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超级武大郎系统 > 第558章 科举

第558章 科举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日,正是春闱举行的日子,天未亮就要开始排队进入考场。

    但士子陈亮却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懒洋洋的起了床,然后在书童的陪同下,往那清雅的茶肆走去。

    当陈亮脸带笑容的走进茶肆时,却发现里面只有零星的七八个人,与以往相比可谓是大为冷清。

    “掌柜的,怎么今天这么少人?”

    掌柜陪笑道:“今天是科举之日,士子老爷们都应举去了,人自然是少了。”

    “不可能,之前大伙明明都说好了不参加今年那春闱的!”

    掌柜尴尬一笑,“这就不是小人所能得知的事了。”

    陈亮心中气恼的去一处有人的地方坐下,猛地一拍桌面,“真是一帮没有骨气的东西!我大宋就是亡在他们手里的!”

    “哎……”

    留在茶肆里没有参加科举的人,都长叹了一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等又为之奈何?”

    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忽然,有人兴致高涨的提议道:“听说康王已在杭州称帝,延续大宋正统,我等何不南下前去投靠?”

    陈亮立即义正言辞的反驳道:“我大宋的正统天子尚在皇宫之中,康王如何能称之为正统?他不得诏令就僭越称帝,视天子安危于不顾,也是乱臣贼子一个!”

    众人听后,一时都是没有了言语。

    事情确实如陈亮所说的那样,赵桓才是正宗的大宋天子,还正儿八经的被武植供着呢,康王赵构就匆匆称帝了,他其实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中,徽、钦二帝还有其他的皇亲国戚,全都被金人掳走了,就剩下赵构一个皇子,被拥立为帝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现在可与历史不一样。

    其实梁军中许多人都劝武植废了赵桓自立为帝的,但却被武植给拒绝了。

    无他,只是因为现在仍需要赵桓这面招牌罢了,还远不是将他废掉的时机。

    除非武植率军南下,将割据大江以南的赵构给攻灭了,废立之机才有得说。

    否则现在就废了赵桓的话,像陈亮这类人只怕全都要投奔杭州去了……

    科举制度创于隋唐,到底是创于隋,还是创于唐尚有争论(普遍认为科举是隋炀帝杨广所创),但总之是在唐朝时是开始于全国实行的。

    不过在唐朝时,进士的人数很少,基本每次中榜者只有二三十人,甚至七八人都有。

    到了宋代,科举的进士才陡然增加,共有三榜进士,每次都有数百人高中。

    在宋代,许多名臣将相都是通过寒门中举而名留青史的,其中不少都成了后世的励志故事。

    比如那个武植推崇之至的范文正公范仲淹,就在寒窗苦读时留下了“断齑(ji,一声)画粥”的励志典故,为人所津津乐道。

    此时的春闱考场内,一片寂静无声,众士子大都在奋笔疾书,也有些遇到了难题的人急得搔首弄耳、汗水直流。

    主持此次春闱的主考官不是别个,正是在这大宋官场上数度浮沉的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本身就是进士出身,才学上足以担任主考官,另外,由于他以直言敢谏著称,个人威望已足够。

    当初赵桓初继位为帝时,也曾重用过这远见过人的宇文虚中。

    但后来随着朝廷里的主和派渐渐占据上风,宇文虚中也同样屡遭排挤,甚至还被逼着去当使者与金人议和。

    在李纲被人排挤出朝廷去当两河宣抚使的时候,宇文虚中也随之被贬,又再当回了他的集英殿修撰。

    官场上的大起大落,不外如是。

    一直到了梁军占据东京城后,武植听闻宇文虚中之名,这才将他重新启用,并且官职一下子就连升数级,被任命为了尚书右丞,可以说当朝实权官员之一。

    原本宇文虚中对这官职也只是姑且当之的,并不打算为武植效死力。

    不过后来,武植与他倾谈了许久,从天下大势到治国理念,再到未来宏图,许多观点两人竟是都不谋而合。

    在那一次交谈后,宇文虚中想了许久,彻夜未眠。

    到了第二天时,宇文虚中才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全力投靠武植,施展心中抱负,实现他们眼中的天下大治!

    宇文虚中这时带着两位副考官这时起身到考场下面巡视,每走到一处时,附近的士子都是心中一紧。

    这自然是会难免对士子答题有所影响。

    但他们这些士子若是中举,便都会是为一方父母官的人,连那点定力都没有的话,宇文虚中觉得这样的人考不中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

    当三年一度的春闱终于落下帷幕后,那些像是历经了一场恶战的士子终于从考场走了出来,脸上或悲或喜。

    除非是那些迷之自信的人,否则大家在答完题后,对于能否中举心里都是已有了点逼数的。

    当然,科举总是个充满意外、惊喜的地方,没到最后的放榜时刻,谁也不敢枉下定论。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日夜等待后,终于到了春闱放榜之日。

    一时间,全城人影幢动,热闹非凡,落榜者垂头丧气、如丧考妣,高中者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汴京花。

    与科举考试相伴随着的,往往是许多红粉佳话。

    应试书生总爱于青楼流连忘返,红粉佳人又多爱落魄书生,不乏全力资助,一心期盼着爱郎考得科举后将她们风光迎娶的。

    而到了放榜之日,便是考验真情的时刻。

    有的人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但也有人要迎娶门当户对的女子,对娶姘头之事支吾推脱,只道“日后再说”。

    这些或欢笑,或血泪的故事,总在不停的重复上演着。

    放榜之后,凡是考中进士之人还得进行殿试。

    这殿试一般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是不会刷下人去的,目的只是为了排定最后的名次而已,更多的还是为了落实“天子门生”的名分,过程相对的要轻松得多。

    当中榜进士于考场坐定后,见到的却是位于主座上的武植。很显然,主持此次殿试的人,不会是那个被囚禁的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