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弃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感谢:benson11、李神舟吴此人、大灰狼00.、为什么要起名字这么长、书痴人家、红盟轻松、穿着鞋的章鱼、玄远可汗、韭菜蒸饺、梁文艺、铁小猪、亚凝老孙、天天开卷有益、我的鱼泡泡、寒冰·星语、阿~谋、还在漂移的虫、书痴人家、冰枫o我最、寒冰·星语几位同学的打赏!
********
想到这里,张弛示意同乡人带着战士到别的房间搜索,自己则在办公室里坐下点燃了一根烟……他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工兵团脱离远征军的指挥体系正是张弛所希望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英国、美国的干扰,还有诸如罗卓英、林尉等猪一样的队友。
但是,脱离远征军的指军体系后,工兵团又能走向何方呢?
守住腊戍吗?!
这一点也许可以做到。
张弛眼睛瞄向右边挂在墙上的地图,那上面清楚地标示着日军空降兵的进攻路线及大致兵力……其总兵力约有三千余人,分成三个方向朝腊戍推进,而新22师则被挡在了上百公里外的公路上。
工兵团此时已经有三千余人,如果再收拢一些溃兵,集中四千余人问题不是很大,在腊戍拥有大量补给和物资的情况之下,工兵团要将其守住并非不可能。
当然,守住腊戍的难度还是有的,原因是工兵团及溃兵四千余人不成体系,各个部队的人凑在一起需要一些整合的时间,否则互相之间的配合及协同就会出现问题。
但是……守住腊戍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守住腊戍固然有其好处,一就是保住了大量的物资,二是保住了远征军通往国内的道路,三是将日军挡在了国门之外使日军无法像历史一样打进滇西。
但守住腊戍的结果就是再次将工兵团纳入到远征军高层的指挥体系中。
史迪威的想法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在这种指挥体系下作战是不可能打胜仗。
于是,就算今天工兵团守住了腊戍,但重新纳入这指挥体系下后,难保不会再把腊戍给丢了,于是历史就再次重演。
要怎样才让这个指挥体系崩溃甚至解体呢?
这很困难,因为这指挥体系实际上是蒋介石一手打造的……蒋介石实际上是在利用争权夺利、互相制衡的那一套在遥控指挥整支远征军。
所以,要摆脱这个指挥体系,归根结底就是要摆脱蒋介石的控制。
但这却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蒋介石会死死的把兵权抓在手里,最后宁愿让远征军走进野人山累死、饿死大半也不愿意让他们去印度避风头,原因就是他担心这些部队到了印度后会被美国或是英国给控制了。
应该说蒋介石还是对的,因为历史上史迪威的确想把中国避往印度的军队所有中高层甚至基层军官都换成美国人,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想把中国驻印军转化成完全由美国控制的类似英缅军、英印军这样的殖民地部队。只不过这个做法差点引起中国驻印军的兵变,于是才不得不做罢。
然而,要让中国远征军摆脱这种指挥体系或者说甩掉蒋介石的控制却又不是不可能,至少历史上避往印度的新三十八师就做到了……他们没有服从蒋介石的命令穿越野人山,而是避往印度。
手里无兵的史迪威看中了这支部队,并且用新开辟的驼峰航线的美援逼着蒋介石妥协将这支部队纳入其指挥之下,而且蒋介石不仅妥协了,还为了共同利益不断的往印度运送去部队……一开始蒋介石也是无奈,要是没有驼峰航线的美援的话,那么中国在日军的进攻下也许只能坚持三个月。后来蒋介石在知道史迪威想要将新三十八师转化成殖民地部队的举动差点引起兵变时不由大喜过望,这时他才知道退往印度的这些部队始终都是中国部队,他们不会因为退往印度而倒向美国或是英国。
于是蒋介石就更是不遗余力的配合史迪威整军计划,因为那对蒋介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就是在用最好的装备、最好的训练帮蒋介石打造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蒋介石甚至都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让所有远征军都退往印度而要让他们穿越野人山。
想到这里张弛就意识到一点,如果想要让远征军从这个体系中脱离出来改变败退野人山的命运,很有可能要利用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这层微妙关系。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让腊戍失守切断蒋介石对远征军的遥制。
这个想法连张弛自己都吓了一跳,因为这意味着切断远征军的补给再次让远征军陷入险地同时也意味着日军很可能会再像历史一样打入滇西。这让张弛觉是自己就像是个罪人。
想了想,张弛最终还是决定这么做……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腊戍要是舍不得放弃,就有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和伤亡。
但是,要怎么让工兵团放弃腊戍呢?放弃腊戍后又该怎么做呢?
张弛的眼光瞄到了桌面上的一封电报,那应该是蒋介石在紧急时刻发给林尉的,上面写着:“腊戍应有紧急处置,万一腊戍不守,第5军及第66军,应以密支那、八莫为后方,第6军以景东为后方!”
这封电报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腊戍是要守的,万一守不住腊戍,那么远征军各军就应分别撤往密支那、八莫和景东一带。
当然,这个命令现在已经无法执行到位了,因为第6军、第66军已经溃逃不知去向,仅剩第五军主力还在曼德勒方向在罗卓英的节制下还在做着与英军一起协同打曼德勒会战的美梦。
不过密支那……
对于密支那这个地方张弛那是再熟悉不过了,他在现代时在密支那足足呆了两年,可以说对那里是了如指掌。
而且撤到密支那应该说也是正确的,那样远征军就可以借助缅北复杂的地形及密支那的地理优势挡住日军的进攻守住缅北。
历史上远征军没有这么做只不过是英军撤得太快,使日军抢在远征军的前头占领了密支那。
感谢:benson11、李神舟吴此人、大灰狼00.、为什么要起名字这么长、书痴人家、红盟轻松、穿着鞋的章鱼、玄远可汗、韭菜蒸饺、梁文艺、铁小猪、亚凝老孙、天天开卷有益、我的鱼泡泡、寒冰·星语、阿~谋、还在漂移的虫、书痴人家、冰枫o我最、寒冰·星语几位同学的打赏!
********
想到这里,张弛示意同乡人带着战士到别的房间搜索,自己则在办公室里坐下点燃了一根烟……他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工兵团脱离远征军的指挥体系正是张弛所希望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英国、美国的干扰,还有诸如罗卓英、林尉等猪一样的队友。
但是,脱离远征军的指军体系后,工兵团又能走向何方呢?
守住腊戍吗?!
这一点也许可以做到。
张弛眼睛瞄向右边挂在墙上的地图,那上面清楚地标示着日军空降兵的进攻路线及大致兵力……其总兵力约有三千余人,分成三个方向朝腊戍推进,而新22师则被挡在了上百公里外的公路上。
工兵团此时已经有三千余人,如果再收拢一些溃兵,集中四千余人问题不是很大,在腊戍拥有大量补给和物资的情况之下,工兵团要将其守住并非不可能。
当然,守住腊戍的难度还是有的,原因是工兵团及溃兵四千余人不成体系,各个部队的人凑在一起需要一些整合的时间,否则互相之间的配合及协同就会出现问题。
但是……守住腊戍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守住腊戍固然有其好处,一就是保住了大量的物资,二是保住了远征军通往国内的道路,三是将日军挡在了国门之外使日军无法像历史一样打进滇西。
但守住腊戍的结果就是再次将工兵团纳入到远征军高层的指挥体系中。
史迪威的想法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在这种指挥体系下作战是不可能打胜仗。
于是,就算今天工兵团守住了腊戍,但重新纳入这指挥体系下后,难保不会再把腊戍给丢了,于是历史就再次重演。
要怎样才让这个指挥体系崩溃甚至解体呢?
这很困难,因为这指挥体系实际上是蒋介石一手打造的……蒋介石实际上是在利用争权夺利、互相制衡的那一套在遥控指挥整支远征军。
所以,要摆脱这个指挥体系,归根结底就是要摆脱蒋介石的控制。
但这却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蒋介石会死死的把兵权抓在手里,最后宁愿让远征军走进野人山累死、饿死大半也不愿意让他们去印度避风头,原因就是他担心这些部队到了印度后会被美国或是英国给控制了。
应该说蒋介石还是对的,因为历史上史迪威的确想把中国避往印度的军队所有中高层甚至基层军官都换成美国人,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想把中国驻印军转化成完全由美国控制的类似英缅军、英印军这样的殖民地部队。只不过这个做法差点引起中国驻印军的兵变,于是才不得不做罢。
然而,要让中国远征军摆脱这种指挥体系或者说甩掉蒋介石的控制却又不是不可能,至少历史上避往印度的新三十八师就做到了……他们没有服从蒋介石的命令穿越野人山,而是避往印度。
手里无兵的史迪威看中了这支部队,并且用新开辟的驼峰航线的美援逼着蒋介石妥协将这支部队纳入其指挥之下,而且蒋介石不仅妥协了,还为了共同利益不断的往印度运送去部队……一开始蒋介石也是无奈,要是没有驼峰航线的美援的话,那么中国在日军的进攻下也许只能坚持三个月。后来蒋介石在知道史迪威想要将新三十八师转化成殖民地部队的举动差点引起兵变时不由大喜过望,这时他才知道退往印度的这些部队始终都是中国部队,他们不会因为退往印度而倒向美国或是英国。
于是蒋介石就更是不遗余力的配合史迪威整军计划,因为那对蒋介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就是在用最好的装备、最好的训练帮蒋介石打造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蒋介石甚至都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让所有远征军都退往印度而要让他们穿越野人山。
想到这里张弛就意识到一点,如果想要让远征军从这个体系中脱离出来改变败退野人山的命运,很有可能要利用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这层微妙关系。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让腊戍失守切断蒋介石对远征军的遥制。
这个想法连张弛自己都吓了一跳,因为这意味着切断远征军的补给再次让远征军陷入险地同时也意味着日军很可能会再像历史一样打入滇西。这让张弛觉是自己就像是个罪人。
想了想,张弛最终还是决定这么做……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腊戍要是舍不得放弃,就有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和伤亡。
但是,要怎么让工兵团放弃腊戍呢?放弃腊戍后又该怎么做呢?
张弛的眼光瞄到了桌面上的一封电报,那应该是蒋介石在紧急时刻发给林尉的,上面写着:“腊戍应有紧急处置,万一腊戍不守,第5军及第66军,应以密支那、八莫为后方,第6军以景东为后方!”
这封电报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腊戍是要守的,万一守不住腊戍,那么远征军各军就应分别撤往密支那、八莫和景东一带。
当然,这个命令现在已经无法执行到位了,因为第6军、第66军已经溃逃不知去向,仅剩第五军主力还在曼德勒方向在罗卓英的节制下还在做着与英军一起协同打曼德勒会战的美梦。
不过密支那……
对于密支那这个地方张弛那是再熟悉不过了,他在现代时在密支那足足呆了两年,可以说对那里是了如指掌。
而且撤到密支那应该说也是正确的,那样远征军就可以借助缅北复杂的地形及密支那的地理优势挡住日军的进攻守住缅北。
历史上远征军没有这么做只不过是英军撤得太快,使日军抢在远征军的前头占领了密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