熙平长公主,朱云与我一起回到房间。只见母亲仍在灯下坐着,右手里捏着一串念珠,银杏和善喜一左一右笔直地站在她身后,也不打扇。母亲的额头有一层亮晶晶的汗意,却一动不动,似在合目冥想。紫檀念珠嗒的一声,被拨入母亲的手心,安心得仿佛要陷入长眠。不知何时,连风也停了,我披着斗篷,慢慢燥热起来。朱云早已是满头大汗。
熙平这才扬起脸,佯装欣喜,口吻不徐不疾:“孤与玉机许久未见,想不到玉机竟变得如此贪玩,真叫人有些捉摸不透……”说罢微微俯身,右手虚扶,“是不是?”
熙平洁白纤细的手指在我周身画了一个圈,笑盈盈道:“这身衣裳穿在玉机身上,当真令人有‘往者不可谏’之感。”
这话分明有讥讽之意,提醒我不要忘记了昔日长公主府奴婢的身份。我莞尔一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81]君子‘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82]。殿下所言极是。”
这话却是在提醒熙平,今日之朱玉机已非昔日之朱玉机,今日之时势更非昔日之时势。熙平大笑一声,抚掌道:“说得好!”
我屈一屈膝,扬扬自得道:“殿下过奖。”
熙平笑道:“苗佳人难产,你不在府里等消息,竟还有心思扮成小丫头出去逛夜市。好不容易回家来,也不在家中陪一陪母亲,实在不合你平素笃敬守善的本性。”
熙平开门见山,我也不好隐瞒:“实不相瞒,玉机刚才是出门去看望一位朋友。”
熙平已年近不惑,可是她好奇的眼神依旧如少女般明快生动,令人生恨:“玉机整日在宫里坐着,汴城之中,也有玉机的朋友么?”
我坦然一笑:“自然是有的。”说着斟了一杯茶,双手奉上,“天黑风大,殿下夤夜驾临,不知有何赐教?”
熙平淡淡笑着:“风够大,才有消息被吹出来。孤听闻苗氏难产,睿王府里又没人,你出宫瞧她来了。孤想,你也许会回侯府看望太夫人,所以特来撞一撞,谁知竟没撞着。”
我微笑道:“这实是玉机的过错,玉机当去给殿下请安才是。”
熙平道:“你的那位好朋友必定更要紧,否则怎么连母亲也不见,却巴巴地去见他?”
我沉静一笑:“事情紧急,不得不见。请殿下恕罪。”
我虽不肯说去了黄门狱,却也没有砌词掩饰。熙平不追问,反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罢了。孤今夜来,是有件要紧事和玉机商议。”
我将挡在我和她之间的烛台移开少许。烛光黯淡的一瞬,她面孔的轮廓忽有累赘的线条,不知是因衰老还是忧虑,“殿下是为了信王世子而来么?”
熙平故作平静的眼波被窗外的大风晃得粉碎,眼底沁出一抹焦痛的潮湿。她紧紧攥着竹纹芭蕉纨扇,淡淡的竹影在地上摇晃,枝叶临风战栗。她侧过头去:“不错。”
在我面前,熙平素来冷静得近乎冷酷,如此情态我还是第一次见。若不是真心疼爱高旸,也不会以长主之尊,来到昔日奴婢的家中问计。然而连王妃和高曈都不知道的事情,我自也不能随意向旁人泄露。原本想将此事说与朱云知道,现下也不得不改变主意。我宽慰道:“世子殿下的罪其实不算什么,削爵免官,罚银外放,究竟不失富贵。殿下不必太过担忧。”
熙平眉心一蹙,摇了摇头道:“孤知道罪不至死,只是十分奇怪,苦思多日,不得要领。”
我笑道:“殿下以为,世子是故意犯下那些罪行的么?”
熙平合目深深吸一口气,睁眼时,眼底的霜白迅速消散,只余青白月光下的荒凉冷厉:“他是孤一手教养大的,自小就有分寸。就算再贪恋美色,也不会去逼害同僚女眷,何况他还带了刘氏上任。加上之前的两宗罪,如此一心一意地陷自己于大罪之中,究竟为何?”
我笑道:“想必殿下已去狱中瞧过世子,难道世子没有告诉殿下么?”
熙平叹道:“这孩子在狱中安静得很。连他母亲问他,他都不答,更别说孤这个姑母。”
就像我初闻高旸在西北胡作非为,也并不以为意。只要不是谋逆的大罪,对这样一个不成器的亲王世子,皇帝乐意宽宥。直至看了“刘灵助”的上书,这才有几分深切的忧虑。对最亲近的人而言,无知能减少许多烦恼,说不定还能免去杀身之祸。我摇头道:“既如此,玉机也不能说。”
熙平牙关一颤:“这样说,你知道?”
“略知一二。”
熙平虽然焦急,却默然而矜持。好一会儿,我轻轻摇了摇头。熙平这才道:“也罢,你既不肯说,孤便不问。你……你们心中有计较,孤就放心了。”
心下蓦然一软,其实熙平待高旸,犹如母亲待我,“殿下待世子,既是慈母,亦如知己。”
熙平苦笑:“他那不成器的父王、孤的糊涂兄长,只知道混账胡闹,也不做官,也不好生过日子。可怜他母亲为人软弱,自己身子不好,还常被侍妾欺侮。他只好整日在孤这里混赖,都是无可奈何罢了。”说罢愈加好奇和担忧,“想不到对他母亲和孤都瞒下不说的事,倒肯与你商议。”
我坦然道:“是玉机自己猜出来的,并非世子告知。”虽不说去掖庭狱的事情,这样说倒也不算扯谎。
熙平一怔:“你如何能知——”随即恍然,含一丝嘲讽的笑意,“是呢,你整日侍奉圣驾,自然知道些旁人无从知晓的隐秘之事。”
如此看来,熙平是真的不知道天子气之事。我不禁笑道:“玉机才出宫,殿下便来了。殿下在宫中耳目灵通,朝中动向乃至圣意如何,殿下也当一清二楚才是。这样要紧的事,如何来问玉机?”
如此反唇相讥,熙平却无一丝恼怒:“宫里的消息好打听,无非是结交一二内官的人为我所用,花些银子就能寻到忠心的人,然而传出来的消息也不过是帝后妃嫔的去处。朝中之事也容易知道。唯有圣意难测。这些年他对孤诸多防范,可谓‘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83],孤怎敢贸然刺探?更不敢妄自揣测。”说着眼中现出隐隐柔情与痴惘,“自从你父亲和奚桧、翟恩仙等去了,孤身边已无可靠之人。”
堂堂之言偏偏用得如此诡异,我不禁一笑。转念一想,熙平对皇帝分明怀有深深的惧意,这惧意非只一日。然而,在一切屈辱和死亡面前,恐惧都是最无用的情绪。
我淡淡道:“既然眼下无事可用功,殿下何不安养神志?”
对我的嘲讽、劝诫和不满,熙平佯装不懂,只殷切道:“望玉机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帮他一帮。”其实熙平并非无人可用,现成就有屯田郎中裘玉郎、平西校尉文泰来和参知政事苏令。想来苏令于内情一无所知,熙平方来寻我。
她虽自矜身份,眼中的恳求之色到底令人动容。我叹道:“玉机若要帮世子,也只是报答长公主殿下的教养提携之恩。”
熙平甚是欣慰,眉间一宽:“无情却有义,方是玉机。如此,不知玉机有何打算?”
五月二十一,胭脂山发天子气的那日清晨,高旸仍在武威城。即便他利用自己“嗜杀好色”的名声故意犯罪,即便他令“刘灵助”迷惑皇帝的耳目,也不能抹杀这个事实。他的生死,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熙平紧紧地盯着我,恨不得在我脸上读出文章来。我极力克制纷乱而力不从心的思绪:“玉机还要仔细想一想。”
熙平眼中的失望和希望像两条蛇一样紧紧纠缠:“有心便好。如今还未提审,你慢慢想。不过有一件事情孤想提一提。”
“玉机恭听殿下教诲。”
熙平目光一寒,似沁满了金沙池的雪:“当年悫惠皇太子和三位公主之事,玉机还记得么?”
提起此事,我甚是厌恶,遂不情不愿道:“记得。”
熙平道:“可知道为何孤选在那时动手么?”
作为熙平罗网的一目,成为她的凶器,害死了三位公主和悫惠皇太子,恐将成为我一生的噩梦。我很清楚她为什么选在那时动手,却不愿回答:“玉机愚钝。”
熙平微笑道:“你明明知道,却不肯答,可见你对这件事深恶痛绝。你若恨孤,孤不怪你。”
我淡淡道:“玉机不敢。”
熙平素来骄傲,一个昔日的奴婢对自己的爱恨喜憎可说微不足道。她微笑续道:“咸平十三年,高思谚亲征北燕,周氏耽于往昔父母之仇,留下三个儿女,也跟随去了北方。”
熙平竟然不称“圣上”而直呼皇帝的名讳,我心中一凛,急促唤道:“殿下……”
熙平却不理会,续道:“周氏的事想必你也听过不少。高思谚自幼跟随周氏,学了一肚子的狡猾善变。只要他二人中有一人在京中,孤几乎无得手之可能。即使侥幸得手,事后也必死无葬身之地。”
她侃侃而谈,我却心惊肉跳,声音也艰涩起来:“是。玉机本想将捉拿小虾儿的功劳推给李瑞,好置身事外,谁知仅凭一封奏疏,周贵妃便识破了玉机的本意。幸而贵妃万念俱灰,离宫出走。倘若她一心一意地追查下去……玉机不敢想。”
熙平笑道:“你当年还太年轻,不是老奸巨猾的周氏的对手。可是……”说着目光坚毅不可撼动,“‘自天佑之,吉无不利’[84],是天意要成全孤,孤便敬谢不敏。”
我叹道:“若非长公主殿下提点,恐怕玉机也想不到是小虾儿……”
熙平笑道:“你不是想不到,而是情愿相信几位公主溺毙金沙池一事是个意外。你就是这样好心肠,倒不像是读惯了权谋之书的人。”
我淡然道:“玉机自幼遍阅经史,不是为了看权谋之术的。史书中包罗万象,玉机见得最多的是守死善道、笃志而体的君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似玉机这般愚笨的逐恶小人,不敢妄称自己读过圣贤书。”
这话是在骂自己,也是骂熙平。她的神色变了又变,终是恍然无闻:“这样说起来,孤的书倒是白读了。”
“玉机失礼。”
熙平道:“想学古仁人君子,也没错。然而你固是好心,高思谚的疑心却大。”
我心中一动:“不错。当年陛下在含光殿看我和颖妃娘娘记录的案宗,却不传我去当面询问,大约就是不想被我的思路所牵制。”
熙平道:“正是。与其等高思谚自己查到小虾儿,不如将此功劳送给你。况且,孤知道你想救于锦素,却苦于不得门道。”
若非熙平当年暗中指引,我不会那么快想到是小虾儿在水下杀了三位公主,也许锦素会早一年被处死,而封若水和苏燕燕也已不在世上。一念之差,天翻地覆。我叹道:“多谢殿下。”
熙平道:“高思谚聪敏冷静,万不可低估。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85]你做决定时,不妨多想想这句话。”
她这样谆谆嘱咐,我倒有些惭愧起来,遂低头道:“是……”
熙平又道:“近墨者黑。陆瑜卿本是书香门第,幼时孤时常见到,十分文静老成。嫁给高思谚之后,竟也变得聪明起来了。若非她两个愚蠢的长兄和长姐,要扳倒她着实不易。”
夷思陆皇后死于熙平的陷害,死于皇帝的猜忌和薄情,死于我的不逊。我自觉惭愧,默然不语。熙平却兴奋起来,烛火在她眼中映成幽蓝的两道:“那一日,就是正月初三,孤一早起身便听见她死了。这一天大约是自从高思谚登基以来,孤最欢喜的一天了。后又听说,她死之前见的最后一个人是你。你果然不负厚望。”
我局促不安:“过去之事又何必再提?”
熙平感伤道:“当年为了扳倒她,孤用尽了所有的力气,连你父亲都——”她提起父亲,才有几分真切的柔情与痛心。我和她同时低下了头,又同时望着天心的月亮,各怀心事,却为同一人。倘若父亲在,他也许能告诉我当怎样行事吧。
默然之间,忽见朱云跳了进来,草草向熙平一揖,焦急道:“二姐,母亲来了!”
我大吃一惊,不悦道:“如何惊动了母亲?”
朱云哎呀一声:“现在问这个有什么用?好生迎进来磕头请安要紧。”
熙平笑道:“孤也许久没见朱嫂——高淳县夫人了,今夜正可一见。玉机快迎进来吧。”母亲虽不知父亲究竟如何死去,却也隐隐知晓是因为熙平,故此心中深恨。自从搬出了长公主府,便极少拜访旧主。有时为了躲避她,专程挑选熙平出门的时候前去。母亲若见熙平在我房里,还不知要如何怨我。
我默默地看了熙平一眼,她却浑不在意。她笑意殷勤,眸光却是冷的。我也无暇理会她,忙转身迎接,却见母亲已疾步走了进来。一见熙平在此,她惊诧之下,眼中闪过隐隐幽恨,随即化作冷漠的敬意。只见她身着灰褐色中衣,披暗红外衣,远看宛若裹着缁衣,显得枯瘦憔悴。母亲向熙平行了大礼,恭敬道:“不知殿下驾临,妾身未克远迎,还望恕罪。”
熙平笑道:“孤与夫人是多年的旧识了,何必多礼?其实,连玉机也不知道孤要来的。”
我十分心虚,怯生生地向母亲行了一礼,母亲向我冷冷道:“倘若我不来,你便一直不告诉我你今夜回来了么?”
我的下颌抵在胸前,嗫嚅道:“请母亲责罚。”
熙平笑道:“夫人别怪玉机,是孤不让她说的。因孤有要紧的事情要和她商议,又不想旁人知道,这才做了不速之客。”
母亲忙道:“妾身失礼。”
熙平笑道:“玉机没说,夫人却仍旧知道女儿回家来了,此正是母女连心,令人钦羡。既如此,孤便不扰了,就此告辞。”母亲正要送,熙平又道,“外面风大,夫人请留步。”
母亲向我和朱云道:“你们姐弟两个好生送殿下出府。”
我和朱云领命,一溜烟跟着熙平去了。到了后门,只见慧珠随一乘小轿走了过来,默默扶过熙平。熙平稍稍犹豫,拉起我的手恳切道:“要成事,更要保身。凡事三思,冷静要紧。”我点了点头,她又叮嘱道,“拿铳打人固是痛快,但嗜欲遂性,中道而亡,这个道理你最是清楚不过。切记切记。”
我的心悚然一跳,惭愧道:“玉机谨记殿下教诲。”
熙平满意地一笑,登车而去。我和朱云相视一眼,都长长吁出一口气。
送过熙平长公主,朱云与我一起回到房间。只见母亲仍在灯下坐着,右手里捏着一串念珠,银杏和善喜一左一右笔直地站在她身后,也不打扇。母亲的额头有一层亮晶晶的汗意,却一动不动,似在合目冥想。紫檀念珠嗒的一声,被拨入母亲的手心,安心得仿佛要陷入长眠。不知何时,连风也停了,我披着斗篷,慢慢燥热起来。朱云早已是满头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