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运输问题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苗远就起来了,所有人之中,他是最为激动,一个可以改变苗家庄命运的大生意,可能对于赵信而言,要万贯才是起点,对于普通的庄户人家,多上几十文钱,已经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
趁着天黑出门,摸到了晒谷场,新的蒸锅还没有到位,甚至为了蒸馍专门搭建的房间也没有建起来,只有选择村子之中最为宽敞的晒谷场。
早在昨天下午,各家各户的蒸锅已经集中到了晒谷场,大小不一,形态各式,整个下午和晚上,苗远都在协调,让蒸锅摆放的更为合理,除了800个最重要的蒸锅之外,还有案子,水缸之类的东西,这也东西也是蒸馒头的必需品。
40斤纯碱粉末,也按照赵信的要求,准备混入到大量的水之中,其中一部分已经在昨天,加入到了发面之中,另外一部分,则会在今天揉面的过程之中加入。
在苗远抵达晒谷场不就,陆陆续续就有人来,这是苗家庄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景象,以前恐怕只有麦收的时候,村民们这么积极,却不会这么早。
苗远打心底里感激赵信,从四少爷来了之后,苗家庄一切都向好了,他不知道那个长弓队到底有什么作用,只用他出人,又不用出钱,每一个长弓队员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身处在辽宋交界的地方,辽国几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入侵过保州,居安思危,村子里面岁数稍稍大一点的,都知道几十年前,北宋刚刚成立的时候,辽人有多么的凶猛,几十年前的澶渊之盟,可是在澶州打响的,那已经深入到河南腹地了,整个保州,河北,甚至连大名府,都已经失陷了。
辽宋两国自澶渊之盟开始,少动刀兵,并不代表不动,多一点武力,村子里面,也多了一点保证,少量的悍匪,甚至连辽国的草谷渗透,都不是问题了,一个都多一点的正规军,固守苗家庄,足以抵挡3倍以上的敌人了。
辽国的草谷渗透,不可能派遣大军的,两三百号人已经是极限了,哪怕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又不是花苗家庄的钱,苗远没有明确的支持和反对。
相对于理解不了的长弓队,赵信为了组织这个长弓队,给的很多的福利,这些是实打实的。
来的时候,带来的大部分的军马,留下的12匹军马,其余的都被苗远牵头卖掉,得到的钱,直接的换成了上百头大型牲口,这些还没有全部到位,可是对于苗家庄的提升已经相当的明显了。
一个牲口可以替代两三个人力,特别是针对开荒而言,没有牲口的,选择人力开荒的,是没办法,沉重的劳动,就算是壮劳力,也未必支撑的下来。
苗家庄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庄子,算的上开垦比较多的,可是多是集中在水源的附近,其他稍稍远一点的地方,是没有开垦的。
保守估计,苗家庄附近的荒地,最少也有3万亩左右,只是把这些荒地开垦出来,哪怕是亩产只有几十斤左右,就足以让苗家庄更加富裕。
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粮食是根本,哪怕再多的粮食,也不嫌多,没有丰年的储备,那里有荒年的度过,从十年前开始,北方的气候就变得不太好,苗家庄有两条小河经过,还好一点,一些缺水的地方,已经开始绝收了。
实际上,大部分获得耕牛的家庭,已经开始了开荒,首先就是靠近苗家庄最近的地方,接下来,就是边界,预计会投入上百头大型牲口和最少400人,按照每一个人力平均15亩的数字,今天就可以增加近万亩。
如果说,这些只是对粮食,对农业上面的提升,现在赵信拿出来的生意,才是改变苗家庄的根本所在,农民们都不傻,他们从这个馒头的口感和大小上面,可以分辨出这个馒头是不是畅销了,这种前提下,他们也拿出了全部气力,做好这件事。
在苗远起床之后,昨天选定的晒谷场,陆陆续续集中的不少人,一部分还不是被选入到蒸馍的人员之中的,他们的心中都是包含着希望,这是赚钱的机会,也是改变他们生活的机会。
面发的好不好,是关键,苗起看到有人来了之后,找了几个最熟悉蒸馍的妇人,负责检查面,都是村子里面的发面的一把好手,这一次发面的过程,耗费的时间较多,在赵信的提点之下的,用热水壶来保温,差不多四五十度的温度,促进了面的发酵,现在,都是比较出色的程度的。
一个个的检查完毕,就是和面和做馒头的过程了,一个人平均才50个,对于熟练工来说,这不算什么问题,忙乎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所有的蒸锅都上笼了,热水被木柴加热,烟气升腾。
如此热闹的场景,在苗家庄,还是第一次,
赵信其实也来了,他只是远远的看着,没有走到近前。
说实话,他没有多震撼,后世的人口更多,一些以人为主的记录,在国外是异常艰难创下的,中国人只要想,随便找一些组织者,就能够分分钟破掉,万人舞蹈,万人太极拳,甚至大型歌舞表演,苗家庄这才多少人,还不是那么的整齐。
赵信更加注意的,其实是这些民众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苗家庄的主要的燃料还是木材,一部分是捡到的一些枯枝落叶,另外一部分,则是开发出来的木柴。
使用木柴烧火,是从最早到火诞生的时候,就开始利用了,到处都是树木,木柴是最容易得到,这样浪费太多了,木材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长弓的出现,注定会让长箭的数量激增,不同于箭头和尾翼,箭杆的位置是最没有技术含量,大部分木材都可以使用,这样算下来,木头还是应用到最适合的地方好了。
中国是产煤大国,煤炭利用的历史可以追述到青铜器,甚至更早的时代,甚至保州附近就有煤矿,把蜂窝煤弄出来,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燃料,节约,热量高,制造起来也不麻烦。
赵信想到这里,忍不住自嘲的摇摇头,想这么多干什么,穿越者的见识之中,可以被做出来的很多的,馒头是这样,肥皂也是这样,蜂窝煤同样是,不用蜂窝煤,在燃料问题上,块煤更好,在大规模的生产馒头的前提下,只要蒸箱够大,块煤更方便。
接近一个小时的蒸馍过程,是较为漫长的等待,可是包括蒸馍的,还有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上千人都聚集在晒谷场上,他们不是说没有交流,小声的说这话,可是精力的重点,都集中在蒸锅上面,这是寄托了未来希望的蒸锅。
说实话,哪怕每天150贯,平均到每一个村民身上,也不会超过50文,可这是活钱,源源不断的活钱,庄户人家不同于出外干活的,吃自己的,住自己的,耗费很少,几百文的活钱,就能够干很多的事情,小到针头线脑,大到衣服家用,一年到头,可能就是紧着这么多钱了。
现在,足不出户,只要付出劳力,可能每天都能够赚十几文,甚至是二三十文,这对于城市打工或者是在运河上面搬运的,不算很多,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这一点都不少,当然是干的热火朝天。
漫长的等待之中,一锅锅的馒头新鲜出笼了,苗起带着几个婆子,一锅锅的检查,主要是品质,昨天只是一两千个,今天却是3万个以上,万一品质没有控制好,砸锅了,那就麻烦大了。
每一锅随机的挑选一两个,进行品尝,一两千个馒头而已,现场差不多近千人,就当是享口福了。
结果让人满意,今天馒头的质量,似乎比昨天晚上更好,似乎更甜,也更柔和了,馒头也更大了。
这是当然的事情,昨天使用的,只是发泡液,赵信只是估摸的浓度,今天,使用的是纯碱粉末,精确了用量,每一斤的使用量比昨天稍稍的多了一点,更多的二氧化碳,更少的酸性残留,必然会让蓬松度和口味上升。
每一个吃到馒头的,都是同样的激动,他们昨天只是尝了一小口,甚至没感觉到什么,就吃掉了的,现在整整一个馒头,他们可以细细的品尝,热腾腾的馒头和口味,让他们对于今天充满了信心。
苗家庄之前只有七八辆的牛车,现在,集中了大型牲口的话,都改成了马车,3万个馒头,为数不少,七八辆车,勉强容纳的下,可要怎么弄到保州。
苗家庄距离保州,还有30多里,马车可能要小半个时辰,才能够抵达,馒头是热的好吃,特别是这些馒头,冷了比之前的口味好,却不是那么的明显,小半个时辰的时间,这些估计全部冷掉了,到时候怎么卖?
难不成,还要在保州租个房子,把冷馒头送到保州之后,再通过蒸锅,加热之后来卖,这不是不行,这等于重复劳动,甚至耗费的人力物力,一点都不小。
运输问题,这个从来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却成大麻烦了,苗远的脸色有些古怪,呆呆的站在马车之前,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无数念头在他的心中闪过,可是无一例外,全部是耗费巨大,馒头本身的利润不低,可是如果加上这些解决方案,说不定就从一个廉价的产品,变成一个昂贵的产品,哪怕依然能够风靡,却怎么也达不到之前的高度。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苗远就起来了,所有人之中,他是最为激动,一个可以改变苗家庄命运的大生意,可能对于赵信而言,要万贯才是起点,对于普通的庄户人家,多上几十文钱,已经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
趁着天黑出门,摸到了晒谷场,新的蒸锅还没有到位,甚至为了蒸馍专门搭建的房间也没有建起来,只有选择村子之中最为宽敞的晒谷场。
早在昨天下午,各家各户的蒸锅已经集中到了晒谷场,大小不一,形态各式,整个下午和晚上,苗远都在协调,让蒸锅摆放的更为合理,除了800个最重要的蒸锅之外,还有案子,水缸之类的东西,这也东西也是蒸馒头的必需品。
40斤纯碱粉末,也按照赵信的要求,准备混入到大量的水之中,其中一部分已经在昨天,加入到了发面之中,另外一部分,则会在今天揉面的过程之中加入。
在苗远抵达晒谷场不就,陆陆续续就有人来,这是苗家庄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景象,以前恐怕只有麦收的时候,村民们这么积极,却不会这么早。
苗远打心底里感激赵信,从四少爷来了之后,苗家庄一切都向好了,他不知道那个长弓队到底有什么作用,只用他出人,又不用出钱,每一个长弓队员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身处在辽宋交界的地方,辽国几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入侵过保州,居安思危,村子里面岁数稍稍大一点的,都知道几十年前,北宋刚刚成立的时候,辽人有多么的凶猛,几十年前的澶渊之盟,可是在澶州打响的,那已经深入到河南腹地了,整个保州,河北,甚至连大名府,都已经失陷了。
辽宋两国自澶渊之盟开始,少动刀兵,并不代表不动,多一点武力,村子里面,也多了一点保证,少量的悍匪,甚至连辽国的草谷渗透,都不是问题了,一个都多一点的正规军,固守苗家庄,足以抵挡3倍以上的敌人了。
辽国的草谷渗透,不可能派遣大军的,两三百号人已经是极限了,哪怕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又不是花苗家庄的钱,苗远没有明确的支持和反对。
相对于理解不了的长弓队,赵信为了组织这个长弓队,给的很多的福利,这些是实打实的。
来的时候,带来的大部分的军马,留下的12匹军马,其余的都被苗远牵头卖掉,得到的钱,直接的换成了上百头大型牲口,这些还没有全部到位,可是对于苗家庄的提升已经相当的明显了。
一个牲口可以替代两三个人力,特别是针对开荒而言,没有牲口的,选择人力开荒的,是没办法,沉重的劳动,就算是壮劳力,也未必支撑的下来。
苗家庄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庄子,算的上开垦比较多的,可是多是集中在水源的附近,其他稍稍远一点的地方,是没有开垦的。
保守估计,苗家庄附近的荒地,最少也有3万亩左右,只是把这些荒地开垦出来,哪怕是亩产只有几十斤左右,就足以让苗家庄更加富裕。
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粮食是根本,哪怕再多的粮食,也不嫌多,没有丰年的储备,那里有荒年的度过,从十年前开始,北方的气候就变得不太好,苗家庄有两条小河经过,还好一点,一些缺水的地方,已经开始绝收了。
实际上,大部分获得耕牛的家庭,已经开始了开荒,首先就是靠近苗家庄最近的地方,接下来,就是边界,预计会投入上百头大型牲口和最少400人,按照每一个人力平均15亩的数字,今天就可以增加近万亩。
如果说,这些只是对粮食,对农业上面的提升,现在赵信拿出来的生意,才是改变苗家庄的根本所在,农民们都不傻,他们从这个馒头的口感和大小上面,可以分辨出这个馒头是不是畅销了,这种前提下,他们也拿出了全部气力,做好这件事。
在苗远起床之后,昨天选定的晒谷场,陆陆续续集中的不少人,一部分还不是被选入到蒸馍的人员之中的,他们的心中都是包含着希望,这是赚钱的机会,也是改变他们生活的机会。
面发的好不好,是关键,苗起看到有人来了之后,找了几个最熟悉蒸馍的妇人,负责检查面,都是村子里面的发面的一把好手,这一次发面的过程,耗费的时间较多,在赵信的提点之下的,用热水壶来保温,差不多四五十度的温度,促进了面的发酵,现在,都是比较出色的程度的。
一个个的检查完毕,就是和面和做馒头的过程了,一个人平均才50个,对于熟练工来说,这不算什么问题,忙乎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所有的蒸锅都上笼了,热水被木柴加热,烟气升腾。
如此热闹的场景,在苗家庄,还是第一次,
赵信其实也来了,他只是远远的看着,没有走到近前。
说实话,他没有多震撼,后世的人口更多,一些以人为主的记录,在国外是异常艰难创下的,中国人只要想,随便找一些组织者,就能够分分钟破掉,万人舞蹈,万人太极拳,甚至大型歌舞表演,苗家庄这才多少人,还不是那么的整齐。
赵信更加注意的,其实是这些民众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苗家庄的主要的燃料还是木材,一部分是捡到的一些枯枝落叶,另外一部分,则是开发出来的木柴。
使用木柴烧火,是从最早到火诞生的时候,就开始利用了,到处都是树木,木柴是最容易得到,这样浪费太多了,木材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长弓的出现,注定会让长箭的数量激增,不同于箭头和尾翼,箭杆的位置是最没有技术含量,大部分木材都可以使用,这样算下来,木头还是应用到最适合的地方好了。
中国是产煤大国,煤炭利用的历史可以追述到青铜器,甚至更早的时代,甚至保州附近就有煤矿,把蜂窝煤弄出来,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燃料,节约,热量高,制造起来也不麻烦。
赵信想到这里,忍不住自嘲的摇摇头,想这么多干什么,穿越者的见识之中,可以被做出来的很多的,馒头是这样,肥皂也是这样,蜂窝煤同样是,不用蜂窝煤,在燃料问题上,块煤更好,在大规模的生产馒头的前提下,只要蒸箱够大,块煤更方便。
接近一个小时的蒸馍过程,是较为漫长的等待,可是包括蒸馍的,还有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上千人都聚集在晒谷场上,他们不是说没有交流,小声的说这话,可是精力的重点,都集中在蒸锅上面,这是寄托了未来希望的蒸锅。
说实话,哪怕每天150贯,平均到每一个村民身上,也不会超过50文,可这是活钱,源源不断的活钱,庄户人家不同于出外干活的,吃自己的,住自己的,耗费很少,几百文的活钱,就能够干很多的事情,小到针头线脑,大到衣服家用,一年到头,可能就是紧着这么多钱了。
现在,足不出户,只要付出劳力,可能每天都能够赚十几文,甚至是二三十文,这对于城市打工或者是在运河上面搬运的,不算很多,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这一点都不少,当然是干的热火朝天。
漫长的等待之中,一锅锅的馒头新鲜出笼了,苗起带着几个婆子,一锅锅的检查,主要是品质,昨天只是一两千个,今天却是3万个以上,万一品质没有控制好,砸锅了,那就麻烦大了。
每一锅随机的挑选一两个,进行品尝,一两千个馒头而已,现场差不多近千人,就当是享口福了。
结果让人满意,今天馒头的质量,似乎比昨天晚上更好,似乎更甜,也更柔和了,馒头也更大了。
这是当然的事情,昨天使用的,只是发泡液,赵信只是估摸的浓度,今天,使用的是纯碱粉末,精确了用量,每一斤的使用量比昨天稍稍的多了一点,更多的二氧化碳,更少的酸性残留,必然会让蓬松度和口味上升。
每一个吃到馒头的,都是同样的激动,他们昨天只是尝了一小口,甚至没感觉到什么,就吃掉了的,现在整整一个馒头,他们可以细细的品尝,热腾腾的馒头和口味,让他们对于今天充满了信心。
苗家庄之前只有七八辆的牛车,现在,集中了大型牲口的话,都改成了马车,3万个馒头,为数不少,七八辆车,勉强容纳的下,可要怎么弄到保州。
苗家庄距离保州,还有30多里,马车可能要小半个时辰,才能够抵达,馒头是热的好吃,特别是这些馒头,冷了比之前的口味好,却不是那么的明显,小半个时辰的时间,这些估计全部冷掉了,到时候怎么卖?
难不成,还要在保州租个房子,把冷馒头送到保州之后,再通过蒸锅,加热之后来卖,这不是不行,这等于重复劳动,甚至耗费的人力物力,一点都不小。
运输问题,这个从来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却成大麻烦了,苗远的脸色有些古怪,呆呆的站在马车之前,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无数念头在他的心中闪过,可是无一例外,全部是耗费巨大,馒头本身的利润不低,可是如果加上这些解决方案,说不定就从一个廉价的产品,变成一个昂贵的产品,哪怕依然能够风靡,却怎么也达不到之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