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从未见过比大员更差的海港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陈守序从苏禄海进入南中国海,乘南风一路北上,避开了菲律宾海岸线。蒙达和他的船主们以前也经常跑台湾,但像现在这样始终看不见海岸线的航行还是让他们心惊胆战。守序半是利诱,半是强迫,才逼的他们跟着舰队一起航行。
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的侦察预警力量只能覆盖近海航线,对金城舰队的动向一无所知。守序的运气倒是不错,似乎老天保佑,他这一路北上并没遇到什么风暴。
蒙达找到陈守序。过苏禄海之后,他便转移到了南海号上以方便双方联络。
“国主,我建议从现在开始走近岸航线。”蒙达没有亲身经历过远海航行,只是经常听说西洋人在茫茫大海上横跨数万里的故事,这次跟着陈守序倒是小小体验了一把。
守序:“有什么必要吗?我现在转向近海,至少会耽误一天的时间。”
“咳,”蒙达咳嗽了一声,“国主可能是不知道这台湾海峡的厉害。不管是荷兰人,还是佛朗机人,都认为台湾海峡是他们在亚洲最困难的航行区域。风大浪急,事故频发。”
守序:“都是些什么事故,台风?”
蒙达:“不是台风,遇到台风无论在哪都会完蛋。在台湾海峡就是一般的大风,也经常会把船吹离航道,导致触礁或者搁浅。前年一艘船从漳州出发本想回大员港,结果被一阵狂风吹到了巴达维亚。”
蒙达的话让陈守序愣住了,大员和巴达维亚差了几千里。
蒙达知他不信,便解释道,“那艘船装满了中国生丝,绸缎,蔗糖和黄金,本来应该运货去大员。结果北风太大,把船向南吹偏了极远,船长见大员回不去了,索性就去了巴达维亚。”
守序:“这里的北风有这么恐怖?”
蒙达:“北风可以把荷兰人的大战舰吹到失踪。说起来,北风毁掉的荷兰船比台风多了许多。南风也好不到哪里去,别说我们在航行状态,即便是在港内停泊的船只,风大的时候用三只大铁锚都固定不住。荷兰战舰经常一晚上丢两三个锚,我记得最多的记录是一天被风吹断了5只锚缆。”
梅登听了,问道,“锚缆被吹断,船不是完蛋了?”
蒙达:“是啊,台湾这里经常会发生睡一觉起来,港内的船不知被吹到哪里去了的事情。还不止这个问题,如果风大一些,荷兰人自己都经常错过大员港,被风吹的进不去。”
守序明白了,他一向都很尊重专家的意见。舰队打舵转向右舷,接近了垦丁半岛,顺台湾岛西侧海岸线北上。陈守序手攥望远镜,4年了,垦丁半岛是他看见的第一块中国陆地。
确实如蒙达所说,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明显感觉到风速浪速都变快了,战舰适当收了一些帆,降低了航速,一天后,抵达了荷兰人在亚洲最北端的军事据点。
大员,热兰遮城。
南海号向热兰遮鸣礼炮7响,热兰遮同样回应7响。
陈守序和梅登拉开望远镜,一串的沙洲横亘眼前,沙洲北方还有数座岛屿。在这个时候的荷兰文件上,岛屿的正式名称是福尔摩莎岛。偶尔也会直接叫台湾,台湾本来专指大员湾,也就是后世的台南附近,此时也会用台湾指代全岛。
蒙达指向沙洲,向陈守序介绍,“那就是大员岛,原本是一鲲身,二鲲身,直到七鲲身共七座岛屿,现在泥沙淤积,已经连成一片了。大员岛与台湾本岛之间,就是台江内海。”
大员岛南北狭长,数座城堡和城镇之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椰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风景十分秀美。难怪葡萄牙人将这里命名为美丽之岛。
热兰遮堡位于大员岛北端,完全控制了进出台江内海的主航道。大员岛南端已经与台湾本岛连在了一起,退潮涉水可过。
蒙达曾多次来往台湾,主动向守序和梅登介绍,“热兰遮刚建城那会叫奥兰治堡,是以亲王命名。15年前公司董事会用泽兰省的名字给改为泽兰堡,汉字一般写作热兰遮。”
陈守序盯着热兰遮堡看了好一阵,蒙达在一旁讲解:“热兰遮堡的地势在大员相对较高,堡高三层,主堡共有四座尖角堡,四座半月堡。每座尖角堡有12门长炮,半月堡有3门长炮。朝向海边那座角城,还有两座尖角堡,每座尖角堡4门长炮。此外,海边的水门和堡垒还有6门长炮。”
热兰遮城外是居民区,也就是大员城,华人上层都聚居在那里。
陈守序估算了城头火力和棱堡的体积,“调万人大军,围城一年,也不知能不能拿下热兰遮。”
梅登一直没说话,此时冷笑了几声,开口道,“我看倒未必。热兰遮堡虽然在亚洲也能称大型棱堡,火力强大储备充足。但这座城有致命缺陷。”
蒙达有点被梅登的大话吓住了,“爵爷这是何意?”
梅登指着热兰遮堡南方的高地,询问蒙达,“那座高地上的炮台叫什么?”
“乌德勒支堡,爵爷。”
梅登转头对陈守序道,“提督,荷兰人花了12年的时间把热兰遮修到3层高,有6座尖角堡4座半月堡,可真要从陆地进攻,根本不用去打热兰遮堡的主体。只要攻下乌德勒支堡,在高地上架起24磅以上的攻城炮,居高临下朝城堡打,热兰遮就完了。”
陈守序也把望远镜对向了南方的高地,“除了热兰遮和乌德勒支,荷兰人在台湾还有几座要塞?”
蒙达:“与大员隔台江内海相望,台湾本岛另有一座普罗民遮城,汉民又称为赤坎楼。此外在北方魍港,荷兰人还筑有福里兴恩堡。魍港是台江内海最北方的港口,汉民也常称为北港。大员北面的北线尾岛还有一座四草海堡,那边用来控制鹿耳门航道。”
陈守序拿出地图,“除了大员岛与北线尾岛之间的主航道,以及你刚才提到的鹿耳门航道,从外海进入台江内海还有几条航道?”
蒙达摇摇头,“国主,原本是有10多条大小航道可进入台江内海,就像我刚才说的,多年下来泥沙淤积,高潮位时,舢板或许能过,稍大的船都不可能过去。便是鹿耳门航道那边,在最高的潮位,8丈以上的福船驶入的风险也极大。”
陈守序:“好吧,那就是说,我们只能从热兰遮的炮口下走主航道入港了。”
蒙达还是摇头,“国主,你的船根本进不了港。”
守序暗骂一声,“为什么?”
蒙达:“国主,台江内海的水深大约有5至10荷丈(一荷丈1.7米),可容大船航行。可眼前的主航道便是朔望大潮也只有15荷尺深,平常水深更是只有10到12荷尺。您的座船万万不可进去。”
梅登听傻了,“你的意思,荷兰人只能依靠吃水在12尺内的船在大员港进行贸易?”
蒙达道:“恩,是的。荷兰人给大员港配备的船只不会超过200拉斯特(荷兰重量单位,不到2吨),你们的舰队里只有暴风号可以驶进大员港。”
守序道,“荷兰人选的什么破港,除了水浅,这里还有什么毛病吗?”
蒙达:“还真有。大员港能避东北风,不能避西南风。国主,您知道,台风大多都是从南方来的。”
守序对荷兰人的眼光无语了,“台风都不能躲,那是会死人的啊。”
蒙达:“却是如此。荷兰人的船经常会被南风吹断锚缆,撞碎在那边的悬崖上。”
陈守序现在处的位置倒是看不见悬崖,蒙达手指的方向应该是台江内海里的台湾本岛。
梅登道:“台湾是巴达维亚到长崎航线的主要补给站,3000多海里的航程,靠小船不是会赔死?”
蒙达:“跑日本的大船都不会进大员港,他们在热兰遮堡面向台湾海峡的水门外锚定,装上货就走。”
梅登:“荷兰人怎么选了这么差的港口建城,如果他们的大船要避风怎么办?”
蒙达:“他们会去佩斯卡多尔列岛避风,也就是大明的澎湖,其实荷兰人最早就想在澎湖设城。那边水深,可避四面来风,离天朝也更近。但澎湖被朝廷视为天朝本土,绝不允许荷兰人公开侵占。双方在澎湖打了一仗,后在中国甲必丹李旦的调解下退到了台湾……”
陈守序:“既然澎湖被朝廷收复了,怎么荷兰人现在还能去?”
蒙达:“国主说的也不错。只是因为朝廷在这些事上,一般都是上下一起糊弄皇帝。仗打完后兵就撤了,城砦早已荒废。荷兰人可以随意停靠澎湖。”
南海号在热兰遮水门外锚定,守序与梅登、蒙达三人换乘长艇。
守序问道,“你刚才说起李旦和北港,这北港不是李旦和郑芝龙的基地吗?怎么荷兰人会有城堡。”
蒙达很诧异,“国主从哪里听说北港是李旦和一官的基地?整个台江内海都是荷兰人的地盘。”
守序有些奇怪,“李旦和郑芝龙不是移民数万去了北港?”
蒙达:“移民是有的。那是荷兰人占领台湾后的事,他们重金招募汉民去台湾种植甘蔗,李旦和郑芝龙当时做的就是这个生意。但要说北港是李旦或是一官的基地,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守序感到有点被颠覆了,“你是说台湾在荷兰人之前,没有华人移民?”
蒙达:“可能百来个福建商人在这边有点产业,移民根本没有。台江内海是很好的渔场,每年都会有100多艘福建渔船来台湾捕鱼。荷兰人开始在大员设城也是看中了渔场,若说港口条件,南边的打狗港要优越的多。但汉民在台江的捕鱼活动,能给大员带来最初的移民。”
梅登点头道,“台江内海辐射范围也比较大,便于荷兰人征集岸上的物资。”
守序觉得蒙达这话的信息量有点大:“我有些糊涂了,你的意思是郑芝龙开始做海盗就完全是给荷兰人打工?”
蒙达冷笑一声:“李旦死后,郑芝龙从区区一介翻译突然崛起成东南最大的海盗,他自己当然有些本事,但更多是荷兰人在其中的作用。郑芝龙起步阶段,荷兰人给他提供了20多艘战船,开放了台江内海,允许他随便出入,不断给郑芝龙供给军火。让一官的势力迅速压倒了其他人。”
梅登:“荷兰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蒙达:“逼迫朝廷允许荷兰人在福建更加自由地贸易。”
守序:“可我听说,当时郑芝龙封锁整个福建沿海,反而让贸易中断了。”
蒙达:“这事啊,就是台海波谲云诡之处了。对荷兰人来说,台海充斥着公开的敌人和伪装的朋友,他们的身份经常会发生变化。郑芝龙封锁台海贸易之前,公司只能通过福建官员的代理人许心素(simsouw)与中国交易,让大员方面很被动。但即便这样,支援郑芝龙也不是巴达维亚的决策。那是台湾第一任行政长官马蒂纳斯.宋克和第二任行政长官杰拉德.弗里德里克.德.韦特两人私下做的。公司一直不知道这件事,甚至还派遣11艘战舰深入漳州湾与朝廷合作打击海盗,不过舰队抵达时郑芝龙已经杀掉许心素受抚了,成为朝廷的官员。”
梅登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腐败行为门清的很,“郑芝龙给了宋克和德.韦特多少好处?”
蒙达摇头道,“时隔多年,具体金额只有老天知道了。巴达维亚确切掌握的一笔是郑芝龙在德韦特离任前,给他送了9艘戎克船的战利品,价值在两万两白银左右。德韦特私自把货物在日本出手了,热兰遮的账目上没有丝毫记录。”
陈守序结合以前获得的信息,算是大致搞明白了。德韦特原本是台湾的高级商务员,宋克的副手。郑芝龙发家前是德韦特的翻译,负责在热兰遮和李旦之间沟通联系。宋克被风吹到海里淹死后,德韦特继任台湾长官。这两人在对待郑芝龙的扶持政策上一脉相承,荷兰人让李旦的两个弟弟和儿子统统靠边站。李魁奇这些实力派见郑芝龙有荷兰人撑腰,便支持郑芝龙上台统合台海的海盗,然后海盗联盟侵袭福建沿海,把福建官员的脸抽啪啪响。
到了第三任行政长官纳茨接任德韦特,台湾的事情就盖不住锅了。不过好在,郑芝龙趁巴达维亚剿灭他的大舰队来之前先杀掉了许心素,取代许成为福建官员的海贸代理人。
郑芝龙把荷兰人好一通忽悠,自由贸易吹的天花乱坠。荷兰人也就顺势与郑芝龙结为盟友,帮他剿灭李魁奇、钟斌和刘香,但荷兰人搞着搞着,发现郑芝龙越来越厉害,他们在生意中比以前还要受限制,便后悔了,又与刘香结盟。事情搞到这步田地,荷兰人在台海玩的离岸平衡手完全失败,郑芝龙尾大不掉。到第四任行政长官,普特曼斯卸任后要求巴达维亚对郑芝龙坚决采用军事打击。荷兰人便亲自下场,结果在料罗湾海战丢了脸,彻底无法再撼动郑芝龙的势力。
陈守序道:“郑芝龙从不把事情做绝,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打赢了海战,却给荷兰人提供了比以前更多的商品。”
梅登研究过料罗湾海战,他对陈守序说道:“料罗湾海战就是你说的典型,荷兰人打赢了几乎全部的海战。但他们对郑芝龙在大陆的势力毫无办法,一战失利便前功尽弃。用海船与大陆拼消耗战,没有希望。”
17世纪的海船还是不够强,就连英国人现在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在亚洲海战的输赢是暂时的,而陆地才是决定性的。
——————
注1:郑芝龙贿赂德韦特价值2万白银的船货,出自范迪门的前任亨德利克.布劳威尔在1632年12月1日向17人绅士提交的东印度事务报告,《荷兰人在福尔摩莎》辑录。
注2 郑芝龙移民的所谓北港,应不是现代台湾北港溪。荷兰人讨伐过北港溪土著,没提到有华人聚居区。郑家所谓的基地,应当就是荷兰人控制下的魍港,1620s航道应尚未淤塞。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与荷兰反目之后,郑芝龙所谓的海外基地再也不见记载。那根本就是荷兰人的。
陈守序从苏禄海进入南中国海,乘南风一路北上,避开了菲律宾海岸线。蒙达和他的船主们以前也经常跑台湾,但像现在这样始终看不见海岸线的航行还是让他们心惊胆战。守序半是利诱,半是强迫,才逼的他们跟着舰队一起航行。
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的侦察预警力量只能覆盖近海航线,对金城舰队的动向一无所知。守序的运气倒是不错,似乎老天保佑,他这一路北上并没遇到什么风暴。
蒙达找到陈守序。过苏禄海之后,他便转移到了南海号上以方便双方联络。
“国主,我建议从现在开始走近岸航线。”蒙达没有亲身经历过远海航行,只是经常听说西洋人在茫茫大海上横跨数万里的故事,这次跟着陈守序倒是小小体验了一把。
守序:“有什么必要吗?我现在转向近海,至少会耽误一天的时间。”
“咳,”蒙达咳嗽了一声,“国主可能是不知道这台湾海峡的厉害。不管是荷兰人,还是佛朗机人,都认为台湾海峡是他们在亚洲最困难的航行区域。风大浪急,事故频发。”
守序:“都是些什么事故,台风?”
蒙达:“不是台风,遇到台风无论在哪都会完蛋。在台湾海峡就是一般的大风,也经常会把船吹离航道,导致触礁或者搁浅。前年一艘船从漳州出发本想回大员港,结果被一阵狂风吹到了巴达维亚。”
蒙达的话让陈守序愣住了,大员和巴达维亚差了几千里。
蒙达知他不信,便解释道,“那艘船装满了中国生丝,绸缎,蔗糖和黄金,本来应该运货去大员。结果北风太大,把船向南吹偏了极远,船长见大员回不去了,索性就去了巴达维亚。”
守序:“这里的北风有这么恐怖?”
蒙达:“北风可以把荷兰人的大战舰吹到失踪。说起来,北风毁掉的荷兰船比台风多了许多。南风也好不到哪里去,别说我们在航行状态,即便是在港内停泊的船只,风大的时候用三只大铁锚都固定不住。荷兰战舰经常一晚上丢两三个锚,我记得最多的记录是一天被风吹断了5只锚缆。”
梅登听了,问道,“锚缆被吹断,船不是完蛋了?”
蒙达:“是啊,台湾这里经常会发生睡一觉起来,港内的船不知被吹到哪里去了的事情。还不止这个问题,如果风大一些,荷兰人自己都经常错过大员港,被风吹的进不去。”
守序明白了,他一向都很尊重专家的意见。舰队打舵转向右舷,接近了垦丁半岛,顺台湾岛西侧海岸线北上。陈守序手攥望远镜,4年了,垦丁半岛是他看见的第一块中国陆地。
确实如蒙达所说,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明显感觉到风速浪速都变快了,战舰适当收了一些帆,降低了航速,一天后,抵达了荷兰人在亚洲最北端的军事据点。
大员,热兰遮城。
南海号向热兰遮鸣礼炮7响,热兰遮同样回应7响。
陈守序和梅登拉开望远镜,一串的沙洲横亘眼前,沙洲北方还有数座岛屿。在这个时候的荷兰文件上,岛屿的正式名称是福尔摩莎岛。偶尔也会直接叫台湾,台湾本来专指大员湾,也就是后世的台南附近,此时也会用台湾指代全岛。
蒙达指向沙洲,向陈守序介绍,“那就是大员岛,原本是一鲲身,二鲲身,直到七鲲身共七座岛屿,现在泥沙淤积,已经连成一片了。大员岛与台湾本岛之间,就是台江内海。”
大员岛南北狭长,数座城堡和城镇之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椰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风景十分秀美。难怪葡萄牙人将这里命名为美丽之岛。
热兰遮堡位于大员岛北端,完全控制了进出台江内海的主航道。大员岛南端已经与台湾本岛连在了一起,退潮涉水可过。
蒙达曾多次来往台湾,主动向守序和梅登介绍,“热兰遮刚建城那会叫奥兰治堡,是以亲王命名。15年前公司董事会用泽兰省的名字给改为泽兰堡,汉字一般写作热兰遮。”
陈守序盯着热兰遮堡看了好一阵,蒙达在一旁讲解:“热兰遮堡的地势在大员相对较高,堡高三层,主堡共有四座尖角堡,四座半月堡。每座尖角堡有12门长炮,半月堡有3门长炮。朝向海边那座角城,还有两座尖角堡,每座尖角堡4门长炮。此外,海边的水门和堡垒还有6门长炮。”
热兰遮城外是居民区,也就是大员城,华人上层都聚居在那里。
陈守序估算了城头火力和棱堡的体积,“调万人大军,围城一年,也不知能不能拿下热兰遮。”
梅登一直没说话,此时冷笑了几声,开口道,“我看倒未必。热兰遮堡虽然在亚洲也能称大型棱堡,火力强大储备充足。但这座城有致命缺陷。”
蒙达有点被梅登的大话吓住了,“爵爷这是何意?”
梅登指着热兰遮堡南方的高地,询问蒙达,“那座高地上的炮台叫什么?”
“乌德勒支堡,爵爷。”
梅登转头对陈守序道,“提督,荷兰人花了12年的时间把热兰遮修到3层高,有6座尖角堡4座半月堡,可真要从陆地进攻,根本不用去打热兰遮堡的主体。只要攻下乌德勒支堡,在高地上架起24磅以上的攻城炮,居高临下朝城堡打,热兰遮就完了。”
陈守序也把望远镜对向了南方的高地,“除了热兰遮和乌德勒支,荷兰人在台湾还有几座要塞?”
蒙达:“与大员隔台江内海相望,台湾本岛另有一座普罗民遮城,汉民又称为赤坎楼。此外在北方魍港,荷兰人还筑有福里兴恩堡。魍港是台江内海最北方的港口,汉民也常称为北港。大员北面的北线尾岛还有一座四草海堡,那边用来控制鹿耳门航道。”
陈守序拿出地图,“除了大员岛与北线尾岛之间的主航道,以及你刚才提到的鹿耳门航道,从外海进入台江内海还有几条航道?”
蒙达摇摇头,“国主,原本是有10多条大小航道可进入台江内海,就像我刚才说的,多年下来泥沙淤积,高潮位时,舢板或许能过,稍大的船都不可能过去。便是鹿耳门航道那边,在最高的潮位,8丈以上的福船驶入的风险也极大。”
陈守序:“好吧,那就是说,我们只能从热兰遮的炮口下走主航道入港了。”
蒙达还是摇头,“国主,你的船根本进不了港。”
守序暗骂一声,“为什么?”
蒙达:“国主,台江内海的水深大约有5至10荷丈(一荷丈1.7米),可容大船航行。可眼前的主航道便是朔望大潮也只有15荷尺深,平常水深更是只有10到12荷尺。您的座船万万不可进去。”
梅登听傻了,“你的意思,荷兰人只能依靠吃水在12尺内的船在大员港进行贸易?”
蒙达道:“恩,是的。荷兰人给大员港配备的船只不会超过200拉斯特(荷兰重量单位,不到2吨),你们的舰队里只有暴风号可以驶进大员港。”
守序道,“荷兰人选的什么破港,除了水浅,这里还有什么毛病吗?”
蒙达:“还真有。大员港能避东北风,不能避西南风。国主,您知道,台风大多都是从南方来的。”
守序对荷兰人的眼光无语了,“台风都不能躲,那是会死人的啊。”
蒙达:“却是如此。荷兰人的船经常会被南风吹断锚缆,撞碎在那边的悬崖上。”
陈守序现在处的位置倒是看不见悬崖,蒙达手指的方向应该是台江内海里的台湾本岛。
梅登道:“台湾是巴达维亚到长崎航线的主要补给站,3000多海里的航程,靠小船不是会赔死?”
蒙达:“跑日本的大船都不会进大员港,他们在热兰遮堡面向台湾海峡的水门外锚定,装上货就走。”
梅登:“荷兰人怎么选了这么差的港口建城,如果他们的大船要避风怎么办?”
蒙达:“他们会去佩斯卡多尔列岛避风,也就是大明的澎湖,其实荷兰人最早就想在澎湖设城。那边水深,可避四面来风,离天朝也更近。但澎湖被朝廷视为天朝本土,绝不允许荷兰人公开侵占。双方在澎湖打了一仗,后在中国甲必丹李旦的调解下退到了台湾……”
陈守序:“既然澎湖被朝廷收复了,怎么荷兰人现在还能去?”
蒙达:“国主说的也不错。只是因为朝廷在这些事上,一般都是上下一起糊弄皇帝。仗打完后兵就撤了,城砦早已荒废。荷兰人可以随意停靠澎湖。”
南海号在热兰遮水门外锚定,守序与梅登、蒙达三人换乘长艇。
守序问道,“你刚才说起李旦和北港,这北港不是李旦和郑芝龙的基地吗?怎么荷兰人会有城堡。”
蒙达很诧异,“国主从哪里听说北港是李旦和一官的基地?整个台江内海都是荷兰人的地盘。”
守序有些奇怪,“李旦和郑芝龙不是移民数万去了北港?”
蒙达:“移民是有的。那是荷兰人占领台湾后的事,他们重金招募汉民去台湾种植甘蔗,李旦和郑芝龙当时做的就是这个生意。但要说北港是李旦或是一官的基地,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守序感到有点被颠覆了,“你是说台湾在荷兰人之前,没有华人移民?”
蒙达:“可能百来个福建商人在这边有点产业,移民根本没有。台江内海是很好的渔场,每年都会有100多艘福建渔船来台湾捕鱼。荷兰人开始在大员设城也是看中了渔场,若说港口条件,南边的打狗港要优越的多。但汉民在台江的捕鱼活动,能给大员带来最初的移民。”
梅登点头道,“台江内海辐射范围也比较大,便于荷兰人征集岸上的物资。”
守序觉得蒙达这话的信息量有点大:“我有些糊涂了,你的意思是郑芝龙开始做海盗就完全是给荷兰人打工?”
蒙达冷笑一声:“李旦死后,郑芝龙从区区一介翻译突然崛起成东南最大的海盗,他自己当然有些本事,但更多是荷兰人在其中的作用。郑芝龙起步阶段,荷兰人给他提供了20多艘战船,开放了台江内海,允许他随便出入,不断给郑芝龙供给军火。让一官的势力迅速压倒了其他人。”
梅登:“荷兰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蒙达:“逼迫朝廷允许荷兰人在福建更加自由地贸易。”
守序:“可我听说,当时郑芝龙封锁整个福建沿海,反而让贸易中断了。”
蒙达:“这事啊,就是台海波谲云诡之处了。对荷兰人来说,台海充斥着公开的敌人和伪装的朋友,他们的身份经常会发生变化。郑芝龙封锁台海贸易之前,公司只能通过福建官员的代理人许心素(simsouw)与中国交易,让大员方面很被动。但即便这样,支援郑芝龙也不是巴达维亚的决策。那是台湾第一任行政长官马蒂纳斯.宋克和第二任行政长官杰拉德.弗里德里克.德.韦特两人私下做的。公司一直不知道这件事,甚至还派遣11艘战舰深入漳州湾与朝廷合作打击海盗,不过舰队抵达时郑芝龙已经杀掉许心素受抚了,成为朝廷的官员。”
梅登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腐败行为门清的很,“郑芝龙给了宋克和德.韦特多少好处?”
蒙达摇头道,“时隔多年,具体金额只有老天知道了。巴达维亚确切掌握的一笔是郑芝龙在德韦特离任前,给他送了9艘戎克船的战利品,价值在两万两白银左右。德韦特私自把货物在日本出手了,热兰遮的账目上没有丝毫记录。”
陈守序结合以前获得的信息,算是大致搞明白了。德韦特原本是台湾的高级商务员,宋克的副手。郑芝龙发家前是德韦特的翻译,负责在热兰遮和李旦之间沟通联系。宋克被风吹到海里淹死后,德韦特继任台湾长官。这两人在对待郑芝龙的扶持政策上一脉相承,荷兰人让李旦的两个弟弟和儿子统统靠边站。李魁奇这些实力派见郑芝龙有荷兰人撑腰,便支持郑芝龙上台统合台海的海盗,然后海盗联盟侵袭福建沿海,把福建官员的脸抽啪啪响。
到了第三任行政长官纳茨接任德韦特,台湾的事情就盖不住锅了。不过好在,郑芝龙趁巴达维亚剿灭他的大舰队来之前先杀掉了许心素,取代许成为福建官员的海贸代理人。
郑芝龙把荷兰人好一通忽悠,自由贸易吹的天花乱坠。荷兰人也就顺势与郑芝龙结为盟友,帮他剿灭李魁奇、钟斌和刘香,但荷兰人搞着搞着,发现郑芝龙越来越厉害,他们在生意中比以前还要受限制,便后悔了,又与刘香结盟。事情搞到这步田地,荷兰人在台海玩的离岸平衡手完全失败,郑芝龙尾大不掉。到第四任行政长官,普特曼斯卸任后要求巴达维亚对郑芝龙坚决采用军事打击。荷兰人便亲自下场,结果在料罗湾海战丢了脸,彻底无法再撼动郑芝龙的势力。
陈守序道:“郑芝龙从不把事情做绝,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打赢了海战,却给荷兰人提供了比以前更多的商品。”
梅登研究过料罗湾海战,他对陈守序说道:“料罗湾海战就是你说的典型,荷兰人打赢了几乎全部的海战。但他们对郑芝龙在大陆的势力毫无办法,一战失利便前功尽弃。用海船与大陆拼消耗战,没有希望。”
17世纪的海船还是不够强,就连英国人现在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在亚洲海战的输赢是暂时的,而陆地才是决定性的。
——————
注1:郑芝龙贿赂德韦特价值2万白银的船货,出自范迪门的前任亨德利克.布劳威尔在1632年12月1日向17人绅士提交的东印度事务报告,《荷兰人在福尔摩莎》辑录。
注2 郑芝龙移民的所谓北港,应不是现代台湾北港溪。荷兰人讨伐过北港溪土著,没提到有华人聚居区。郑家所谓的基地,应当就是荷兰人控制下的魍港,1620s航道应尚未淤塞。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与荷兰反目之后,郑芝龙所谓的海外基地再也不见记载。那根本就是荷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