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狂舞人生 > 第084章:他乡遇故知

第084章:他乡遇故知

作者:赤裸的饺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是啊,人家阮志刚一毕业就到了文工团,一个月挣三十几块钱,搞对象的资格满满的,就是心太坏了,转正了,成了国家正式工,就把农村的对象给甩了,把常青害成那样,连学都上不成了,早早的嫁人生孩子了,当了娘就不像在学校时那样活泼开朗了,连说话都变了,以前那叽叽喳喳,像百灵鸟一样的声音没了,“牛儿还在山坡吃草......”“你若是我那哥哥吆,你就招一招那手,诶呀,......”“插翅膀,持猎枪,飞上那山岗,杀尽豺狼!”再也听不到了。

    前几天,我从二毛家出来,老远见她抱着孩子迎面走来,没有了以前那种欢蹦乱跳的精神,变成了一个萎靡不振的妇女,原来还算直流的两条腿,现在变得叭哩八叉,是怀里抱着的孩子太重了?还是自己的两条腿太沉了,低着头弯着腰过来了。

    我站住了,问她:“回家呀?”

    “啊,又开学了啊。”她头没抬,脚也没停的哼哈的答应了一声,就过去了。一切显得都是那么的不自然,我也觉得有点儿尴尬,自嘲的摇摇头,叹口气“唉!这算啥?狭路相逢?看来以后还是少到这个地方来。”

    如果阮志刚不进文工团,常青现在应该在阮志刚家里生活,就会和阮志刚一起抱着孩子出现在那里,一定会驻足,然后和我聊两句三句。

    如果文工团没有看上“打虎上山”的杨子荣,阮志刚也不会顶了我进了文工团。

    就算是进了文工团,如果不是常青让我帮她,替阮志刚演了关键的一场,阮志刚也不会那么快转正,往后推半年或三四个月,常青可能不会是现在这个模样。

    如果当初,我只是唱几句桂枝姐姐教的,有资产阶级情调的靡靡之音,“......我呀等我那五呀那个五呀哥哥哥哥上工来......”,不要唱什么“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常青也不会像现在这样。

    不过在这样一个火红的年代,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中,我作为一个八点或九点钟的太阳,能像傻子一样无动于衷吗?我怎么可以不进步,我怎么可以不去学英雄见行动!

    看来在学校玩儿啥都行,千万别玩搞对象,像资产阶级那样,整天介男朋友女朋友的,就是容易出事。

    不想了,跟我有啥关系。

    “月照征途,风送爽......”

    太阳下山了,小巷子里暗了下来,虽然我没有看见月亮此时在哪里,但我坚信或大或小,或迟或早它总会在天上走一圈,我便把这高亢激昂的声音,留在了身后这小巷里。

    “学习大寨呀赶大寨,大寨的红旗迎风摆,她是咱公社的好榜样啊,自力更生改变着穷和白......”

    我那高亢激昂的声音,还没有冲出小巷子散到空中去,就被房梁圪垯上,大喇叭的歌声给盖住了。

    房梁圪垯,一座古时候的烽火台,虽然已经被人们挖的看不出是圆的还是方的了,但凭着它是村里最高的建筑,在上面立了个三角架子,吊着一小截铁轨,人们称为“单单”,顺着斜坡上去,拿个锤子或捡起下面的石头敲响了,人们就说是“打单单”。

    “打了单单了,走吧,出工吧。”

    “打了单单了,起晌啦,喝口水走吧。”

    如今有了电了,便在上面绑了两个大喇叭,从此也不必有人再上去“打单单”了。大队或村里人有个什么大事小情,从大队办公室打开扩音器,对着话筒轻轻一说就行了。

    “......干起来!干起来!大寨的红花遍地开,干起来!干起来大寨的红花遍地开。”

    女声合唱“学习大寨,赶大寨”,从头顶压了下来。

    还是学习大寨吧,粮食亩产上纲要,跃黄河,跨长江,只要能多打粮食,人们能吃饱饭,不饿肚子,至于征途上有没有月照,有没有风送爽,这都不重要,只要我们心中有个红太阳,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狂风还是巨浪,我们都不会迷失方向。

    唉!还是听姐姐的话,好好上学吧,姐姐不出嫁,我就不搞对象!

    进了院子,发现两个屋都是明晃晃的,原来又加了一个电灯,收音机里还播送着“最高指示”和社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的在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原来,按照当时村里接到的上面的精神,妈妈属于下放干部,算是一户人家,村里应该给盖两间房,报上去了,等上面给了钱就动工。

    姥爷不舍得让妈妈搬出去,说:“要盖就在这院里盖两间西房算了,不盖拉倒,反正咱也用不着,也不想占那便宜。”

    姐姐也算是回乡知识青年,虽然目前还没有听说有什么待遇,但算一户人家,给一个灯是完全应该的。

    这回姥爷家就分成了三户人家,两个灯,一个收音机,完全符合大队的规定。

    太好了,可以不用抱着收音机听了,放在柜盖上敞开着听。

    收音机里的声音继续响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大战场,是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学校。知识青年在这个大战场和大学校中,可以向一小撮阶级敌人、农村资本主义势力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风俗冲锋陷阵,可以为彻底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大显身手,可以在思想革命化的大道上奋勇前进。总之,可以大有作为,而不是小有作为,更不是无所作为。......”

    每年到学生毕业的季节,一如既往的广播和宣传,就倒海翻江卷巨澜般的展开了。

    几天之后,村里的大街小巷,大白字的标语就刷到了墙上。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一颗红心两只手,三大革命打先锋。”

    “......”

    铺天盖地的标语,耳熟能详的社论。李家堡终于迎来了第一批“下乡知识青年”。

    真是“他乡遇故知”,我连做梦都没想到,居然萍萍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