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当九江被攻下的时候,太平军在江西已处于不利局面,罗大纲、周国虞奉天王之命,率领在赣的三万余名太平军官兵,从饶州、广信一带,与李秀成在浙江的部队会合,北卫天京,南辟福建。
李秀成,广西滕县人,是内讧以后崛起的重要军事将领。此人智勇双全,对天国忠心耿耿,受到天王的器重。天京内讧后,在广大将士的衷心拥戴下,石达开进京主持朝政。但这时的洪秀全被内讧吓怕了,再也不敢完全相信异姓人,他名义上尊石达开为义王,实际上却把权力交给了两位昏庸贪劣的兄长洪仁发、洪仁达,封他们为安王(后改封为信王)、福王(后改封为勇王),监视石达开。石达开气愤至极,率领十多万精兵离京出走。天国又一次面临危局。洪秀全当机立断,重新组建最高军事领导集团,任命赞王蒙得恩为正掌率、中军主将,成天豫陈玉成为又正掌率、前军主将,合天侯李秀成为副掌率、后军主将,李秀成堂弟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昌辉的弟弟韦俊为右军主将。
咸丰八年六月十七日,曾氏上《恭报起程日期折》。折中抄录了一段诏命:"前因江西贼匪窜入浙江之常山、开化,围逼衢州府城,迭由江南徽州等处调拨援师驰往救援,恐官军无所统属,特加漳州镇总兵周天受提督衔,督办浙江防剿事宜。嗣因处州失守,并攻陷金华所属之永康、武义二县,恐周天受资望较浅,未能统率众军,复谕和春前往督办。兹据和春奏,现在患病未痊,刻难就道。东南大局攸关,必须声威素著之大员督率各军,方能措置裕如……本日已明降谕旨,令曾国藩驰驿前往浙江办理军务。"在这道奏折中,曾氏还写道:"伏念浙江完富之区,关系东南大局,贼势方张,亟应迅筹援剿,遵即于初七日自家启程,十二日抵长沙,与抚臣骆秉幸会商。"并向朝廷表态:"臣才质凡陋,频年饱历忧虞,待罪行间,过多功寡,伏蒙皇上鸿慈,曲加矜宥,惟有殚竭愚忱,慎勉襄事,以求稍纾宵旰忧勤。"咸丰八年六月初四日,曾氏给九弟国荃的信上说:"圣恩高厚,令臣下得守年余之丧,又令起复,以免避事之责。感激之忱,匪言可喻。"又说:"先大夫少时在南岳烧香,抽得一签云:'双珠齐入手,光采耀杭州。'先大夫尝语余云:'吾诸子当有二人官浙。'今吾与弟赴浙剿贼,或已兆于五十年以前乎?"
罗大纲、周国虞与李秀成会合后,声势浩大,浙江告急。朝廷欲急调湘勇赴浙江,但浙江提督周天受资望浅,不堪统率,只得任命钦差大臣、江南大营提督和春指挥。恰逢和春患病,不能受命。胡林翼趁此机会,联合官文火急上奏,请起复曾国藩,又鼓动骆秉章支持。湘勇出湖南后,骆秉章于钱粮支持甚厚,曾骆关系大为改善。骆亦不愿湘勇落于满人手里,便欣然上奏,并答应湖南继续全力支持饷糈。朝廷环顾四方,的确再无合适的人可以代替曾国藩,于是再次赏他一顶兵部侍郎空衔,命火速奔赴前线;同时又谕令官、胡、骆,既作保人,则必须确保湘勇的粮饷。
咸丰八年六月初三日曾国藩接到上谕,初七日便整装离开了荷叶塘。他不再向朝廷讨价还价,要督抚实职了,反而生怕收回成命,离家前便打发荆七赍着"奉命援浙,即日择将出兵"的奏疏,先行赶到长沙,借湖南巡抚衙门的官封拜发。曾国藩之所以立即受命上路,除急于重统湘勇以酬夙志外,还有一件事,使他确信此次援浙,是走向立功坦途的一个吉兆。
六年前,还是在为江氏守丧的时候,曾麟书对曾国藩兄弟说,四十年前,他去南岳烧香拜菩萨,在上封寺求得一签。签云:双珠齐入手,光彩耀杭州。曾麟书欣喜异常,回来对江氏说:"我今后必有两个儿子在浙江做官。""真是灵验!"曾国藩心想,"可惜父亲死了,不然,看着儿子带勇入浙,该有几多高兴!"去年春天,曾国藩不待皇上批准,匆匆回籍奔丧的事,引起左宗棠大为不满。他肆口谩骂曾国藩自私无能,临阵脱逃。左宗棠是个从不掩饰情感的人,情绪一上来,就不顾一切,骂曾国藩骂得起劲的时候,他甚至把这个曾令他佩服的老友说得一无是处,连曾国藩多年自我标榜的忠敬诚信,也被他一概斥之为虚伪。左宗棠如此带头攻击,一时间长沙官场哗然和之,给蛰居荷叶塘守丧的曾国藩极大的刺激。他本已身心憔悴,经此打击,更添一重痛苦。曾国藩恨死了不念旧情的左宗棠,也恨死了不明事理的长沙官场,发誓永不与左宗棠说话,也永不与长沙官场往来。
在前往长沙的途中,就如何会见左宗棠一事,曾国藩思考了很久。先前的发誓自然已经过去,既然复出带兵,怎能不与左宗棠说话?已经大彻大悟的曾国藩,对左宗棠一年前骂他的所有的话都可以不再计较,惟独对"虚伪"二字难以释怀。他一生最恨别人虚伪,想不到这个最招他厌恨的字眼,竟然由相交二十多年的老友加于自己的头上,如何不令他气愤伤心!想到这里,曾国藩决定把与左宗棠的会见降到最低的规格,学孔子见阳货的办法,俟其外出时,到他的家里走一趟,然后留一张名刺,匆匆离开。这是一个最妙的办法,说见了又未见,说未见又见了。转念一想,这个办法不好。心高气傲、明察秋毫的左宗棠一眼就会识破这个陈旧的小花招,造成的后果必然是二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无论对湘勇,还是对他个人,左宗棠都是有大恩在前的;何况人才难得,对江西战事的几次建议,当时不在意,现在想起来,吃亏就吃在没有听这个今亮的话。左宗棠信中反复谈用兵之道贵在审势,而自己恰恰就在审势这一点上欠缺功夫。这是一个古今少见的将材!今后还得要重用他,让他带一支人马独当一面,万不可冷淡!
瞻前顾后地想了很久,曾国藩决定把这次与左宗棠的会见,当作自己转向黄老之术的第一步,实地检验一下究竟效果如何。
昨天夜晚,骆秉章打发人告诉左宗棠,说是曾国藩在拜会他的时候说过,今上午亲来左府看望老友。骆秉章深知左宗棠的倔脾气,特为关照,希望他不再计较去年的事,把这次曾的主动来访,当作捐弃前嫌、和好如初的好机会。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恨意仍未消,他不大情愿见曾国藩。今年三月,他把妻儿从东山接出,和陶桄夫妇一起,住在戥子桥外的陶公馆里。一大早,左宗棠打发陶恭在门外十字路口探听曾国藩来访的情况,随时向他报告。他自己则带着前几天从湘阴来的老表吴伟才,一同巡查后花园的施工。
陶公馆后面有一大片荒芜的土地,过去陶桄没有理会它,左宗棠看着荒在那里可惜,便自己设计了一个花园,命人按图施工。现在,这个花园就要全面竣工了。
花园的正中是一个大水池。盈盈清水中养着几百尾鱼,青翠的荷叶罩在水面上,益发增加几分幽静。正当盛夏,粉红色的荷花满池绽开,如同西子湖从杭州移到了长沙。左宗棠看着欢喜,给它取个名字,叫"武侯池"。凿池开挖出来的泥土就堆在旁边,形成一座小小的山岗,上面栽些青篁幼松。再热的夏日南风,经过松竹的过滤,也增添三分清凉。左宗棠称它为"卧龙岗"。卧龙岗下有一栋竹篱编就、茅草为顶的房子。房子里正中矮几上摆一张古琴,壁上挂着主人最喜爱的"隆中对"古画。这个茅屋被命名为"隐贤庐"。
《左宗棠年谱》中附录郭嵩焘咸丰八年致左宗棠信函, 内中说:"初三日,再召见养心殿西暖阁,温谕移时。问曰:'汝可识左宗棠?'曰:'自小相识。'上曰:'自然有书信来往。'曰:'有信来往。'曰:'汝寄左宗棠书可以吾意谕知,当出为我办事。左宗棠所以不肯出, 系何原故?想系功名心淡。'曰:'左宗棠亦自度赋性刚直,不能与世合。在湖南办事,与抚臣骆秉章性情契合,彼此亦不肯相离。'上曰:'左宗棠才干是怎样?'曰:'左宗棠才极大,料事明白,无不了之事,人品尤极端正。'曰:'左宗棠多少岁?'曰:'四十七岁。'上曰:'再过两年五十岁,精力衰矣。趁此时年力尚强,可以一出任事也。莫自己糟踏,须得一劝劝他。'曰:'臣也曾劝过。他只因性刚不能随同,故不敢出。数年来却日日在省办事。现在湖南四路征剿。贵州、广西筹兵筹饷,多系左宗棠之力。'上曰:'闻渠意想会试?'曰:'有此语。'曰:'左宗棠何必以进士为荣!文章报国与建功立业所得孰多?他有如许才,也须一出办事方好。'曰:'左宗棠为人是豪杰,每言及天下事,感激奋发。皇上天恩如能用他,他亦万无不出之理。'上乃言及他事。"
左宗棠的官职虽只是一个在籍四品卿衔兵部郎中,实则此时已名动九重。早在咸丰五年,御史宗稷辰向朝廷推荐人才,他的名字便赫然列在首位。自那以后,每逢两湖有人进京,咸丰帝则询问左宗棠。前不久又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郭嵩焘,详细问明左宗棠的情况,鼓励他努力办事。当得知左常以举人功名自憾,极欲会试时,咸丰帝竟然宽慰道:"何必以进士为荣,文章报国与建功立业,所得孰多?他有这等才能,务必充分发挥才是。"这些话传到左宗棠耳中,自然更激发他要做一番轰轰烈烈大事的雄心壮志,也促使他更加自命不凡。他今年虽已四十七岁,精力却仍旺盛过人。几个月前,张氏妾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近半百的人再添男丁,他欢喜无尽。
王家壁《狄云行馆偶刊》一书 《同禄命小记》:"湘阴吴伟才,左恪靖伯三姑母次子也,与恪靖伯同以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日寅时生。所居相距八里许,两家报喜者,相遇于途中玉石桥。其八字则壬申、辛女、丙午、庚寅也。少有奇童之目,与恪靖同。至道光壬辰,恪靖伯与兄景乔(宗植)中书君同举于乡,而伟才.改业屠。恪靖伯督浙闽时,伟才尝一至闽。恪靖伯勋业烂然,所杀贼以千万计,而伟才禄命中之杀刃,仅用之于屠豕,何也?昔与文潞公同命者,仅得与同席而食者数十日,与此事皆可解而不可解。大小戊子,雌雄甲辰,又何足云也。伟才好大言,尝曰太公隐于屠沽,何独余也。今尚健在,虽不在屠肆,而亲旧岁时用牲,或召之,辄欣然鼓刃而往。同治八年十月十四日,恪靖伯言于甘肃泾州瓦云驿营次,时南北路官军皆连获大捷,甘境行肃清矣。"两老表并肩来到武侯池边的一座石牛雕像旁。这是一头壮实的大水牛,头、腹、尾、四蹄都雕得极好,尤其那对弯曲的角,在头的两侧画出两个圆圈,既逼真又很具美感。整个石牛的尺寸,与一头真牛的大小完全一样,再加上用黑色岩石雕出,远远地看起来,还真是一头刚从池中沐浴上岸的耕田牯牛哩!
"表哥,你的后花园有武侯池、卧龙岗、隐贤庐,这我晓得,你是当今的诸葛亮,缺不了这些名目。但为何要雕一个石头牯牛放这里?从小起,牛还见得少吗?一个石头牛有么子好看的!"老表吴伟才指着石牛问。
左宗棠的这个表亲是他的三姑母的次子。说来也真是凑巧,两个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所生。吴伟才家住湘江东边,左宗棠家住湘江西边,生日那天,两家报喜的人居然在江边相遇。过几年长大了,都争当表哥,谁也不愿做表弟。左宗棠对吴伟才说:"我们也不要争了,谁的书读得好,谁就当哥哥。"结果每次考试,左宗棠总是第一,吴伟才终于服了输,称左为兄。吴伟才读书不成,加之后来家道中落,于是改行做了屠户。
表兄弟俩有次一同请人算八字。左宗棠报了壬申年辛亥月丙午日庚寅时之后,瞎子用手掐了半天,突然大声说:"恭喜恭喜,这是一个大富大贵的八字。"左宗棠大喜。
吴伟才也高兴,忙对瞎子说:"我的八字也是壬申辛亥丙午庚寅,你也给我算算。"瞎子也掐了半天,再摸摸他的头,又摸摸手,叹口气说:"八字虽好,可惜生的地方没选好。请问你是生在河东,还是河西?" "河东。"吴伟才答。
"这就对了。"瞎子翻了翻两只白眼珠,说:"生在河西者,杀人万万,出将入相;生于河东者,杀牲万万,屠猪宰羊。"三十年后,果然左宗棠拜相封侯,吴伟才也当了一世的屠户。左宗棠特为赏那瞎子五百两银子。不料瞎子命不好,生病无钱治,早死了,也没有妻儿。左宗棠便给他砌了一座好坟墓,墓前立了一块高高的石碑。吴伟才气不过,夜里偷偷把碑给砸了。
这是个传闻故事,想必不是真的。世上真有这等料事如神的瞎子,他早就为自己寻找一个发财致富的机会了,何致于贫病交加,无家无室!
当时左宗棠听了表弟的提问后,正色道:"这你就不懂了,我原本是牵牛星下凡。""牵牛星下凡?你是如何晓得的?"屠户很惊讶。
"我三十岁生日那年,太白金星亲自托梦给我,说我前生乃是牵牛星,今生注定要为世人吃苦负重。"吴伟才看他神色庄重,并无半点说笑话的味道,感叹起来:"怪不得我和你八字相同,命却相差这样远,原来你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我哪能跟你比!"左宗棠抚摸着石牛的弯角,没有说话,那样子显然是赞同老表的这番感慨。
"老爷,曾侍郎已到了营盘街。"陶恭急急忙忙地跑进后花园禀告。
"是坐轿,还是骑马?"左宗棠停止抚摸石牛,双目闪亮地望着陶府家人。
"曾侍郎是坐轿来的,坐的绿呢大轿。""你去传我的话,关闭大门小门,今日任何客都不见,叫他曾侍郎打轿回府!"左宗棠斩钉截铁地下命令。
"是!"陶恭虽然遵令,两脚却并未移动。他深为不解:曾侍郎专程来访,为何要关门不见?
"站着干什么?快去!"左宗棠挥手,"关门是门房的事,你依旧到外面去观察,有什么动静,再来禀报。"陶恭出去了。吴伟才说:"表哥你这样做,曾侍郎会要见怪的。""让他见怪去好了。"左宗棠又细细地审看起石牛来,对老表说,"你看它的下巴是不是还要肥一点才好?"左宗棠边说边摸着自己胖胖的下巴,仿佛那头牛就是以他为原型雕的一样。
"老爷,曾侍郎在司马里口子上下了轿,徒步向这里走来。"一会儿,陶恭又进来禀报。
"什么!他下了轿?"左宗棠大出意外。略停片刻,又问,"他穿的什么衣?官服,还是便衣?随从有多少人?""他没有穿官服,穿的是一件灰灰的长褂子,也没有随从,一个人。"陶恭在陶府当了二十年的差,办事能干,观察事物也仔细。
"没有看错?"左宗棠拉长声调问。
"没有看错。"陶恭回答得干脆。
左宗棠沉吟一会,断然说:"打开右边的侧门迎接!""季高,四年多不见,你比先前还显得年轻了!"曾国藩刚从右侧门坎进来,一眼看见左宗棠,便抢先打招呼。那笑容的真切,声调的亲热,仿佛在他们的友谊中从来就没有过裂痕似的,一如以往的亲密无间。
"涤生,是你来了!"对于曾国藩的如此态度,左宗棠颇感意外,连声说,"书房坐,书房坐。"一边高喊献茶,一边忙将自己手中的旧蒲扇递过去。
"这么热的天气,你还放驾,难为了!"左宗棠望着曾国藩说。心里想:四年多不见,他的确是衰老多了。这样想过后,觉得自己去年对他的肆意攻讦有点过分了。
"昨天下午见过骆中丞后,我就要来看你。骆中丞说你这两天偶有不适,劝我晚上莫打扰了。"曾国藩轻轻摇着大蒲扇,关切地问,"今天好些了吗?""好多了,明天就去衙门办事。"这时,陶恭端来一大盆切好的西瓜。左宗棠招呼曾国藩吃西瓜。曾国藩没有客套,拿起一块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看着曾国藩全无芥蒂的神态,左宗棠心里隐隐升起一股歉疚,说:"伯父安葬妥帖了吗?这一年多来,琐琐碎碎的事情很多,也没有给他老人家去磕个头,真是很对不住。""哪里,哪里!"曾国藩拿起毛巾擦擦嘴巴,说,"我这次能够得以为父亲办理身后之事,尽一个做儿子的孝顺,全是靠的你赐予呀!""这话从何说起?"左宗棠一时不解。
"季高,那一年在水陆洲,不是你一番开导,我早就作一个不忠不孝的罪人死了,哪还有为父亲送葬的时候!"曾国藩的态度极为诚恳真挚。左宗棠见他此时此地,绝口不提自己去年对他的攻讦,反而以感激的心情回忆那夜船舱里的责骂,不禁大为感动起来。他是个直性情的人,觉得应该表示一点自己的歉意。"涤生,你去年从江西回来,我当时认为有些不妥,说了几句你不爱听的话,你不会介意吧!"
《湘绮楼日记》光绪四年四月十一日:"作军志。咸丰六年至八年,湖南协济江西军饷银二百九十一万五千两。此左生之功也。左生于江西殊胜曾公。"
"季高,看你说到哪里去了!我们二十多年的交往,情同骨肉,那几句话还能记在心里?况且,你说的都有道理。"曾国藩真诚地说,"就如当年一样,你话虽说得重了点,但纯是一片好心。这几年,你在很艰难的条件下,为湘勇筹拨了二百九十万两饷银。你为江西战场作出的贡献比我大得多。你的几点军事建议,我后悔没有早采纳,不然九江、湖口早就拿下了。""正是这话!"左宗棠素来不会谦虚客套,直来直去,心里怎么想的,嘴里便怎么说,"实话对你讲,润芝、雪琴他们之所以连克长江沿线城镇,就是用我的主动出击的主意。涤生,稳扎稳打,是你的长处,不能出奇制胜则是你的短处。要想百战百胜,必须两者相结合。这次复出带兵,我希望你能更多地注意审时度势,出奇制胜。""你说得很对,我的失败,就在于太平实,缺乏奇策。在这方面,你今后还要多给我指点指点。"这句话,一半是为了讨得左宗棠的欢心,一半也是曾国藩的心里话。这段时期来,他检讨自己的过失,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个问题。
"的确,你的打仗和你的为人一样。"左宗棠笑着说,"为人要稳重实在,不过兵者阴事,越诡计多端越好。""不错,不错"曾国藩也爽朗地笑起来。
过一会,他以极其恳切的语调说:"说句实在话,我并不够格统领湘勇,你才具备着真正的统帅之才。"这句话,说到左宗棠的心坎里去了。不过,再直爽的他,也不能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话,遂微微一笑道:"湘勇的统帅是你,这是皇上钦命的,谁还能不承认?看今后战事的发展如何,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也可以自领一军,作你的辅翼。""若这样,那就太好了!"曾国藩兴奋地站起来,走到左宗棠身边,郑重地说,"季高,我想求你一事。""何事?"左宗棠见他一副严肃的模样,心里想:八成是求我给他筹一笔大饷。
"我在荷叶塘守制时,取《道德经》之义,凑了一副联语,想用篆体写出来,挂在居室中,可惜我的篆字太差。你是三湘篆字高手,求你给我书写如何?"说左宗棠是篆字高手,这分明是出格的恭维。湖南的书法家多得很,篆字写得好的也大有人在,左宗棠自知他的字,包括篆体在内,充其量在长沙城里也只算得上二流。不过,左宗棠一向喜出格恭颂。他心里高兴,忙说:"你想的是哪几句话,讲吧!"说着便起身到大柜边去拿纸。
欧阳兆熊《水窗春呓》卷上《一生三变》:"先是,文正与胡文忠书,言及恪靖遇事掣肘,哆口谩骂, 有'欲效王小二过年永不说话'之语。至八年夺情再起援浙,甫到省,集'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宇,属恪靖为书篆联以见意。交欢如初,不念旧恶。"
"这副联语的上联是:敬胜怠,义胜欲。""行!"没等曾国藩说完,左宗棠便插话,手里拿着一叠宣纸。
"下联是:知其雄,守其雌。"左宗棠把纸摊开在桌面上,正要取笔,听到下联,心里一怔:这是什么意思?很快,他明白了:曾涤生这个滑头,原来是借这副联语,在我的面前进一步表明他的心迹。他将我比作雄,自己甘愿为雌。唉,也真难为了他!左宗棠想到此,停住了笔,笑着说:"涤生兄,听人说,你这一年多守丧期间,天天不离《道德经》《南华经》,俨然成了老庄的入室弟子。别人听了为你高兴,我听后为你惋惜。"曾国藩不露声色地坐到椅子上,等待着这位怪杰发出与众不同的议论来。
"老庄之说,养心则可,办事却不行。尤其是身处今世,我辈人更不可为其所迷。"左宗棠放下笔,严肃地说,"当今天下纷乱,强寇蜂起,君父处寝食不安之际,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正靠的英雄豪杰以刚强果敢之手段,杀尽匪贼,速平祸乱。这里要的是拯难救苦的良知,倡导的是敢为天下先的血性,窃以为柔退只能是授人以首的自灭之计,逍遥则更是极不负责任的逃避态度。老庄之道,今日诚不可取!"出自于左宗棠口中的这一番激昂的陈辞,曾国藩一点儿也不觉意外,这正是他自己多年来所怀抱的态度。他只能赞许,不能有任何非议。不过,今天的曾国藩,其心中的境界已升华到新的境地,不是左宗棠所能领略到的。他不想与左宗棠争辩。他知道辩亦无益。眼前这位气冲斗牛的左师爷,世上有几人辩得过?更何况他挟的是儒家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凛然正气,正可谓横扫千军如卷席一般,谁敌得了?曾国藩微微笑着,轻轻地点头,嘴里说:"有道理,有道理!""涤生,你的心意我已明白,这副联语不写了罢,我另送你一副,集的是武乡侯的话,可能对你的用兵打仗更有实益。"说罢,也不管曾国藩同意不同意,立时挥笔写就。上联写的是:"集众思,广忠益。"下联是:"宽小过,总大纲。"曾国藩看了拍手称快,高兴地说:"很好,很好,我收下了。你落个款吧!"左宗棠于是又提起笔,在后面补了几行小字:"涤生兄奉命复出,嘱余书老子'守雌'之言以自束。余以为不可,改书古亮之言以贻之。今亮咸丰八年六月于祇进不退斋。" 曾国藩双手接过这份重礼。
"这几天你下榻哪里?"左宗棠问。
"暂住在城南书院。"
"明天一早我来拜会你,与你谈谈这次浙江用兵的一些想法。""好!"曾国藩感激地说,"我在书院恭候大驾!"当左宗棠亲送曾国藩出门时,只见陶公馆中门大开,十多名衣冠整齐的仆从肃立两旁。曾国藩心里暗暗得意:此行的目的已圆满达到了!
三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当九江被攻下的时候,太平军在江西已处于不利局面,罗大纲、周国虞奉天王之命,率领在赣的三万余名太平军官兵,从饶州、广信一带,与李秀成在浙江的部队会合,北卫天京,南辟福建。
李秀成,广西滕县人,是内讧以后崛起的重要军事将领。此人智勇双全,对天国忠心耿耿,受到天王的器重。天京内讧后,在广大将士的衷心拥戴下,石达开进京主持朝政。但这时的洪秀全被内讧吓怕了,再也不敢完全相信异姓人,他名义上尊石达开为义王,实际上却把权力交给了两位昏庸贪劣的兄长洪仁发、洪仁达,封他们为安王(后改封为信王)、福王(后改封为勇王),监视石达开。石达开气愤至极,率领十多万精兵离京出走。天国又一次面临危局。洪秀全当机立断,重新组建最高军事领导集团,任命赞王蒙得恩为正掌率、中军主将,成天豫陈玉成为又正掌率、前军主将,合天侯李秀成为副掌率、后军主将,李秀成堂弟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昌辉的弟弟韦俊为右军主将。
咸丰八年六月十七日,曾氏上《恭报起程日期折》。折中抄录了一段诏命:"前因江西贼匪窜入浙江之常山、开化,围逼衢州府城,迭由江南徽州等处调拨援师驰往救援,恐官军无所统属,特加漳州镇总兵周天受提督衔,督办浙江防剿事宜。嗣因处州失守,并攻陷金华所属之永康、武义二县,恐周天受资望较浅,未能统率众军,复谕和春前往督办。兹据和春奏,现在患病未痊,刻难就道。东南大局攸关,必须声威素著之大员督率各军,方能措置裕如……本日已明降谕旨,令曾国藩驰驿前往浙江办理军务。"在这道奏折中,曾氏还写道:"伏念浙江完富之区,关系东南大局,贼势方张,亟应迅筹援剿,遵即于初七日自家启程,十二日抵长沙,与抚臣骆秉幸会商。"并向朝廷表态:"臣才质凡陋,频年饱历忧虞,待罪行间,过多功寡,伏蒙皇上鸿慈,曲加矜宥,惟有殚竭愚忱,慎勉襄事,以求稍纾宵旰忧勤。"咸丰八年六月初四日,曾氏给九弟国荃的信上说:"圣恩高厚,令臣下得守年余之丧,又令起复,以免避事之责。感激之忱,匪言可喻。"又说:"先大夫少时在南岳烧香,抽得一签云:'双珠齐入手,光采耀杭州。'先大夫尝语余云:'吾诸子当有二人官浙。'今吾与弟赴浙剿贼,或已兆于五十年以前乎?"
罗大纲、周国虞与李秀成会合后,声势浩大,浙江告急。朝廷欲急调湘勇赴浙江,但浙江提督周天受资望浅,不堪统率,只得任命钦差大臣、江南大营提督和春指挥。恰逢和春患病,不能受命。胡林翼趁此机会,联合官文火急上奏,请起复曾国藩,又鼓动骆秉章支持。湘勇出湖南后,骆秉章于钱粮支持甚厚,曾骆关系大为改善。骆亦不愿湘勇落于满人手里,便欣然上奏,并答应湖南继续全力支持饷糈。朝廷环顾四方,的确再无合适的人可以代替曾国藩,于是再次赏他一顶兵部侍郎空衔,命火速奔赴前线;同时又谕令官、胡、骆,既作保人,则必须确保湘勇的粮饷。
咸丰八年六月初三日曾国藩接到上谕,初七日便整装离开了荷叶塘。他不再向朝廷讨价还价,要督抚实职了,反而生怕收回成命,离家前便打发荆七赍着"奉命援浙,即日择将出兵"的奏疏,先行赶到长沙,借湖南巡抚衙门的官封拜发。曾国藩之所以立即受命上路,除急于重统湘勇以酬夙志外,还有一件事,使他确信此次援浙,是走向立功坦途的一个吉兆。
六年前,还是在为江氏守丧的时候,曾麟书对曾国藩兄弟说,四十年前,他去南岳烧香拜菩萨,在上封寺求得一签。签云:双珠齐入手,光彩耀杭州。曾麟书欣喜异常,回来对江氏说:"我今后必有两个儿子在浙江做官。""真是灵验!"曾国藩心想,"可惜父亲死了,不然,看着儿子带勇入浙,该有几多高兴!"去年春天,曾国藩不待皇上批准,匆匆回籍奔丧的事,引起左宗棠大为不满。他肆口谩骂曾国藩自私无能,临阵脱逃。左宗棠是个从不掩饰情感的人,情绪一上来,就不顾一切,骂曾国藩骂得起劲的时候,他甚至把这个曾令他佩服的老友说得一无是处,连曾国藩多年自我标榜的忠敬诚信,也被他一概斥之为虚伪。左宗棠如此带头攻击,一时间长沙官场哗然和之,给蛰居荷叶塘守丧的曾国藩极大的刺激。他本已身心憔悴,经此打击,更添一重痛苦。曾国藩恨死了不念旧情的左宗棠,也恨死了不明事理的长沙官场,发誓永不与左宗棠说话,也永不与长沙官场往来。
在前往长沙的途中,就如何会见左宗棠一事,曾国藩思考了很久。先前的发誓自然已经过去,既然复出带兵,怎能不与左宗棠说话?已经大彻大悟的曾国藩,对左宗棠一年前骂他的所有的话都可以不再计较,惟独对"虚伪"二字难以释怀。他一生最恨别人虚伪,想不到这个最招他厌恨的字眼,竟然由相交二十多年的老友加于自己的头上,如何不令他气愤伤心!想到这里,曾国藩决定把与左宗棠的会见降到最低的规格,学孔子见阳货的办法,俟其外出时,到他的家里走一趟,然后留一张名刺,匆匆离开。这是一个最妙的办法,说见了又未见,说未见又见了。转念一想,这个办法不好。心高气傲、明察秋毫的左宗棠一眼就会识破这个陈旧的小花招,造成的后果必然是二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无论对湘勇,还是对他个人,左宗棠都是有大恩在前的;何况人才难得,对江西战事的几次建议,当时不在意,现在想起来,吃亏就吃在没有听这个今亮的话。左宗棠信中反复谈用兵之道贵在审势,而自己恰恰就在审势这一点上欠缺功夫。这是一个古今少见的将材!今后还得要重用他,让他带一支人马独当一面,万不可冷淡!
瞻前顾后地想了很久,曾国藩决定把这次与左宗棠的会见,当作自己转向黄老之术的第一步,实地检验一下究竟效果如何。
昨天夜晚,骆秉章打发人告诉左宗棠,说是曾国藩在拜会他的时候说过,今上午亲来左府看望老友。骆秉章深知左宗棠的倔脾气,特为关照,希望他不再计较去年的事,把这次曾的主动来访,当作捐弃前嫌、和好如初的好机会。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恨意仍未消,他不大情愿见曾国藩。今年三月,他把妻儿从东山接出,和陶桄夫妇一起,住在戥子桥外的陶公馆里。一大早,左宗棠打发陶恭在门外十字路口探听曾国藩来访的情况,随时向他报告。他自己则带着前几天从湘阴来的老表吴伟才,一同巡查后花园的施工。
陶公馆后面有一大片荒芜的土地,过去陶桄没有理会它,左宗棠看着荒在那里可惜,便自己设计了一个花园,命人按图施工。现在,这个花园就要全面竣工了。
花园的正中是一个大水池。盈盈清水中养着几百尾鱼,青翠的荷叶罩在水面上,益发增加几分幽静。正当盛夏,粉红色的荷花满池绽开,如同西子湖从杭州移到了长沙。左宗棠看着欢喜,给它取个名字,叫"武侯池"。凿池开挖出来的泥土就堆在旁边,形成一座小小的山岗,上面栽些青篁幼松。再热的夏日南风,经过松竹的过滤,也增添三分清凉。左宗棠称它为"卧龙岗"。卧龙岗下有一栋竹篱编就、茅草为顶的房子。房子里正中矮几上摆一张古琴,壁上挂着主人最喜爱的"隆中对"古画。这个茅屋被命名为"隐贤庐"。
《左宗棠年谱》中附录郭嵩焘咸丰八年致左宗棠信函, 内中说:"初三日,再召见养心殿西暖阁,温谕移时。问曰:'汝可识左宗棠?'曰:'自小相识。'上曰:'自然有书信来往。'曰:'有信来往。'曰:'汝寄左宗棠书可以吾意谕知,当出为我办事。左宗棠所以不肯出, 系何原故?想系功名心淡。'曰:'左宗棠亦自度赋性刚直,不能与世合。在湖南办事,与抚臣骆秉章性情契合,彼此亦不肯相离。'上曰:'左宗棠才干是怎样?'曰:'左宗棠才极大,料事明白,无不了之事,人品尤极端正。'曰:'左宗棠多少岁?'曰:'四十七岁。'上曰:'再过两年五十岁,精力衰矣。趁此时年力尚强,可以一出任事也。莫自己糟踏,须得一劝劝他。'曰:'臣也曾劝过。他只因性刚不能随同,故不敢出。数年来却日日在省办事。现在湖南四路征剿。贵州、广西筹兵筹饷,多系左宗棠之力。'上曰:'闻渠意想会试?'曰:'有此语。'曰:'左宗棠何必以进士为荣!文章报国与建功立业所得孰多?他有如许才,也须一出办事方好。'曰:'左宗棠为人是豪杰,每言及天下事,感激奋发。皇上天恩如能用他,他亦万无不出之理。'上乃言及他事。"
左宗棠的官职虽只是一个在籍四品卿衔兵部郎中,实则此时已名动九重。早在咸丰五年,御史宗稷辰向朝廷推荐人才,他的名字便赫然列在首位。自那以后,每逢两湖有人进京,咸丰帝则询问左宗棠。前不久又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郭嵩焘,详细问明左宗棠的情况,鼓励他努力办事。当得知左常以举人功名自憾,极欲会试时,咸丰帝竟然宽慰道:"何必以进士为荣,文章报国与建功立业,所得孰多?他有这等才能,务必充分发挥才是。"这些话传到左宗棠耳中,自然更激发他要做一番轰轰烈烈大事的雄心壮志,也促使他更加自命不凡。他今年虽已四十七岁,精力却仍旺盛过人。几个月前,张氏妾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近半百的人再添男丁,他欢喜无尽。
王家壁《狄云行馆偶刊》一书 《同禄命小记》:"湘阴吴伟才,左恪靖伯三姑母次子也,与恪靖伯同以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日寅时生。所居相距八里许,两家报喜者,相遇于途中玉石桥。其八字则壬申、辛女、丙午、庚寅也。少有奇童之目,与恪靖同。至道光壬辰,恪靖伯与兄景乔(宗植)中书君同举于乡,而伟才.改业屠。恪靖伯督浙闽时,伟才尝一至闽。恪靖伯勋业烂然,所杀贼以千万计,而伟才禄命中之杀刃,仅用之于屠豕,何也?昔与文潞公同命者,仅得与同席而食者数十日,与此事皆可解而不可解。大小戊子,雌雄甲辰,又何足云也。伟才好大言,尝曰太公隐于屠沽,何独余也。今尚健在,虽不在屠肆,而亲旧岁时用牲,或召之,辄欣然鼓刃而往。同治八年十月十四日,恪靖伯言于甘肃泾州瓦云驿营次,时南北路官军皆连获大捷,甘境行肃清矣。"两老表并肩来到武侯池边的一座石牛雕像旁。这是一头壮实的大水牛,头、腹、尾、四蹄都雕得极好,尤其那对弯曲的角,在头的两侧画出两个圆圈,既逼真又很具美感。整个石牛的尺寸,与一头真牛的大小完全一样,再加上用黑色岩石雕出,远远地看起来,还真是一头刚从池中沐浴上岸的耕田牯牛哩!
"表哥,你的后花园有武侯池、卧龙岗、隐贤庐,这我晓得,你是当今的诸葛亮,缺不了这些名目。但为何要雕一个石头牯牛放这里?从小起,牛还见得少吗?一个石头牛有么子好看的!"老表吴伟才指着石牛问。
左宗棠的这个表亲是他的三姑母的次子。说来也真是凑巧,两个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所生。吴伟才家住湘江东边,左宗棠家住湘江西边,生日那天,两家报喜的人居然在江边相遇。过几年长大了,都争当表哥,谁也不愿做表弟。左宗棠对吴伟才说:"我们也不要争了,谁的书读得好,谁就当哥哥。"结果每次考试,左宗棠总是第一,吴伟才终于服了输,称左为兄。吴伟才读书不成,加之后来家道中落,于是改行做了屠户。
表兄弟俩有次一同请人算八字。左宗棠报了壬申年辛亥月丙午日庚寅时之后,瞎子用手掐了半天,突然大声说:"恭喜恭喜,这是一个大富大贵的八字。"左宗棠大喜。
吴伟才也高兴,忙对瞎子说:"我的八字也是壬申辛亥丙午庚寅,你也给我算算。"瞎子也掐了半天,再摸摸他的头,又摸摸手,叹口气说:"八字虽好,可惜生的地方没选好。请问你是生在河东,还是河西?" "河东。"吴伟才答。
"这就对了。"瞎子翻了翻两只白眼珠,说:"生在河西者,杀人万万,出将入相;生于河东者,杀牲万万,屠猪宰羊。"三十年后,果然左宗棠拜相封侯,吴伟才也当了一世的屠户。左宗棠特为赏那瞎子五百两银子。不料瞎子命不好,生病无钱治,早死了,也没有妻儿。左宗棠便给他砌了一座好坟墓,墓前立了一块高高的石碑。吴伟才气不过,夜里偷偷把碑给砸了。
这是个传闻故事,想必不是真的。世上真有这等料事如神的瞎子,他早就为自己寻找一个发财致富的机会了,何致于贫病交加,无家无室!
当时左宗棠听了表弟的提问后,正色道:"这你就不懂了,我原本是牵牛星下凡。""牵牛星下凡?你是如何晓得的?"屠户很惊讶。
"我三十岁生日那年,太白金星亲自托梦给我,说我前生乃是牵牛星,今生注定要为世人吃苦负重。"吴伟才看他神色庄重,并无半点说笑话的味道,感叹起来:"怪不得我和你八字相同,命却相差这样远,原来你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我哪能跟你比!"左宗棠抚摸着石牛的弯角,没有说话,那样子显然是赞同老表的这番感慨。
"老爷,曾侍郎已到了营盘街。"陶恭急急忙忙地跑进后花园禀告。
"是坐轿,还是骑马?"左宗棠停止抚摸石牛,双目闪亮地望着陶府家人。
"曾侍郎是坐轿来的,坐的绿呢大轿。""你去传我的话,关闭大门小门,今日任何客都不见,叫他曾侍郎打轿回府!"左宗棠斩钉截铁地下命令。
"是!"陶恭虽然遵令,两脚却并未移动。他深为不解:曾侍郎专程来访,为何要关门不见?
"站着干什么?快去!"左宗棠挥手,"关门是门房的事,你依旧到外面去观察,有什么动静,再来禀报。"陶恭出去了。吴伟才说:"表哥你这样做,曾侍郎会要见怪的。""让他见怪去好了。"左宗棠又细细地审看起石牛来,对老表说,"你看它的下巴是不是还要肥一点才好?"左宗棠边说边摸着自己胖胖的下巴,仿佛那头牛就是以他为原型雕的一样。
"老爷,曾侍郎在司马里口子上下了轿,徒步向这里走来。"一会儿,陶恭又进来禀报。
"什么!他下了轿?"左宗棠大出意外。略停片刻,又问,"他穿的什么衣?官服,还是便衣?随从有多少人?""他没有穿官服,穿的是一件灰灰的长褂子,也没有随从,一个人。"陶恭在陶府当了二十年的差,办事能干,观察事物也仔细。
"没有看错?"左宗棠拉长声调问。
"没有看错。"陶恭回答得干脆。
左宗棠沉吟一会,断然说:"打开右边的侧门迎接!""季高,四年多不见,你比先前还显得年轻了!"曾国藩刚从右侧门坎进来,一眼看见左宗棠,便抢先打招呼。那笑容的真切,声调的亲热,仿佛在他们的友谊中从来就没有过裂痕似的,一如以往的亲密无间。
"涤生,是你来了!"对于曾国藩的如此态度,左宗棠颇感意外,连声说,"书房坐,书房坐。"一边高喊献茶,一边忙将自己手中的旧蒲扇递过去。
"这么热的天气,你还放驾,难为了!"左宗棠望着曾国藩说。心里想:四年多不见,他的确是衰老多了。这样想过后,觉得自己去年对他的肆意攻讦有点过分了。
"昨天下午见过骆中丞后,我就要来看你。骆中丞说你这两天偶有不适,劝我晚上莫打扰了。"曾国藩轻轻摇着大蒲扇,关切地问,"今天好些了吗?""好多了,明天就去衙门办事。"这时,陶恭端来一大盆切好的西瓜。左宗棠招呼曾国藩吃西瓜。曾国藩没有客套,拿起一块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看着曾国藩全无芥蒂的神态,左宗棠心里隐隐升起一股歉疚,说:"伯父安葬妥帖了吗?这一年多来,琐琐碎碎的事情很多,也没有给他老人家去磕个头,真是很对不住。""哪里,哪里!"曾国藩拿起毛巾擦擦嘴巴,说,"我这次能够得以为父亲办理身后之事,尽一个做儿子的孝顺,全是靠的你赐予呀!""这话从何说起?"左宗棠一时不解。
"季高,那一年在水陆洲,不是你一番开导,我早就作一个不忠不孝的罪人死了,哪还有为父亲送葬的时候!"曾国藩的态度极为诚恳真挚。左宗棠见他此时此地,绝口不提自己去年对他的攻讦,反而以感激的心情回忆那夜船舱里的责骂,不禁大为感动起来。他是个直性情的人,觉得应该表示一点自己的歉意。"涤生,你去年从江西回来,我当时认为有些不妥,说了几句你不爱听的话,你不会介意吧!"
《湘绮楼日记》光绪四年四月十一日:"作军志。咸丰六年至八年,湖南协济江西军饷银二百九十一万五千两。此左生之功也。左生于江西殊胜曾公。"
"季高,看你说到哪里去了!我们二十多年的交往,情同骨肉,那几句话还能记在心里?况且,你说的都有道理。"曾国藩真诚地说,"就如当年一样,你话虽说得重了点,但纯是一片好心。这几年,你在很艰难的条件下,为湘勇筹拨了二百九十万两饷银。你为江西战场作出的贡献比我大得多。你的几点军事建议,我后悔没有早采纳,不然九江、湖口早就拿下了。""正是这话!"左宗棠素来不会谦虚客套,直来直去,心里怎么想的,嘴里便怎么说,"实话对你讲,润芝、雪琴他们之所以连克长江沿线城镇,就是用我的主动出击的主意。涤生,稳扎稳打,是你的长处,不能出奇制胜则是你的短处。要想百战百胜,必须两者相结合。这次复出带兵,我希望你能更多地注意审时度势,出奇制胜。""你说得很对,我的失败,就在于太平实,缺乏奇策。在这方面,你今后还要多给我指点指点。"这句话,一半是为了讨得左宗棠的欢心,一半也是曾国藩的心里话。这段时期来,他检讨自己的过失,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个问题。
"的确,你的打仗和你的为人一样。"左宗棠笑着说,"为人要稳重实在,不过兵者阴事,越诡计多端越好。""不错,不错"曾国藩也爽朗地笑起来。
过一会,他以极其恳切的语调说:"说句实在话,我并不够格统领湘勇,你才具备着真正的统帅之才。"这句话,说到左宗棠的心坎里去了。不过,再直爽的他,也不能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话,遂微微一笑道:"湘勇的统帅是你,这是皇上钦命的,谁还能不承认?看今后战事的发展如何,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也可以自领一军,作你的辅翼。""若这样,那就太好了!"曾国藩兴奋地站起来,走到左宗棠身边,郑重地说,"季高,我想求你一事。""何事?"左宗棠见他一副严肃的模样,心里想:八成是求我给他筹一笔大饷。
"我在荷叶塘守制时,取《道德经》之义,凑了一副联语,想用篆体写出来,挂在居室中,可惜我的篆字太差。你是三湘篆字高手,求你给我书写如何?"说左宗棠是篆字高手,这分明是出格的恭维。湖南的书法家多得很,篆字写得好的也大有人在,左宗棠自知他的字,包括篆体在内,充其量在长沙城里也只算得上二流。不过,左宗棠一向喜出格恭颂。他心里高兴,忙说:"你想的是哪几句话,讲吧!"说着便起身到大柜边去拿纸。
欧阳兆熊《水窗春呓》卷上《一生三变》:"先是,文正与胡文忠书,言及恪靖遇事掣肘,哆口谩骂, 有'欲效王小二过年永不说话'之语。至八年夺情再起援浙,甫到省,集'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宇,属恪靖为书篆联以见意。交欢如初,不念旧恶。"
"这副联语的上联是:敬胜怠,义胜欲。""行!"没等曾国藩说完,左宗棠便插话,手里拿着一叠宣纸。
"下联是:知其雄,守其雌。"左宗棠把纸摊开在桌面上,正要取笔,听到下联,心里一怔:这是什么意思?很快,他明白了:曾涤生这个滑头,原来是借这副联语,在我的面前进一步表明他的心迹。他将我比作雄,自己甘愿为雌。唉,也真难为了他!左宗棠想到此,停住了笔,笑着说:"涤生兄,听人说,你这一年多守丧期间,天天不离《道德经》《南华经》,俨然成了老庄的入室弟子。别人听了为你高兴,我听后为你惋惜。"曾国藩不露声色地坐到椅子上,等待着这位怪杰发出与众不同的议论来。
"老庄之说,养心则可,办事却不行。尤其是身处今世,我辈人更不可为其所迷。"左宗棠放下笔,严肃地说,"当今天下纷乱,强寇蜂起,君父处寝食不安之际,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正靠的英雄豪杰以刚强果敢之手段,杀尽匪贼,速平祸乱。这里要的是拯难救苦的良知,倡导的是敢为天下先的血性,窃以为柔退只能是授人以首的自灭之计,逍遥则更是极不负责任的逃避态度。老庄之道,今日诚不可取!"出自于左宗棠口中的这一番激昂的陈辞,曾国藩一点儿也不觉意外,这正是他自己多年来所怀抱的态度。他只能赞许,不能有任何非议。不过,今天的曾国藩,其心中的境界已升华到新的境地,不是左宗棠所能领略到的。他不想与左宗棠争辩。他知道辩亦无益。眼前这位气冲斗牛的左师爷,世上有几人辩得过?更何况他挟的是儒家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凛然正气,正可谓横扫千军如卷席一般,谁敌得了?曾国藩微微笑着,轻轻地点头,嘴里说:"有道理,有道理!""涤生,你的心意我已明白,这副联语不写了罢,我另送你一副,集的是武乡侯的话,可能对你的用兵打仗更有实益。"说罢,也不管曾国藩同意不同意,立时挥笔写就。上联写的是:"集众思,广忠益。"下联是:"宽小过,总大纲。"曾国藩看了拍手称快,高兴地说:"很好,很好,我收下了。你落个款吧!"左宗棠于是又提起笔,在后面补了几行小字:"涤生兄奉命复出,嘱余书老子'守雌'之言以自束。余以为不可,改书古亮之言以贻之。今亮咸丰八年六月于祇进不退斋。" 曾国藩双手接过这份重礼。
"这几天你下榻哪里?"左宗棠问。
"暂住在城南书院。"
"明天一早我来拜会你,与你谈谈这次浙江用兵的一些想法。""好!"曾国藩感激地说,"我在书院恭候大驾!"当左宗棠亲送曾国藩出门时,只见陶公馆中门大开,十多名衣冠整齐的仆从肃立两旁。曾国藩心里暗暗得意:此行的目的已圆满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