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负心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琪慢慢的啜着温热的甜水,待到情绪完全平静下来,她让丹霞打水洗脸。
一番清理之后,林琪到了上房。
顾氏正在发呆,见到林琪,她招招手,道:“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林琪靠着顾氏柔软的肩膀,手臂软软的抱着她腰身,道:“二舅母来找外婆说话,外婆让我提前回来了。”
顾氏对苏氏不感冒,听到跟她有关,便就此不提。
林琪抬头看顾氏线条柔美的下巴和她细腻白皙的肌肤,低声道:“阿娘,如果有一天有个相貌不逊阿爹,文采也很出众的人想要跟你求亲,阿娘你可愿意嫁?”
顾氏身体一僵,低头看女儿,“可是外婆跟你说什么了?”
林琪摇摇头,低声道:“是自己想的。”
顾氏蹙眉看林琪,虽然女儿已经尽量表现的自然,但她还是发现女儿的不自然。
顾氏轻轻摩挲着她的背脊,眼睛望着窗外摇曳的枝叶,“这世上人有千百种,许多人都比你阿爹出众,比你阿爹有本事,可在阿娘眼里心里,只有你阿爹最好。阿娘既嫁给了他,便一辈子都是他的妻,阿娘从没想过再做别人的妻室。”
林琪将头靠在顾氏的肩膀,无声的叹了口气。
既然这样,那她要再想个别的法子了。
吃过晚饭,林琪回到小跨院,黄嬷嬷端了盏梅子汤让她消食。
林琪现在不喜酸,只喝了两口,就搁下,继续翻太婆留下的手札。
黄嬷嬷拔了头上的发簪,将灯芯挑亮,转头看专心致志的林琪道:“时辰不早了,姑娘早些歇息吧。”
林琪头也不抬,随口回了句,“再过一会儿。”
黄嬷嬷摇摇头,又拿了盏烛台,放在靠近一旁的高几上。
细细的月芽从树梢慢慢滑到正中,又渐渐下沉。
黄嬷嬷打了个呵欠,再不放任林琪,好说歹说,强劝着把她塞进了被子里,吹熄了蜡烛,屋里响起软哝细语的小调,待到林琪呼吸悠长,小调带着余韵停了下来。
黄嬷嬷收回轻拍着的手,幽幽叹了口气。
日子平静无波的过着,唯一的改变是林琪研究太婆手札的时间变多了,每天只在上午跟着顾老夫人学珠算,吃过午饭,便雷打不动的回小跨院,转到耳房改成的香房里,不到天黑不肯出来。
转眼到了五月下旬,清晨林琪才刚进福寿堂,就听到一个清朗明亮的声音传了出来。
林琪顿住脚步,抬眼看立在门口的小丫鬟。
小丫鬟上前行礼道:“大少爷回来了,还带着两位同窗一同拜见老夫人。”
林琪点了下头,暗忖是不是过会儿再来。
顾老夫人听到门口的动静,扬声道:“是琪姐儿来了吗?”
林琪笑着应了声,等小丫鬟撩开竹帘,走了进去。
一进去,林琪的目光就被坐在顾老夫人下首的墨发乌眸少年吸引过去。
少年腰身极挺,即便坐着也挺拔如樟树,一身群青色的素面锦袍,以月白色的素绫包边,衬着他白玉般的面容与他沉静的眉眼,如林渊高脊上傲然挺立的香樟。
“硒哥哥,”林琪下意识的眨了眨眼,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看到他。
崔硒似乎被她发傻的样子取悦了,嘴角几近于无的翘了下。
林琪脸微微有些热,垂下眼,给顾老夫人请安。
顾老夫人笑呵呵的指了崔硒对面的白面青年道:“这是你大表哥,才从扬州回来。”
青年一身靛青色软绸长衫,五官继承了顾家人的容貌特点,杏眼乌眉,鼻梁高耸,下颌与肌肤倒是与陈氏有几分相似。
林琪朝青年屈膝施礼,柔声道:“大表哥安好。”
顾明旭起身回礼,笑吟吟的道:“几年不见,琪表妹变化真大,乍一看我都不敢认了。”
林琪抿了嘴笑,深知自己幼时的顽劣,当做没听出他善意的嘲弄。
顾老夫人又道:“这是你表哥的同窗,崔家公子。”
林琪下颌略收,敛襟行了礼,崔硒起身虚抬手把林琪扶起,转向顾老夫人,“说起来,小子与林家算是世交,林先生曾耐心教导过晚辈,小子与林大郎也交情甚笃。”
顾老夫人略有些惊讶,她看向顾明旭,却见顾明旭也眼带惊异,便知这事他不曾知晓。
坐在顾明旭下首,戴着方山巾的少年见几人只顾着说话,忽略了自己,便笑着接道:“三郎说的可是林子衡,林先生?如此你我倒也有些渊源了。”
少年一身湖青暗竹纹的软绸长衫,皮肤白皙,眉眼细长,嘴唇极薄,说话时右手虚握在胸前,抬首动作时,隐带儒雅谦和之意。
众人循声看了过去,少年见只一句话就把所有人视线吸引过来,隐隐有些自得。
“学生与林先生是忘年交,之所以来茅山书院,也是因着先生力荐之故。”
顾明旭略有些惊讶。
顾明旭跟他交情不深,若不是扬州偶遇,他还不知道这人竟然跟自己是一个书院的,因此并不知道他跟小姑丈竟还有这一层关系。
崔硒淡淡瞟了他一眼,对他所谓的渊源不予置评。
林琪却在看清那人容貌之后,脑袋犹如被一道天雷劈中,耳边轰隆如雷鸣,眼前一阵发花,额际上青筋不时暴跳。
少年半仰着头,胸脯挺得老高,活似个孔雀,却自以为温文尔雅的躬身行礼,“在下程豫章,见过林小娘子。”
林琪抿着嘴,藏在衣袖的手指紧紧的攥着,修得十分圆润的指甲深深的陷在肉里,掌心的刺痛刺激着她的神经,让她不至于当场失态。
程子元,福州人士,其父早年赴京赶考,一去不回,其母含辛茹苦将他抚育成人,林父偶然与他相识,赏识其才学,不但资助他求学,还特地给他起了小字豫章,又为他写了荐书,将他推荐到了曾经的恩师,如今的茅山书院山长闻显鸣门下,一年后他赴京入国子监,当时她骤然得知阿娘离世,伤心的躲在角落里哭,就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她与来侯府赴宴的他相遇……
林琪慢慢的啜着温热的甜水,待到情绪完全平静下来,她让丹霞打水洗脸。
一番清理之后,林琪到了上房。
顾氏正在发呆,见到林琪,她招招手,道:“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林琪靠着顾氏柔软的肩膀,手臂软软的抱着她腰身,道:“二舅母来找外婆说话,外婆让我提前回来了。”
顾氏对苏氏不感冒,听到跟她有关,便就此不提。
林琪抬头看顾氏线条柔美的下巴和她细腻白皙的肌肤,低声道:“阿娘,如果有一天有个相貌不逊阿爹,文采也很出众的人想要跟你求亲,阿娘你可愿意嫁?”
顾氏身体一僵,低头看女儿,“可是外婆跟你说什么了?”
林琪摇摇头,低声道:“是自己想的。”
顾氏蹙眉看林琪,虽然女儿已经尽量表现的自然,但她还是发现女儿的不自然。
顾氏轻轻摩挲着她的背脊,眼睛望着窗外摇曳的枝叶,“这世上人有千百种,许多人都比你阿爹出众,比你阿爹有本事,可在阿娘眼里心里,只有你阿爹最好。阿娘既嫁给了他,便一辈子都是他的妻,阿娘从没想过再做别人的妻室。”
林琪将头靠在顾氏的肩膀,无声的叹了口气。
既然这样,那她要再想个别的法子了。
吃过晚饭,林琪回到小跨院,黄嬷嬷端了盏梅子汤让她消食。
林琪现在不喜酸,只喝了两口,就搁下,继续翻太婆留下的手札。
黄嬷嬷拔了头上的发簪,将灯芯挑亮,转头看专心致志的林琪道:“时辰不早了,姑娘早些歇息吧。”
林琪头也不抬,随口回了句,“再过一会儿。”
黄嬷嬷摇摇头,又拿了盏烛台,放在靠近一旁的高几上。
细细的月芽从树梢慢慢滑到正中,又渐渐下沉。
黄嬷嬷打了个呵欠,再不放任林琪,好说歹说,强劝着把她塞进了被子里,吹熄了蜡烛,屋里响起软哝细语的小调,待到林琪呼吸悠长,小调带着余韵停了下来。
黄嬷嬷收回轻拍着的手,幽幽叹了口气。
日子平静无波的过着,唯一的改变是林琪研究太婆手札的时间变多了,每天只在上午跟着顾老夫人学珠算,吃过午饭,便雷打不动的回小跨院,转到耳房改成的香房里,不到天黑不肯出来。
转眼到了五月下旬,清晨林琪才刚进福寿堂,就听到一个清朗明亮的声音传了出来。
林琪顿住脚步,抬眼看立在门口的小丫鬟。
小丫鬟上前行礼道:“大少爷回来了,还带着两位同窗一同拜见老夫人。”
林琪点了下头,暗忖是不是过会儿再来。
顾老夫人听到门口的动静,扬声道:“是琪姐儿来了吗?”
林琪笑着应了声,等小丫鬟撩开竹帘,走了进去。
一进去,林琪的目光就被坐在顾老夫人下首的墨发乌眸少年吸引过去。
少年腰身极挺,即便坐着也挺拔如樟树,一身群青色的素面锦袍,以月白色的素绫包边,衬着他白玉般的面容与他沉静的眉眼,如林渊高脊上傲然挺立的香樟。
“硒哥哥,”林琪下意识的眨了眨眼,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看到他。
崔硒似乎被她发傻的样子取悦了,嘴角几近于无的翘了下。
林琪脸微微有些热,垂下眼,给顾老夫人请安。
顾老夫人笑呵呵的指了崔硒对面的白面青年道:“这是你大表哥,才从扬州回来。”
青年一身靛青色软绸长衫,五官继承了顾家人的容貌特点,杏眼乌眉,鼻梁高耸,下颌与肌肤倒是与陈氏有几分相似。
林琪朝青年屈膝施礼,柔声道:“大表哥安好。”
顾明旭起身回礼,笑吟吟的道:“几年不见,琪表妹变化真大,乍一看我都不敢认了。”
林琪抿了嘴笑,深知自己幼时的顽劣,当做没听出他善意的嘲弄。
顾老夫人又道:“这是你表哥的同窗,崔家公子。”
林琪下颌略收,敛襟行了礼,崔硒起身虚抬手把林琪扶起,转向顾老夫人,“说起来,小子与林家算是世交,林先生曾耐心教导过晚辈,小子与林大郎也交情甚笃。”
顾老夫人略有些惊讶,她看向顾明旭,却见顾明旭也眼带惊异,便知这事他不曾知晓。
坐在顾明旭下首,戴着方山巾的少年见几人只顾着说话,忽略了自己,便笑着接道:“三郎说的可是林子衡,林先生?如此你我倒也有些渊源了。”
少年一身湖青暗竹纹的软绸长衫,皮肤白皙,眉眼细长,嘴唇极薄,说话时右手虚握在胸前,抬首动作时,隐带儒雅谦和之意。
众人循声看了过去,少年见只一句话就把所有人视线吸引过来,隐隐有些自得。
“学生与林先生是忘年交,之所以来茅山书院,也是因着先生力荐之故。”
顾明旭略有些惊讶。
顾明旭跟他交情不深,若不是扬州偶遇,他还不知道这人竟然跟自己是一个书院的,因此并不知道他跟小姑丈竟还有这一层关系。
崔硒淡淡瞟了他一眼,对他所谓的渊源不予置评。
林琪却在看清那人容貌之后,脑袋犹如被一道天雷劈中,耳边轰隆如雷鸣,眼前一阵发花,额际上青筋不时暴跳。
少年半仰着头,胸脯挺得老高,活似个孔雀,却自以为温文尔雅的躬身行礼,“在下程豫章,见过林小娘子。”
林琪抿着嘴,藏在衣袖的手指紧紧的攥着,修得十分圆润的指甲深深的陷在肉里,掌心的刺痛刺激着她的神经,让她不至于当场失态。
程子元,福州人士,其父早年赴京赶考,一去不回,其母含辛茹苦将他抚育成人,林父偶然与他相识,赏识其才学,不但资助他求学,还特地给他起了小字豫章,又为他写了荐书,将他推荐到了曾经的恩师,如今的茅山书院山长闻显鸣门下,一年后他赴京入国子监,当时她骤然得知阿娘离世,伤心的躲在角落里哭,就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她与来侯府赴宴的他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