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望江东4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七娘正气在头上,哪里顾得这许多?
她一把拉起环月,带上三个丫头,头也不回地回房了。
见着七娘的背影渐行渐远,朱夫人长长叹了口气。
周嬷嬷扶上她,愁道:
“大夫人这是何必呢?”
朱夫人只朝她摆摆手,弱声道:
“快!你快跟去看看,几个小丫头不稳重,你多盯着些。”
周嬷嬷一怔,匆匆行过一礼,便忙追着七娘而去。
她这才松了半口气。
到底是血脉相连的母女,朱夫人再生气,又哪能真不管七娘呢?
待周嬷嬷去后,朱夫人遣了众人,只独自坐在案头。
她长长舒出一口气,对于自己的安排,似乎也很是安心。
谢府这头闹得不可开交,可黄州那处,虽平静和气,却自有一番凄清之态。
初入黄州时,王家的船途经赤壁。
那时恰是春日,逢着涨水。江水连连卷起,不住地拍打着赤壁。三国旧地,一片萧索苍凉,正是大江东去浪淘尽。
从前,苏东坡亦是被贬黄州,情景感怀之处,倒与王家无异。他曾作下词赋几章,若搁在过去,绍玉只道拈酸矫情。现今读来,才觉出其间意味。
自那以后,绍玉除了种花作文,闲来无事,也总爱独乘一舟,往赤壁游览。
这日,他雇了方小舟,背却父母家人,自往赤壁去。
小舟随波晃荡,与从前在汴京常乘的游船不同。
游船平稳,饮酒作乐自是极好的去处,可难免淡了游湖意趣。从前绍玉总想,偏要摇曳不平的才好,奇绝妙处,断非游船可比。
只是,来黄州的时日长了,难免遇着风大的时候。波涛翻涌,小舟将行不稳,人在舟中歪歪倒倒,可谓惊险至极。
到这等境地,绍玉方才明白,有游船时,小舟是意趣;如今乘不上游船,座下这方小舟,便成了无可奈何。
他且上舟去,只见身披半旧薄绸长衫,衣摆曳地,绳绦松松系在腰间。
绍玉自来玉容清朗,发髻亦规整梳了,虽无紫金冠儿,却依旧见出十分雅贵。他盘坐在船头,背靠船舱,一腿屈起,手臂只闲散地搭在膝上。
现已入夏了,水涨船高,江水荡然汹汹。漂泊无依之感,倒比往日更甚。
舟中除了老艄公,还有一煨酒小童,是艄公的孙子。他约莫十来岁的年纪,肤色黝黑,身着粗麻短衣,袖子与裤腿皆卷起半截。绍玉看他时,他亦对着绍玉咧嘴一笑。
初来黄州时,绍玉直直地看不惯。若在汴京,王家的粗使下人都比这文雅些!
可时日一长,雇舟的回数多了,他与这小童也渐渐熟络起来。遇上心绪好的时候,绍玉也能玩笑打趣几句。只道黄州偏远,人情质朴,也就不再计较文不文雅之事了。
绍玉倚在船头,看了眼小童煨酒,又望向奔流的江水,嘴里喃喃念道: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这正是苏东坡《前赤壁赋》的句子。
小童闻着,递了盏浊酒上来,笑道:
“小郎君是读书人,说些话来,我总是听不懂。”
绍玉接过浊酒,自饮起来。从前吃酒,多是要筛一回的,眼下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小童见他不说话,心下好奇,追着问:
“小郎君适才说的,是何意呢?也说来叫我长长见识!”
绍玉笑了笑。这个小童,机灵热情,什么都好,就是话多,问起事来没个完。
他望着江面,方道:
“该过去的过不去,该忘却的忘不了。”
小童一时有些懊恼,只挠着头,蹙眉道:
“怎么小郎君一解,反倒更不懂了?”
绍玉见他模样,哈哈大笑起来,连带着摇橹的艄公,亦跟着发笑。
那艄公又向绍玉道:
“小郎君适才念的,可是东坡居士的《前赤壁赋》?”
绍玉一愣,不由得多打量那艄公几眼。
他不敢怠慢,只抱拳道:
“老先生是读书人?”
艄公笑起来,苍白的胡须亦跟着颤,只道:
“哪是什么读书人?从前东坡先生游览赤壁,亦是我摇的橹啊!那篇《前赤壁赋》,正是在此舟上作的。”
艄公放慢摇橹的速度,一时回想起那夜。
他指向小童,接着道:
“那一年,我也就是他这个年纪!东坡先生与友人饮酒赋诗,许是吃醉了酒,不觉将这篇《前赤壁赋》念了许多回。我那时顺耳听来,也就记下了。不想一记,就是这么多年。”
他叹一口气,接着道:
“如今,他人也不在了。我连年在这赤壁来回,往来渡客,念的皆是他的诗文,不得不为之感慨啊!”
艄公说罢,满是皱纹的脸上,倒见不出悲喜。大抵年岁大了,做的又是渡人的生意,迎来送往,什么样的人也都见过,什么样的事也都经历过。
听他言语,绍玉心中一番感慨,油然而生。他遂起身,朝那艄公作了一揖。
艄公一时不知所措,一手扶着橹,一手要去扶绍玉。
绍玉恭敬道:
“老先生原是渡过东坡先生的,晚辈眼拙,失敬失敬。”
若是从前,绍玉岂会为这样的事心绪难平?那是陈酿那书呆子能干出来的!
可偏偏,二人皆是被贬至此。所谓同病相怜,大抵是这般境况。
绍玉常来雇舟,艄公还从未见过他这个模样!艄公遂连连摆手,只道不敢当。
“小郎君言重了!”艄公道,“不过是个谋生的活计,从前渡他,如今渡你,又有何不同?”
是啊,又有何不同?在艄公眼中,俱是过客罢了!
似这等千古风流人物,如今周郎何在?东坡何在?
前人如是,又何况乎自己?
思及此处,绍玉一时释然,前些日子的愁苦,也只付之一笑。
他又缓缓坐下,靠上船舱。手边一把杜鹃,是他自家中带来,以做佐酒装点。诚如他信中所言,艳红似血,盈盈可爱。
他转头看向那把杜鹃,徒然叹了口气。纵使释然,有些东西,却依旧不能轻易放下的。
忽而,他只觉面上扑了两滴水,不提防间,已扑了满脸。
绍玉蓦地抬头,原是落雨了。
煨酒的小童倒也伶俐,忙自船舱抓了两件蓑衣,一件给了艄公,一件给了绍玉,一面又护着绍玉往船舱去。
遇着这样的天气,也不得不败兴而归了。一时又有风起,小舟晃得比往日厉害,绍玉只觉头晕。
艄公忙着摇橹靠岸,一面道:
“小郎君,可坐稳了!孙子,照看好小郎君啊!”
小童见惯了江上风浪,倒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
见绍玉面色紧张,他方打岔道:
“小郎君,听闻你是从汴京来的?汴京是帝都,听闻可热闹了,你与我说一说可好?”
七娘正气在头上,哪里顾得这许多?
她一把拉起环月,带上三个丫头,头也不回地回房了。
见着七娘的背影渐行渐远,朱夫人长长叹了口气。
周嬷嬷扶上她,愁道:
“大夫人这是何必呢?”
朱夫人只朝她摆摆手,弱声道:
“快!你快跟去看看,几个小丫头不稳重,你多盯着些。”
周嬷嬷一怔,匆匆行过一礼,便忙追着七娘而去。
她这才松了半口气。
到底是血脉相连的母女,朱夫人再生气,又哪能真不管七娘呢?
待周嬷嬷去后,朱夫人遣了众人,只独自坐在案头。
她长长舒出一口气,对于自己的安排,似乎也很是安心。
谢府这头闹得不可开交,可黄州那处,虽平静和气,却自有一番凄清之态。
初入黄州时,王家的船途经赤壁。
那时恰是春日,逢着涨水。江水连连卷起,不住地拍打着赤壁。三国旧地,一片萧索苍凉,正是大江东去浪淘尽。
从前,苏东坡亦是被贬黄州,情景感怀之处,倒与王家无异。他曾作下词赋几章,若搁在过去,绍玉只道拈酸矫情。现今读来,才觉出其间意味。
自那以后,绍玉除了种花作文,闲来无事,也总爱独乘一舟,往赤壁游览。
这日,他雇了方小舟,背却父母家人,自往赤壁去。
小舟随波晃荡,与从前在汴京常乘的游船不同。
游船平稳,饮酒作乐自是极好的去处,可难免淡了游湖意趣。从前绍玉总想,偏要摇曳不平的才好,奇绝妙处,断非游船可比。
只是,来黄州的时日长了,难免遇着风大的时候。波涛翻涌,小舟将行不稳,人在舟中歪歪倒倒,可谓惊险至极。
到这等境地,绍玉方才明白,有游船时,小舟是意趣;如今乘不上游船,座下这方小舟,便成了无可奈何。
他且上舟去,只见身披半旧薄绸长衫,衣摆曳地,绳绦松松系在腰间。
绍玉自来玉容清朗,发髻亦规整梳了,虽无紫金冠儿,却依旧见出十分雅贵。他盘坐在船头,背靠船舱,一腿屈起,手臂只闲散地搭在膝上。
现已入夏了,水涨船高,江水荡然汹汹。漂泊无依之感,倒比往日更甚。
舟中除了老艄公,还有一煨酒小童,是艄公的孙子。他约莫十来岁的年纪,肤色黝黑,身着粗麻短衣,袖子与裤腿皆卷起半截。绍玉看他时,他亦对着绍玉咧嘴一笑。
初来黄州时,绍玉直直地看不惯。若在汴京,王家的粗使下人都比这文雅些!
可时日一长,雇舟的回数多了,他与这小童也渐渐熟络起来。遇上心绪好的时候,绍玉也能玩笑打趣几句。只道黄州偏远,人情质朴,也就不再计较文不文雅之事了。
绍玉倚在船头,看了眼小童煨酒,又望向奔流的江水,嘴里喃喃念道: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这正是苏东坡《前赤壁赋》的句子。
小童闻着,递了盏浊酒上来,笑道:
“小郎君是读书人,说些话来,我总是听不懂。”
绍玉接过浊酒,自饮起来。从前吃酒,多是要筛一回的,眼下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小童见他不说话,心下好奇,追着问:
“小郎君适才说的,是何意呢?也说来叫我长长见识!”
绍玉笑了笑。这个小童,机灵热情,什么都好,就是话多,问起事来没个完。
他望着江面,方道:
“该过去的过不去,该忘却的忘不了。”
小童一时有些懊恼,只挠着头,蹙眉道:
“怎么小郎君一解,反倒更不懂了?”
绍玉见他模样,哈哈大笑起来,连带着摇橹的艄公,亦跟着发笑。
那艄公又向绍玉道:
“小郎君适才念的,可是东坡居士的《前赤壁赋》?”
绍玉一愣,不由得多打量那艄公几眼。
他不敢怠慢,只抱拳道:
“老先生是读书人?”
艄公笑起来,苍白的胡须亦跟着颤,只道:
“哪是什么读书人?从前东坡先生游览赤壁,亦是我摇的橹啊!那篇《前赤壁赋》,正是在此舟上作的。”
艄公放慢摇橹的速度,一时回想起那夜。
他指向小童,接着道:
“那一年,我也就是他这个年纪!东坡先生与友人饮酒赋诗,许是吃醉了酒,不觉将这篇《前赤壁赋》念了许多回。我那时顺耳听来,也就记下了。不想一记,就是这么多年。”
他叹一口气,接着道:
“如今,他人也不在了。我连年在这赤壁来回,往来渡客,念的皆是他的诗文,不得不为之感慨啊!”
艄公说罢,满是皱纹的脸上,倒见不出悲喜。大抵年岁大了,做的又是渡人的生意,迎来送往,什么样的人也都见过,什么样的事也都经历过。
听他言语,绍玉心中一番感慨,油然而生。他遂起身,朝那艄公作了一揖。
艄公一时不知所措,一手扶着橹,一手要去扶绍玉。
绍玉恭敬道:
“老先生原是渡过东坡先生的,晚辈眼拙,失敬失敬。”
若是从前,绍玉岂会为这样的事心绪难平?那是陈酿那书呆子能干出来的!
可偏偏,二人皆是被贬至此。所谓同病相怜,大抵是这般境况。
绍玉常来雇舟,艄公还从未见过他这个模样!艄公遂连连摆手,只道不敢当。
“小郎君言重了!”艄公道,“不过是个谋生的活计,从前渡他,如今渡你,又有何不同?”
是啊,又有何不同?在艄公眼中,俱是过客罢了!
似这等千古风流人物,如今周郎何在?东坡何在?
前人如是,又何况乎自己?
思及此处,绍玉一时释然,前些日子的愁苦,也只付之一笑。
他又缓缓坐下,靠上船舱。手边一把杜鹃,是他自家中带来,以做佐酒装点。诚如他信中所言,艳红似血,盈盈可爱。
他转头看向那把杜鹃,徒然叹了口气。纵使释然,有些东西,却依旧不能轻易放下的。
忽而,他只觉面上扑了两滴水,不提防间,已扑了满脸。
绍玉蓦地抬头,原是落雨了。
煨酒的小童倒也伶俐,忙自船舱抓了两件蓑衣,一件给了艄公,一件给了绍玉,一面又护着绍玉往船舱去。
遇着这样的天气,也不得不败兴而归了。一时又有风起,小舟晃得比往日厉害,绍玉只觉头晕。
艄公忙着摇橹靠岸,一面道:
“小郎君,可坐稳了!孙子,照看好小郎君啊!”
小童见惯了江上风浪,倒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
见绍玉面色紧张,他方打岔道:
“小郎君,听闻你是从汴京来的?汴京是帝都,听闻可热闹了,你与我说一说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