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称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在唐都城长安。她的父亲武士彟虽然也是唐朝贵族,但祖先并不显要。武则天的祖籍是现在的山西文水,即当时的并州文水。武士彟做木材生意,后来因为正赶上隋炀帝大兴土木,结果发家致富。他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经常和权贵们交往,得到了一个下级军职。
李渊起兵反隋时,武士彟以军需官的身份跟随效劳。最后李渊攻克长安后,武士彟因功被拜为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开国功臣行列,从此成为唐朝的新权贵。公元620年,武士彟的元配夫人病逝,通过唐高祖做媒娶了隋朝显贵杨达的女儿。当时杨氏已经是40岁的老姑娘,后来为他生了三个女儿,第二个便是武则天。
武则天的少女时代是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度过的。公元635年,武士彟死在荆州都督任上,随后全家回到长安。前妻生下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和他们的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对待杨氏刻薄无礼,武则天孤女寡母四人在长安过了一段很不舒心的生活。
公元636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次年,14岁的武则天因美貌出众被召进宫中,做了级别很低的嫔妃——才人。武则天对宫廷生活充满着向往。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虽然她的长相的确十分妩媚,但是由于她性格倔犟,缺少女人该有的温柔,所以很不受太宗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12年,才人的称号也没有改变、提升。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当太宗还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武则天因没有生育被送到感业寺出家。她在感业寺出家的两年中,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李治即位后的第二年,适逢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前往感业寺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
已经28岁的武则天重获入宫的机会,这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她下决心要利用与高宗的感情,夺回失去的青春年华。事实上,这次入宫后,已经成熟的武则天就在权力之争中大显身手了。
武则天的再次入宫也和宫中的斗争有关,当时的王皇后为了和萧淑妃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做主张让武则天先蓄发,准备再入宫。王皇后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得高宗也很高兴。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仪,这是正二品的级别,超过了其他八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前后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总共才有12个子女。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这连主张让她进宫的王皇后也没有料到,结果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随着她在宫中的地位逐渐稳固之后,便开始有心计地活动了。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
公元654年,武则天的第二胎生下一位公主,很讨人喜欢。王皇后也禁不住前去看望,逗弄一番,知道皇帝要来就先走了。武则天趁机残忍地掐死亲生女儿,然后轻轻盖好被子。一会儿,皇帝来看女儿,武则天面带欢笑,带皇帝来到床前,掀开被子,佯装才发现自己女儿被害,失声痛哭。皇帝见此情景,十分震惊,赶忙追查是怎么回事。侍女告诉他,王皇后刚才来过。高宗大怒,武则天又趁机进谗言,使王皇后有口难辩。再加上王皇后久未生育,高宗就此准备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在封建社会,皇后的废与立属于国家大事,必须由众大臣们共同商议决定。武则天做皇后的阻力主要来自重臣国舅长孙无忌,还有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极力反对。朝廷中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高宗把长孙无忌等反对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废立问题。武则天则在帘子后面监听。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再立为皇后违背了礼制。
褚遂良也坚决反对,而且还磕头磕得流血,并提出要辞官回家。武则天见了,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把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褚遂良的性命虽然保住了,但被贬官到湖南长沙任都督。
最后,还是开国的功臣李世给高宗出了个主意,他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终于,公元654年,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将萧淑妃贬为庶人,立武则天为皇后。后来武则天将王皇后、萧淑妃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其报复心和残忍性可见一斑。
武则天做了皇后,先要清除对她威胁最大的长孙无忌。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受牵连,或被杀或被流放。
武则天的越来越专断也引起了高宗的不满,他和宰相上官仪商量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上官仪答应起草诏书。武则天安插在皇帝身边的耳目得知后赶忙报告。武则天赶到后,软硬兼施,说得高宗改变了主意,还把责任全推到了上官仪的身上。于是,武则天让许敬宗捏造上官仪和已经被废的太子李忠图谋反叛,将上官仪处死。
高宗软弱平庸,武则天有才干,且有手段,这也是她一步步登上女皇宝座的原因。武则天曾经上意见书十二条,也就是历史上的“建言十二事”,这里面包括了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广开言路等,基本上是一套较完整的治国方略。后来也被高宗颁布诏书推行。高宗后来之所以将处理政务的权力交给武则天,也是相信她有这方面的能力。
武则天之所以能在朝廷施展才干,和她重用庶族出身官员有很大的关系。到了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已基本定型,新的官员很多是出身寒微的,他们需要最高层的重用,而武则天就成了他们的总代言人。一大批文人学士成为武则天的鼎力助手。武则天则利用他们来打击旧贵族的反对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势与地位。
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势和皇位,做事心狠手辣,就连亲生儿子都不肯放过。武则天一共生有四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老三是李显,老四是李旦。第一个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长子李弘。公元656年,太子李忠被废黜,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李弘为人忠厚,处世谦虚忍让,而且很具有政治才干,高宗和大臣们对他都很满意。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高宗想把皇位传给李弘。
武则天却不愿意让儿子来侵夺自己已经习惯专权的政治权力,而且儿子一旦即位,自己的权力梦特别是女皇梦就要破灭了。况且,李弘不是那么听武则天的话。于是,在权力和亲情之间,武则天选择了前者。公元675年,武则天用毒药将年仅24岁的儿子李弘毒死。
李弘死后,高宗由于精神受到刺激,再加上原来的头疼病,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他已不能再操劳国家大事了,于是就想把皇位让给武则天。但是,朝中大臣们极力反对,武则天没能如愿,但这对于武则天却是个极大的刺激与鼓励。
李弘死后的一个月,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在处理政务过程中也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加上宰相们的辅佐,武则天又感到了权力将要离她而去了。所以,武则天指使人诬告太子贪恋女色,荒废政事。公元600年农历八月,李贤被废掉太子身份,贬为庶人,后来又被迫迁到巴州。
在李贤被废掉太子的第二天,三儿子李显被立为太子。683年,唐高宗病死,立下遗嘱,让太子即位,但国家大事还要听从武则天的意见,这成了武则天日后专权乃至成为女皇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显即位后就是唐中宗,他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李显为人非常软弱,所以对于让他即位,母亲还是比较接受的。但中宗也没有将宝座坐热,仅仅两个月就被武则天赶了下去。中宗即位后,想让岳父韦玄贞做宰相,但是父亲高宗临死时立的顾命宰相裴炎不同意,中宗便不可一世地说:“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又能怎么样?”裴炎便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刻召集大臣们到了乾元殿,将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在深宫之中。幽禁中宗后,武则天把小儿子李旦推上了皇位,即唐睿宗。
武则天虽然让小儿子继承了皇位,但不许他处理朝政,一切大事都由自己来决定。逐渐地,武则天做女皇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武则天首先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准备将来做都城用。她还把唐朝文武百官的名称进行了变动:尚书省改成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丞相,门下省改为鸾台,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这明显地是体现了女性特征。原来的宰相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改成了“同凤阁鸾台三品”。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也改了名称:吏部改成天官,户部成了地官,礼部是春官,兵部是夏官,刑部是秋官,工部是冬官。御史台分成了左肃政和右肃政两台,由左台负责监察朝廷,右台负责纠察地方郡县。
武则天这些为以后做女皇的准备活动被一些大臣识破,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公元684年农历九月,原来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徐敬业起兵反抗。
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十多天便召集了十万兵马。唐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专门写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据说武则天看了之后,并没有生气,而是感叹这样的人才没有为她所用。可见,武则天在用人上还是用些气量的,也很爱惜人才。
武则天连忙调动了30万兵马迎战,让李孝逸领兵平叛。徐敬业不久便连遭失败,他和骆宾王先后被部将杀死。只用了40天的时间,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武则天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大的政治危机。
在平定徐敬业的叛乱之后,武则天又对宰相班子进行了调整。因为宰相裴炎在这次危机中不但不帮助武则天对付徐敬业,还以此要求她还政于睿宗,结果被武则天处死。然后,武则天又罢免了其他几个宰相,补韦方质、武承嗣、韦思谦为宰相。以后的两年内,武则天对宰相班子进行了频繁的调整,建立了效忠于自己的执政集团。
为了给自己做女皇铺路,武则天在舆论方面利用迷信等手段来为自己树立威信。比如他的侄子武承嗣派人送一块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头,谎称是来自于洛水。武则天十分高兴,遂改年号为“永昌”。武则天还接受了睿宗和群臣上的尊号“圣母神皇”。这在历史上是绝对没有的,原来的皇帝只有在死后才有尊号,武则天打破了这个惯例。
武则天为做女皇做的这些准备,遭到了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李元嘉的武力反抗,但不久就被平定了。从此,再没有人对武则天的权势提出过挑战。
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教僧人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后来,她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之事。然后,她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基,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因此,武则天还把自己名字的“照”,改为“曌”,意为武氏王朝将如日月当空一样,长久永存。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为广揽人才,不计门第,不拘资格,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命人撰成农书颁行天下。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她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时,还大修地方水利工程,并且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官吏的标准。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且使国家粮仓储备充足、地方储粮富足、人口显著增加。
武则天掌权时期,也有很多过失。执政后,她多疑臣民不忠于自己,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严酷逼供,奖励告密,牵连了很多无辜的人。一些污吏刑讯逼供,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崇佛教、建寺院等活动,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宠爱男嬖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排除万难和阻碍,在执政时期,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但是,她后期执政的弊端,使她的功过参半。
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在唐都城长安。她的父亲武士彟虽然也是唐朝贵族,但祖先并不显要。武则天的祖籍是现在的山西文水,即当时的并州文水。武士彟做木材生意,后来因为正赶上隋炀帝大兴土木,结果发家致富。他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经常和权贵们交往,得到了一个下级军职。
李渊起兵反隋时,武士彟以军需官的身份跟随效劳。最后李渊攻克长安后,武士彟因功被拜为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开国功臣行列,从此成为唐朝的新权贵。公元620年,武士彟的元配夫人病逝,通过唐高祖做媒娶了隋朝显贵杨达的女儿。当时杨氏已经是40岁的老姑娘,后来为他生了三个女儿,第二个便是武则天。
武则天的少女时代是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度过的。公元635年,武士彟死在荆州都督任上,随后全家回到长安。前妻生下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和他们的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对待杨氏刻薄无礼,武则天孤女寡母四人在长安过了一段很不舒心的生活。
公元636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次年,14岁的武则天因美貌出众被召进宫中,做了级别很低的嫔妃——才人。武则天对宫廷生活充满着向往。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虽然她的长相的确十分妩媚,但是由于她性格倔犟,缺少女人该有的温柔,所以很不受太宗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12年,才人的称号也没有改变、提升。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当太宗还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武则天因没有生育被送到感业寺出家。她在感业寺出家的两年中,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李治即位后的第二年,适逢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前往感业寺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
已经28岁的武则天重获入宫的机会,这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她下决心要利用与高宗的感情,夺回失去的青春年华。事实上,这次入宫后,已经成熟的武则天就在权力之争中大显身手了。
武则天的再次入宫也和宫中的斗争有关,当时的王皇后为了和萧淑妃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做主张让武则天先蓄发,准备再入宫。王皇后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得高宗也很高兴。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仪,这是正二品的级别,超过了其他八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前后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总共才有12个子女。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这连主张让她进宫的王皇后也没有料到,结果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随着她在宫中的地位逐渐稳固之后,便开始有心计地活动了。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
公元654年,武则天的第二胎生下一位公主,很讨人喜欢。王皇后也禁不住前去看望,逗弄一番,知道皇帝要来就先走了。武则天趁机残忍地掐死亲生女儿,然后轻轻盖好被子。一会儿,皇帝来看女儿,武则天面带欢笑,带皇帝来到床前,掀开被子,佯装才发现自己女儿被害,失声痛哭。皇帝见此情景,十分震惊,赶忙追查是怎么回事。侍女告诉他,王皇后刚才来过。高宗大怒,武则天又趁机进谗言,使王皇后有口难辩。再加上王皇后久未生育,高宗就此准备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在封建社会,皇后的废与立属于国家大事,必须由众大臣们共同商议决定。武则天做皇后的阻力主要来自重臣国舅长孙无忌,还有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极力反对。朝廷中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高宗把长孙无忌等反对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废立问题。武则天则在帘子后面监听。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再立为皇后违背了礼制。
褚遂良也坚决反对,而且还磕头磕得流血,并提出要辞官回家。武则天见了,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把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褚遂良的性命虽然保住了,但被贬官到湖南长沙任都督。
最后,还是开国的功臣李世给高宗出了个主意,他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终于,公元654年,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将萧淑妃贬为庶人,立武则天为皇后。后来武则天将王皇后、萧淑妃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其报复心和残忍性可见一斑。
武则天做了皇后,先要清除对她威胁最大的长孙无忌。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受牵连,或被杀或被流放。
武则天的越来越专断也引起了高宗的不满,他和宰相上官仪商量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上官仪答应起草诏书。武则天安插在皇帝身边的耳目得知后赶忙报告。武则天赶到后,软硬兼施,说得高宗改变了主意,还把责任全推到了上官仪的身上。于是,武则天让许敬宗捏造上官仪和已经被废的太子李忠图谋反叛,将上官仪处死。
高宗软弱平庸,武则天有才干,且有手段,这也是她一步步登上女皇宝座的原因。武则天曾经上意见书十二条,也就是历史上的“建言十二事”,这里面包括了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广开言路等,基本上是一套较完整的治国方略。后来也被高宗颁布诏书推行。高宗后来之所以将处理政务的权力交给武则天,也是相信她有这方面的能力。
武则天之所以能在朝廷施展才干,和她重用庶族出身官员有很大的关系。到了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已基本定型,新的官员很多是出身寒微的,他们需要最高层的重用,而武则天就成了他们的总代言人。一大批文人学士成为武则天的鼎力助手。武则天则利用他们来打击旧贵族的反对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势与地位。
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势和皇位,做事心狠手辣,就连亲生儿子都不肯放过。武则天一共生有四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老三是李显,老四是李旦。第一个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长子李弘。公元656年,太子李忠被废黜,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李弘为人忠厚,处世谦虚忍让,而且很具有政治才干,高宗和大臣们对他都很满意。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高宗想把皇位传给李弘。
武则天却不愿意让儿子来侵夺自己已经习惯专权的政治权力,而且儿子一旦即位,自己的权力梦特别是女皇梦就要破灭了。况且,李弘不是那么听武则天的话。于是,在权力和亲情之间,武则天选择了前者。公元675年,武则天用毒药将年仅24岁的儿子李弘毒死。
李弘死后,高宗由于精神受到刺激,再加上原来的头疼病,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他已不能再操劳国家大事了,于是就想把皇位让给武则天。但是,朝中大臣们极力反对,武则天没能如愿,但这对于武则天却是个极大的刺激与鼓励。
李弘死后的一个月,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在处理政务过程中也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加上宰相们的辅佐,武则天又感到了权力将要离她而去了。所以,武则天指使人诬告太子贪恋女色,荒废政事。公元600年农历八月,李贤被废掉太子身份,贬为庶人,后来又被迫迁到巴州。
在李贤被废掉太子的第二天,三儿子李显被立为太子。683年,唐高宗病死,立下遗嘱,让太子即位,但国家大事还要听从武则天的意见,这成了武则天日后专权乃至成为女皇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显即位后就是唐中宗,他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李显为人非常软弱,所以对于让他即位,母亲还是比较接受的。但中宗也没有将宝座坐热,仅仅两个月就被武则天赶了下去。中宗即位后,想让岳父韦玄贞做宰相,但是父亲高宗临死时立的顾命宰相裴炎不同意,中宗便不可一世地说:“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又能怎么样?”裴炎便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刻召集大臣们到了乾元殿,将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在深宫之中。幽禁中宗后,武则天把小儿子李旦推上了皇位,即唐睿宗。
武则天虽然让小儿子继承了皇位,但不许他处理朝政,一切大事都由自己来决定。逐渐地,武则天做女皇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武则天首先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准备将来做都城用。她还把唐朝文武百官的名称进行了变动:尚书省改成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丞相,门下省改为鸾台,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这明显地是体现了女性特征。原来的宰相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改成了“同凤阁鸾台三品”。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也改了名称:吏部改成天官,户部成了地官,礼部是春官,兵部是夏官,刑部是秋官,工部是冬官。御史台分成了左肃政和右肃政两台,由左台负责监察朝廷,右台负责纠察地方郡县。
武则天这些为以后做女皇的准备活动被一些大臣识破,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公元684年农历九月,原来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徐敬业起兵反抗。
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十多天便召集了十万兵马。唐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专门写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据说武则天看了之后,并没有生气,而是感叹这样的人才没有为她所用。可见,武则天在用人上还是用些气量的,也很爱惜人才。
武则天连忙调动了30万兵马迎战,让李孝逸领兵平叛。徐敬业不久便连遭失败,他和骆宾王先后被部将杀死。只用了40天的时间,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武则天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大的政治危机。
在平定徐敬业的叛乱之后,武则天又对宰相班子进行了调整。因为宰相裴炎在这次危机中不但不帮助武则天对付徐敬业,还以此要求她还政于睿宗,结果被武则天处死。然后,武则天又罢免了其他几个宰相,补韦方质、武承嗣、韦思谦为宰相。以后的两年内,武则天对宰相班子进行了频繁的调整,建立了效忠于自己的执政集团。
为了给自己做女皇铺路,武则天在舆论方面利用迷信等手段来为自己树立威信。比如他的侄子武承嗣派人送一块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头,谎称是来自于洛水。武则天十分高兴,遂改年号为“永昌”。武则天还接受了睿宗和群臣上的尊号“圣母神皇”。这在历史上是绝对没有的,原来的皇帝只有在死后才有尊号,武则天打破了这个惯例。
武则天为做女皇做的这些准备,遭到了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李元嘉的武力反抗,但不久就被平定了。从此,再没有人对武则天的权势提出过挑战。
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教僧人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后来,她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之事。然后,她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基,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因此,武则天还把自己名字的“照”,改为“曌”,意为武氏王朝将如日月当空一样,长久永存。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为广揽人才,不计门第,不拘资格,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命人撰成农书颁行天下。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她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时,还大修地方水利工程,并且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官吏的标准。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且使国家粮仓储备充足、地方储粮富足、人口显著增加。
武则天掌权时期,也有很多过失。执政后,她多疑臣民不忠于自己,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严酷逼供,奖励告密,牵连了很多无辜的人。一些污吏刑讯逼供,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崇佛教、建寺院等活动,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宠爱男嬖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排除万难和阻碍,在执政时期,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但是,她后期执政的弊端,使她的功过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