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炮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国富民强的盛世景象,也有驱除鞑虏的豪情壮志。后人通过史书追忆当年,总能为之热血沸腾。但在这些令人称赞的历史背后,还有那些即使已经成为过去,也仍然令人痛心扼腕的时刻。
比如元朝政权下的汉民族,被只有数百万人的蒙古人征服,被奴役了百年之久。再比如甲午战争时的大清朝,所谓的北洋水师竟然被弹丸之地的日本国打的全军覆没,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耻大辱。
影响了世界的四大发明全部出现在中国,充满智慧的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就是这样的民族在近代社会积贫积弱。生活在后世的人面对这样的历史,除了哀其不幸,便只剩下怒其不争。
想当年郑和七下西洋,却没能发现北美新大陆,最终让西方国家捷足先登,开启了光辉灿烂的大航海时代,并借此称霸世界数百年。而作为西方国家征服世界的武器,火药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只是长时间没有去利用,以至于被西方国家发现,并成功开发出了影响世界的热武器,最终用枪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大清国。
生活在后世的人只要翻看历史,总会为之惋惜。更有甚者会在了解了全局之后,充满了指点江山的豪情,总觉得当时应该如何如何,仿佛生活在古代的人不如现代人,才会错过很多次征服世界的机会。
但是在公元前的社会生活久了,赵启明清楚的知道,古代的人不比现代人笨。
无论是静安公主还是灌夫,甚至是武库的江大人。如果他不是东乡侯,这些人都可以轻易的把他玩弄于鼓掌之中,面对这些人的时候赵启明没有任何智商上的优越感,只是觉得自己比这些古代人多了些知识而已。
他只是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既不能和扶植汉武帝的静安公主比智慧,也不敢和收回了河套的灌夫比运筹帷幄。但他的知识如果能被静安公主和灌夫这样的人有效的利用起来,就算不能改写整个民族的历史,但至少那些令人为之惋惜的时刻,应该不会发生在这个时代。
想到这里,赵启明忽然热血沸腾起来。
“怎么不说话了。”灌夫看着赵启明:“都等着你出谋划策呢。”
听到这话,赵启明抬起头来,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这让他重新开始思考火药的问题。
他先朝江大人说:“攻城的想法很好,但是怎么点燃火药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火药缺少稳定性,如果做得太大会发生危险,可能没有成功攻城,反而导致误伤自己。”
江大人是谦虚之人,听到赵启明的话,并不觉得冒犯,认真的思考之后,朝赵启明行礼,并惭愧的说:“在下的想法的确欠缺考虑,多谢小侯爷指正。”
“看来你果然有自己的想法。”灌夫眯着眼睛笑道:“那就说说看吧。除了江大人所说的攻城方法,这火药到底还能有怎样的妙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威力?”
听到这话,赵启明一股无力感。
他不是武器专家。
虽说没吃过猪肉也将过猪跑,战争电影里面用到的热武器,多数都是利用火药,如果只是让他说,他能说出几十种来,但问题是古代的技术水平有限,近代的武器根本没有办法还原。
别的不说了,就说枪械吧。
所谓的热武器,使用最普遍的就是枪械。
然而就算是如此普遍的技术,也需要高度精度工艺,公元前的社会才刚从青铜社会过渡到铁器社会,甚至很多贵族家里用到的器物都是以木器漆为主,这样的工业能力连齿轮都再不出来,何谈精度工艺?
所以说即便是近代社会已经很常见的枪械,公元前的汉朝也是做不出来的。
那么什么热武器是这个时代可以做出来的呢?
赵启明沉思起来。
忽然间,他抬起来说:“可以造大炮。”
“大炮?”灌夫不解:“何谓大炮?”
赵启明想到了明清时代的红衣大炮。
电视剧《鹿鼎记》里面有过介绍,那种大炮虽然也需要精度,但是没有手枪那么复杂,并且体积大也容易造的出来,甚至根据史书记载,中国最迟到宋朝就已经有大炮的雏形了,那个时代的工业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公元前的汉朝是绝对可以效仿的。
“需要先制作炮管。”赵启明用手比划出炮管的形状:“然后再造弹丸,使用的时候把弹丸放进炮管,然后点燃火药,就可以利用火药产生的热量把弹丸射出去,达到杀伤的目的。”
听到这话,灌夫沉思起来。
毕竟刚才江大人所说的其实就是炸药包,那是火药最简单的利用,连这种东西灌夫都觉得很新鲜,更何况是现在说到的大炮。尽管同样的热武器,生活在现代的人知道其中的原理,便觉得理所当然,但要让生活在古代的人理解这完全陌生的事物,需要很好的想象力。
“火药是装进炮管中的吧?”不知何时,曹襄已经没有吃猪头肉了。
显然,他是聪明人,也有想象力。
与此同时,在赵启明身边时间最长的李敢也很快明白了大炮的原理,还没等赵启明给出答案,他就马上提出疑问:“既然是装进炮管中的,如何保证炮管不会被炸裂?”
“可以用铜。”赵启明说。
“铜?”曹襄若有所思,然后点头。
听到这里,江大人也明白了,赶紧补充说:“铜比较软,不像铁那么脆。”
赵启明点头:“要足够厚重,才能起到密封作用,再加上铜的材质比较软,不容易炸裂,当火药被点燃之后,就能把热量集中在炮管之内,成功把弹丸射出去。”
“也就是说,伤人的主要是弹丸?”
赵启明点头。
提出疑问的是灌夫,他仍然有些不解的说:“可这弹丸能有多大的威力?”
“关键不在弹丸的威力。”赵启明解释说:“火药能让弹丸射出去,只要炮管是完好的,弹丸射出去的速度快,即便是碎石也能穿过血肉之躯,何况是弹丸?”
“那这弹丸有多大?”就连最沉默寡言的曹盛此时也忍不住好奇。
“那要看炮管能做多大。”赵启明用手比划出了印象中的弹丸尺寸,然后说:“大小最好比较适中,这样的话既能保证弹丸顺利的被射出去,还能爆发出杀伤力。”
“说了这么多。”灌夫朝赵启明问:“这弹丸到底有多大威力。”
赵启明想了想说:“要是在战场上,能把人打的四分五裂,并且速度仍然不减的继续往前,所过之处残肢断臂乱飞,直到把对方的攻击或者防守阵型打出口子。”
听到这话,连李敢都难以置信。
倒是灌夫和曹襄见过了大世面,此刻正若有所思。
“这是实心弹。”赵启明接着说:“如果能做出来的话,可以考虑用火药弹,里面藏着火药,用抛物线的方式落下,然后引爆,也能起到杀伤的目的,但造出来的难度很大。”
“难度你先不管。”灌夫豪迈的说:“先说你的设想。”
“是。”赵启明应了声,然后说:“其实弹丸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是炮管,如果有了合适的炮管,可以做出各种弹丸,用在各种的战场上,既能远攻也可近距离杀伤。”
“如何近距离杀伤?”
“可以在炮管中放入铁砂碎石。”赵启明说:“这样的话,在敌军已经距离很近的情况下,射出去的铁砂碎石铺天盖地,能成片的放到敌军,增加杀伤面积。”
“这场面有点似曾相识。”韩世人忽然若有所思,然后惊喜的说道:“想起来了,那天启明兄被炸的满脸是血,就是那枚弹出来的竹片所致,那可真是皮开肉绽啊。”
听到这话,李敢脸色都变了。他还真不知道赵启明受伤的事。
见过大世面的灌夫也脸色微变。他倒是不怎么在意赵启明满脸是血,只是听说连竹片都能让人皮开肉绽,那如果换成了铁砂碎石,将血肉之躯打穿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想到从炮管之中铺天盖地的射出铁砂碎石,将无数的匈奴人打的血肉模糊的样子,再想象炮管之中射出巨大的弹丸,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击溃匈奴人进攻防线的场面,灌夫坐不住了。
“武库可造的出炮管?”他朝江大人问。
听到这话,李敢和曹盛看着江大人。
“如果是铜质的话,或许可以尝试。”江大人想了想说:“武库自当尽量去做。”
“让你来就是立军令状的。”灌夫表情难看:“只是尽量去做可不够。”
江大人听到军令状,脸色都变了,立即单膝跪地,抱拳道:“卑职定当拼尽全力,连同武库上下,抽调可用的人手,早日将炮管造出来,让将军过目。”
“好。”灌夫道:“那就等着武库的大炮出师,将匈奴人打的血肉模糊。”
江大人点头。
灌夫大笑着着站了起来,然后朝赵启明说:“你也要尽快火药配方写出来。”
“是。”
“还有这大炮。”灌夫豪迈的说:“先不管用那种,只要是你想到的,无论什么样的炮管和弹丸,画出来也好,写出来也好,务必都讲解清楚,方便武库制造。”
“是。”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国富民强的盛世景象,也有驱除鞑虏的豪情壮志。后人通过史书追忆当年,总能为之热血沸腾。但在这些令人称赞的历史背后,还有那些即使已经成为过去,也仍然令人痛心扼腕的时刻。
比如元朝政权下的汉民族,被只有数百万人的蒙古人征服,被奴役了百年之久。再比如甲午战争时的大清朝,所谓的北洋水师竟然被弹丸之地的日本国打的全军覆没,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耻大辱。
影响了世界的四大发明全部出现在中国,充满智慧的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就是这样的民族在近代社会积贫积弱。生活在后世的人面对这样的历史,除了哀其不幸,便只剩下怒其不争。
想当年郑和七下西洋,却没能发现北美新大陆,最终让西方国家捷足先登,开启了光辉灿烂的大航海时代,并借此称霸世界数百年。而作为西方国家征服世界的武器,火药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只是长时间没有去利用,以至于被西方国家发现,并成功开发出了影响世界的热武器,最终用枪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大清国。
生活在后世的人只要翻看历史,总会为之惋惜。更有甚者会在了解了全局之后,充满了指点江山的豪情,总觉得当时应该如何如何,仿佛生活在古代的人不如现代人,才会错过很多次征服世界的机会。
但是在公元前的社会生活久了,赵启明清楚的知道,古代的人不比现代人笨。
无论是静安公主还是灌夫,甚至是武库的江大人。如果他不是东乡侯,这些人都可以轻易的把他玩弄于鼓掌之中,面对这些人的时候赵启明没有任何智商上的优越感,只是觉得自己比这些古代人多了些知识而已。
他只是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既不能和扶植汉武帝的静安公主比智慧,也不敢和收回了河套的灌夫比运筹帷幄。但他的知识如果能被静安公主和灌夫这样的人有效的利用起来,就算不能改写整个民族的历史,但至少那些令人为之惋惜的时刻,应该不会发生在这个时代。
想到这里,赵启明忽然热血沸腾起来。
“怎么不说话了。”灌夫看着赵启明:“都等着你出谋划策呢。”
听到这话,赵启明抬起头来,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这让他重新开始思考火药的问题。
他先朝江大人说:“攻城的想法很好,但是怎么点燃火药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火药缺少稳定性,如果做得太大会发生危险,可能没有成功攻城,反而导致误伤自己。”
江大人是谦虚之人,听到赵启明的话,并不觉得冒犯,认真的思考之后,朝赵启明行礼,并惭愧的说:“在下的想法的确欠缺考虑,多谢小侯爷指正。”
“看来你果然有自己的想法。”灌夫眯着眼睛笑道:“那就说说看吧。除了江大人所说的攻城方法,这火药到底还能有怎样的妙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威力?”
听到这话,赵启明一股无力感。
他不是武器专家。
虽说没吃过猪肉也将过猪跑,战争电影里面用到的热武器,多数都是利用火药,如果只是让他说,他能说出几十种来,但问题是古代的技术水平有限,近代的武器根本没有办法还原。
别的不说了,就说枪械吧。
所谓的热武器,使用最普遍的就是枪械。
然而就算是如此普遍的技术,也需要高度精度工艺,公元前的社会才刚从青铜社会过渡到铁器社会,甚至很多贵族家里用到的器物都是以木器漆为主,这样的工业能力连齿轮都再不出来,何谈精度工艺?
所以说即便是近代社会已经很常见的枪械,公元前的汉朝也是做不出来的。
那么什么热武器是这个时代可以做出来的呢?
赵启明沉思起来。
忽然间,他抬起来说:“可以造大炮。”
“大炮?”灌夫不解:“何谓大炮?”
赵启明想到了明清时代的红衣大炮。
电视剧《鹿鼎记》里面有过介绍,那种大炮虽然也需要精度,但是没有手枪那么复杂,并且体积大也容易造的出来,甚至根据史书记载,中国最迟到宋朝就已经有大炮的雏形了,那个时代的工业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公元前的汉朝是绝对可以效仿的。
“需要先制作炮管。”赵启明用手比划出炮管的形状:“然后再造弹丸,使用的时候把弹丸放进炮管,然后点燃火药,就可以利用火药产生的热量把弹丸射出去,达到杀伤的目的。”
听到这话,灌夫沉思起来。
毕竟刚才江大人所说的其实就是炸药包,那是火药最简单的利用,连这种东西灌夫都觉得很新鲜,更何况是现在说到的大炮。尽管同样的热武器,生活在现代的人知道其中的原理,便觉得理所当然,但要让生活在古代的人理解这完全陌生的事物,需要很好的想象力。
“火药是装进炮管中的吧?”不知何时,曹襄已经没有吃猪头肉了。
显然,他是聪明人,也有想象力。
与此同时,在赵启明身边时间最长的李敢也很快明白了大炮的原理,还没等赵启明给出答案,他就马上提出疑问:“既然是装进炮管中的,如何保证炮管不会被炸裂?”
“可以用铜。”赵启明说。
“铜?”曹襄若有所思,然后点头。
听到这里,江大人也明白了,赶紧补充说:“铜比较软,不像铁那么脆。”
赵启明点头:“要足够厚重,才能起到密封作用,再加上铜的材质比较软,不容易炸裂,当火药被点燃之后,就能把热量集中在炮管之内,成功把弹丸射出去。”
“也就是说,伤人的主要是弹丸?”
赵启明点头。
提出疑问的是灌夫,他仍然有些不解的说:“可这弹丸能有多大的威力?”
“关键不在弹丸的威力。”赵启明解释说:“火药能让弹丸射出去,只要炮管是完好的,弹丸射出去的速度快,即便是碎石也能穿过血肉之躯,何况是弹丸?”
“那这弹丸有多大?”就连最沉默寡言的曹盛此时也忍不住好奇。
“那要看炮管能做多大。”赵启明用手比划出了印象中的弹丸尺寸,然后说:“大小最好比较适中,这样的话既能保证弹丸顺利的被射出去,还能爆发出杀伤力。”
“说了这么多。”灌夫朝赵启明问:“这弹丸到底有多大威力。”
赵启明想了想说:“要是在战场上,能把人打的四分五裂,并且速度仍然不减的继续往前,所过之处残肢断臂乱飞,直到把对方的攻击或者防守阵型打出口子。”
听到这话,连李敢都难以置信。
倒是灌夫和曹襄见过了大世面,此刻正若有所思。
“这是实心弹。”赵启明接着说:“如果能做出来的话,可以考虑用火药弹,里面藏着火药,用抛物线的方式落下,然后引爆,也能起到杀伤的目的,但造出来的难度很大。”
“难度你先不管。”灌夫豪迈的说:“先说你的设想。”
“是。”赵启明应了声,然后说:“其实弹丸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是炮管,如果有了合适的炮管,可以做出各种弹丸,用在各种的战场上,既能远攻也可近距离杀伤。”
“如何近距离杀伤?”
“可以在炮管中放入铁砂碎石。”赵启明说:“这样的话,在敌军已经距离很近的情况下,射出去的铁砂碎石铺天盖地,能成片的放到敌军,增加杀伤面积。”
“这场面有点似曾相识。”韩世人忽然若有所思,然后惊喜的说道:“想起来了,那天启明兄被炸的满脸是血,就是那枚弹出来的竹片所致,那可真是皮开肉绽啊。”
听到这话,李敢脸色都变了。他还真不知道赵启明受伤的事。
见过大世面的灌夫也脸色微变。他倒是不怎么在意赵启明满脸是血,只是听说连竹片都能让人皮开肉绽,那如果换成了铁砂碎石,将血肉之躯打穿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想到从炮管之中铺天盖地的射出铁砂碎石,将无数的匈奴人打的血肉模糊的样子,再想象炮管之中射出巨大的弹丸,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击溃匈奴人进攻防线的场面,灌夫坐不住了。
“武库可造的出炮管?”他朝江大人问。
听到这话,李敢和曹盛看着江大人。
“如果是铜质的话,或许可以尝试。”江大人想了想说:“武库自当尽量去做。”
“让你来就是立军令状的。”灌夫表情难看:“只是尽量去做可不够。”
江大人听到军令状,脸色都变了,立即单膝跪地,抱拳道:“卑职定当拼尽全力,连同武库上下,抽调可用的人手,早日将炮管造出来,让将军过目。”
“好。”灌夫道:“那就等着武库的大炮出师,将匈奴人打的血肉模糊。”
江大人点头。
灌夫大笑着着站了起来,然后朝赵启明说:“你也要尽快火药配方写出来。”
“是。”
“还有这大炮。”灌夫豪迈的说:“先不管用那种,只要是你想到的,无论什么样的炮管和弹丸,画出来也好,写出来也好,务必都讲解清楚,方便武库制造。”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