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考察书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花了两个时辰,思路算是理顺了。把自己的思路记录下来算是他的个人习惯。
这段时间里,余象斗也没闲着。他爹和三叔把他叫回去把书坊的事情事无巨细的交代一遍。
余双峰和余邵鱼一共有三家书坊,除了双峰堂,余邵鱼还有逸闲斋和务本堂。双峰堂和务本堂都被大火烧了,要恢复需要一个多月。逸闲斋是三个书坊中最小的一个,单独建在城东,离雷小军家很近。雷小军和余象斗商量先从逸闲斋开始上手,利用一个月,把运作流程都掌握了,再接手双峰堂和务本堂。
两人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等到雷小军把思路捋顺,余象斗也刚好从家里回来了。
第二天,两人一同前往逸闲斋。
逸闲斋藏在一个很深的巷子里,是三家书坊里最小的。四个刷印工人,四个编校工人,八个缮写工人,十六个雕版工人,十六个装订工人,加上两个管事伙计,一共五十个人,不及双峰堂的五分之一。
余象斗对雷小军介绍书坊印书的流程,流程并不复杂。建阳印书是用的雕版印刷,虽然活字印刷有不少优点,但是成本太高。大批量印刷仍是雕版印刷为佳,既便宜,质量也有保证。
书坊通过各种渠道收来书稿以后,由编校工人对书稿的文字进行校对,主要是找错别字。大一点书坊还会请一到二名编撰,一般都是当地的秀才,工作就不是找错别字了,而是对书稿一些语句不通或者谬误进行修正。
校对修改完了,编校将书稿交给缮写工人,缮写不要求读多少书,但字一定要写的好,建阳印书讲究快,所以对书写字体也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是宋体。宋体是一种横平竖直的衬线体,横细竖粗、非常好雕刻并且疏密适当、印刷字迹十分清晰,便于长时间阅读。所以是印刷字体的首选。
雷小军听得直点头,他总算知道为什么宋体叫做印刷体了。
余象斗接着讲,缮写工人要将书稿抄写到薄纸上制成样稿,这就算是成品书的母版了。
接下来就是整个雕版印刷的重头戏,制版。
余象斗把雷小军带进制版房,这时正有一个工人取出一块一尺多长的光滑木板,平放在桌上。又从边上的碗里舀了一勺浆糊抹在木板上。抹匀后,取出一张写满字的薄纸,小心的抹平在木板上,一点气泡也没有。雷小军看工人认真的样子,像是天桥上手机贴膜的。
“这就叫上板。”余象斗在一旁解释道,“将样稿有字的一面朝下,用平口的棕毛刷把样稿横平竖直的刷帖在木板上。等干了,再用手指沾点水,轻轻的样稿纸被搓掉。样稿的上的字迹就会像直接写在木板上一样清晰了,而且字也是反的,直接雕刻就行了。”
“有意思,”雷小军笑道:“大开眼界。”他这句话并非恭维,确实发自内心的。古人虽然技术工艺不发达,但他们总能想到即实用又快捷的方法。
“接下来就是雕版了,一个书坊最值钱的就是这帮雕刻师傅了。一本书好不好,都是看雕版师傅的手艺。小军一看,师傅们手上拿的就是刻刀,一般有六种样式。别小瞧这六把刀,在师傅们手里跟生出花来。”余象斗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雕版工人都在全神贯注用小刻刀对木板上的文字反复修正,像是在打磨一件工艺品。
余象斗陪着雷小军看了一会师傅们雕版,他从小在书坊里长大,对书坊了如指掌,没一会,他就察觉到这间书坊出问题了。
余象斗把雷小军拉出制版房,小声说:“逸闲斋的经营有点问题。”
“嗯,我也看出来了。”雷小军说。
“你怎么看出来的啊?”余象斗觉得雷小军是在吹牛。
“你怎么看出来的啊?”雷小军反问道。
“我……这么说吧,雕版工人的薪酬是按雕刻的工时和字数各占一半来算的,这样既可以保证基本的质量,也可以保证刻字速度。逸闲斋的工人对雕版如此精雕细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工作量太少,他们只能靠拖时间来多挣点钱。工作量太少的原因基本只两种,一是没有书源,二是所有书都滞销,为了减少成本,不敢印新书。不论哪个原因,都说明这家书坊的经营出了大问题。”
听余象斗分析了一大堆,雷小军一笑,“这我还真没看出来,你是果然是行家。”
“那你到底怎么看出来啊?”
“看表情啊,我一路进来就看见伙计们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肯定是没挣到钱啊。”
“这也行?”
余象斗叫来其中一个管事询问情况。因为余邵鱼跟逸闲斋的管事打过招呼了,所以那个管事想尽量讨好新老板,所以知无不言,“逸闲斋主印的是诗文集,品类也不多,前两年还能勉强维持盈亏。这两年买诗文的越来越少,书坊又没有推陈出新,慢慢就开始亏损了。”
听主事说完后,余象斗对现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就问雷小军怎么办。
雷小军现在对逸闲斋的基本情况也了解差不多了,他问:“一个雕版工人一天能刻多少个字?”
主事伙计说:“一天快的一百七八,慢一点的一百四左右。”
雷小军说:“这里只有十六个雕版工人,其中还有两个是学徒,一天也就刻二千五百字。这个书坊是不是太小了?我们今后的主要方向是小说,现在的小说随便十万字,这么小的书坊完全不适合,我看直接关了得了。”
主事认得余象斗,可不认识雷小军。
雷小军话音一落,主事脸色一下变了,关了书坊意味着他就要卷铺盖走人了,梗着脖子说:“你谁啊,凭什么说关书坊啊!”他又把目光转向余象斗,乞求得到他的支持。
可没想到余象斗一个眼神瞪过来,“怎么说话的,这是雷老板。以后双峰、务本、逸闲三家书坊,有我的一份,也有雷老板的一份。”
主事一看余象斗不为他撑腰,自己还把新老板得罪了,一下子说不话来,又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走人,不觉悲从心中起。
余象斗一看这位主事要哭了,忙说:“小军这是我三叔最先开的一家书坊,做起来以后才开的务本堂,几十年的感情,所以一直就这么维持着。”
主事带着哀求的语气赶紧附和:“对对对,雷老板,这是余三爷的根啊,还是不要关了的好。”
雷小军不置可否,说:“象斗,我们是在做生意,明知道这间书坊做不下去还要维持不是明智之举啊。”他沉默了一会,又说:“行吧,不关。但是暂时把逸闲斋的所有业务全部停掉。停工期间工人们拿平日一半的工钱。”
他看余象斗和主事没明白,又解释道:“现在印刷的那些书既然卖不出,印也是亏,不印也是亏,不如干脆全都停掉。至少能节省一点材料开支。”他又朝主事说:“放心,最多也就停个十天半个月。”
“走吧,该了解的也了解完了。”雷小军叫上余象斗就要离开。
主事伙计追出去,“雷老板,十天半个月之后怎么办?”
“自然是重新开工。”雷小军头也没回。
主事伙计倚在门口滑坐下去,嘴里不停念叨:“完了完了,肯定是哄过我们这十几天,然后还是要把书坊关了。”
花了两个时辰,思路算是理顺了。把自己的思路记录下来算是他的个人习惯。
这段时间里,余象斗也没闲着。他爹和三叔把他叫回去把书坊的事情事无巨细的交代一遍。
余双峰和余邵鱼一共有三家书坊,除了双峰堂,余邵鱼还有逸闲斋和务本堂。双峰堂和务本堂都被大火烧了,要恢复需要一个多月。逸闲斋是三个书坊中最小的一个,单独建在城东,离雷小军家很近。雷小军和余象斗商量先从逸闲斋开始上手,利用一个月,把运作流程都掌握了,再接手双峰堂和务本堂。
两人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等到雷小军把思路捋顺,余象斗也刚好从家里回来了。
第二天,两人一同前往逸闲斋。
逸闲斋藏在一个很深的巷子里,是三家书坊里最小的。四个刷印工人,四个编校工人,八个缮写工人,十六个雕版工人,十六个装订工人,加上两个管事伙计,一共五十个人,不及双峰堂的五分之一。
余象斗对雷小军介绍书坊印书的流程,流程并不复杂。建阳印书是用的雕版印刷,虽然活字印刷有不少优点,但是成本太高。大批量印刷仍是雕版印刷为佳,既便宜,质量也有保证。
书坊通过各种渠道收来书稿以后,由编校工人对书稿的文字进行校对,主要是找错别字。大一点书坊还会请一到二名编撰,一般都是当地的秀才,工作就不是找错别字了,而是对书稿一些语句不通或者谬误进行修正。
校对修改完了,编校将书稿交给缮写工人,缮写不要求读多少书,但字一定要写的好,建阳印书讲究快,所以对书写字体也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是宋体。宋体是一种横平竖直的衬线体,横细竖粗、非常好雕刻并且疏密适当、印刷字迹十分清晰,便于长时间阅读。所以是印刷字体的首选。
雷小军听得直点头,他总算知道为什么宋体叫做印刷体了。
余象斗接着讲,缮写工人要将书稿抄写到薄纸上制成样稿,这就算是成品书的母版了。
接下来就是整个雕版印刷的重头戏,制版。
余象斗把雷小军带进制版房,这时正有一个工人取出一块一尺多长的光滑木板,平放在桌上。又从边上的碗里舀了一勺浆糊抹在木板上。抹匀后,取出一张写满字的薄纸,小心的抹平在木板上,一点气泡也没有。雷小军看工人认真的样子,像是天桥上手机贴膜的。
“这就叫上板。”余象斗在一旁解释道,“将样稿有字的一面朝下,用平口的棕毛刷把样稿横平竖直的刷帖在木板上。等干了,再用手指沾点水,轻轻的样稿纸被搓掉。样稿的上的字迹就会像直接写在木板上一样清晰了,而且字也是反的,直接雕刻就行了。”
“有意思,”雷小军笑道:“大开眼界。”他这句话并非恭维,确实发自内心的。古人虽然技术工艺不发达,但他们总能想到即实用又快捷的方法。
“接下来就是雕版了,一个书坊最值钱的就是这帮雕刻师傅了。一本书好不好,都是看雕版师傅的手艺。小军一看,师傅们手上拿的就是刻刀,一般有六种样式。别小瞧这六把刀,在师傅们手里跟生出花来。”余象斗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雕版工人都在全神贯注用小刻刀对木板上的文字反复修正,像是在打磨一件工艺品。
余象斗陪着雷小军看了一会师傅们雕版,他从小在书坊里长大,对书坊了如指掌,没一会,他就察觉到这间书坊出问题了。
余象斗把雷小军拉出制版房,小声说:“逸闲斋的经营有点问题。”
“嗯,我也看出来了。”雷小军说。
“你怎么看出来的啊?”余象斗觉得雷小军是在吹牛。
“你怎么看出来的啊?”雷小军反问道。
“我……这么说吧,雕版工人的薪酬是按雕刻的工时和字数各占一半来算的,这样既可以保证基本的质量,也可以保证刻字速度。逸闲斋的工人对雕版如此精雕细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工作量太少,他们只能靠拖时间来多挣点钱。工作量太少的原因基本只两种,一是没有书源,二是所有书都滞销,为了减少成本,不敢印新书。不论哪个原因,都说明这家书坊的经营出了大问题。”
听余象斗分析了一大堆,雷小军一笑,“这我还真没看出来,你是果然是行家。”
“那你到底怎么看出来啊?”
“看表情啊,我一路进来就看见伙计们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肯定是没挣到钱啊。”
“这也行?”
余象斗叫来其中一个管事询问情况。因为余邵鱼跟逸闲斋的管事打过招呼了,所以那个管事想尽量讨好新老板,所以知无不言,“逸闲斋主印的是诗文集,品类也不多,前两年还能勉强维持盈亏。这两年买诗文的越来越少,书坊又没有推陈出新,慢慢就开始亏损了。”
听主事说完后,余象斗对现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就问雷小军怎么办。
雷小军现在对逸闲斋的基本情况也了解差不多了,他问:“一个雕版工人一天能刻多少个字?”
主事伙计说:“一天快的一百七八,慢一点的一百四左右。”
雷小军说:“这里只有十六个雕版工人,其中还有两个是学徒,一天也就刻二千五百字。这个书坊是不是太小了?我们今后的主要方向是小说,现在的小说随便十万字,这么小的书坊完全不适合,我看直接关了得了。”
主事认得余象斗,可不认识雷小军。
雷小军话音一落,主事脸色一下变了,关了书坊意味着他就要卷铺盖走人了,梗着脖子说:“你谁啊,凭什么说关书坊啊!”他又把目光转向余象斗,乞求得到他的支持。
可没想到余象斗一个眼神瞪过来,“怎么说话的,这是雷老板。以后双峰、务本、逸闲三家书坊,有我的一份,也有雷老板的一份。”
主事一看余象斗不为他撑腰,自己还把新老板得罪了,一下子说不话来,又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走人,不觉悲从心中起。
余象斗一看这位主事要哭了,忙说:“小军这是我三叔最先开的一家书坊,做起来以后才开的务本堂,几十年的感情,所以一直就这么维持着。”
主事带着哀求的语气赶紧附和:“对对对,雷老板,这是余三爷的根啊,还是不要关了的好。”
雷小军不置可否,说:“象斗,我们是在做生意,明知道这间书坊做不下去还要维持不是明智之举啊。”他沉默了一会,又说:“行吧,不关。但是暂时把逸闲斋的所有业务全部停掉。停工期间工人们拿平日一半的工钱。”
他看余象斗和主事没明白,又解释道:“现在印刷的那些书既然卖不出,印也是亏,不印也是亏,不如干脆全都停掉。至少能节省一点材料开支。”他又朝主事说:“放心,最多也就停个十天半个月。”
“走吧,该了解的也了解完了。”雷小军叫上余象斗就要离开。
主事伙计追出去,“雷老板,十天半个月之后怎么办?”
“自然是重新开工。”雷小军头也没回。
主事伙计倚在门口滑坐下去,嘴里不停念叨:“完了完了,肯定是哄过我们这十几天,然后还是要把书坊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