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章十罪谈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康颉虽然在户部这个重要的部门任职,但他的上级是户部尚书黄兴,金太师也算是安心。不过还是派人前去打探一番,发现康颉似乎与年轻时血气方刚的状态不一样,现在的他倒是有点儿像当年的王绪,只潜心于工作,两耳不闻天下事。
黄兴故意让人在工作上刁难了一下,康颉依旧不卑不亢,但已经可以能伸能曲,很好的化解危机。遂黄兴也算放心,又有这样一个只干活不抢功劳的人在自己的手下,替自己卖命,自然是最好不过。
不过金太师重归朝廷,还是需要弄出一两件大事件来证明金家的势力。
金太师告老还乡的三年之中,朝中一些官员抓住机会向皇上禀报金家为非作歹之事。一些奏章到了皇上那里,大部分的都被层层拦下,而皇上看了那些奏章不过一笑了之,最多口头骂上一两句,没有实际的处罚。
但金太师却将这些事情铭记在心,现在,到了那些人还债的时候了。
其中一名即将被金党整治之人是宋濂。宋濂曾与柳易一起探讨新政,上奏皇上要求整改东朝税律。当然,他自然不仅仅干了这一件事。
宋濂与柳易一样,都身为言官,常常在朝堂之上向皇上谏言。他也与柳易一样,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但是柳易好歹还有王绪在上头关照提点,做事还算谨慎小心,可宋濂没有人约束,做了许多激进过火之事。
其中一件让金太师记恨在心之事,就是宋濂曾写过一篇文章,上面洋洋洒洒的记录金家十大条罪状,其文采之出众,气势之宏伟,让人闻之震撼。自然,这篇文章还没到皇上面前,就被负责递交奏章的温公公给拦了下来。
宋濂见此放弃继续向陛下进谏,转而将这篇文章以匿名的方式流传到大街小巷之中。同时他也隐去贪官的姓名,且做些一些改编,并将这篇文章取名为《十罪谈》。
这篇《十罪谈》一流传于金陵街头,老老少少都十分有兴致地开始猜谜活动。各个瓦舍、茶馆、酒楼,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商人,农民,张口闭口都在谈论此事。虽然说百姓不能随意妄加评论朝廷官员,但这《十罪谈》之中并未涉及人名,因此百姓谈论的更加起劲。
但凡进入任何地方,都能听到有人谈论。
“你听说《十罪谈》的文章吗?”一位刚刚来金陵的读书人对另一个蓝衣男人说。
“嗨,也就你没听过吧,街头的孩童都在唱将此文章改编而成的歌谣呢。别说听过,我还亲眼见过那篇文章的真迹呢。”蓝衣男子得瑟地吹牛。
读书人客气地给他倒茶,“快和我说说呗,这篇《十罪谈》到底出自何人之手,我要去仰慕一番。”
显然蓝衣男子只是见过人们传阅的抄本,并没有见过真迹,心虚地提高了声量,“这种事若说出去会被杀头的,怎能轻易告诉他人,不能说。”
“会被杀头?这么严重吗?”读书人感到惊讶。
“那是自然,你知道《十罪谈》里面谈论的贪官是谁吗?”他继续吓唬读书人,把他当作乡下来的土包子。
“是谁?”读书人立即凑近他。
蓝衣男子笑了一笑,用手沾了点茶杯的水,在他手上写了一个字。
读书人惊讶地捂嘴,“金...你是说金太师?”他的声音如同蚂蚁一般的小。
蓝衣男子得瑟地一笑,“真是没见过世面,就这事把你吓唬成这样。”
“《十罪谈》真的说的事金太公?”
蓝衣男子点头,让他再小声点,并用扇子遮掩着,“看你就是不关心朝政,只知读书。算了,就和你说说也无妨。”
“您赐教。”读书人恭敬地说。
“你可仔细阅读过《十罪谈》?”
读书人点头,“每一条在下都阅读过不下十遍,此作者文笔实在好,看得我激情澎湃。”
“以后可别说这话。”
“为何?”
“别说就是了,为你好的。”蓝衣男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读书人听他此言,有些感动,忙点头,“好好。”
“你可知道这《十罪谈》之中的每一条罪状都在含沙射影金家。”
“真的吗?”
蓝衣男子用扇拍了一下他的头,“还能有假,骗你干嘛。”这个结论是众多无所事事的读书人分析出来的结果。
读书人点点头,“竟然是金家,不过到底是谁写的呢?”
蓝衣男子摇头,“金家仇人太多,人们众说风云,没有最终定论。不过你瞧,过段时间,这件事就会被上头压下来。”
“上头?”
“金家人哪里那么好唬弄,过段时间一定会有禁止谈论此事的昭示。”蓝衣男子像是洞察一切。
“这样啊。”读书人有些怀疑的点头。
果然不出蓝衣男子所料,从那篇《十罪谈》流传到民间不到三日的时间,朝廷就出台昭示,禁止百姓谈论此事,违反者关进牢房。
温公公一对比这篇《十罪谈》与宋濂所呈上来的奏折就知晓,《十罪谈》一定是由宋濂所写,他也将此事禀报给辽东的金太公。
但是的金太公知道此事,自然气愤不已,不过他却没有立即派人动手。原因是这件事也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且皇上还亲自召见了宋濂。
皇上首先肯定了宋濂的才华与气魄,但也对他鲁莽的作为进行指责,让他不准再将朝廷内部的消息透露给百姓,引起不必要的骚动,最后还进行安抚,夸他很好的执行言官的职责,继续努力之类的话,此事就不了了之。
宋濂无奈,但也算救了他自己一命。
因为皇上既然已经开口,金太公不再好派人下手,不然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宋濂若是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问题,众人都会联想到他身上,也有可能引起众怒。
但是现在不同,此事已经过去许久,现在宋濂若是有什么问题,众人即使知道背后之手是他,也不敢多说些什么。
记得,金家的家训就是有仇必报,且十年不晚。46
康颉虽然在户部这个重要的部门任职,但他的上级是户部尚书黄兴,金太师也算是安心。不过还是派人前去打探一番,发现康颉似乎与年轻时血气方刚的状态不一样,现在的他倒是有点儿像当年的王绪,只潜心于工作,两耳不闻天下事。
黄兴故意让人在工作上刁难了一下,康颉依旧不卑不亢,但已经可以能伸能曲,很好的化解危机。遂黄兴也算放心,又有这样一个只干活不抢功劳的人在自己的手下,替自己卖命,自然是最好不过。
不过金太师重归朝廷,还是需要弄出一两件大事件来证明金家的势力。
金太师告老还乡的三年之中,朝中一些官员抓住机会向皇上禀报金家为非作歹之事。一些奏章到了皇上那里,大部分的都被层层拦下,而皇上看了那些奏章不过一笑了之,最多口头骂上一两句,没有实际的处罚。
但金太师却将这些事情铭记在心,现在,到了那些人还债的时候了。
其中一名即将被金党整治之人是宋濂。宋濂曾与柳易一起探讨新政,上奏皇上要求整改东朝税律。当然,他自然不仅仅干了这一件事。
宋濂与柳易一样,都身为言官,常常在朝堂之上向皇上谏言。他也与柳易一样,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但是柳易好歹还有王绪在上头关照提点,做事还算谨慎小心,可宋濂没有人约束,做了许多激进过火之事。
其中一件让金太师记恨在心之事,就是宋濂曾写过一篇文章,上面洋洋洒洒的记录金家十大条罪状,其文采之出众,气势之宏伟,让人闻之震撼。自然,这篇文章还没到皇上面前,就被负责递交奏章的温公公给拦了下来。
宋濂见此放弃继续向陛下进谏,转而将这篇文章以匿名的方式流传到大街小巷之中。同时他也隐去贪官的姓名,且做些一些改编,并将这篇文章取名为《十罪谈》。
这篇《十罪谈》一流传于金陵街头,老老少少都十分有兴致地开始猜谜活动。各个瓦舍、茶馆、酒楼,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商人,农民,张口闭口都在谈论此事。虽然说百姓不能随意妄加评论朝廷官员,但这《十罪谈》之中并未涉及人名,因此百姓谈论的更加起劲。
但凡进入任何地方,都能听到有人谈论。
“你听说《十罪谈》的文章吗?”一位刚刚来金陵的读书人对另一个蓝衣男人说。
“嗨,也就你没听过吧,街头的孩童都在唱将此文章改编而成的歌谣呢。别说听过,我还亲眼见过那篇文章的真迹呢。”蓝衣男子得瑟地吹牛。
读书人客气地给他倒茶,“快和我说说呗,这篇《十罪谈》到底出自何人之手,我要去仰慕一番。”
显然蓝衣男子只是见过人们传阅的抄本,并没有见过真迹,心虚地提高了声量,“这种事若说出去会被杀头的,怎能轻易告诉他人,不能说。”
“会被杀头?这么严重吗?”读书人感到惊讶。
“那是自然,你知道《十罪谈》里面谈论的贪官是谁吗?”他继续吓唬读书人,把他当作乡下来的土包子。
“是谁?”读书人立即凑近他。
蓝衣男子笑了一笑,用手沾了点茶杯的水,在他手上写了一个字。
读书人惊讶地捂嘴,“金...你是说金太师?”他的声音如同蚂蚁一般的小。
蓝衣男子得瑟地一笑,“真是没见过世面,就这事把你吓唬成这样。”
“《十罪谈》真的说的事金太公?”
蓝衣男子点头,让他再小声点,并用扇子遮掩着,“看你就是不关心朝政,只知读书。算了,就和你说说也无妨。”
“您赐教。”读书人恭敬地说。
“你可仔细阅读过《十罪谈》?”
读书人点头,“每一条在下都阅读过不下十遍,此作者文笔实在好,看得我激情澎湃。”
“以后可别说这话。”
“为何?”
“别说就是了,为你好的。”蓝衣男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读书人听他此言,有些感动,忙点头,“好好。”
“你可知道这《十罪谈》之中的每一条罪状都在含沙射影金家。”
“真的吗?”
蓝衣男子用扇拍了一下他的头,“还能有假,骗你干嘛。”这个结论是众多无所事事的读书人分析出来的结果。
读书人点点头,“竟然是金家,不过到底是谁写的呢?”
蓝衣男子摇头,“金家仇人太多,人们众说风云,没有最终定论。不过你瞧,过段时间,这件事就会被上头压下来。”
“上头?”
“金家人哪里那么好唬弄,过段时间一定会有禁止谈论此事的昭示。”蓝衣男子像是洞察一切。
“这样啊。”读书人有些怀疑的点头。
果然不出蓝衣男子所料,从那篇《十罪谈》流传到民间不到三日的时间,朝廷就出台昭示,禁止百姓谈论此事,违反者关进牢房。
温公公一对比这篇《十罪谈》与宋濂所呈上来的奏折就知晓,《十罪谈》一定是由宋濂所写,他也将此事禀报给辽东的金太公。
但是的金太公知道此事,自然气愤不已,不过他却没有立即派人动手。原因是这件事也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且皇上还亲自召见了宋濂。
皇上首先肯定了宋濂的才华与气魄,但也对他鲁莽的作为进行指责,让他不准再将朝廷内部的消息透露给百姓,引起不必要的骚动,最后还进行安抚,夸他很好的执行言官的职责,继续努力之类的话,此事就不了了之。
宋濂无奈,但也算救了他自己一命。
因为皇上既然已经开口,金太公不再好派人下手,不然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宋濂若是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问题,众人都会联想到他身上,也有可能引起众怒。
但是现在不同,此事已经过去许久,现在宋濂若是有什么问题,众人即使知道背后之手是他,也不敢多说些什么。
记得,金家的家训就是有仇必报,且十年不晚。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