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平舒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平舒就是后世的大城县。此地处于燕赵齐三国交界,五国攻齐之前曾属齐,名徐州,燕国占领后改为平舒。赵孝成王十九年,赵燕易地:赵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平舒成为赵国的城邑。
九月的平舒已时不时刮起了北方,从朱方港北上的饕餮号,趁着最后的微弱南风抵达平舒以东尚未命名的海港。海舟巨大,饕餮号刚刚出现在港口时,海港内外的赵人一片惊慌,一些筑城的役夫无头苍蝇一样乱跑;鼓人又敲起了鼓以示警,使得场面更乱。驻守在此的赵将杀了一个吓得癫狂的役夫,混乱才被制止。
饕餮号高大,因为是弱风,所以挂了翼帆,因此更显得高大。杀人的赵将自己看越来越近的饕餮号都倒抽一口凉气。若非他提前知道这是楚国海舟,估计也会吓得乱跑。
饕餮号到港,主要是船上装着贸易所得的一千七百多万塞琉古银币,这些银币重七十六吨多,以华夏的币值,当值七万七千多金。因为战争,赵国国内粟价明面是八十钱,实际八十钱连野芋都买不到,私底下的粟价早就超过三百钱。
运银币入赵国并不能改善赵国粮秣匮乏的局面,但能稳定住钱价。稳定住钱价就不会前一天粟米三百钱,后一天粟米三百五十钱,再过一天变成四百钱。铜,是一种廉价金属,在楚国三十钱可购一斤粗铜,而银,因为华夏没有大的银矿,其与金一起被视为贵金属。
铜钱,尤其是那些上面刻着当多少钱多少钱的超值铜钱,商贾、庶民是不会持有的。银不同,银和金一样可以窖藏。一旦窖藏市面上货币减少,物价就会稳定。物价稳定就缺少投机空间,商贾就不会疯狂的抛出铜币买入货物,物价再高,经济也能勉强运行。
饕餮号还没有到达番禺港前,成立于临淄的四国金行就急急要求饕餮号上的银币务必立即运入赵国。饕餮号在平舒港落锚抛缆后,负责赵国分行的轻重家彧(yu)万匆匆登上了甲板,与他一起还有鹖冠子的学生穆棱,以及几个郢都派来的簿人。这些簿人学习过复式记账法,四国金行这样大型的金融机构如果没有复式记账法,管理将难以想象。
“奉寡君之命运银币于此。”无勾长在朱方仅仅停留了一日就北上了。劳顿十个月的他只想快点卸下那些银币,早点回楚国休息。按照饕餮级的船速,他大概能在腊祭后从朱方港出发再赴逼塞琉古。
“奉四国金行之命受楚国银币。”彧万本以为齐国变法后,轻重家再无用武之地,没想到四国会商谈出来一个四国金行,自己又得重用。他郑重的向无勾长揖礼,并出示印信。
“请。”无勾长看过印信再无异议,亲自带着彧万等人走下船腹。借着烛火,大副打开存放银币的舱室,彧万等人只见银币赤裸的倾倒在巨大的舱室里,厚厚的铺了一层。
“此有银币几何?”彧万见过银饼,少有见银币。这么多银币着实惊人。
“十吨。”大副看了一下记录。见彧万不知道吨,他又道:“三万九千八百四十楚斤。”
“尚有其余七个舱室。”无勾长补充道。“我以为四艘大翼不够运输。”
“竟如此之多!”二十八万楚斤银币把彧万吓了大一跳,当时在临淄谁也不知饕餮号上到底装有多少银币。他本来还想最少也要有五万楚斤银币,最好十万楚斤,没想到竟是二十八万楚斤。“赵国勿需如此多的银币,十五万斤足以。”
“便取十五万斤。”无勾长并无异议,剩下的银币他将运回郢都三钱之府。
印信无误,银币很快就出舱。彧万、穆棱带来的力夫开始帮运银币,这些人少有运输这么值钱的货物,第一桶装的太满,还没有吊至上甲板绳子就断了,暗白的银币顿时撒满底舱。大副不得不找来两个船员搭了把手,教他们如何吊运。
“这银纯否?”彧万曾在齐国钱府为臣,他从未见过塞琉古、希腊的银币。
“尚可。”舰队出海,当然有精通金银之人。“印度银币则不纯。”
“哦。”银币上全是希腊字母,彧万根本不认识那些是印度银币。
“塞琉古银币、希腊银币一入印度便被熔化,加入铅锡再铸,已不纯。”无勾长说起海外的见闻,最纯的还是希腊银币,含银在四点三克以上,很多能达到四点三七克。
“哦。”彧万点点头,他此时也无法确定银币含银多少,只能等钱人的报告。
一桶一桶的银币吊出底舱,甲板上的水手对此见怪不怪。装船的时候他们已经见识了什么叫做海一样的金银。在彧万之后登上的甲板的逯杲、陆蟜等人看着洒在甲板上的银币则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银饼。
装银币的木桶一桶又一桶吊至舷下的大翼战舟甲板,在持剑甲士的监督下,吏人将其整齐的码在准备好的木箱里,文书随之记录并贴上四国金行的封条。
“海舟牟利丰也。”银币不是华夏的式样,那就是对外贸易所得。在甲板上数了上百桶,等到舷下一艘大翼装满换另一艘大翼装时,逯杲赞叹了一句。
“丰又如何?”陆蟜的惊讶只是一瞬,他现在对任何东西都提不起精神。
“牟利丰便有金银粮秣,便有车马箭矢。”逯杲道。“赵国得此金银,其战必胜。”
海外贸易的金银直接输入赵国,背后所代表的含义陆蟜读不懂,逯杲却读懂了。加上李牧已经知道楚国知彼司正在探查河南地(鄂尔多斯草原),看来楚赵两国很快就有大动作。
逯杲猜测当然正确,他所不知道的是,出塞击秦的具体计划邯郸毫不知情,唯有葛得猜到了一些皮毛,具体内容只有李牧知道。李牧当然不可能自己一个人计划如何击秦,他的作战计划完全依赖整个幕府,但在击秦之前,他必须先击败眼前的秦军。
众将齐聚的李牧幕府,廉颇接任南长城防线后,司马尚重返军中。看着眼前诸将,在李牧的示意下,司马尚道:“秦人半出宜安以攻封斯,故君上有命:明日出城攻拔宜安……”
几个月前不管秦人怎么辱骂求战,甚至像楚王一样送来一套女衣李牧也没有出战。并下令:军中敢言战者皆斩。这是真的斩,三颗校尉人头挂起的那一刻,全军再无半人敢言出战。现在大将军竟然要出战,傻眼的诸将全以为自己听错了。
“……”众将傻眼之际,司马尚已经在介绍敌情、布置作战任务了,听到这些安西,众将才醒悟过来,知道这是真的要出营与秦军死战,帐内顿时一片激扬之声。
“止!”幕府忽然变得嘈杂,军正当即高喝一声。
待幕府彻底静下来,拦住司马尚,李牧说话了。“彼时秦人拔下宜安,士气正昂,故不可与战。而今北风已起,天地将寒,袭秦人大营,焚其辎重军帐,秦人虽往南伐我封斯,亦必回军相救。大营秦军又以为我军胆怯不敢与战,将卒矜功自伐、其备早已松弛。
秦人无罪伐我,杀我兄弟,戮我妇孺,而今又往南攻伐封斯等邑。若拔,邯郸南北俱围,赵国亡矣。故此战乃救我赵国、护我社稷之战,乃讨伐无道、诛灭暴秦之战。邯郸大王、相邦、诸大夫皆瞩目我等,天下楚齐魏韩皆瞩目我等……”
李牧外表儒生般儒雅,内心深处却燃着一团烈火。进攻在即,他胸中火焰怒炽,吐出的话语好像红热的钜铁,烫的诸将热血沸腾。
“末将敬受命!!”他话说完众人狂喊,有几个郡尉甚至撕牙,想把秦人咬碎。
作战命令很快就下达,后方送来的牛羊美酒分于各营,以求在出战前让士卒饱食。这时候各营虽多是欢笑,可再多欢笑也没办法消解大战前的紧张。
空荡荡的幕府里,李牧则与司马尚等人饮茶。他现在不想再谈论战事,只想放松一下头脑,将绷得太久的弦稍微松一松。
“据闻楚国海舟比正寝还要大?”楚国海舟抵达平舒的消息刚刚传来,赵人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海舟,故而四处传扬。
“然也。”诸多军吏之中只有马卫亲眼见过那艘海舟,他放下茶盏用手比划了一下。“又高又大,一舟可载三万石之巨。”
马卫本氏赵,改换成马氏是原因的。他少年时就在李牧帐下听命,算是亲卫之将。因为亲近,话语里的稚气展露无遗,比划的时候李牧呵呵笑起。
“据闻楚国海舟已通中洲之西,不知可寻回西洲龙马。”下达完命令诸将忙开,司马尚也无事可做,只能陪李牧喝茶。“若我军有西洲龙马……”
“楚王为何知晓西洲有龙马?”李牧问起了天下人常常问起的问题。
“楚人皆言楚王生而知之。”司马尚一笑,答之以楚人常常回答的答案。
平舒就是后世的大城县。此地处于燕赵齐三国交界,五国攻齐之前曾属齐,名徐州,燕国占领后改为平舒。赵孝成王十九年,赵燕易地:赵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平舒成为赵国的城邑。
九月的平舒已时不时刮起了北方,从朱方港北上的饕餮号,趁着最后的微弱南风抵达平舒以东尚未命名的海港。海舟巨大,饕餮号刚刚出现在港口时,海港内外的赵人一片惊慌,一些筑城的役夫无头苍蝇一样乱跑;鼓人又敲起了鼓以示警,使得场面更乱。驻守在此的赵将杀了一个吓得癫狂的役夫,混乱才被制止。
饕餮号高大,因为是弱风,所以挂了翼帆,因此更显得高大。杀人的赵将自己看越来越近的饕餮号都倒抽一口凉气。若非他提前知道这是楚国海舟,估计也会吓得乱跑。
饕餮号到港,主要是船上装着贸易所得的一千七百多万塞琉古银币,这些银币重七十六吨多,以华夏的币值,当值七万七千多金。因为战争,赵国国内粟价明面是八十钱,实际八十钱连野芋都买不到,私底下的粟价早就超过三百钱。
运银币入赵国并不能改善赵国粮秣匮乏的局面,但能稳定住钱价。稳定住钱价就不会前一天粟米三百钱,后一天粟米三百五十钱,再过一天变成四百钱。铜,是一种廉价金属,在楚国三十钱可购一斤粗铜,而银,因为华夏没有大的银矿,其与金一起被视为贵金属。
铜钱,尤其是那些上面刻着当多少钱多少钱的超值铜钱,商贾、庶民是不会持有的。银不同,银和金一样可以窖藏。一旦窖藏市面上货币减少,物价就会稳定。物价稳定就缺少投机空间,商贾就不会疯狂的抛出铜币买入货物,物价再高,经济也能勉强运行。
饕餮号还没有到达番禺港前,成立于临淄的四国金行就急急要求饕餮号上的银币务必立即运入赵国。饕餮号在平舒港落锚抛缆后,负责赵国分行的轻重家彧(yu)万匆匆登上了甲板,与他一起还有鹖冠子的学生穆棱,以及几个郢都派来的簿人。这些簿人学习过复式记账法,四国金行这样大型的金融机构如果没有复式记账法,管理将难以想象。
“奉寡君之命运银币于此。”无勾长在朱方仅仅停留了一日就北上了。劳顿十个月的他只想快点卸下那些银币,早点回楚国休息。按照饕餮级的船速,他大概能在腊祭后从朱方港出发再赴逼塞琉古。
“奉四国金行之命受楚国银币。”彧万本以为齐国变法后,轻重家再无用武之地,没想到四国会商谈出来一个四国金行,自己又得重用。他郑重的向无勾长揖礼,并出示印信。
“请。”无勾长看过印信再无异议,亲自带着彧万等人走下船腹。借着烛火,大副打开存放银币的舱室,彧万等人只见银币赤裸的倾倒在巨大的舱室里,厚厚的铺了一层。
“此有银币几何?”彧万见过银饼,少有见银币。这么多银币着实惊人。
“十吨。”大副看了一下记录。见彧万不知道吨,他又道:“三万九千八百四十楚斤。”
“尚有其余七个舱室。”无勾长补充道。“我以为四艘大翼不够运输。”
“竟如此之多!”二十八万楚斤银币把彧万吓了大一跳,当时在临淄谁也不知饕餮号上到底装有多少银币。他本来还想最少也要有五万楚斤银币,最好十万楚斤,没想到竟是二十八万楚斤。“赵国勿需如此多的银币,十五万斤足以。”
“便取十五万斤。”无勾长并无异议,剩下的银币他将运回郢都三钱之府。
印信无误,银币很快就出舱。彧万、穆棱带来的力夫开始帮运银币,这些人少有运输这么值钱的货物,第一桶装的太满,还没有吊至上甲板绳子就断了,暗白的银币顿时撒满底舱。大副不得不找来两个船员搭了把手,教他们如何吊运。
“这银纯否?”彧万曾在齐国钱府为臣,他从未见过塞琉古、希腊的银币。
“尚可。”舰队出海,当然有精通金银之人。“印度银币则不纯。”
“哦。”银币上全是希腊字母,彧万根本不认识那些是印度银币。
“塞琉古银币、希腊银币一入印度便被熔化,加入铅锡再铸,已不纯。”无勾长说起海外的见闻,最纯的还是希腊银币,含银在四点三克以上,很多能达到四点三七克。
“哦。”彧万点点头,他此时也无法确定银币含银多少,只能等钱人的报告。
一桶一桶的银币吊出底舱,甲板上的水手对此见怪不怪。装船的时候他们已经见识了什么叫做海一样的金银。在彧万之后登上的甲板的逯杲、陆蟜等人看着洒在甲板上的银币则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银饼。
装银币的木桶一桶又一桶吊至舷下的大翼战舟甲板,在持剑甲士的监督下,吏人将其整齐的码在准备好的木箱里,文书随之记录并贴上四国金行的封条。
“海舟牟利丰也。”银币不是华夏的式样,那就是对外贸易所得。在甲板上数了上百桶,等到舷下一艘大翼装满换另一艘大翼装时,逯杲赞叹了一句。
“丰又如何?”陆蟜的惊讶只是一瞬,他现在对任何东西都提不起精神。
“牟利丰便有金银粮秣,便有车马箭矢。”逯杲道。“赵国得此金银,其战必胜。”
海外贸易的金银直接输入赵国,背后所代表的含义陆蟜读不懂,逯杲却读懂了。加上李牧已经知道楚国知彼司正在探查河南地(鄂尔多斯草原),看来楚赵两国很快就有大动作。
逯杲猜测当然正确,他所不知道的是,出塞击秦的具体计划邯郸毫不知情,唯有葛得猜到了一些皮毛,具体内容只有李牧知道。李牧当然不可能自己一个人计划如何击秦,他的作战计划完全依赖整个幕府,但在击秦之前,他必须先击败眼前的秦军。
众将齐聚的李牧幕府,廉颇接任南长城防线后,司马尚重返军中。看着眼前诸将,在李牧的示意下,司马尚道:“秦人半出宜安以攻封斯,故君上有命:明日出城攻拔宜安……”
几个月前不管秦人怎么辱骂求战,甚至像楚王一样送来一套女衣李牧也没有出战。并下令:军中敢言战者皆斩。这是真的斩,三颗校尉人头挂起的那一刻,全军再无半人敢言出战。现在大将军竟然要出战,傻眼的诸将全以为自己听错了。
“……”众将傻眼之际,司马尚已经在介绍敌情、布置作战任务了,听到这些安西,众将才醒悟过来,知道这是真的要出营与秦军死战,帐内顿时一片激扬之声。
“止!”幕府忽然变得嘈杂,军正当即高喝一声。
待幕府彻底静下来,拦住司马尚,李牧说话了。“彼时秦人拔下宜安,士气正昂,故不可与战。而今北风已起,天地将寒,袭秦人大营,焚其辎重军帐,秦人虽往南伐我封斯,亦必回军相救。大营秦军又以为我军胆怯不敢与战,将卒矜功自伐、其备早已松弛。
秦人无罪伐我,杀我兄弟,戮我妇孺,而今又往南攻伐封斯等邑。若拔,邯郸南北俱围,赵国亡矣。故此战乃救我赵国、护我社稷之战,乃讨伐无道、诛灭暴秦之战。邯郸大王、相邦、诸大夫皆瞩目我等,天下楚齐魏韩皆瞩目我等……”
李牧外表儒生般儒雅,内心深处却燃着一团烈火。进攻在即,他胸中火焰怒炽,吐出的话语好像红热的钜铁,烫的诸将热血沸腾。
“末将敬受命!!”他话说完众人狂喊,有几个郡尉甚至撕牙,想把秦人咬碎。
作战命令很快就下达,后方送来的牛羊美酒分于各营,以求在出战前让士卒饱食。这时候各营虽多是欢笑,可再多欢笑也没办法消解大战前的紧张。
空荡荡的幕府里,李牧则与司马尚等人饮茶。他现在不想再谈论战事,只想放松一下头脑,将绷得太久的弦稍微松一松。
“据闻楚国海舟比正寝还要大?”楚国海舟抵达平舒的消息刚刚传来,赵人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海舟,故而四处传扬。
“然也。”诸多军吏之中只有马卫亲眼见过那艘海舟,他放下茶盏用手比划了一下。“又高又大,一舟可载三万石之巨。”
马卫本氏赵,改换成马氏是原因的。他少年时就在李牧帐下听命,算是亲卫之将。因为亲近,话语里的稚气展露无遗,比划的时候李牧呵呵笑起。
“据闻楚国海舟已通中洲之西,不知可寻回西洲龙马。”下达完命令诸将忙开,司马尚也无事可做,只能陪李牧喝茶。“若我军有西洲龙马……”
“楚王为何知晓西洲有龙马?”李牧问起了天下人常常问起的问题。
“楚人皆言楚王生而知之。”司马尚一笑,答之以楚人常常回答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