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chapterⅪmanandfellowman
在生活中遭遇到最大困难并做出损人利己之事的人,就是对其同胞不感兴趣的人。
对于同伴和社会的兴趣是在家庭和学校中训练出来的,因此从儿童时期就培养他们平等、合作的精神,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经过这样训练的人,将来才会明白这个时代正是他能够完成其创造工作并且,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时代。
人类追求统一
人类斗争的最终指向是趋于统一,尽管这过程里有很多试图彼此分裂的行为。正是因为我们对他人感兴趣、持续地关注,人类才得以进步。我们以家庭为例,彼此感兴趣,这对家庭的稳固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以某种通用的语言符号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也是一种追求统一、增强合作的表现。
1.宗教的作用。
宗教在人们追求统一的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最早的宗教形式为图腾崇拜,比如有的部落崇拜蜥蜴,有的部落则崇拜牛或蛇。具有相同图腾崇拜的人,便居住在一起,进行相互合作。于是,这个部落的成员情同手足,仿佛一家人。
在部落时代,婚姻被认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时,很多部落规定,每个人都必须与部落外、与自己崇拜不同图腾的人结婚。可见,很早的时候,婚姻就被认为不是仅属于私人的事情,而是某种追求统一的表现。而且,婚姻还被赋予一定责任,其中,我们的社会希望他们生育出健康的孩子,并希望婚姻双方通过彼此合作的精神,把孩子抚养长大。
实际上,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也好,对婚姻要求的繁文缛节也好,根本上都是在推动一种合作的开展。后来的宗教实际上也在推动合作的延续和发展。
比如,宗教里面最重要的职责是“爱你的邻居”“博爱”,这实际上也是在让人们对别人产生兴趣。我们有时听到一些被宠坏的孩子反问:“我为什么要关心别人?”这可以看出他们在合作精神上的淡漠,也就是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这些仅关心自己而不关心别人的人,在生活中常会面临最大的发展困境,也给别人带来伤害。应该说,人类的所有失败几乎都要归咎于这些人。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会对生活有不同的诠释,只要他们将合作视为最终目标,我就都表示赞同。事实上,没有谁能够掌握绝对的真理,我们最终的目标,必然都是指向合作。
2.政治和社会运动。
合作精神在政治上有更重要的体现。假如合作精神缺失,任何人都无法在政治活动里取得成就。基于此,每一位政治家都应该将争取人类的共同进步作为最终目标,这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合作精神。
对于任何形式的社会运动来说,我们的评判标准也是相似的。每一个社会运动都应该致力于培育好的社会公民。只有这样的社会运动才值得我们尊重。以班级活动为例,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提升人们的团结与合作精神。
社会兴趣缺失与合作失败
生活中,总会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上遭遇挫折,或者无意中给他人造成很大麻烦。其实,这些问题常与一个人的社会兴趣有极大的关系。
1.自私自利。
通常来说,这种在人际关系方面失败的人总以自私作为动力,这是个人与社会取得进步的最大障碍。实际上,我们要取得进步,就一定要对别人感兴趣,唯有如此,我们的各项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举例来说,人类本来没有统一的语言,后来人们对彼此交流有浓厚的兴趣,最终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并促进了人们之间更好地理解。
当然,还有些人明显地关注自己的利益,仅致力于追求个人的优越感,认为生命应该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存在。我相信,这种观点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获得人们普遍的赞同。实际上,当我们看到那些被教育成仅关注自己利益的孩子时,我们总会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一种卑劣而空虚的表情。这种表情同我们在罪犯和疯子脸上看到的是那么相似。
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孩子或成人总是躲避以自己的眼睛与别人的视线接触;他们仿佛不会正眼看人,总是转移自己的视线,让自己望向别处。
2.精神障碍。
在一些神经症患者中,也不难看到他们难以与别人有效联系。比如,他们总是强迫性地脸红、口吃,甚至阳痿、早泄,这都可以反映出他们由于对别人缺乏兴趣,从而出现了一些生理及精神上的障碍。
假如能够激起精神病人对他人的兴趣,那么这些症状也是可以医治的。一般来说,神经症患者与别人的距离都比较遥远,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治疗时,必须争取病人同我们合作。有一次,我遇到一个患了精神分裂症的女孩。她患这个病有8年之久了。当我见到她时,发现她像狗一样狂吠,吐口水,还撕裂自己的衣服,甚至要吃手帕。这都反映出她在对人的兴趣方面严重缺乏,而且扮演了狗的角色。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她长期以为母亲把自己像狗一样看待,以至于让她内心里认为:“我见的人越多,就越想当一条狗。”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同她说了8天话,然而她始终一言未发。一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她开始含混不清地讲起话来。我对她一直很友善,她也随之受到了鼓舞。
实际上,要治愈这种病人,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使这些病人受到了鼓舞,可在短时间内,他们可能仍难以处理实际问题。比如这个女孩,我在与她友善地讲话时,她仍然出手打了我。而这时,唯一能让她吃惊的是,我毫不还手。幸好这个小姑娘力气不是很大,在她打我的时候,我只是友善地望着她,这让她觉得失去了任何对她的挑战。
可她仍然难以相信自己可以苏醒过来,可以安然地面对这个世界。于是,她又砸碎窗户,还用玻璃划伤自己的手。对她这些暴力行为,我们没有责备她,只是替她把伤口包裹起来。当然,也有人对精神病人的反常举动很恼火,甚至要惩罚他们,这是不妥的。因为对于精神病人,我们不能奢望他们有与正常人一样的举动。
事实上,我这样坚持对她治疗几个月后,这个女孩痊愈了。一年后,我再次去曾经收容过她的精神病医院时,在路上遇见了她;她看起来十分健康。
“您去哪儿呢,阿德勒医生?”她问我。
“我要去那家你曾经生活过两年的医院,跟我一起去吧。”我回答。于是,这个女孩和我一起去了医院,并见到了曾经给她看过病的医生。我建议那位医生不妨抽时间与这个女孩聊聊。后来,那位医生很迷惑地和我说:“这个女孩很健康。可有件事让我不是很开心,她好像对我没有什么好感。”
其实,病人对待医生的态度总是取决于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我后来继续长时间地观察过这个女孩,她一直非常健康,而且自己谋生,与别人关系融洽。所有见过她的人,都不相信她患过精神病。
我还见到过一位女士,她的三个女儿都出嫁了,她的丈夫也死于一次意外事故,这完全打乱了她的生活。她觉得很孤单,便试图去外国旅游来放松自己。可这并没有让她的状态改善,反而使她的境况更糟糕。她后来患上了抑郁症,她新交的朋友也陆续离开了她。
这位女士曾经打电报让女儿来看望她,结果每个孩子都有借口,没有一个来看望她,只是请了一位护士照顾她。可以说,抑郁症是对所有与患者有关的人一个重大考验,这种患者的深层心理含义是希望获得别人的照顾与帮助。如果达不到这种目标,抑郁症患者便常会选择以自杀来报复别人。
所以,医生一定要避免给这些病人以自杀的借口。对此,我给抑郁症患者的第一条原则便是:“绝不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假如抑郁症患者可以随心所欲,就无法选择某一个借口来自杀。所以,我常对他们说:“你要是想去剧院,或者想去旅游,或者又不想去了,一切随你就好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人所处的最佳处境,并满足了其对优越感的需要。这样的方式很有效,在我治疗过的抑郁症患者中,从未出现自杀的行为。
很多时候,虽然我鼓励病人可以随心所欲,但他们还是会回答:“我什么都不喜欢。”
对这样的问题,我也是胸有成竹的,我会回答说:“那就不要做任何你不喜欢的事情。”
还有病人说:“我就想天天待在床上。”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知道一旦允许了,他们就很有可能不再这样做;若是我拒绝了,便会激起他们的反抗。所以,我总是表示同意,这其实是一种策略。还有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假如你能这样做,两周之内就可以痊愈。你可以每天都想想怎样才能取悦别人。”
一般来说,当我这样告诉病人时,他们可能在绞尽脑汁地想:“我怎样才能让别人更烦恼呢?”
其实,病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很有趣。有人说:“这种事情易如反掌,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通常来说,这样回答的病人往往并没有这样做。于是,我常会对他们说:“假如你晚上睡眠不好,你可以把所有时间用来考虑怎样取悦别人。这样的话,你的健康会明显改善。”在第二天见到他们时,我会问:“你是否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了呢?”
他们一般回答:“是的,我昨晚想了一下,很快就倒床睡了,竟没有像往常一样失眠。”当然,要起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我们和病人沟通时,必须真诚、友善。
还会有人说:“这种做法太烦琐了,我不会这样做。”
我会告诉他们:“不要觉得烦,你可以时不时地想想别人。”这样的话,我们便可以再次把他们的兴趣引向别人。
或许还有人说:“我为什么要去取悦别人?别人并未取悦我!”
这时,我会回答:“你不妨想下自己的身体。假如别人没有那样做,也会生病的。”
总之,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希望病人对别人产生兴趣,而且我深深地知道,他们患病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合作精神。只要一个人懂得平等、友善地与别人发生联系,他们也就痊愈了。
3.犯罪性疏忽。
假如一个人缺乏社会感,内心缺乏对别人的兴趣,就可能导致“犯罪性疏忽”。比如说,一个人随意丢下一根火柴,结果引发一场森林火灾。最近还有个案子,一名工人下班回家时,仅图自己方便,就把一根电缆横放在路上,结果一辆汽车经过时,触及电缆,导致车上的人全部死亡。
在上面的两个案子中,肇事者主观上并没有想伤害他人,在道德上好像没什么罪过,可由于他们内心对别人缺乏兴趣,最后还是给别人,乃至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可见,社会感缺失的人,极容易给他人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我们有时见到的一些脏兮兮的小孩,还有一些摔碟子、摔碗的孩子等,从他们身上同样可以看到一种合作精神的缺失。
社会兴趣与社会平等
我们从小在家庭与学校里就被教导要对别人感兴趣,实际上是从小便被培养一种社会兴趣。实际上,社会感并非遗传,但社会感方面的潜能却是遗传而来的。这种潜能的发展还会与下列因素相一致:父母是否对孩子感兴趣,以及孩子对所处环境的判断。
假如孩子觉得周围都是敌人,就无法期望他交到更多的朋友,也难以成为别人的良友。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是别人的奴隶,那么他以后就难以与别人和平相处,而总是期望控制别人。倘若他们只关注自己的身体,就会逐渐把自己同外界隔离开来。
关于这点,我们在前面已提及,比如,父母之间应该平等相待,并与外界保持友好而亲密的朋友关系。假如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觉得家庭内外都有值得信赖的人。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班里的一分子,并认为可以与别的孩子建起友谊。于是,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就为一个人日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做了准备。
实际上,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具有社会性的人,成为人类中平等的一员。一个人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可能真正意义上面临生活,并努力寻找到促进他人幸福的有效途径。
假如一个人可以通过有益的工作与幸福的婚姻为社会做出贡献,他就不会老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会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友善。在这个世界上,他可以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还可以得心应手地应付自己的困难。他会这样勉励自己:“这是我的世界,我要行动起来,积极筹划人生,而不应该是坐等观望。”
于是,他会觉得自己属于整个漫长人类进程中的一部分,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正是自己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时代。的确,这个世界存在邪恶与困难、偏见和灾难,但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世界,通过改善它们,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我们相信,假如每个人都能这样面对自己的任务,那么,他们会为改善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要再次重申的是,我们人生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唯有以合作的方式才可以解决。基于此,我们对一个人完整的评价也正是这样:他在工作上应该是个好同事,在爱情和婚姻上是个好伴侣。唯有如此,才可以证明他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chapterⅪmanandfellowman
在生活中遭遇到最大困难并做出损人利己之事的人,就是对其同胞不感兴趣的人。
对于同伴和社会的兴趣是在家庭和学校中训练出来的,因此从儿童时期就培养他们平等、合作的精神,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经过这样训练的人,将来才会明白这个时代正是他能够完成其创造工作并且,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时代。
人类追求统一
人类斗争的最终指向是趋于统一,尽管这过程里有很多试图彼此分裂的行为。正是因为我们对他人感兴趣、持续地关注,人类才得以进步。我们以家庭为例,彼此感兴趣,这对家庭的稳固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以某种通用的语言符号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也是一种追求统一、增强合作的表现。
1.宗教的作用。
宗教在人们追求统一的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最早的宗教形式为图腾崇拜,比如有的部落崇拜蜥蜴,有的部落则崇拜牛或蛇。具有相同图腾崇拜的人,便居住在一起,进行相互合作。于是,这个部落的成员情同手足,仿佛一家人。
在部落时代,婚姻被认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时,很多部落规定,每个人都必须与部落外、与自己崇拜不同图腾的人结婚。可见,很早的时候,婚姻就被认为不是仅属于私人的事情,而是某种追求统一的表现。而且,婚姻还被赋予一定责任,其中,我们的社会希望他们生育出健康的孩子,并希望婚姻双方通过彼此合作的精神,把孩子抚养长大。
实际上,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也好,对婚姻要求的繁文缛节也好,根本上都是在推动一种合作的开展。后来的宗教实际上也在推动合作的延续和发展。
比如,宗教里面最重要的职责是“爱你的邻居”“博爱”,这实际上也是在让人们对别人产生兴趣。我们有时听到一些被宠坏的孩子反问:“我为什么要关心别人?”这可以看出他们在合作精神上的淡漠,也就是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这些仅关心自己而不关心别人的人,在生活中常会面临最大的发展困境,也给别人带来伤害。应该说,人类的所有失败几乎都要归咎于这些人。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会对生活有不同的诠释,只要他们将合作视为最终目标,我就都表示赞同。事实上,没有谁能够掌握绝对的真理,我们最终的目标,必然都是指向合作。
2.政治和社会运动。
合作精神在政治上有更重要的体现。假如合作精神缺失,任何人都无法在政治活动里取得成就。基于此,每一位政治家都应该将争取人类的共同进步作为最终目标,这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合作精神。
对于任何形式的社会运动来说,我们的评判标准也是相似的。每一个社会运动都应该致力于培育好的社会公民。只有这样的社会运动才值得我们尊重。以班级活动为例,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提升人们的团结与合作精神。
社会兴趣缺失与合作失败
生活中,总会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上遭遇挫折,或者无意中给他人造成很大麻烦。其实,这些问题常与一个人的社会兴趣有极大的关系。
1.自私自利。
通常来说,这种在人际关系方面失败的人总以自私作为动力,这是个人与社会取得进步的最大障碍。实际上,我们要取得进步,就一定要对别人感兴趣,唯有如此,我们的各项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举例来说,人类本来没有统一的语言,后来人们对彼此交流有浓厚的兴趣,最终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并促进了人们之间更好地理解。
当然,还有些人明显地关注自己的利益,仅致力于追求个人的优越感,认为生命应该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存在。我相信,这种观点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获得人们普遍的赞同。实际上,当我们看到那些被教育成仅关注自己利益的孩子时,我们总会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一种卑劣而空虚的表情。这种表情同我们在罪犯和疯子脸上看到的是那么相似。
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孩子或成人总是躲避以自己的眼睛与别人的视线接触;他们仿佛不会正眼看人,总是转移自己的视线,让自己望向别处。
2.精神障碍。
在一些神经症患者中,也不难看到他们难以与别人有效联系。比如,他们总是强迫性地脸红、口吃,甚至阳痿、早泄,这都可以反映出他们由于对别人缺乏兴趣,从而出现了一些生理及精神上的障碍。
假如能够激起精神病人对他人的兴趣,那么这些症状也是可以医治的。一般来说,神经症患者与别人的距离都比较遥远,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治疗时,必须争取病人同我们合作。有一次,我遇到一个患了精神分裂症的女孩。她患这个病有8年之久了。当我见到她时,发现她像狗一样狂吠,吐口水,还撕裂自己的衣服,甚至要吃手帕。这都反映出她在对人的兴趣方面严重缺乏,而且扮演了狗的角色。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她长期以为母亲把自己像狗一样看待,以至于让她内心里认为:“我见的人越多,就越想当一条狗。”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同她说了8天话,然而她始终一言未发。一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她开始含混不清地讲起话来。我对她一直很友善,她也随之受到了鼓舞。
实际上,要治愈这种病人,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使这些病人受到了鼓舞,可在短时间内,他们可能仍难以处理实际问题。比如这个女孩,我在与她友善地讲话时,她仍然出手打了我。而这时,唯一能让她吃惊的是,我毫不还手。幸好这个小姑娘力气不是很大,在她打我的时候,我只是友善地望着她,这让她觉得失去了任何对她的挑战。
可她仍然难以相信自己可以苏醒过来,可以安然地面对这个世界。于是,她又砸碎窗户,还用玻璃划伤自己的手。对她这些暴力行为,我们没有责备她,只是替她把伤口包裹起来。当然,也有人对精神病人的反常举动很恼火,甚至要惩罚他们,这是不妥的。因为对于精神病人,我们不能奢望他们有与正常人一样的举动。
事实上,我这样坚持对她治疗几个月后,这个女孩痊愈了。一年后,我再次去曾经收容过她的精神病医院时,在路上遇见了她;她看起来十分健康。
“您去哪儿呢,阿德勒医生?”她问我。
“我要去那家你曾经生活过两年的医院,跟我一起去吧。”我回答。于是,这个女孩和我一起去了医院,并见到了曾经给她看过病的医生。我建议那位医生不妨抽时间与这个女孩聊聊。后来,那位医生很迷惑地和我说:“这个女孩很健康。可有件事让我不是很开心,她好像对我没有什么好感。”
其实,病人对待医生的态度总是取决于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我后来继续长时间地观察过这个女孩,她一直非常健康,而且自己谋生,与别人关系融洽。所有见过她的人,都不相信她患过精神病。
我还见到过一位女士,她的三个女儿都出嫁了,她的丈夫也死于一次意外事故,这完全打乱了她的生活。她觉得很孤单,便试图去外国旅游来放松自己。可这并没有让她的状态改善,反而使她的境况更糟糕。她后来患上了抑郁症,她新交的朋友也陆续离开了她。
这位女士曾经打电报让女儿来看望她,结果每个孩子都有借口,没有一个来看望她,只是请了一位护士照顾她。可以说,抑郁症是对所有与患者有关的人一个重大考验,这种患者的深层心理含义是希望获得别人的照顾与帮助。如果达不到这种目标,抑郁症患者便常会选择以自杀来报复别人。
所以,医生一定要避免给这些病人以自杀的借口。对此,我给抑郁症患者的第一条原则便是:“绝不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假如抑郁症患者可以随心所欲,就无法选择某一个借口来自杀。所以,我常对他们说:“你要是想去剧院,或者想去旅游,或者又不想去了,一切随你就好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人所处的最佳处境,并满足了其对优越感的需要。这样的方式很有效,在我治疗过的抑郁症患者中,从未出现自杀的行为。
很多时候,虽然我鼓励病人可以随心所欲,但他们还是会回答:“我什么都不喜欢。”
对这样的问题,我也是胸有成竹的,我会回答说:“那就不要做任何你不喜欢的事情。”
还有病人说:“我就想天天待在床上。”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知道一旦允许了,他们就很有可能不再这样做;若是我拒绝了,便会激起他们的反抗。所以,我总是表示同意,这其实是一种策略。还有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假如你能这样做,两周之内就可以痊愈。你可以每天都想想怎样才能取悦别人。”
一般来说,当我这样告诉病人时,他们可能在绞尽脑汁地想:“我怎样才能让别人更烦恼呢?”
其实,病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很有趣。有人说:“这种事情易如反掌,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通常来说,这样回答的病人往往并没有这样做。于是,我常会对他们说:“假如你晚上睡眠不好,你可以把所有时间用来考虑怎样取悦别人。这样的话,你的健康会明显改善。”在第二天见到他们时,我会问:“你是否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了呢?”
他们一般回答:“是的,我昨晚想了一下,很快就倒床睡了,竟没有像往常一样失眠。”当然,要起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我们和病人沟通时,必须真诚、友善。
还会有人说:“这种做法太烦琐了,我不会这样做。”
我会告诉他们:“不要觉得烦,你可以时不时地想想别人。”这样的话,我们便可以再次把他们的兴趣引向别人。
或许还有人说:“我为什么要去取悦别人?别人并未取悦我!”
这时,我会回答:“你不妨想下自己的身体。假如别人没有那样做,也会生病的。”
总之,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希望病人对别人产生兴趣,而且我深深地知道,他们患病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合作精神。只要一个人懂得平等、友善地与别人发生联系,他们也就痊愈了。
3.犯罪性疏忽。
假如一个人缺乏社会感,内心缺乏对别人的兴趣,就可能导致“犯罪性疏忽”。比如说,一个人随意丢下一根火柴,结果引发一场森林火灾。最近还有个案子,一名工人下班回家时,仅图自己方便,就把一根电缆横放在路上,结果一辆汽车经过时,触及电缆,导致车上的人全部死亡。
在上面的两个案子中,肇事者主观上并没有想伤害他人,在道德上好像没什么罪过,可由于他们内心对别人缺乏兴趣,最后还是给别人,乃至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可见,社会感缺失的人,极容易给他人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我们有时见到的一些脏兮兮的小孩,还有一些摔碟子、摔碗的孩子等,从他们身上同样可以看到一种合作精神的缺失。
社会兴趣与社会平等
我们从小在家庭与学校里就被教导要对别人感兴趣,实际上是从小便被培养一种社会兴趣。实际上,社会感并非遗传,但社会感方面的潜能却是遗传而来的。这种潜能的发展还会与下列因素相一致:父母是否对孩子感兴趣,以及孩子对所处环境的判断。
假如孩子觉得周围都是敌人,就无法期望他交到更多的朋友,也难以成为别人的良友。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是别人的奴隶,那么他以后就难以与别人和平相处,而总是期望控制别人。倘若他们只关注自己的身体,就会逐渐把自己同外界隔离开来。
关于这点,我们在前面已提及,比如,父母之间应该平等相待,并与外界保持友好而亲密的朋友关系。假如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觉得家庭内外都有值得信赖的人。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班里的一分子,并认为可以与别的孩子建起友谊。于是,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就为一个人日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做了准备。
实际上,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具有社会性的人,成为人类中平等的一员。一个人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可能真正意义上面临生活,并努力寻找到促进他人幸福的有效途径。
假如一个人可以通过有益的工作与幸福的婚姻为社会做出贡献,他就不会老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会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友善。在这个世界上,他可以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还可以得心应手地应付自己的困难。他会这样勉励自己:“这是我的世界,我要行动起来,积极筹划人生,而不应该是坐等观望。”
于是,他会觉得自己属于整个漫长人类进程中的一部分,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正是自己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时代。的确,这个世界存在邪恶与困难、偏见和灾难,但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世界,通过改善它们,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我们相信,假如每个人都能这样面对自己的任务,那么,他们会为改善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要再次重申的是,我们人生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唯有以合作的方式才可以解决。基于此,我们对一个人完整的评价也正是这样:他在工作上应该是个好同事,在爱情和婚姻上是个好伴侣。唯有如此,才可以证明他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