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谶纬之学迷信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前方突然聚起一众百姓,奔走相告类似“茂安先生授课”的话语,人群里隐隐还有着不少儒袍士人,他们头戴着庶巾,与普通百姓围在一起,令人颇为好奇。
派人前去打探究竟,很快便打听到了原因,原来今日雒县城里来了一位郡内名士,广汉绵竹人董扶,字茂安,名声很大,据说多次已身体有病为理由,拒绝三公宰府的征辟,以及朝廷的“征诣公车”,一直在家乡讲授经学、谶纬,远近问其名而拜师者不知凡几。
伏泉听到“征诣公车”时,脸色一愣,暗道这董扶可真是有够能忍的,连“征诣公车”都不要。
所谓征诣公车,是汉朝朝廷为了表示对被征召者的尊重,会派遣公车接送被征召者入宫面圣,可谓是尊崇之极,而且只要以后为官不犯皇帝忌讳,必定仕途平步青云,通畅无阻。当年苏不韦在十八岁被征诣公车,就是前途一片光明,不过却因为父仇而放弃,十分遗憾。现在这位颇有些装逼的董扶,很明显有待价而沽之嫌。
虽说汉代名士拒绝为官者多如牛毛,似乎这样可以养望,对他们的名声提升很大,不过除了少数人真的无心为官外,多数人却是心里日思夜想的想去当官,真是有些既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的意思。
而这位董扶,明显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为何?因为他刚刚又拒绝了州郡的征辟,理由还是一样,身体抱恙,不能就职,可是此刻他却大摇大摆的从绵竹县跑到雒县,未免病好的太快了吧。
“董扶?莫非是那益州名士,听闻其尤善经学、谶纬一道,中郎,不如吾等前去一观?”董忠似乎对董扶很有兴趣,上前经验催促道,不知是不是他们同样姓董的缘故。
但是伏泉听到董忠说董扶擅长谶纬,不由眉头一皱,心中十分不想去,因为他对于这迷信的谶纬一点兴趣都没有。至于说董扶擅长经学,伏泉则是自动免疫,因为在汉代基本上只要学者沾了图谶,都会被同时形容他擅长经学,盖因东汉以来的学者经学与谶纬不分家,只要擅长谶纬,就会归为擅长经学。
不过伏泉碍于此事却是董忠所提,想了想自己左右无事,看看热闹也无所谓,便点头应道:“可!”
言罢,众人随即向人群深处走去,不得不说看热闹是国人的天性,千年前的古人看热闹的本事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伏泉等人挤了半天,才挤进犹如铁通一般的人群里。不时有百姓对他们表示不满,可是看到他们这群人人数众多,而且衣服装扮不似一般人,便忍气吞声不再过问。
只见人群中央,有一个鬓发皆白的老者,周围众人空了一块空地供他演讲,想来这应该便是那名士董扶了。他看着起码也有六、七十岁了,但神采很好,说话铿锵有力,隐隐有一股脱于尘世的仙气,就冲着这气度,伏泉便是暗赞不已,心想旁人看他模样,就已经信了三成他那迷信的图谶之学,再加上他那长寿的年龄,在汉代这普遍年龄多活不过五十岁的时代里,那就让人信了一半了。
空地中央,董扶坐在一草席上,看着周围众人朗声道:“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
董扶大庭广众开课,周围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当然这其中大多数百姓只是来看个热闹,真让他们学习谶纬,估计他们也没那个知识储备,真正在听他讲课的都是些穿着儒袍的士人。这些士人有的早就准备好了草席端坐一侧,有的却因为匆匆赶来,并未准备,索性便站着听董扶授课,看他们的样子真是如痴如醉,伏泉此刻突然有一种后世教派在向世人传播教义的感觉,不由感叹古人真是迷信。
“谶纬,迷信之论也,走!”听了约莫半晌,伏泉是再也听不下去了,呼唤左右,便欲离去。
只是大概伏泉适才出声的声音大了,而且在场众人因为聆听董扶言语,十分安静,一下子,他那对谶纬的蔑视言语一下子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伏泉身边两个士人模样的青年,当即走到他面前拦住了他们一行,其中一人怒喊道:“少年郎如此狂妄,不敬鬼神,竖子当如是也!”
伏泉听后脸色不喜,看了一眼两人,阴沉回道:“敬与不敬自在心中,谶纬之学,吾不信也。”说罢,便向左右使了眼色,很快便有几个稍微孔武有力的羽林郎出列将二人赶去。
虽然这帮羽林郎都是托关系买来的,他们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不过还是有几个长的孔武有力的,毕竟能买官的最差的家里也是货值商贾之家,肉食米粮不缺,身体还是长得很壮实的。
“汝、汝……竖子!”那两个青年虽然也有些武力,但无奈寡不敌众,很快便被推搡开了,只能大喊一些愤怒之语,以泄心中怨气。伏泉也不理会这二人言语,以他现在的身份,对于这种青年的怨气一点也不在乎,犯不着为了一点口舌之利就和他们争执。
未几,他们一众人等便已离开了人群,向官署走去,经过适才一幕,伏泉也不想在县城闲逛了。不过,刚才的争吵因为两方都没有有意克制,早就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注意,其中便包括刚才讲学的董扶,但等董扶反应过来,伏泉一行人早已离去。
望着伏泉那二十余人,董扶突然心有所感,连忙取出身上一副图册,这是他的老师杨厚所传秘书。
很快经过一番推敲,董扶面色大惊不已,连忙与在场之人告罪,只言身体不适,便向伏泉离去方向追去,倒是让在场遗留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事同郡杨厚,学图谶。还家讲授,弟子自远而至。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称疾不就。
灵帝时,大将军何进荐扶,征拜侍中,甚见器重。扶私谓太常刘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信之,遂求出为益州牧,扶亦为蜀郡属国都尉,相与入蜀。去后一岁,帝崩,天下大乱,乃去官还家。年八十二卒。
后刘备称天子于蜀,皆如扶言。蜀丞相诸葛亮问广汉秦密,董扶及任安所长。密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任安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云。摘选自《后汉书·方士传》
前方突然聚起一众百姓,奔走相告类似“茂安先生授课”的话语,人群里隐隐还有着不少儒袍士人,他们头戴着庶巾,与普通百姓围在一起,令人颇为好奇。
派人前去打探究竟,很快便打听到了原因,原来今日雒县城里来了一位郡内名士,广汉绵竹人董扶,字茂安,名声很大,据说多次已身体有病为理由,拒绝三公宰府的征辟,以及朝廷的“征诣公车”,一直在家乡讲授经学、谶纬,远近问其名而拜师者不知凡几。
伏泉听到“征诣公车”时,脸色一愣,暗道这董扶可真是有够能忍的,连“征诣公车”都不要。
所谓征诣公车,是汉朝朝廷为了表示对被征召者的尊重,会派遣公车接送被征召者入宫面圣,可谓是尊崇之极,而且只要以后为官不犯皇帝忌讳,必定仕途平步青云,通畅无阻。当年苏不韦在十八岁被征诣公车,就是前途一片光明,不过却因为父仇而放弃,十分遗憾。现在这位颇有些装逼的董扶,很明显有待价而沽之嫌。
虽说汉代名士拒绝为官者多如牛毛,似乎这样可以养望,对他们的名声提升很大,不过除了少数人真的无心为官外,多数人却是心里日思夜想的想去当官,真是有些既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的意思。
而这位董扶,明显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为何?因为他刚刚又拒绝了州郡的征辟,理由还是一样,身体抱恙,不能就职,可是此刻他却大摇大摆的从绵竹县跑到雒县,未免病好的太快了吧。
“董扶?莫非是那益州名士,听闻其尤善经学、谶纬一道,中郎,不如吾等前去一观?”董忠似乎对董扶很有兴趣,上前经验催促道,不知是不是他们同样姓董的缘故。
但是伏泉听到董忠说董扶擅长谶纬,不由眉头一皱,心中十分不想去,因为他对于这迷信的谶纬一点兴趣都没有。至于说董扶擅长经学,伏泉则是自动免疫,因为在汉代基本上只要学者沾了图谶,都会被同时形容他擅长经学,盖因东汉以来的学者经学与谶纬不分家,只要擅长谶纬,就会归为擅长经学。
不过伏泉碍于此事却是董忠所提,想了想自己左右无事,看看热闹也无所谓,便点头应道:“可!”
言罢,众人随即向人群深处走去,不得不说看热闹是国人的天性,千年前的古人看热闹的本事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伏泉等人挤了半天,才挤进犹如铁通一般的人群里。不时有百姓对他们表示不满,可是看到他们这群人人数众多,而且衣服装扮不似一般人,便忍气吞声不再过问。
只见人群中央,有一个鬓发皆白的老者,周围众人空了一块空地供他演讲,想来这应该便是那名士董扶了。他看着起码也有六、七十岁了,但神采很好,说话铿锵有力,隐隐有一股脱于尘世的仙气,就冲着这气度,伏泉便是暗赞不已,心想旁人看他模样,就已经信了三成他那迷信的图谶之学,再加上他那长寿的年龄,在汉代这普遍年龄多活不过五十岁的时代里,那就让人信了一半了。
空地中央,董扶坐在一草席上,看着周围众人朗声道:“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
董扶大庭广众开课,周围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当然这其中大多数百姓只是来看个热闹,真让他们学习谶纬,估计他们也没那个知识储备,真正在听他讲课的都是些穿着儒袍的士人。这些士人有的早就准备好了草席端坐一侧,有的却因为匆匆赶来,并未准备,索性便站着听董扶授课,看他们的样子真是如痴如醉,伏泉此刻突然有一种后世教派在向世人传播教义的感觉,不由感叹古人真是迷信。
“谶纬,迷信之论也,走!”听了约莫半晌,伏泉是再也听不下去了,呼唤左右,便欲离去。
只是大概伏泉适才出声的声音大了,而且在场众人因为聆听董扶言语,十分安静,一下子,他那对谶纬的蔑视言语一下子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伏泉身边两个士人模样的青年,当即走到他面前拦住了他们一行,其中一人怒喊道:“少年郎如此狂妄,不敬鬼神,竖子当如是也!”
伏泉听后脸色不喜,看了一眼两人,阴沉回道:“敬与不敬自在心中,谶纬之学,吾不信也。”说罢,便向左右使了眼色,很快便有几个稍微孔武有力的羽林郎出列将二人赶去。
虽然这帮羽林郎都是托关系买来的,他们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不过还是有几个长的孔武有力的,毕竟能买官的最差的家里也是货值商贾之家,肉食米粮不缺,身体还是长得很壮实的。
“汝、汝……竖子!”那两个青年虽然也有些武力,但无奈寡不敌众,很快便被推搡开了,只能大喊一些愤怒之语,以泄心中怨气。伏泉也不理会这二人言语,以他现在的身份,对于这种青年的怨气一点也不在乎,犯不着为了一点口舌之利就和他们争执。
未几,他们一众人等便已离开了人群,向官署走去,经过适才一幕,伏泉也不想在县城闲逛了。不过,刚才的争吵因为两方都没有有意克制,早就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注意,其中便包括刚才讲学的董扶,但等董扶反应过来,伏泉一行人早已离去。
望着伏泉那二十余人,董扶突然心有所感,连忙取出身上一副图册,这是他的老师杨厚所传秘书。
很快经过一番推敲,董扶面色大惊不已,连忙与在场之人告罪,只言身体不适,便向伏泉离去方向追去,倒是让在场遗留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事同郡杨厚,学图谶。还家讲授,弟子自远而至。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称疾不就。
灵帝时,大将军何进荐扶,征拜侍中,甚见器重。扶私谓太常刘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信之,遂求出为益州牧,扶亦为蜀郡属国都尉,相与入蜀。去后一岁,帝崩,天下大乱,乃去官还家。年八十二卒。
后刘备称天子于蜀,皆如扶言。蜀丞相诸葛亮问广汉秦密,董扶及任安所长。密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任安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云。摘选自《后汉书·方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