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相思河岸,桑柳依依 > 第9章 月夜人惊,却叹息情缘别样(1)

第9章 月夜人惊,却叹息情缘别样(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琇在村里的面子很足,一般的叔叔婶婶们,都喜欢她,因此当她邀请人们去劝说月华妈的时候,都满口应允。

    持反对态度的,倒是如琇自己的妈,她一脸不满地说:“你瞎掺乎个什么劲,人家大人给孩子找婆家,这是好事,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家婚,你们懂得什么四五六?”

    “这叫逼婚,叫包办,这叫做封建落后,”如琇顶撞起母亲来,“把人往死路上逼,就叫懂得四五六了?”

    “你个小兔崽子,”如琇妈拿起炕上的条帚,下来就追打她。

    如琇一溜烟跑出了院子,对于母亲的打骂,她并不在意,农村家庭,哪有不打骂孩子的?即便是如琇这样从小乖巧,也是在斥骂和条帚棍棒下长大的。

    如宇在如琇的策动下,给月华妈讲了一通大道理,从国内到国际,高屋建瓴,却丝毫没起作用,月华妈一句话就顶了回来,“我们这种庄稼把式,和你们大学生不一样。”

    几个热情的婶子大妈们,苦口婆心,劝月华妈:“孩子这么小,何苦难为她呢,谁家儿女不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成亲这事也不必着急,多给孩子着想,别逼她了。”

    月华妈油盐不进,“我养她这么大,几时不为她着想了?成亲为了谁?还不是为她自己,反倒是她现在翅膀硬了,不服管了,她可曾为我着想过?我已经答应了人家男方,让我吃了再吐,那成什么话,她不懂事,不明白我是为了她好,你们难道也不明白吗?”

    劝来劝去,月华妈寸步不让,月华也来了犟脾气,说什么也不回家,形成了顶牛之势,如琇很发愁,整天往小梅家路,和月华、小梅凑在一起,商量主意。如琇妈骂了她几次,连奶奶也不满了,“如琇,你怎么越活越倒性了,鼓捣着月华不听大人的话,这哪行。”

    如琇不愿意顶撞奶奶,只当作耳旁风。但月华妈妈死猪不怕开水烫,却着实让她和小梅无计可施。

    没想到的是,事情的解决却有戏剧性,劝动月华妈的,是崔白话。

    崔白话倒背着手,走进月华家里,月华妈已经对“访客”充满了厌恶,没好气地说:“老崔,你要是提月华的事,就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不错,确实该哪凉快哪呆着去,”崔白话笑嘻嘻地说:“但不是我,是你。”

    “你什么意思?”

    “意思很明白,你这人啊,怎么说呢,本来挺有希望的,结果一锅好水烧酸了,老母猪尿炕,自作自受,唉,我也没办法啊。”

    “少放屁,你到底什么意思?”

    崔白话的表情严肃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我有个朋友,你知道,我老崔的朋友非常多,工农兵学商,哪行哪业都有……不说这个,接着说正题,我这个朋友,他可是个消息灵通的人,十里八村的人,他全认识,哪家的灶门冲哪个方向开,全知道。不但如此,他还有一个特长,最能掺和事儿,不论多难的事情,经他的手,准能马到成功......”

    月华妈撇了撇嘴,“你一边去吧,他能不能掺和,与我有半毛钱的关系,去去去,少跟我闲磨牙。我懒得听你这些不咸不淡的屁话。你到别处白话去。”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狗尿苔上不得锅台面啊。”崔白话倒背着手,满脸都是悲天悯人,“可惜我老崔一片热心肠了。也难怪啊,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各有各的命啊。有的人,宅基地分到风水宝地,家里净出贵人。责任田分到靠河边的水浇田,亩产一千斤。就连家里的黑枣树,结的枣都比别人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叫命,只有脑子够聪明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命。”

    月华妈疑惑起来,“老崔,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再明白也没有了,机会,明白吗?抓住机会才有好命。象你这么笨的人,说什么?啥都与你没关系,这简直是猪脑子嘛,你也不想想,你们家为啥地里总是减产?你们家为啥老盖不起新房?你们家连养的猪都比别人家瘦。”

    “你少在这儿给我念咒。”月华妈瞪起了眼睛。

    “哈哈,说你笨,你偏不听,连近在眼前的机会,你都象个瞎子似的看不见。”

    “你说人话,说明白点。”

    “跟你说吧,我这朋友,路子野得很,他在城里开着五六个大买卖,就跟能掐会算一样,做什么,什么赚钱,门路那叫一个广啊,而且他现在正准备成立影视公司,缺人手,我跟他说了咱们村的事,说村里有个姑娘叫月华,聪明伶俐,是个好苗子,可惜啊,让她妈耽误了,硬逼她早早找婆家,结婚过日子......”

    月华妈眨眨眼。

    崔白话察言观色,话锋一转,“我这朋友当时就说了,真有这么聪明的好苗子吗?你多给我介绍几个。不过,没知识没文化的,我不要,不讲文明的,我不要。”

    “我们家月华......”

    “这不用你说,”崔白话不客气地打断她,“月华是个好孩子,我又不傻,当然知道,可惜啊,她有个不懂道理,不讲文明的妈。”说到这里,崔白话看见月华妈瞪了瞪眼睛,可是没说话。便又接着说:“不管怎么说,咱们两家是铁打的交情,是不是?对嘛,所以我当时替你拍胸作了主,我说月华这边我担着,以后能不能有出息,就靠你了。”

    “崔......兄弟,你做得对。”

    “这么着,嫂子,你得先让月华上学,把那门亲事退了,等孩子学了文化,本事强了,自然会有大出息。这事其实就是你糊涂,你想啊,你现在逼着她结婚,孩子也不愿意,闹个鸡飞蛋打,何苦呢?”

    “那,你能保证月华以后会有出息?你那朋友靠谱吗?”

    “嗤,我这朋友,上天入地,两头通吃,其实呢,最主要的,是咱们月华是个精明人,将来前途无量,只要你别瞎搅和,保准没问题。”

    崔白话的话漏洞百出,但月华妈这种不轻易出门的家庭妇女,是分不出子丑寅卯的,她和月华爸都是那种脑子不大灵光的人,崔白话玩起她来,易如反掌。

    “大嫂子,你放心,咱们乡里乡亲几十年了,我是绝对会向着你说话的。但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别人可不见得都象我这么善良,好心眼,得防备着别人瞎嚷嚷,要是弄得满城风雨,可就冒了白烟儿了,所以说,你得提醒提醒左邻右舍,街坊邻居们,少在外面瞎说八道。明白了吗?我是因为咱们两家不错,所以才特地来报告你一声。怎么样,我老崔够意思吧?”

    崔白话仰着脖子背着手,聊了两句“你们家这菜葫芦长得真不错”之类的废话,便出门扬长而去。月华妈却在家里开始魂不守舍起来,把鸡食倒进猪槽子里,失足踩断了新结的南瓜秧,到了晚上,天黑下来以后,匆匆忙忙到了小梅家里。

    月华住在小梅家,正躺在炕上发烧,从三仙岭回来以后,便头痛发热,如琇和小梅到乡医那里买了两片药,也没管用,烧得昏昏沉沉,满脸通红,脑门烫手。

    月华妈进门的时候,小梅和如琇正坐在炕沿上,和月华有一句没一句地闲唠,小梅家的房子和普通农家一样,中间是堂屋,两边是住室,东屋里最长,足有七八米,用土坯隔出一个小间,当作小梅的房间,如琇听到外间里有人说话,一挑隔间的门帘,看见是月华的妈,惊喜地说:“婶儿,你来了。”

    月华躺在炕上,却扭过了脸去。

    月华妈和小梅妈说了两句话,便进了里间小屋,里屋没有电灯,三个小姑娘闲聊,也没点蜡烛之类,黑漆漆的,只模糊看见炕上躺着一个,地下站着两个,急切间也没看清楚哪个是自己女儿,拉着小梅的胳膊便说:“走,跟我回家吧。”

    “不去。”小梅直通通地说。

    听着声音不对,旁边的人都给逗笑了,月华妈这才撒开小梅,伸手去摸炕上那个,如琇在后边说:“婶子,月华发着烧呢,先别动她了,明天再说吧。”

    月华妈吃了一惊,摸摸女儿的额头,果然烫得很,“这这……怎么有火了。”

    “你说怎么有火了。”小梅在旁边气呼呼地说。

    “怎么说话呢,”小梅母亲斥责小梅,又转头对月华妈说:“她婶子,月华病得挺厉害,今天就别让她动了,刚才喝了碗热汤,好好躺一宿吧。”

    “那……”月华妈迟疑了一下,“不不,还是回家吧,家里还有副药,我给她熬着吃了,发发汗就好了。”

    “不,我不回去。”月华沙哑着嗓子说,将身子往旁边挪,避开母亲的手。

    月华妈尴尬起来,如琇细声细气地说:“婶子,月华的病,倒也没什么,她闹的最厉害的是心病,你能收回让她退学嫁人的想法,不用熬药,她也就好了。”

    “好,就这么办。”

    旁边的人都有些发愣,对于月华妈这样痛快的大转弯,倒是谁也没有想到。小梅有些怀疑起来,“婶儿,你这是……缓兵之计吗?”

    “什么缓兵计,”月华妈不满地说:“不退学就不退学,不嫁人就不嫁人,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吃了这么多年咸盐,心里头有的是章程。有什么大不了,我倒不是怕他们,我有我自己的办法,如琇,你也不用再说了,我已经告诉那家人,亲事不做了,黄了。”

    如琇她们并不知道崔白话的事,因此对于月华妈的突然转弯,都有些将信将疑,至于她嘴里乱七八糟的话,更是摸不着头脑。小梅问:“婶儿,你……到底说什么呢?”

    “什么也没说,你们也少往外瞎默叨,亲事不做了就是了,愿意上学就上吧,反正上学也好,演电影也好,做什么都得有脑瓜才行,我闺女是个聪明人,将来......这个这个,反正说了你们也不懂。”

    虽然月华妈的语言逻辑有些混乱,但意思还是表达得挺明白。小梅妈在旁边打圆场和稀泥,“对嘛,孩子还小,亲事过两年再琢磨也不迟。”

    “我回家。”月华从炕上爬起来。

    看看形势急转直下,如琇和小梅都满腹狐疑,简单商量了一下,还是不得要领,因为月华坚持回家,也只好帮她收拾了一下,披了长衣,走出小梅家的院子。

    天已经大黑了,墨蓝的天空,无数的星星在眨眼,一勾新月,挂在柳稍,如琇搀扶着走路发软的月华,跟在月华妈的身后,出了小梅家的篱笆门,她问道:“婶子,你刚才说的演电影什么的,是怎么回事啊?”

    “没怎么回事,我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们别跟那些烂嘴八哥一样,到外边乱讲说我就行了。”

    “谁乱讲了,谁是烂嘴八哥。”小梅不愿意了。

    “齐步走,一二一……”顺着街筒子,传来一阵齐声喊号子的声音,紧接着,好几个黑影,“嗨哟嗨哟”地抬着什么东西走过来,前面为首的一个膀大腰圆,将衬衫搭在肩膀上,正是大猛,月华问:“谁家晚上干活呢?”

    “地质队,”小梅说:“准是地质队打夜战。”

    村里最近驻扎了地质勘探队,据说是地下有铁矿,因此从远处来了几十号人的勘探队员,树探井,打桩施工,日以继夜地干,同时雇了好多村里的壮小伙,做些搬运建筑之类的力气活。

    村边上的工地,灯火辉煌,可以看到一个高高的黑架子,正在竖起来。远远看去人影憧憧,大猛等人走到近前,原来抬的是一丈多长的粗铁管,一个头戴柳条帽的工人在旁边指挥着,“注意,前面拐弯慢点,小心脚下,有水坑,喂喂,老大娘你躲躲。”

    月华妈不满意地唠叨着:“吵吵什么啊,闹腾得满世界不清静。”

    如琇的小梅搀着月华,避让到路边,几个壮小伙子抬着钢管走过去,大猛后面一个人歪过头来,却是小五,冲着这边嚷道:“如琇如琇,还有小梅,呆会我还有事找你们,一件大事,大好事,大喜事。”一边说着,一边随着别人的脚步往前走。

    “什么事啊?”

    “明天再说。”小五无暇说话,和众人一起抬着钢管远去了。

    如琇和小梅都没听明白,小五的“大事”究竟是什么,其实,是小五得到了信息,地质队在燕儿峪安营扎寨,除了雇几个小伙子当临时工以外,还要找一部分其它服务性人员,象炊事员、清洁工、缝纫工等,按天算工钱。当时农村外出做工之风刚刚兴起,几千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开始尝试横向接触,开拓致富途径,能够在家门口打工赚钱,无疑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