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42章:胡知县的心思(捉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此为防盗章
他自己穿好了衣裳和鞋,就走出了屋子。
进了厨房舀一瓢热水出来, 给木盆里加了些, 又给平时用的竹筒里到了点, 就开始拿着杨柳枝咬开刷牙。
洗完脸, 用温热的帕子在脸上一擦,瞬间感觉倦意全无,人也精神了不少,顾云浩就又转身回到屋子里。
从桌上的麻布袋子里拿了一本黄纸皮的旧书,顾云浩熟练的翻开, 然后对着书上的字, 用手指在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划着笔画。
顾云浩出生在正月里, 因而除夕一过,家里人就开始商议着送他去念书的事儿。
而后,由顾明良带着他先去族长家里拜会了下,就算是正式开蒙到学堂念书了。
因着已经进学, 顾云浩又拿这个理由说服了顾长光跟李氏, 自己搬到了西侧的屋子里, 开始了独居一室的日子。
李氏还有些担心小孙子能不能好生照顾自己, 但顾明良却颇为赞同。
在他看来,进学了那就称得上读书人, 有自己的屋子是应当的,毕竟温书什么的也需要个安静的环境。
顾云浩十分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 读书对于农人家的孩子来说, 那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 许多人家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念书了。
就算是家里有点积蓄,短视一点的人家,都可能拿去再买田买地,怎么也舍不得拿钱给孩子念书的。
当然,读书虽然花钱多,但读好了,得来的回报也是难以想象。
多年寒窗,一朝中举,那么整个家族也能跟着改换门庭。就算考不上举人,能考上个秀才,那也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
虽然大多农村人不知道秀才到底有什么实际的能量,但仅仅凭着免税这一项,就足以让所有农户人家心生向往。
顾明良更是比一般人知道的多些,所以费尽心思的想要家里出个秀才。
而顾云浩则更是心思清明的很。
读书科考,这可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出路。
必须好生把握机会。
因着知道念书的不容易,顾云浩自从一进学,就丝毫不敢懈怠,在学里跟着先生读书,回到家里也不放松,每天早早的起来,对着书记字。
书是从顾云涛那里借来的《百家姓》,虽然已经很破旧,但字体仍看得清,顾云浩也很是珍惜。
一般来说,像顾云浩这样才入学的蒙童,初学的都是《三字经》,要《三字经》念完了,才开始学《百家姓》,随后再是《千字文》。
但顾云浩入学了这将近一个月,听了学里的先生带着他们通读过几次《三字经》,而后又自己回家用功,却是差不多都能背下来。
加上他本就是个成人的“芯子”,理解能力要比小孩强些,《三字经》本生就不是什么难理解的,对他而言根本也称不上有什么难度。
知道《三字经》主要是教蒙童们识字的,所以顾云浩也不再在上面多费什么功夫,开始借了顾云涛的书来看。
学《百家姓》也是一样为了认字,但他现在也没有旁的办法,家里就这么两个念书的人,而顾云涛正在学的《千字文》是绝对不可能借给他的。
但是顾云浩也不挑剔,毕竟他现在许多字还认不全,更多的是对着书来记字的笔画。
字要确实要比前世所用的简体字难记一些,但也跟繁体字差别不是很大。
顾云浩根据前世对百家姓的记忆,再对应简繁体字的转化,也差不多能认识个大概,索性就当做了自己的认字读本。
认字完了开始记笔画,他自然是舍不得用笔墨在纸上写的,反正也是学字而已,只简单的用手指在桌子上笔画,又省事又省纸墨。
因想着晨起人的大脑最清晰,而且按着前世上学早读课的习惯,每天早上顾云浩都会早起记半个时辰的字。
见外面天色也渐渐大亮了起来,家里人也都开始起床洗漱。
顾云浩合上书,出了屋子,开始到灶房帮着烧火。
“小心些,别让火燎到头发。”大妞在灶上忙活,见着弟弟吹火,不由担心地嘱咐一句。
“今儿一定要让爹再做个吹筒。”顾云浩扒了扒额前的头发,说道:“我这头发燎了倒是没事,大姐你成天烧火做饭,又是个女孩家,燎了才是不好。”
吹筒就是土灶上用来吹灶火用的,有条件的人家大多用铁制的,而顾家则是用竹子,把当中竹节打通了来用。
先前的吹筒因着时间久了,烧火的时候,三妞一个不注意当柴火给烧了,因而这几天大妞做饭生火都是用嘴吹的。
听闻到顾云浩的话,大妞知道是弟弟关心自己,甜甜一笑,手下仍是不停地忙活。
“奶说了,从今往后,每隔一天,都给你跟大娃子煮一个鸡蛋带上,你去了学里,可是要好生念书。”
这里大妞把粥从锅里舀起来,又倒了些水洗了锅,就舀了两瓢水下去,然后从一边的小篮子里,小心地拿了两个鸡蛋放在锅里。
“别加柴火了,灶里剩下的火碳够把蛋煮熟了。”
闻言,顾云浩也是点点头,就理了理灶边的柴火,跟着大妞两人出去洗手准备吃饭。
早饭的主食是窝头,也没有什么菜,只一大盘子咸菜,外加每人一碗粥。
说是粥,却并不是全稻米煮的,里面还加了许多玉米面跟红薯,但好在比较浓稠,能顶饿。
虽然去年收成不错,但顾家人还是不敢大吃大喝,秉持着一贯的俭朴之风。
顾明良常说,有出息的人家,都不是只管今天不考虑明天的人,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要耐得住,不然即使家里富贵了,也是守不住的。
对于这话,顾云浩十分赞同。
要想家道长远,就要守得住本心。
当然,顾家人心里也都很清楚,这样的清贫日子,也是在为今后做打算。
毕竟家里现在是两个孩子在念书了,而且以后的花费也会越来越多……
虽然这位顾举人已经过世,家里人也搬到了城里,但仅仅凭着村里出过举人这一件事,就足够附近几个村子仰视,这么些年来,也没有什么地痞流氓敢来村里滋事。
顾举人是顾氏一族的骄傲,虽然他们都说不上跟那位顾举人到底是什么亲戚关系,但这丝毫不妨碍整族人对他的推崇。
“你们可不晓得,当时有多热闹……”
顾明良经常给家里的小辈说起当年的事情。
其实顾举人中举时,顾明良才几岁,未必记得清楚什么,大多也是在跟他人闲聊时候听来的,但顾明良很乐意说起当年的盛况,说完了还不忘激励顾云涛好生念书。
要说顾云涛能够念书,还是多亏了顾举人。
当年顾举人中举之后,为了让族里子弟都读书认字,自己拿了一笔银子采买了八十亩族田,又办了顾氏族学,以田养学,让顾家子弟能有个念书的地方。
凡是顾氏族人的孩子,到了五岁以后,都可以免费到学里念书,不用交束脩,只需要自己负担笔墨纸砚的开销。
当然青坪村外姓的孩子如果愿意也可以到学里念书,只是每年要多交一两银子的束脩罢了。
因着村里人家大多或是见过,或是听说过顾举人的风光,但凡家里有点条件的,都会送孩子去学里读书,都想着即使不能考上秀才,认些字也是好的,说不定能去给城里给人当账房、当伙计。
顾长荣、顾长光小时候也在学里混过两年,但二人实在不是什么读书的料,些许认识些字就不再上学,安心在家里种田。
经历了对儿子的失望之后,顾明良将目光放在了孙子身上,因而对长孙顾云涛期望更大,也要求的更严,只盼他能在读书这条路上走出个出息来。
“大哥,千字文是什么?”
听到顾云涛的话,顾云浩想了想,眨巴眨巴眼睛问道。
“说了你也不明白,好生吃你的饭吧。”顾云涛不想多说,直接回道。
卫氏却是多了个心眼儿,搂着顾云浩笑着说道:“儿子乖,等明年你满五岁,也跟着大哥去学堂,到时候就知道了。”
一边说着这话,卫氏却是悄悄地拿眼角瞄顾明良。
果然顾明良听了卫氏的话,眉头轻轻皱了下,没有说话。
顾云浩将一切看在眼里,自然晓得他娘亲是想试探爷爷,也连忙跑到顾明良跟前搂着他的胳膊,一脸天真地助攻道:“爷,明年我也要跟着大哥去读千字文么?”
“一个小萝卜丁,还想读千字文?”
还不待顾明良发话,顾云涛就开始笑道。
“大哥坏,爷爷你说。”
“好生吃饭,来回跑的像个什么话。”顾明良无视两个孙子的话,直接让顾云浩坐回去。
见了这样的情状,卫氏神色一愣,随即眼中的光亮也黯淡了几分。
顾云浩更是心里门儿清,不由暗暗着急。
经过这些日子的左思右想,他还是觉得在这个时代,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科考。
开始还庆幸生在了顾氏一族,毕竟可以免费念书,这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要知道大部分农家都是没有那个钱去供养孩子读书的,大多都是到了年纪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然后世世代代这样传承下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地刨口饭吃。
青坪村出过举人,因而村里人都对读书有一种向往,加上顾氏族学又对顾家免费,这里的孩童特别是顾家的孩子,自然就比旁人家的孩子更有机会去读书。
顾云浩他们家的经济条件虽然在村里算不上好的,但也是中等人家,而且家里就两个孙子,照理说两个孙子都是有那个条件供去学里念书的。
之前顾云浩也是这么认为,只要他满了五岁,也能到族里上学。但是随着他满四岁之后,才慢慢发现,好似家里除了他们二房的人还记挂着这事,大房跟爷爷奶奶却都从未提起过。
最近在家里想了又想,顾云浩总算猜到了原因。
感情顾明良还是把更多的期望放在了顾云涛身上,一心就想把顾云涛供的考个秀才。
但是科考哪里是那么简单的,当中的花费旁人许是不知道,但顾云浩因着在前世看过一些文献,还是略知一二的。
顾明良在城里当差,也是晓得了,所以就想着省下钱来留给给顾云涛念书考试用。
顾家的条件又实在没办法供得起两个孙子读书,顾明良就想着干脆用尽全力支持顾云涛。一则顾云涛是家里的长孙,从小又聪明机灵,像个能成才的样子;二则就是他私心下还是更心疼这个大孙子些。
李氏虽然平时管家强势些,但这些大事上一直是听顾明良的,加上顾云涛是长孙,更是不会有什么意见。
而大房顾长荣夫妻俩更是希望儿子能成才,多出一个顾云浩念书,自然家里的生活更紧张,当然不会主动搭茬说要让顾云浩进学的事儿了。
把一切都想通透之后,顾云浩一直烦心,思考了许久,还是觉得不能放弃念书的机会。
毕竟他也没干过农活,也不会做生意,出了科考念书之外,他实在也是找不到别的出路。
着急虽是着急,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四岁的娃娃,在家里虽然是也是个宝贝般的存在,但也不会有人真的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因而这事还得靠他的爹妈去争取。
刚前见着顾云涛说起千字文,就连忙插话去问,结果还真是不负他的期待。
见着卫氏刚刚说的话,顾云浩差点忍不住给自己娘亲点赞。
真给力!
他就知道卫氏是个心里有成算的,看着她一直不吭气,顾云浩就知道,今晚顾明良的态度让卫氏心里有想法了。
原本顾云涛去念书,本着公平思想,他顾云浩到了年纪就也该去念书才是,只要顾长光跟卫氏咬紧牙关不松口,为着让两个儿子不至于生出龃龉,顾明良多半还是会为家里的太平着想,那样他就有读书的机会。
从前世到今生,拢共活了快三十年,顾云浩始终秉持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不抢占贪心别人的东西,但属于自己的也不能容忍别人无故拿走。
此为防盗章
他自己穿好了衣裳和鞋,就走出了屋子。
进了厨房舀一瓢热水出来, 给木盆里加了些, 又给平时用的竹筒里到了点, 就开始拿着杨柳枝咬开刷牙。
洗完脸, 用温热的帕子在脸上一擦,瞬间感觉倦意全无,人也精神了不少,顾云浩就又转身回到屋子里。
从桌上的麻布袋子里拿了一本黄纸皮的旧书,顾云浩熟练的翻开, 然后对着书上的字, 用手指在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划着笔画。
顾云浩出生在正月里, 因而除夕一过,家里人就开始商议着送他去念书的事儿。
而后,由顾明良带着他先去族长家里拜会了下,就算是正式开蒙到学堂念书了。
因着已经进学, 顾云浩又拿这个理由说服了顾长光跟李氏, 自己搬到了西侧的屋子里, 开始了独居一室的日子。
李氏还有些担心小孙子能不能好生照顾自己, 但顾明良却颇为赞同。
在他看来,进学了那就称得上读书人, 有自己的屋子是应当的,毕竟温书什么的也需要个安静的环境。
顾云浩十分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 读书对于农人家的孩子来说, 那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 许多人家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念书了。
就算是家里有点积蓄,短视一点的人家,都可能拿去再买田买地,怎么也舍不得拿钱给孩子念书的。
当然,读书虽然花钱多,但读好了,得来的回报也是难以想象。
多年寒窗,一朝中举,那么整个家族也能跟着改换门庭。就算考不上举人,能考上个秀才,那也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
虽然大多农村人不知道秀才到底有什么实际的能量,但仅仅凭着免税这一项,就足以让所有农户人家心生向往。
顾明良更是比一般人知道的多些,所以费尽心思的想要家里出个秀才。
而顾云浩则更是心思清明的很。
读书科考,这可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出路。
必须好生把握机会。
因着知道念书的不容易,顾云浩自从一进学,就丝毫不敢懈怠,在学里跟着先生读书,回到家里也不放松,每天早早的起来,对着书记字。
书是从顾云涛那里借来的《百家姓》,虽然已经很破旧,但字体仍看得清,顾云浩也很是珍惜。
一般来说,像顾云浩这样才入学的蒙童,初学的都是《三字经》,要《三字经》念完了,才开始学《百家姓》,随后再是《千字文》。
但顾云浩入学了这将近一个月,听了学里的先生带着他们通读过几次《三字经》,而后又自己回家用功,却是差不多都能背下来。
加上他本就是个成人的“芯子”,理解能力要比小孩强些,《三字经》本生就不是什么难理解的,对他而言根本也称不上有什么难度。
知道《三字经》主要是教蒙童们识字的,所以顾云浩也不再在上面多费什么功夫,开始借了顾云涛的书来看。
学《百家姓》也是一样为了认字,但他现在也没有旁的办法,家里就这么两个念书的人,而顾云涛正在学的《千字文》是绝对不可能借给他的。
但是顾云浩也不挑剔,毕竟他现在许多字还认不全,更多的是对着书来记字的笔画。
字要确实要比前世所用的简体字难记一些,但也跟繁体字差别不是很大。
顾云浩根据前世对百家姓的记忆,再对应简繁体字的转化,也差不多能认识个大概,索性就当做了自己的认字读本。
认字完了开始记笔画,他自然是舍不得用笔墨在纸上写的,反正也是学字而已,只简单的用手指在桌子上笔画,又省事又省纸墨。
因想着晨起人的大脑最清晰,而且按着前世上学早读课的习惯,每天早上顾云浩都会早起记半个时辰的字。
见外面天色也渐渐大亮了起来,家里人也都开始起床洗漱。
顾云浩合上书,出了屋子,开始到灶房帮着烧火。
“小心些,别让火燎到头发。”大妞在灶上忙活,见着弟弟吹火,不由担心地嘱咐一句。
“今儿一定要让爹再做个吹筒。”顾云浩扒了扒额前的头发,说道:“我这头发燎了倒是没事,大姐你成天烧火做饭,又是个女孩家,燎了才是不好。”
吹筒就是土灶上用来吹灶火用的,有条件的人家大多用铁制的,而顾家则是用竹子,把当中竹节打通了来用。
先前的吹筒因着时间久了,烧火的时候,三妞一个不注意当柴火给烧了,因而这几天大妞做饭生火都是用嘴吹的。
听闻到顾云浩的话,大妞知道是弟弟关心自己,甜甜一笑,手下仍是不停地忙活。
“奶说了,从今往后,每隔一天,都给你跟大娃子煮一个鸡蛋带上,你去了学里,可是要好生念书。”
这里大妞把粥从锅里舀起来,又倒了些水洗了锅,就舀了两瓢水下去,然后从一边的小篮子里,小心地拿了两个鸡蛋放在锅里。
“别加柴火了,灶里剩下的火碳够把蛋煮熟了。”
闻言,顾云浩也是点点头,就理了理灶边的柴火,跟着大妞两人出去洗手准备吃饭。
早饭的主食是窝头,也没有什么菜,只一大盘子咸菜,外加每人一碗粥。
说是粥,却并不是全稻米煮的,里面还加了许多玉米面跟红薯,但好在比较浓稠,能顶饿。
虽然去年收成不错,但顾家人还是不敢大吃大喝,秉持着一贯的俭朴之风。
顾明良常说,有出息的人家,都不是只管今天不考虑明天的人,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要耐得住,不然即使家里富贵了,也是守不住的。
对于这话,顾云浩十分赞同。
要想家道长远,就要守得住本心。
当然,顾家人心里也都很清楚,这样的清贫日子,也是在为今后做打算。
毕竟家里现在是两个孩子在念书了,而且以后的花费也会越来越多……
虽然这位顾举人已经过世,家里人也搬到了城里,但仅仅凭着村里出过举人这一件事,就足够附近几个村子仰视,这么些年来,也没有什么地痞流氓敢来村里滋事。
顾举人是顾氏一族的骄傲,虽然他们都说不上跟那位顾举人到底是什么亲戚关系,但这丝毫不妨碍整族人对他的推崇。
“你们可不晓得,当时有多热闹……”
顾明良经常给家里的小辈说起当年的事情。
其实顾举人中举时,顾明良才几岁,未必记得清楚什么,大多也是在跟他人闲聊时候听来的,但顾明良很乐意说起当年的盛况,说完了还不忘激励顾云涛好生念书。
要说顾云涛能够念书,还是多亏了顾举人。
当年顾举人中举之后,为了让族里子弟都读书认字,自己拿了一笔银子采买了八十亩族田,又办了顾氏族学,以田养学,让顾家子弟能有个念书的地方。
凡是顾氏族人的孩子,到了五岁以后,都可以免费到学里念书,不用交束脩,只需要自己负担笔墨纸砚的开销。
当然青坪村外姓的孩子如果愿意也可以到学里念书,只是每年要多交一两银子的束脩罢了。
因着村里人家大多或是见过,或是听说过顾举人的风光,但凡家里有点条件的,都会送孩子去学里读书,都想着即使不能考上秀才,认些字也是好的,说不定能去给城里给人当账房、当伙计。
顾长荣、顾长光小时候也在学里混过两年,但二人实在不是什么读书的料,些许认识些字就不再上学,安心在家里种田。
经历了对儿子的失望之后,顾明良将目光放在了孙子身上,因而对长孙顾云涛期望更大,也要求的更严,只盼他能在读书这条路上走出个出息来。
“大哥,千字文是什么?”
听到顾云涛的话,顾云浩想了想,眨巴眨巴眼睛问道。
“说了你也不明白,好生吃你的饭吧。”顾云涛不想多说,直接回道。
卫氏却是多了个心眼儿,搂着顾云浩笑着说道:“儿子乖,等明年你满五岁,也跟着大哥去学堂,到时候就知道了。”
一边说着这话,卫氏却是悄悄地拿眼角瞄顾明良。
果然顾明良听了卫氏的话,眉头轻轻皱了下,没有说话。
顾云浩将一切看在眼里,自然晓得他娘亲是想试探爷爷,也连忙跑到顾明良跟前搂着他的胳膊,一脸天真地助攻道:“爷,明年我也要跟着大哥去读千字文么?”
“一个小萝卜丁,还想读千字文?”
还不待顾明良发话,顾云涛就开始笑道。
“大哥坏,爷爷你说。”
“好生吃饭,来回跑的像个什么话。”顾明良无视两个孙子的话,直接让顾云浩坐回去。
见了这样的情状,卫氏神色一愣,随即眼中的光亮也黯淡了几分。
顾云浩更是心里门儿清,不由暗暗着急。
经过这些日子的左思右想,他还是觉得在这个时代,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科考。
开始还庆幸生在了顾氏一族,毕竟可以免费念书,这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要知道大部分农家都是没有那个钱去供养孩子读书的,大多都是到了年纪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然后世世代代这样传承下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地刨口饭吃。
青坪村出过举人,因而村里人都对读书有一种向往,加上顾氏族学又对顾家免费,这里的孩童特别是顾家的孩子,自然就比旁人家的孩子更有机会去读书。
顾云浩他们家的经济条件虽然在村里算不上好的,但也是中等人家,而且家里就两个孙子,照理说两个孙子都是有那个条件供去学里念书的。
之前顾云浩也是这么认为,只要他满了五岁,也能到族里上学。但是随着他满四岁之后,才慢慢发现,好似家里除了他们二房的人还记挂着这事,大房跟爷爷奶奶却都从未提起过。
最近在家里想了又想,顾云浩总算猜到了原因。
感情顾明良还是把更多的期望放在了顾云涛身上,一心就想把顾云涛供的考个秀才。
但是科考哪里是那么简单的,当中的花费旁人许是不知道,但顾云浩因着在前世看过一些文献,还是略知一二的。
顾明良在城里当差,也是晓得了,所以就想着省下钱来留给给顾云涛念书考试用。
顾家的条件又实在没办法供得起两个孙子读书,顾明良就想着干脆用尽全力支持顾云涛。一则顾云涛是家里的长孙,从小又聪明机灵,像个能成才的样子;二则就是他私心下还是更心疼这个大孙子些。
李氏虽然平时管家强势些,但这些大事上一直是听顾明良的,加上顾云涛是长孙,更是不会有什么意见。
而大房顾长荣夫妻俩更是希望儿子能成才,多出一个顾云浩念书,自然家里的生活更紧张,当然不会主动搭茬说要让顾云浩进学的事儿了。
把一切都想通透之后,顾云浩一直烦心,思考了许久,还是觉得不能放弃念书的机会。
毕竟他也没干过农活,也不会做生意,出了科考念书之外,他实在也是找不到别的出路。
着急虽是着急,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四岁的娃娃,在家里虽然是也是个宝贝般的存在,但也不会有人真的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因而这事还得靠他的爹妈去争取。
刚前见着顾云涛说起千字文,就连忙插话去问,结果还真是不负他的期待。
见着卫氏刚刚说的话,顾云浩差点忍不住给自己娘亲点赞。
真给力!
他就知道卫氏是个心里有成算的,看着她一直不吭气,顾云浩就知道,今晚顾明良的态度让卫氏心里有想法了。
原本顾云涛去念书,本着公平思想,他顾云浩到了年纪就也该去念书才是,只要顾长光跟卫氏咬紧牙关不松口,为着让两个儿子不至于生出龃龉,顾明良多半还是会为家里的太平着想,那样他就有读书的机会。
从前世到今生,拢共活了快三十年,顾云浩始终秉持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不抢占贪心别人的东西,但属于自己的也不能容忍别人无故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