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又出意外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津门博物馆馆长冯德生,北大国文系毕业,算是张仲行老先生的学长,在古文字学、考古学、金石鉴定方面,有着超过五十年的经验,堪称津门古玩方面的泰山北斗级人物。
今年已经七十二岁高龄,原本已经到了离退休的年龄,可市里面寻思着博物馆这摊子事情,还真没人能顶上,所以他还不得不继续奉献光热。
老先生一大早来到办公室,心头总惦念着一件事。
前些天老张头家丢了件宝贝,还电话拜托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关系,留意蓬莱街(今沈阳道)旧物交换市场有没有这件东西的踪迹。
事情过去近十天了,也不知道老张头找到那件宝贝没有。
昨天周末,冯德生没啥事,还转悠蓬莱街来着,那些古董铺子的店东,都说没收着。都是老国营,相信那些人不敢骗自己。
张淑成家藏有哪些宝贝,没人比冯德生更清楚。那些年,冯家的东西被抄,还是他找到当时革委会主任,才将其完好的保存下来。
在冯德生的周边朋友中,张家藏品,虽然数量不是最多,但精品率最高。
二百五十幅字画,其中失踪的范宽作品当属翘楚,至于其它的,馆藏级精品依旧数不胜数。尤其是他所珍藏的宋元时期的画作,精美绝伦。
宋代无名款画作七幅,《牛》、《溪山邂昆图》、《芦雁图》、《锁谏图》……
宋末元初大画家钱选的《花鸟图》和《青山白云图》;
元代画家边鲁的《起居平安图》,为这位画家目前仅知的唯一一幅;
楷书四大家之一,元代赵孟頫的书法代表作品《洛神赋》卷;
元代龙虎山道士画家方从义的《葡萄》轴;
黄公望的小幅《山水》轴;
明清精品字画更多,无论是吴门画派、新安画派、金陵画派、四王四僧的作品,在他的藏品中都能找到。
范宽的画丢失,自己第一时间劝他报案,可从老张头的吱吱唔唔中,冯德生能感受到,非外贼,所以,这几天自己不太好过问这件事,但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自己问一声,作为老友表示一下关心,应该不唐突。
想到张家的现状,冯德生也微微摇头。
泡好茶,坐在办公桌前,冯德生想想之后,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要了重庆道张家的号码。
“张老,是我,冯德生。”尽管冯德生年高权重,但在张淑成面前,依旧只是“师弟级”。
“哦哦,冯老弟?什么事?”电话那边的张淑成,很明显有些中气不足。
老张真的老了,自己是不是该找他聊聊?剩下的那些藏品,保留在家中,依旧不保险啊。可这话,冯德生还真说不出口。
他自己也是收藏家,家中也有不菲的藏品,很理解,让一位收藏家捐出藏品,其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这两年,冯德生一直想开口,但又无法言表。
让他一直没敢开口的还有另一个原因——津门博物馆经费不足。
补偿不起张家的这些字画啊!哪怕十分之一的价值,对博物馆方面都是天大的负担。
真的让老张家无偿捐赠,他开不了这个口啊。
张家的现状,他太清楚不过——一家二十二口人,重孙子都添了好几个,就住在三大间筒子楼中。
“就是问问,那幅画,有信儿没?”冯德生对着电话呵呵笑了两声。
“哦,你说的那事啊,有消息了。”
冯德生心一动,难道找回来了?立即笑道,“那恭喜你老张头啊!”
“没什么可恭喜的!”张淑成脱口而出。
“咋滴了?不是找回来了吗?你怎么还这么憋屈(不开心的意思)呢?”冯德生虽然是东北人,可来天津足有四十年,方言学得很好。
老张头在电话那头,幽幽一叹,憋了半天,在撂下电话之前,说了句,“谢谢冯老弟,改天到我家喝酒,我老张头,又有钱了!”
又有钱了?这话什么意思?冯德生放下电话,可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张淑成家什么状况,他太清楚不过了。
冯德生隐隐感觉不对,张淑成的话语意思不对,情绪也不对,按说找到那幅画,应该很开心才是,可是他在电话中,一副半死不活的语气。
冯德生眼睛忽然睁得溜圆,他找到那幅画,然后把画真的卖了?!
靠!老张头干出这事?范宽的画,怎么能卖呢?
不行!我得去老张家看看,问问什么情况!冯德生立即站起身来,对路过走廊的一位工作人员招招手,“正阳,别忙和了!你和我一道,骑自行车送我去重庆道!”
………………
放下电话的张淑成,确实不开心。
有钱了,确实有钱了,张家从穷困潦倒,转瞬成为百万元户。
三百万。
他带着卢灿浏览了一遍自己的藏品间,就在刚才,双方谈定交易价格。这位香江年轻人,不是小气人,而且心思很细:一口价,两百五十万人民币,外加五十万外汇券。
之所以这么支付,因为有两个孙子想要出国看看,外汇卷去银行就可以直接兑换外汇,本地货币不行。
“老张,想开点。”老伴周新姊拍拍他的胳膊安慰道,“家中就这环境,你自己也寻思寻思,这些东西放在咱家,就是个货件,还要费尽心力,别被雨淋着,别被虫蛀着,别被孩子们偷着。还不如处理干净呢,卖给人家,那才算是钱。”
“你看看,现在一个个都那么开心,这不挺好吗?”
“我觉得春游说的没错,咱俩都老了,死后还得孩子们捧头起水(死者入殓之前的一种仪式,必须亲生儿子才能操持的),还得靠他们四时三节的供奉纸钱,今天这事,孩子们会一辈子念你的好的。”
周新姊是张老的第二位妻子,为张家添了一子一女,再加上前妻的三子,张淑成堪称儿女兴旺,子孙满堂。
虽然已经谈成价格,并且大儿子一家子已经陪同那位年轻人,去另一条街的银行,办理款项交接事务,张淑成还是有些割舍不下,脸色沉郁。
家中人人面带喜色,唯有自己不开心!
五岁的大重孙子,抱着那年轻人带来的巧克力,开心的啃着,见祖爷爷的脸色不好,乖巧的将手中沾满口水的巧克力,往张淑成的嘴边塞,“太爷,吃!可甜了!”
“唉!”弯腰搂住重孙子,在他脸上亲了亲,张淑成终于长叹一口气!
也许,自己真的可以颐养天年,从此解脱。
………………
冯德生坐在自行车后座,不停的催促那位叫做正阳的工作人员,骑快点,再快点!
可即便这样,赶到张淑成家中时,依旧晚了。张淑成的长子,五十九岁的张吕闵,带着两个儿子,还有两位陌生人,从三楼的铁楼梯上,往下抬一只只密封的大箱子。
“吕闵,搬家呢?”铁楼梯很窄,冯德生想上去,必须等他们下来。于是站在一楼的草坪上,对张吕闵喊道。
“哎,冯叔怎么来了?今天中午,刚好可以陪我家老爷子喝一杯。欸!你慢点,别磕着箱子!贵重着呢。”张吕闵一面和楼下的冯德生招呼,一面训斥走在前面的儿子。看得出,他的心情很不错。
冯德生看着这些箱子,眼熟的很啊,心头咯噔一声,坏了!情况比自己料想的还要糟糕,老张头不仅卖了那幅画,连他家藏品,全部都卖了?
“怎么回事?”等张吕闵下到一楼,他连忙拦住,问道。
“冯叔,我家情况您不是不清楚,这些东西费精力不说,还占地,整整占了半片房。这不,老爷子终于想开了,全清理了。”张吕闵掏出口袋中的三五烟,给冯德生敬上一支。
“清理了?几个意思?”冯德生接过他的烟,就着火柴点着,抽一口问道。
“嗨,就是卖了呗!卖了点小钱,准备换套大点的房子。家中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不像话,太碍事……”
张吕闵还在絮絮叨叨,冯德生真傻眼了。
卖了?老张头真的把这些东西都换钱了?那津门博物馆,岂不是永远都没希望了?冯德生哪还有心思抽烟,将香烟一扔,抽身快步上楼。
“这么好的烟,还没抽两口就扔了?”瞅着冯德生上楼,张吕闵连忙将他扔在地上刚刚点着的香烟捡起来,在铁梯扶手上摁灭,又塞进裤兜中。
见儿子站在那里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张吕闵回身在他肩膀上抽了一把,“笑什么笑?你小子,家中现在有余粮,可别想着乱花。你懂嘛?这叫不浪费!”
他儿子,也就是早晨给卢灿开门的那个年轻人,嘴同样贫得很,回了一句,“您老这叫做,宁舍一亩地,不舍一烟屁!”
冯德生赶到老张头家中时,张淑成,还有老伴周新姊,正陪着一对年轻男女叙话呢。
见他不告而入,老张头脸色有些尴尬,站起身来,“冯老弟,你……你怎么来了?”
“老张,东西真的全卖了?你是不是昏了头了?”冯德生着急,有些口不择言。
卢灿坐在孙瑞欣旁边,听到这位老爷子进门之后的话语,眉头皱了皱。这种售卖藏品的事情,属于家事,私事,外人哪能这样说话?
即便是好朋友,也不应该啊!
奇怪的是,张淑成的眼光有些躲闪,拉过小厅中的一张椅子,“冯老弟,您先坐,坐下来听我慢慢说。”
“老张啊,不是我说你,你手中的那批东西,好多是国宝一级的,不能卖啊。卖了再想拿回来,那是不肯能的。”冯德生坐下来,平缓口气后,接着说道
“不说别的,就说那件克镈,你个人收藏无所谓,可是,一旦交易,只要被文管会的人知道,就能抓你个大型铜器交易罪。”
“大型铜器交易是犯罪,你这不是知法犯法吗?”冯德生也是急了,抠住住他家藏品中的那件违禁物,连喷了两句。
卢灿眯眯眼,看着这位进门的不速之客,心思急转。
老头子话带威胁,让人很不舒服,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的话还真是威胁。
法律上,确实不许可大型铜器私下交易,这也是为什么后世青铜器收藏,一直不愠不火的直接原因。
张淑成收藏的那件克镈(音钵),是清光绪中期,出土于陕北扶风任村的系列克氏青铜器中的一件珍品,且是唯一的一件镈器。
卢灿看完张家藏品后,对这件青铜器,异常欣喜。
这件器具,鼓部有铭文十六行七十九字,字迹清晰。叙述克接受周王的赏赐及命令,沿泾水东到京师巡查。克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又接受车辆和马匹的赏赐,因而作此器,以追念逝去的祖先,并祈求幸福。
整个器型完整,纹饰精美,气势宏伟,造型还非常奇特,是存世最早的铜镈。
确实能称得上国宝。
卢灿的眉头渐渐皱起,尼玛,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交易,竟然又出现意外!
不知道这位是何方大神,这口气,不小啊!
津门博物馆馆长冯德生,北大国文系毕业,算是张仲行老先生的学长,在古文字学、考古学、金石鉴定方面,有着超过五十年的经验,堪称津门古玩方面的泰山北斗级人物。
今年已经七十二岁高龄,原本已经到了离退休的年龄,可市里面寻思着博物馆这摊子事情,还真没人能顶上,所以他还不得不继续奉献光热。
老先生一大早来到办公室,心头总惦念着一件事。
前些天老张头家丢了件宝贝,还电话拜托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关系,留意蓬莱街(今沈阳道)旧物交换市场有没有这件东西的踪迹。
事情过去近十天了,也不知道老张头找到那件宝贝没有。
昨天周末,冯德生没啥事,还转悠蓬莱街来着,那些古董铺子的店东,都说没收着。都是老国营,相信那些人不敢骗自己。
张淑成家藏有哪些宝贝,没人比冯德生更清楚。那些年,冯家的东西被抄,还是他找到当时革委会主任,才将其完好的保存下来。
在冯德生的周边朋友中,张家藏品,虽然数量不是最多,但精品率最高。
二百五十幅字画,其中失踪的范宽作品当属翘楚,至于其它的,馆藏级精品依旧数不胜数。尤其是他所珍藏的宋元时期的画作,精美绝伦。
宋代无名款画作七幅,《牛》、《溪山邂昆图》、《芦雁图》、《锁谏图》……
宋末元初大画家钱选的《花鸟图》和《青山白云图》;
元代画家边鲁的《起居平安图》,为这位画家目前仅知的唯一一幅;
楷书四大家之一,元代赵孟頫的书法代表作品《洛神赋》卷;
元代龙虎山道士画家方从义的《葡萄》轴;
黄公望的小幅《山水》轴;
明清精品字画更多,无论是吴门画派、新安画派、金陵画派、四王四僧的作品,在他的藏品中都能找到。
范宽的画丢失,自己第一时间劝他报案,可从老张头的吱吱唔唔中,冯德生能感受到,非外贼,所以,这几天自己不太好过问这件事,但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自己问一声,作为老友表示一下关心,应该不唐突。
想到张家的现状,冯德生也微微摇头。
泡好茶,坐在办公桌前,冯德生想想之后,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要了重庆道张家的号码。
“张老,是我,冯德生。”尽管冯德生年高权重,但在张淑成面前,依旧只是“师弟级”。
“哦哦,冯老弟?什么事?”电话那边的张淑成,很明显有些中气不足。
老张真的老了,自己是不是该找他聊聊?剩下的那些藏品,保留在家中,依旧不保险啊。可这话,冯德生还真说不出口。
他自己也是收藏家,家中也有不菲的藏品,很理解,让一位收藏家捐出藏品,其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这两年,冯德生一直想开口,但又无法言表。
让他一直没敢开口的还有另一个原因——津门博物馆经费不足。
补偿不起张家的这些字画啊!哪怕十分之一的价值,对博物馆方面都是天大的负担。
真的让老张家无偿捐赠,他开不了这个口啊。
张家的现状,他太清楚不过——一家二十二口人,重孙子都添了好几个,就住在三大间筒子楼中。
“就是问问,那幅画,有信儿没?”冯德生对着电话呵呵笑了两声。
“哦,你说的那事啊,有消息了。”
冯德生心一动,难道找回来了?立即笑道,“那恭喜你老张头啊!”
“没什么可恭喜的!”张淑成脱口而出。
“咋滴了?不是找回来了吗?你怎么还这么憋屈(不开心的意思)呢?”冯德生虽然是东北人,可来天津足有四十年,方言学得很好。
老张头在电话那头,幽幽一叹,憋了半天,在撂下电话之前,说了句,“谢谢冯老弟,改天到我家喝酒,我老张头,又有钱了!”
又有钱了?这话什么意思?冯德生放下电话,可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张淑成家什么状况,他太清楚不过了。
冯德生隐隐感觉不对,张淑成的话语意思不对,情绪也不对,按说找到那幅画,应该很开心才是,可是他在电话中,一副半死不活的语气。
冯德生眼睛忽然睁得溜圆,他找到那幅画,然后把画真的卖了?!
靠!老张头干出这事?范宽的画,怎么能卖呢?
不行!我得去老张家看看,问问什么情况!冯德生立即站起身来,对路过走廊的一位工作人员招招手,“正阳,别忙和了!你和我一道,骑自行车送我去重庆道!”
………………
放下电话的张淑成,确实不开心。
有钱了,确实有钱了,张家从穷困潦倒,转瞬成为百万元户。
三百万。
他带着卢灿浏览了一遍自己的藏品间,就在刚才,双方谈定交易价格。这位香江年轻人,不是小气人,而且心思很细:一口价,两百五十万人民币,外加五十万外汇券。
之所以这么支付,因为有两个孙子想要出国看看,外汇卷去银行就可以直接兑换外汇,本地货币不行。
“老张,想开点。”老伴周新姊拍拍他的胳膊安慰道,“家中就这环境,你自己也寻思寻思,这些东西放在咱家,就是个货件,还要费尽心力,别被雨淋着,别被虫蛀着,别被孩子们偷着。还不如处理干净呢,卖给人家,那才算是钱。”
“你看看,现在一个个都那么开心,这不挺好吗?”
“我觉得春游说的没错,咱俩都老了,死后还得孩子们捧头起水(死者入殓之前的一种仪式,必须亲生儿子才能操持的),还得靠他们四时三节的供奉纸钱,今天这事,孩子们会一辈子念你的好的。”
周新姊是张老的第二位妻子,为张家添了一子一女,再加上前妻的三子,张淑成堪称儿女兴旺,子孙满堂。
虽然已经谈成价格,并且大儿子一家子已经陪同那位年轻人,去另一条街的银行,办理款项交接事务,张淑成还是有些割舍不下,脸色沉郁。
家中人人面带喜色,唯有自己不开心!
五岁的大重孙子,抱着那年轻人带来的巧克力,开心的啃着,见祖爷爷的脸色不好,乖巧的将手中沾满口水的巧克力,往张淑成的嘴边塞,“太爷,吃!可甜了!”
“唉!”弯腰搂住重孙子,在他脸上亲了亲,张淑成终于长叹一口气!
也许,自己真的可以颐养天年,从此解脱。
………………
冯德生坐在自行车后座,不停的催促那位叫做正阳的工作人员,骑快点,再快点!
可即便这样,赶到张淑成家中时,依旧晚了。张淑成的长子,五十九岁的张吕闵,带着两个儿子,还有两位陌生人,从三楼的铁楼梯上,往下抬一只只密封的大箱子。
“吕闵,搬家呢?”铁楼梯很窄,冯德生想上去,必须等他们下来。于是站在一楼的草坪上,对张吕闵喊道。
“哎,冯叔怎么来了?今天中午,刚好可以陪我家老爷子喝一杯。欸!你慢点,别磕着箱子!贵重着呢。”张吕闵一面和楼下的冯德生招呼,一面训斥走在前面的儿子。看得出,他的心情很不错。
冯德生看着这些箱子,眼熟的很啊,心头咯噔一声,坏了!情况比自己料想的还要糟糕,老张头不仅卖了那幅画,连他家藏品,全部都卖了?
“怎么回事?”等张吕闵下到一楼,他连忙拦住,问道。
“冯叔,我家情况您不是不清楚,这些东西费精力不说,还占地,整整占了半片房。这不,老爷子终于想开了,全清理了。”张吕闵掏出口袋中的三五烟,给冯德生敬上一支。
“清理了?几个意思?”冯德生接过他的烟,就着火柴点着,抽一口问道。
“嗨,就是卖了呗!卖了点小钱,准备换套大点的房子。家中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不像话,太碍事……”
张吕闵还在絮絮叨叨,冯德生真傻眼了。
卖了?老张头真的把这些东西都换钱了?那津门博物馆,岂不是永远都没希望了?冯德生哪还有心思抽烟,将香烟一扔,抽身快步上楼。
“这么好的烟,还没抽两口就扔了?”瞅着冯德生上楼,张吕闵连忙将他扔在地上刚刚点着的香烟捡起来,在铁梯扶手上摁灭,又塞进裤兜中。
见儿子站在那里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张吕闵回身在他肩膀上抽了一把,“笑什么笑?你小子,家中现在有余粮,可别想着乱花。你懂嘛?这叫不浪费!”
他儿子,也就是早晨给卢灿开门的那个年轻人,嘴同样贫得很,回了一句,“您老这叫做,宁舍一亩地,不舍一烟屁!”
冯德生赶到老张头家中时,张淑成,还有老伴周新姊,正陪着一对年轻男女叙话呢。
见他不告而入,老张头脸色有些尴尬,站起身来,“冯老弟,你……你怎么来了?”
“老张,东西真的全卖了?你是不是昏了头了?”冯德生着急,有些口不择言。
卢灿坐在孙瑞欣旁边,听到这位老爷子进门之后的话语,眉头皱了皱。这种售卖藏品的事情,属于家事,私事,外人哪能这样说话?
即便是好朋友,也不应该啊!
奇怪的是,张淑成的眼光有些躲闪,拉过小厅中的一张椅子,“冯老弟,您先坐,坐下来听我慢慢说。”
“老张啊,不是我说你,你手中的那批东西,好多是国宝一级的,不能卖啊。卖了再想拿回来,那是不肯能的。”冯德生坐下来,平缓口气后,接着说道
“不说别的,就说那件克镈,你个人收藏无所谓,可是,一旦交易,只要被文管会的人知道,就能抓你个大型铜器交易罪。”
“大型铜器交易是犯罪,你这不是知法犯法吗?”冯德生也是急了,抠住住他家藏品中的那件违禁物,连喷了两句。
卢灿眯眯眼,看着这位进门的不速之客,心思急转。
老头子话带威胁,让人很不舒服,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的话还真是威胁。
法律上,确实不许可大型铜器私下交易,这也是为什么后世青铜器收藏,一直不愠不火的直接原因。
张淑成收藏的那件克镈(音钵),是清光绪中期,出土于陕北扶风任村的系列克氏青铜器中的一件珍品,且是唯一的一件镈器。
卢灿看完张家藏品后,对这件青铜器,异常欣喜。
这件器具,鼓部有铭文十六行七十九字,字迹清晰。叙述克接受周王的赏赐及命令,沿泾水东到京师巡查。克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又接受车辆和马匹的赏赐,因而作此器,以追念逝去的祖先,并祈求幸福。
整个器型完整,纹饰精美,气势宏伟,造型还非常奇特,是存世最早的铜镈。
确实能称得上国宝。
卢灿的眉头渐渐皱起,尼玛,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交易,竟然又出现意外!
不知道这位是何方大神,这口气,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