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功劳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谢廖沙对勃总的去世感到十分的突然,因为三天前他还主持了纪念十月革命六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在红场的观礼台上发表了讲话,观看了阅兵,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风中足足站了两个半小时,一点都没看出来有什么异常,没想到老爷子说没就没了。
谢廖沙第一时间给丘尔巴诺夫去了电话,丘尔巴诺夫似乎很伤心,谢廖沙在电话里安慰了丘尔巴诺夫几句。丘尔巴诺夫在电话里问谢廖沙要不要参加勃总的遗体告别仪式,它可以帮忙安排。谢廖沙考虑了一下,还是委婉的拒绝了。因为谢廖沙知道,能去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都是各国政要和国内的党政军高层,谢廖沙深知自己还没有这个资格。如果贸然的去了,反倒惹人注意。
电视里实况转播了勃总的遗体告别仪式,红色的会场肃穆而安静,勃总的灵柩周围鲜花和松柏环绕。参加葬礼的各国共产党人都会在袖子上戴上红黑两色的袖标,谢廖沙在电视里看到了很多国际上的大人物。他看到了电视中丘尔巴诺夫安慰加琳娜的画面,看起来两人似乎非常的恩爱,一点都不像正在分居的样子。在媒体面前,美国副总统对勃总大加赞扬,一切都是一副和谐的样子。
虽然谢廖沙为了怕出风头而没有参加勃总的遗体告别仪式,不过他还是参加了红场十万人的灵柩下葬仪式。这一天莫斯科的气温依旧是零下二十多度,谢廖沙站在团委方阵的最前面一排,完整的观看了这场庄严而肃穆的葬礼。
新继任的总书记安德罗波夫首先发表了演讲,随后他和几位政治局成员抬着勃总的灵柩走下了观礼台。灵柩被放在了一辆装甲炮车上,环绕红场三周,后面跟随着长长的队伍。随后勃总的灵柩就被送到了红场墓园中去安葬了。谢廖沙此刻是由衷的怀念着这位只见过几次面的长者的,毕竟他能够过上现在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托了勃总的福。
葬礼结束后不久,苏联鞑靼共和国境内一座名叫卡马河畔切尔尼的城市更名为勃列日涅夫,作为对这位统治了苏联十八年之久的纪念。勃列日涅夫时代从此画上了句号。
。。。
临近年底,工人新村一期的项目也快要完工了,为了争取在新年之前让第一批工人住进新家。谢廖沙对项目催得更紧了。现在工人新村一期的十栋楼房外部和主体已经全部完工。每栋楼房大概三十层左右,按照每层三四户来测算,一期的工人新村足可以容纳上千户的莫斯科普通家庭。
不过楼虽然改好了,但是相应的配套设施却必须等到明年了,比如绿化,交通设施的以及周围的配套都还没有兴建。绿化必须等到春天才可以,交通则需要对道路进行平整和二次建设,这又是一大笔钱。
老实说来,这十栋楼调用的资金大部分其实来自谢廖沙。而且谢廖沙本来也是为了洗钱,许多官员们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收入,通过这次的工人新村项目被谢廖沙变成了他们的合法收入,而且还落下了一个支援国家建设的好名声,这让这些官员们怎么能不感谢尼古拉。当然他们只知道自己的钱参与过这个项目,并不知道谢廖沙就是那个尼古拉。
承包商们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二月中旬大体完成了工人新村一期的项目,第一批幸运儿们也拿到了盼望已久的房门钥匙。这件事情成为了1982年年底莫斯科的老百姓们最高兴的事情。很多人终于可以在居大不易的莫斯科拥有自己的家了。与传统的职工宿舍不同,工人新村的房子拥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简单的装修。不过家具家电什么的谢廖沙没有提供,这正好可以给哈桑他们一个挣钱的机会。
工程竣工的当天,谢廖沙并没有想要大操大办的庆祝一番,只是想给辛苦了大半年的青工部下属,以及工会的同志们发点奖金庆祝一下,然后在一起聚个餐联络一下感情。不过谢廖沙毕竟不是官场老手,他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竣工的当天,无耻的久加诺夫和格里申都来了,他们是来抢功劳的。谢廖沙其实并不介意,他只要牢牢的掌控这个项目就可以,毕竟谢廖沙的本意是洗钱,为了安全还是越低调越好。可是久加诺夫却反客为主的腆着脸去接受国内四大报纸和莫斯科电视台的采访。这让知道实情的青工部的职员们以及工会的同志们感到非常的愤慨。
久加诺夫的行为就连莫斯科工会的主席科洛廖夫都看不下去了,他拒绝与久加诺夫合影,这让记者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也有记者知道里面的事情,比如《共青团真理报》的女记者达玛拉就知道久加诺夫的龌龊。这位女记者因为最早揭露了高尔基大学的腐败案并且将高尔基市的市委书记波格丹诺夫拉下马而名扬天下。作为共青团系统的记者,莫斯科团委的那点事还瞒不过他的耳目。此刻劳心劳力还蒙受了不白之冤的乌里扬诺夫书记被挤到了一边,而尸位素餐的久加诺夫却在记者面前大言不惭,这让达玛拉感到愤怒。
达玛拉挤到了采访人群的最前面,面带微笑的问道:“尊敬的久加诺夫书记!恭喜您完成了这项造福我们莫斯科城市的这项伟大的工程,我们《共青团真理报》想问您几个具体的问题!”
“好的,这位漂亮的女记者,我保证知无不言!”久加诺夫挺起胸膛,表情严肃的回答道。
“那好!我们都知道这里原来是一片烂尾楼,请问这次工人新村的一期项目总投资是多少,资金来源是怎么解决的!”达玛拉笑盈盈的问道。
“嗯,这个……这个问题吗?这一块我可能一会要问问具体负责的同志才能回答!”久加诺夫支支吾吾的回答道。
“那我能问一下工人新村有几种房型,每一种的建筑面积是多大吗?”达玛拉接着问道。
“这个,我记得资料上面有,你们可以去看看资料,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久加诺夫额头上甚至渗出了冷汗,要知道这可是零下二十多度。
……
达玛拉故意戏弄着久加诺夫,把他问的哑口无言,许多记者立刻就看出来了这里面有问题,就在大家在想着是不是去采访一下具体负责的干部的时候,几位意想不到的大人物居然也来了。
谢廖沙对勃总的去世感到十分的突然,因为三天前他还主持了纪念十月革命六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在红场的观礼台上发表了讲话,观看了阅兵,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风中足足站了两个半小时,一点都没看出来有什么异常,没想到老爷子说没就没了。
谢廖沙第一时间给丘尔巴诺夫去了电话,丘尔巴诺夫似乎很伤心,谢廖沙在电话里安慰了丘尔巴诺夫几句。丘尔巴诺夫在电话里问谢廖沙要不要参加勃总的遗体告别仪式,它可以帮忙安排。谢廖沙考虑了一下,还是委婉的拒绝了。因为谢廖沙知道,能去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都是各国政要和国内的党政军高层,谢廖沙深知自己还没有这个资格。如果贸然的去了,反倒惹人注意。
电视里实况转播了勃总的遗体告别仪式,红色的会场肃穆而安静,勃总的灵柩周围鲜花和松柏环绕。参加葬礼的各国共产党人都会在袖子上戴上红黑两色的袖标,谢廖沙在电视里看到了很多国际上的大人物。他看到了电视中丘尔巴诺夫安慰加琳娜的画面,看起来两人似乎非常的恩爱,一点都不像正在分居的样子。在媒体面前,美国副总统对勃总大加赞扬,一切都是一副和谐的样子。
虽然谢廖沙为了怕出风头而没有参加勃总的遗体告别仪式,不过他还是参加了红场十万人的灵柩下葬仪式。这一天莫斯科的气温依旧是零下二十多度,谢廖沙站在团委方阵的最前面一排,完整的观看了这场庄严而肃穆的葬礼。
新继任的总书记安德罗波夫首先发表了演讲,随后他和几位政治局成员抬着勃总的灵柩走下了观礼台。灵柩被放在了一辆装甲炮车上,环绕红场三周,后面跟随着长长的队伍。随后勃总的灵柩就被送到了红场墓园中去安葬了。谢廖沙此刻是由衷的怀念着这位只见过几次面的长者的,毕竟他能够过上现在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托了勃总的福。
葬礼结束后不久,苏联鞑靼共和国境内一座名叫卡马河畔切尔尼的城市更名为勃列日涅夫,作为对这位统治了苏联十八年之久的纪念。勃列日涅夫时代从此画上了句号。
。。。
临近年底,工人新村一期的项目也快要完工了,为了争取在新年之前让第一批工人住进新家。谢廖沙对项目催得更紧了。现在工人新村一期的十栋楼房外部和主体已经全部完工。每栋楼房大概三十层左右,按照每层三四户来测算,一期的工人新村足可以容纳上千户的莫斯科普通家庭。
不过楼虽然改好了,但是相应的配套设施却必须等到明年了,比如绿化,交通设施的以及周围的配套都还没有兴建。绿化必须等到春天才可以,交通则需要对道路进行平整和二次建设,这又是一大笔钱。
老实说来,这十栋楼调用的资金大部分其实来自谢廖沙。而且谢廖沙本来也是为了洗钱,许多官员们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收入,通过这次的工人新村项目被谢廖沙变成了他们的合法收入,而且还落下了一个支援国家建设的好名声,这让这些官员们怎么能不感谢尼古拉。当然他们只知道自己的钱参与过这个项目,并不知道谢廖沙就是那个尼古拉。
承包商们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二月中旬大体完成了工人新村一期的项目,第一批幸运儿们也拿到了盼望已久的房门钥匙。这件事情成为了1982年年底莫斯科的老百姓们最高兴的事情。很多人终于可以在居大不易的莫斯科拥有自己的家了。与传统的职工宿舍不同,工人新村的房子拥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简单的装修。不过家具家电什么的谢廖沙没有提供,这正好可以给哈桑他们一个挣钱的机会。
工程竣工的当天,谢廖沙并没有想要大操大办的庆祝一番,只是想给辛苦了大半年的青工部下属,以及工会的同志们发点奖金庆祝一下,然后在一起聚个餐联络一下感情。不过谢廖沙毕竟不是官场老手,他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竣工的当天,无耻的久加诺夫和格里申都来了,他们是来抢功劳的。谢廖沙其实并不介意,他只要牢牢的掌控这个项目就可以,毕竟谢廖沙的本意是洗钱,为了安全还是越低调越好。可是久加诺夫却反客为主的腆着脸去接受国内四大报纸和莫斯科电视台的采访。这让知道实情的青工部的职员们以及工会的同志们感到非常的愤慨。
久加诺夫的行为就连莫斯科工会的主席科洛廖夫都看不下去了,他拒绝与久加诺夫合影,这让记者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也有记者知道里面的事情,比如《共青团真理报》的女记者达玛拉就知道久加诺夫的龌龊。这位女记者因为最早揭露了高尔基大学的腐败案并且将高尔基市的市委书记波格丹诺夫拉下马而名扬天下。作为共青团系统的记者,莫斯科团委的那点事还瞒不过他的耳目。此刻劳心劳力还蒙受了不白之冤的乌里扬诺夫书记被挤到了一边,而尸位素餐的久加诺夫却在记者面前大言不惭,这让达玛拉感到愤怒。
达玛拉挤到了采访人群的最前面,面带微笑的问道:“尊敬的久加诺夫书记!恭喜您完成了这项造福我们莫斯科城市的这项伟大的工程,我们《共青团真理报》想问您几个具体的问题!”
“好的,这位漂亮的女记者,我保证知无不言!”久加诺夫挺起胸膛,表情严肃的回答道。
“那好!我们都知道这里原来是一片烂尾楼,请问这次工人新村的一期项目总投资是多少,资金来源是怎么解决的!”达玛拉笑盈盈的问道。
“嗯,这个……这个问题吗?这一块我可能一会要问问具体负责的同志才能回答!”久加诺夫支支吾吾的回答道。
“那我能问一下工人新村有几种房型,每一种的建筑面积是多大吗?”达玛拉接着问道。
“这个,我记得资料上面有,你们可以去看看资料,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久加诺夫额头上甚至渗出了冷汗,要知道这可是零下二十多度。
……
达玛拉故意戏弄着久加诺夫,把他问的哑口无言,许多记者立刻就看出来了这里面有问题,就在大家在想着是不是去采访一下具体负责的干部的时候,几位意想不到的大人物居然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