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竞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四阿屋顶上的瓦片拆完后,下面的橼子、大梁、都柱、廊柱全露了出来。楚宫建制皆有定制,这些承重的木材不是楠木就是黄杞,最不济也是桧木,除了桧木偏软了一些,其余皆是造船上材。看着这些好木料,工尹刀满脸笑意,同样看着这些木料,公输坚则满脸惋惜。
连横之战,楚国要想取得决定性胜利,势必要以最快速度建造三浆座战舟,即便不顾战舟寿命用未干燥的湿木,也没有拆宫殿楼台来得快,这些可是现成的木料。于是,苑囿里的层台、钓台、小曲台、五乐台、九重台、荆台……全在拆除范围之内,宫外的一些别宫、楼台也需拆除,包括芈玹住的阳云台。
不同于造船、造甲造疯了工尹刀,也不像亲手建造,又亲手拆掉的公输坚,左徒昭黍的目光带着些复杂。时至今日,他觉得自己已卷入一股洪流,洪流激动翻滚,不知要流向何方。
“令尹请昭左徒至府。”一个吏人快步而来,请昭黍去令尹府。
“知道了。”令尹相请昭黍并不奇怪。整个楚国,淖狡管着国,他管着宫,涉及全国的事情本就需要两个人一起商议。
“王令,誉士杀人不死……”昭黍到的时候,令尹府坐满了重臣,他刚刚坐下,淖狡就愁眉苦脸的读出一份来自陈郢的飞讯,大王又干了惊天动地的事情。
“杀人怎可不死?!”箴尹子莫身子一颤,几乎要跳起来。“大王何出此令?”
在座重臣都看向淖狡,淖狡苦笑了一下,“何必问大王何处此言?今日相请,乃是议此令可行否?若可,当颁令全国,若是不可……”
“绝不可!”子莫看向众人。“杀人者死乃古俗,民皆习之。若是杀人不死,人人杀人,我楚国岂非大乱?请令尹谏于大王,收回成命。”
“杀人者死乃周俗,非殷人之俗,亦非楚人之俗。”史官之外,最了解历史的当属太卜观季。没有所谓的三代通制,有的只是文人们的传说。“昔时我楚人杀人,勇士不得死,偿予牛羊马匹便可。今誉士杀人不死,乃我楚人先俗。”
“昔时?敢问太卜,昔时是何时?”子莫追问道。
“昔时乃立国之前。”观季抬起头来,那是八百多年前了,楚人还未移居荆山。
“立国之前?!”子莫眼睛瞪得极大,“立国之前我我楚人并非楚人,乃是荆蛮。”
“荆蛮又如何?”司空唐渺不喜欢子莫的语气,他确认熊荆乃圣王降世,自然处处支持熊荆。“昔时小小荆蛮,今日几千里楚国。为何我楚人可,其他人不可?”
“我不知。”子莫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我只知杀人者死,此乃古俗,不循全国必乱。”
“大王之意……”淖狡咳嗽了一下,飞讯传递的信息有限,熊荆更不可能详述其意,一切只能靠淖狡的猜测。“今后楚国乃强者之国,强者杀人虽不死,却要受死者之后十世之报。无后、不可报,此皆弱者。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天下如此,楚国为何不能如此?此大王之言。诸位以为如何?”
淖狡终于把飞讯读完了,宋玉叹了口气,他很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学生身俱蛮夷思想,没想到还真下了蛮夷的法令。三闾大夫屈遂也叹了口气,道:“此不仁也。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大王此令,视万物若刍狗,必遭儒、墨两家非议。鲁地皆儒生,宋地多墨者,两地丁口为我楚国之半,若起民怨,于国不利。”
“蔡地,陈地,哪怕是我楚人,习儒习墨者亦众,若开外朝,此令必驳。”昭黍直到此时才表态,他想到的是外朝。外朝一开,国政就不是像现在这样几个人决定了。
“然儒墨之士皆非攻兼爱之士,若彼等当国,国必亡。”大司马府府尹鲁阳君也来了一句叹息。大王的强者为王、优胜劣汰他最能接受,不但接受,甚至奉为圭臬。想到开外朝国人全是这种人,他就深深的叹息。
“大傅以为如何?”淖狡看向宋玉,大家都发言了,唯有宋玉沉默。
“大王此令,庶民必将不服,尤以读书士人为甚。彼等最忌武人,常以先君庄王武乃止戈讥言戎事武人。若誉士杀人不死,彼等性命岂非旦夕不保,惶惶不可终日?”宋玉预料到了一种场面,那就是数以万计的士人前来郢都请愿。“此令之患,乃在庶民,若庶民不服,当如何?”
“庶民不服,杀之即可!”果然是大王的死忠,鲁阳君虽不知大王之意,可做出的选择与大王完全一致。“我楚人扩地五千里,靠得难道是仁义?”
“此不仁也。”子莫打了寒战,眼睛斜瞄了鲁阳君几眼。
“不仁又如何!先王攻城拔邑,何时仁过?”鲁阳君瞪了过去,子莫赶紧收回目光。“不服王令者,杀之便是,看谁人不服!三万王卒、一万誉士,还有军中善战乐死之士,平日就不受士人百姓礼遇,女市乐坊皆迎文人富人,何时迎过武人?可仗却是武人打的。为楚国流血之人却饱受文人、国人讥讽轻慢,这才是大不仁!
令尹切不可只看民心,当看士心。若誉士杀人不死,军中士卒人人争当誉士,我楚军战力必大异以往。诸君可别忘了,大战在即,不善待士卒而善待庶民,亡国不远矣!”
堂议很快结束了,鲁阳君那句大战在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只是众人走后,太卜观季依在。
“太卜何言?”淖狡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他以为观季有别的意思。
“前日卜筮,大王或有不测。”观季一开口就骇人听闻。
淖狡大惊,急问道:“有何征兆,可是陈郢不守?大王……”
“非也。祸或起萧墙之内。”观季摇头,他虽然不能准确的预测什么,却隐约能猜到一些。
“萧蔷?”淖狡想到了王宫,想到了王宫里的熊悍。若祸真的是起于萧蔷之内,那必是熊悍无疑,只有他有资格替代大王。
*
“打,给我狠狠的打!”陈郢正寝明堂,熊荆满脸凶色,正吩咐寺人狠狠的鞭挞陈敖。“身为誉士,居然缴械投降、引颈受戮,这便是誉士的荣誉么?!”
“大王息怒,我等尚不知……”陈且惶恐伏地,他以为大王恼怒陈敖误杀旁人,却不知大王是恼怒陈敖缴械投降、引颈受戮。
“大王息怒。”陈县其他誉士全伏拜在正寝,大王恼怒的理由让他们吃惊。若是如此,今后誉士岂非可以对抗县廷?
“力战而死是荣誉,不管死于何人之手,引颈受戮却是奴隶、贱人才做的事情。”熊荆恨极,恨的甚至有些乖戾。“主人、主人,你要为小人做主啊、你要为小人做主啊……”
熊荆学着奴仆们的语气,惟妙惟肖。“这便是奴仆,事实皆求于人,处处低人一等,喜以强者官府为主人父母,不佞封你们为誉士、赐你们予钜刃、叮嘱你们誓死守卫荣誉,就是要你们做个人,而不是让你们做个畏首畏尾的奴隶隶臣。身为誉士,畏天地、畏鬼神、畏大人,可何时要你们畏官府?畏权势?你们的刀呢?你们的刀是杀鸡的吗?!”
熊荆拍着几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众誉士则羞愧的无地自容,他们若是陈敖,大概也会向官府束手就擒,引颈受戮。
“大王……”外面行刑的闷哼声结束了,寺人进来询问,看看该如何处置陈敖。
“下去吧。”陈郢平原之地,正寝一如寿郢,台高三米。熊荆出寝下阶,誉士们也跟着他出寝下阶,阶下一侧是刚刚行刑完的陈敖,他强忍着痛伏拜于地,他的身边则是召集而来的宫甲和环卫,他们也都是誉士。
“免礼吧,站起来。”陈敖在县牢里关联几日,浑身恶臭,熊荆屏着呼吸站在他身前。
“臣有罪,不敢起。”行刑就在阶下,大王在明堂里说的那些话陈敖都听见了。
“你非公卿士人出生,畏惧官府乃是常理,不佞赦你无罪。”熊荆道,“起来吧。”
“谢大王。”陈敖终于起来了,他苔刑抽的是背臀,虽如此,他依然努力的站直。
“有些话……”熊荆并未完全下阶,而是站在阶上,誉士们全仰望着他,宛如神明。“说得直白不好,因为伤人心,可这些话不得不说,因为其亘古以来便长存天地之间。文人畏而不谈,我等武人岂可视而不见、见而不言。
万物之法,在于竞择,优者胜而劣者汰,适者存而逆者亡,人虽是万物灵长,亦行此理。殷商之时,天下万国,周初之时,封国百余,而今天下,仅存七国,此皆竞择之故。然,竞择至今,世风愈坏、人性愈恶,古之勇武荡然无存、尔虞我诈大行其道。今天下秦国为霸,秦国果真优于他国、适于他国乎?
四阿屋顶上的瓦片拆完后,下面的橼子、大梁、都柱、廊柱全露了出来。楚宫建制皆有定制,这些承重的木材不是楠木就是黄杞,最不济也是桧木,除了桧木偏软了一些,其余皆是造船上材。看着这些好木料,工尹刀满脸笑意,同样看着这些木料,公输坚则满脸惋惜。
连横之战,楚国要想取得决定性胜利,势必要以最快速度建造三浆座战舟,即便不顾战舟寿命用未干燥的湿木,也没有拆宫殿楼台来得快,这些可是现成的木料。于是,苑囿里的层台、钓台、小曲台、五乐台、九重台、荆台……全在拆除范围之内,宫外的一些别宫、楼台也需拆除,包括芈玹住的阳云台。
不同于造船、造甲造疯了工尹刀,也不像亲手建造,又亲手拆掉的公输坚,左徒昭黍的目光带着些复杂。时至今日,他觉得自己已卷入一股洪流,洪流激动翻滚,不知要流向何方。
“令尹请昭左徒至府。”一个吏人快步而来,请昭黍去令尹府。
“知道了。”令尹相请昭黍并不奇怪。整个楚国,淖狡管着国,他管着宫,涉及全国的事情本就需要两个人一起商议。
“王令,誉士杀人不死……”昭黍到的时候,令尹府坐满了重臣,他刚刚坐下,淖狡就愁眉苦脸的读出一份来自陈郢的飞讯,大王又干了惊天动地的事情。
“杀人怎可不死?!”箴尹子莫身子一颤,几乎要跳起来。“大王何出此令?”
在座重臣都看向淖狡,淖狡苦笑了一下,“何必问大王何处此言?今日相请,乃是议此令可行否?若可,当颁令全国,若是不可……”
“绝不可!”子莫看向众人。“杀人者死乃古俗,民皆习之。若是杀人不死,人人杀人,我楚国岂非大乱?请令尹谏于大王,收回成命。”
“杀人者死乃周俗,非殷人之俗,亦非楚人之俗。”史官之外,最了解历史的当属太卜观季。没有所谓的三代通制,有的只是文人们的传说。“昔时我楚人杀人,勇士不得死,偿予牛羊马匹便可。今誉士杀人不死,乃我楚人先俗。”
“昔时?敢问太卜,昔时是何时?”子莫追问道。
“昔时乃立国之前。”观季抬起头来,那是八百多年前了,楚人还未移居荆山。
“立国之前?!”子莫眼睛瞪得极大,“立国之前我我楚人并非楚人,乃是荆蛮。”
“荆蛮又如何?”司空唐渺不喜欢子莫的语气,他确认熊荆乃圣王降世,自然处处支持熊荆。“昔时小小荆蛮,今日几千里楚国。为何我楚人可,其他人不可?”
“我不知。”子莫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我只知杀人者死,此乃古俗,不循全国必乱。”
“大王之意……”淖狡咳嗽了一下,飞讯传递的信息有限,熊荆更不可能详述其意,一切只能靠淖狡的猜测。“今后楚国乃强者之国,强者杀人虽不死,却要受死者之后十世之报。无后、不可报,此皆弱者。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天下如此,楚国为何不能如此?此大王之言。诸位以为如何?”
淖狡终于把飞讯读完了,宋玉叹了口气,他很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学生身俱蛮夷思想,没想到还真下了蛮夷的法令。三闾大夫屈遂也叹了口气,道:“此不仁也。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大王此令,视万物若刍狗,必遭儒、墨两家非议。鲁地皆儒生,宋地多墨者,两地丁口为我楚国之半,若起民怨,于国不利。”
“蔡地,陈地,哪怕是我楚人,习儒习墨者亦众,若开外朝,此令必驳。”昭黍直到此时才表态,他想到的是外朝。外朝一开,国政就不是像现在这样几个人决定了。
“然儒墨之士皆非攻兼爱之士,若彼等当国,国必亡。”大司马府府尹鲁阳君也来了一句叹息。大王的强者为王、优胜劣汰他最能接受,不但接受,甚至奉为圭臬。想到开外朝国人全是这种人,他就深深的叹息。
“大傅以为如何?”淖狡看向宋玉,大家都发言了,唯有宋玉沉默。
“大王此令,庶民必将不服,尤以读书士人为甚。彼等最忌武人,常以先君庄王武乃止戈讥言戎事武人。若誉士杀人不死,彼等性命岂非旦夕不保,惶惶不可终日?”宋玉预料到了一种场面,那就是数以万计的士人前来郢都请愿。“此令之患,乃在庶民,若庶民不服,当如何?”
“庶民不服,杀之即可!”果然是大王的死忠,鲁阳君虽不知大王之意,可做出的选择与大王完全一致。“我楚人扩地五千里,靠得难道是仁义?”
“此不仁也。”子莫打了寒战,眼睛斜瞄了鲁阳君几眼。
“不仁又如何!先王攻城拔邑,何时仁过?”鲁阳君瞪了过去,子莫赶紧收回目光。“不服王令者,杀之便是,看谁人不服!三万王卒、一万誉士,还有军中善战乐死之士,平日就不受士人百姓礼遇,女市乐坊皆迎文人富人,何时迎过武人?可仗却是武人打的。为楚国流血之人却饱受文人、国人讥讽轻慢,这才是大不仁!
令尹切不可只看民心,当看士心。若誉士杀人不死,军中士卒人人争当誉士,我楚军战力必大异以往。诸君可别忘了,大战在即,不善待士卒而善待庶民,亡国不远矣!”
堂议很快结束了,鲁阳君那句大战在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只是众人走后,太卜观季依在。
“太卜何言?”淖狡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他以为观季有别的意思。
“前日卜筮,大王或有不测。”观季一开口就骇人听闻。
淖狡大惊,急问道:“有何征兆,可是陈郢不守?大王……”
“非也。祸或起萧墙之内。”观季摇头,他虽然不能准确的预测什么,却隐约能猜到一些。
“萧蔷?”淖狡想到了王宫,想到了王宫里的熊悍。若祸真的是起于萧蔷之内,那必是熊悍无疑,只有他有资格替代大王。
*
“打,给我狠狠的打!”陈郢正寝明堂,熊荆满脸凶色,正吩咐寺人狠狠的鞭挞陈敖。“身为誉士,居然缴械投降、引颈受戮,这便是誉士的荣誉么?!”
“大王息怒,我等尚不知……”陈且惶恐伏地,他以为大王恼怒陈敖误杀旁人,却不知大王是恼怒陈敖缴械投降、引颈受戮。
“大王息怒。”陈县其他誉士全伏拜在正寝,大王恼怒的理由让他们吃惊。若是如此,今后誉士岂非可以对抗县廷?
“力战而死是荣誉,不管死于何人之手,引颈受戮却是奴隶、贱人才做的事情。”熊荆恨极,恨的甚至有些乖戾。“主人、主人,你要为小人做主啊、你要为小人做主啊……”
熊荆学着奴仆们的语气,惟妙惟肖。“这便是奴仆,事实皆求于人,处处低人一等,喜以强者官府为主人父母,不佞封你们为誉士、赐你们予钜刃、叮嘱你们誓死守卫荣誉,就是要你们做个人,而不是让你们做个畏首畏尾的奴隶隶臣。身为誉士,畏天地、畏鬼神、畏大人,可何时要你们畏官府?畏权势?你们的刀呢?你们的刀是杀鸡的吗?!”
熊荆拍着几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众誉士则羞愧的无地自容,他们若是陈敖,大概也会向官府束手就擒,引颈受戮。
“大王……”外面行刑的闷哼声结束了,寺人进来询问,看看该如何处置陈敖。
“下去吧。”陈郢平原之地,正寝一如寿郢,台高三米。熊荆出寝下阶,誉士们也跟着他出寝下阶,阶下一侧是刚刚行刑完的陈敖,他强忍着痛伏拜于地,他的身边则是召集而来的宫甲和环卫,他们也都是誉士。
“免礼吧,站起来。”陈敖在县牢里关联几日,浑身恶臭,熊荆屏着呼吸站在他身前。
“臣有罪,不敢起。”行刑就在阶下,大王在明堂里说的那些话陈敖都听见了。
“你非公卿士人出生,畏惧官府乃是常理,不佞赦你无罪。”熊荆道,“起来吧。”
“谢大王。”陈敖终于起来了,他苔刑抽的是背臀,虽如此,他依然努力的站直。
“有些话……”熊荆并未完全下阶,而是站在阶上,誉士们全仰望着他,宛如神明。“说得直白不好,因为伤人心,可这些话不得不说,因为其亘古以来便长存天地之间。文人畏而不谈,我等武人岂可视而不见、见而不言。
万物之法,在于竞择,优者胜而劣者汰,适者存而逆者亡,人虽是万物灵长,亦行此理。殷商之时,天下万国,周初之时,封国百余,而今天下,仅存七国,此皆竞择之故。然,竞择至今,世风愈坏、人性愈恶,古之勇武荡然无存、尔虞我诈大行其道。今天下秦国为霸,秦国果真优于他国、适于他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