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武凤昭微感错愕,心道:“看他这幅胸有成竹的模样,莫非是我小瞧了他?”
拿起桌上的文章一看,只见宣纸之上笔走龙蛇,提捺钩折间笔意如行云流水一般,不由得暗自惊叹:“好潇洒的书法。”
再细看文章内容,只见孟东庭写道:“汉唐二朝,终暴秦骄隋之乱世,启万民敬仰之盛朝,北拒匈奴突厥,外附藩属万国。古来多言汉唐文治武功,国泰民乐,殷殷称颂之词,不绝于耳,然吾不敢苟同也。”
武凤昭看了这个开头,暗道:“这小子好大的口气,我倒要看看接下去他如何自圆其说。”接着闪目往下看去。
“汉唐之得天下,尝因秦之暴虐、隋之骄奢。高祖谓‘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太宗亦谓‘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故,汉唐之初,轻徭薄赋、简政缓刑、军民休养生息,享此盛世历二十余载。此诚社稷之幸、百姓之幸也。”
武凤昭心中暗暗赞叹不已,再往下读道:“然则知易而行难。承平之后,我力有余,而外侮不已,则以兵治之,汉孝武之于匈奴,唐太宗之于突厥颉利是也。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人焉知治世之下,百姓备尝开疆拓土之苦。如此种种,始有汉武末年、武周之变,王莽篡汉、安史之乱也。是故汉唐文治武功有余,国泰民乐不足,吾辈试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蔽之,未尝贻笑大方也。”
武凤昭看到后来,是越发的心惊,他出这道题目,原本只是想试试孟东庭文笔如何,预先想来他会作些骈四骊六的锦绣文章,却不曾料到他这文章之中自有一番见地。
武凤昭暗暗点头,心中不由得一喜一忧。
孟东庭此时已从书桌后站了起来,见武凤昭手捧自己的文章观看良久,仍是一语不发,脸上却是阴晴不定。
他想定是自己的文章不入武凤昭的法眼,忙道:“老爷,我胡乱写的,写的不是之处还请您见谅。”说罢想要赶紧收回文章,以免受人耻笑。
哪知武凤昭此时心里却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心里不停翻腾道:“此子见地不凡,文中以天下百姓为己任之意也颇合我心,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若让他就此埋没在我这小小的南京兵部尚书府中,只怕会惹天下人笑。可我若重用于他,难免又会让阖府引人侧目、招人猜忌,实在有违我意。”
孟东庭见他仍是眉头紧锁,好似心中天人交战,一时颇感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垂手站立一旁。
武凤昭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问道:“你可曾赶赴科考,博取功名?”
孟东庭在扬州老家试过几次乡试,却不曾中式,怕老爷小瞧,忙敷衍着回道:“禀老爷,小的在家读过几天书,自知才疏学浅,不曾赴过科考,大人见笑了。”
武凤昭察言观色,便知他是言不由衷,又见他眉目见隐隐藏着悲愤,心中想道:“此子身世不简单,之前倒是我疏于留意了,日后还须细细详查。”
心念及此,他便不再往下追问,只是淡淡的说道:“你这篇文章殊为难得,我为官多年,也很少能见到此等佳作。”
须知武凤昭素来心高气傲,平素经他称赞的人实在有数,此刻能说出这等话来,已经是极大的赞誉了。
孟东庭听后大喜,料不到自己此等并不讨人喜的文章还有人喜欢,忙躬身施礼道:“谢大人夸奖。”
心中登时生出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把武凤昭看作知己。
武凤昭望向孟东庭,心念忽动,想起自己膝下无子,如今年老,又是诸事缠身,不由得一阵叹息。
孟东庭却不知他是为何事叹气,一时不知高低。
武凤昭又再沉默片刻,忽道:“我明日要赶赴安庆,你与我同去,去收拾下行李吧。”
孟东庭心中好奇,武凤昭突然要自己一同前去安庆却是为何?但既然是老爷吩咐,又岂敢不从。当下便急忙回到柴房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
第二日,武凤昭带着孟东庭以及几名随行的亲兵侍卫,乘着大车,准备出城往安庆而去。
一家之主又要出远门,武夫人及武大小姐自是都来送行,而二小姐则因还要外出求学,并未前来相送,是以孟东庭未曾见到。
只见武夫人看起来端庄得体,脸上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
那武大小姐正是那天在书房撞见自己偷懒睡觉的明媚美人,她直盯着孟东庭看,眼神里透出一股子戏谑的味道,却不知为何爹爹要带这人去安庆,直看得孟东庭心底发毛,害怕她把自己偷懒的事告诉老爷,心中不免一阵忐忑,所幸大小姐并未对武大人提起。
孟东庭从小生在江南水乡,穷苦人家,自是没有机会骑马,因此在在武府大门口临行上马还闹了不少笑话。
出了城后,孟东庭使出所练真气,手上加劲,已能牢牢掌控缰绳,再过不多久便能驾驰自如。
众侍卫见他不出半日便从一个生手到精通骑马,个个心中都吃惊非小。
孟东庭驾马行在大车窗边,武凤昭则乐得有人在旁,可以说话解闷,遂和孟东庭攀谈起家乡风土人情、江南士子故事来。
二人一路说说笑笑,武凤昭听孟东庭所言多涉百姓疾苦,说话间颇有侠义仁者之风,心下甚喜。
武凤昭在南京几个好友之子,多半都是蜜罐之中长大,如何能知这市井百姓之苦,平日间多是作些无病呻吟之辞,其间胸怀见地相较之下登时判若云泥,不由得更添对孟东庭的喜欢。
夜间入住客栈,武凤昭更是与孟东庭秉烛夜谈,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众侍卫亲兵都是跟随武凤昭多年,从不曾见其与人这般投缘,却不知这个新来不久的门客书僮有何魔法,竟能博武大人如此的喜爱。
行不数日,武府一行车马已到安庆。
这安庆历来便是军事重镇,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只要拿下安庆,便可顺流而下直取南京。因而安庆向有重兵把守。
武凤昭带着众人,来到安庆城郊一处军营,只见军营之中各色军旗招展,兵来将往,军威大盛。营中主帐左侧立杆大旗,上书一个大大的“杨”字,右侧几面较小的旗上,均是个“熊”字。
武凤昭边走边对孟东庭道:“我这次到安庆来,便是来拜访这位熊万敌熊总兵。听说熊总兵不日便要调往宣大前线,因此这几日若不见上一见,日后怕就更难了。”
原来武凤昭前几日接到熊万敌的来信,说有要事相议。
武凤昭久居南京兵部尚书之职,却无甚实权,如今手握重兵的总兵官相邀,他考虑再三后也不便推却,这才带着孟东庭一道前来。
“武大人,惭愧、惭愧啊!让您老远涉江湖,实乃末将之过!”
熊万敌领着众将官大老远就迎了出来,众人见他金甲绿袍,相貌不怒自威,脸上却是笑容满面,口中连连数落自己的不是。
单以官职而乱,武凤昭乃是南京的六部大员,比之熊万敌可要高出不少,只是熊万敌乃是当今左柱国大都督杨成梁帐下爱将,却又不可等闲视之了。
两人手拉手一路寒暄,缓步领着众人便走入主帐之中。
熊万敌席开二桌,他与武凤昭并不甚熟稔,只见武凤昭与孟东庭之间颇为亲厚,又见孟东庭长身玉立,器宇不凡,便笑着道:“武大人,你真是好福气,竟有如此英俊的公子。”
孟东庭听罢正要解释,却听武凤昭摇摇头道:“非也,这孩子是乃我的……我的属下。”
他本想如实说孟东庭乃是他的门客书僮,但又怕熊万敌小瞧了他,便临时改称是自己的属下。
熊万敌马屁没拍对地方,不由尴尬地笑道:“这,这,以后大家多亲多近才是。”
他见孟东庭既然不是武凤昭的公子,年纪又小,便命人把孟东庭安排到下首的席位。
哪知武凤昭又是摇了摇头,对熊万敌道:“这孩子是我的得力助手,熊将军还是让他坐到我旁边吧。”
熊万敌连番会错了武凤昭心意,急忙命人再给孟东庭换了席位,酒席这才算是正式开始。
三杯酒下肚,武凤昭放下筷箸,问道:“熊总兵,却不知你此次相邀,有何大事要说?”
熊万敌那厢也连忙住筷,笑着回道:“一者末将素闻大人通晓军务,天下文官当中数一数二,在下心中敬仰已久。”
“二者我家大都督杨成梁杨柱国有件要事需向大人问询,特意嘱托由末将面告,怎奈我军务繁忙,不能离开安庆,这才邀大人移驾而来。”
武凤昭奇道:“我与杨大人确有数面之缘,但不知杨大人是何要事与我商量?”
熊万敌微微一笑道:“大人不用着急,不妨酒席后细谈。”
武凤昭何等聪明之人,登时听出熊万敌是有话要单独和自己讲,当下便不再公开追问。
用过酒饭之后,二人便到主帐中单独谈话。
熊万敌道:“实不相瞒,杨柱国对大人推崇备至,闲谈间多次与末将提起过大人,说当朝文官之中,唯独大人精通军务。”
武凤昭淡淡一笑,道:“杨柱国谬赞了,南京兵部这趟差事尚且让我忙得团团转,不知杨柱国何以见重如此?”
却听熊万敌嘿嘿一笑,道:“武大人切莫谦虚。末将这里要预先恭喜武大人了,我家大都督杨柱国已有可靠消息,说武大人明春即可北调京师,再任要职。”
武凤昭从未想过要赴京师任职,只想在南京这一亩三分地偏安一隅。
此时听熊万敌这么一说,不禁又喜又忧,说道:“这却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却不知所调何职?熊总兵可曾探知?”
熊万敌抚掌大笑,道:“恭喜大人了。大人即将调任兵部尚书,替的是原本翟大人的缺。”
武凤昭此前未曾听过半点消息,此时不禁心中一颤,猛地站起身来,惊道:“熊大人此言当真?”
熊万敌道:“如假包换!”
武凤昭心中仍是不信,他由来无心官场已久,故而从未请人在朝中活动,却不知为何这等重大职务竟落到自己头上。
熊万敌看他犹是不信的神色,说道:“大人此次调任,除了我家大都督极力推荐外,更难得的乃是皇上钦点。翟大人数月之前突然抱病辞官,空出这么大的一个缺来,满朝文武又有谁眼红。”
“不论是柳松还是陈宏,谁都是再三请命上奏,推举自己属意的人选。焉知圣上龙心所属,却是你武尚书一人,这下是任谁都没有办法的了。”
武凤昭听到此处,登时脸上涕泪横流,霎时便跪倒于地,朝北便拜,道:“臣谢主隆恩,臣武凤昭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熊万敌只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他,不再说话。
这下武凤昭心中雪亮,已知熊万敌邀他前来之意。
只见他缓缓站起身来,道:“倘若此次确实调任京师兵部,烦请熊总兵转告杨柱国,武凤昭虽不才,却也不耻与朝廷奸党为伍,请他放心便是。”
原来当今朝堂明争暗斗多年,如今只剩下三派,太师、内阁首辅柳松是一派,东厂陈宏又是一派。这两派实力强大,各自想尽办法拉拢朝臣。
另有一派虽较小,但十余年来却仍苦撑不倒,即使柳松、陈宏兵合一处,却也未能如愿。
此派都是武人,为首的正是五军大都督左柱国杨成梁。想来杨成梁第一时间得知武凤昭即将北返京师担任要职的消息,便着意命人先行一步结交,以免兵部为人所趁,那于己却是大大的不利了。
熊万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道:“武大人真是痛快,末将先行谢过了。杨柱国希望大人能赴京师一叙,不知尊意如何?”
此话一出,果是希望武杨二人多多亲近。
武凤昭虽对杨成梁颇具好感,但自己向来低调,二来他若入了杨系,只怕柳松、陈宏对他必会登起不利,一时之间也难于抉择。
熊万敌见多识广,自知他初闻大事,举棋不定,便道:“武大人,此间大事,你知我知。我家杨将军随时恭候大人,特与我说起不必急于一时。”
武凤昭轻轻地点了点头,道:“熊总兵切莫见责,明春若得空时,某自当北上,届时再说吧!”
熊万敌笑道:“大人快人快语,到时还请移驾到咱们大都督府上盘桓几日。”
武凤昭微感错愕,心道:“看他这幅胸有成竹的模样,莫非是我小瞧了他?”
拿起桌上的文章一看,只见宣纸之上笔走龙蛇,提捺钩折间笔意如行云流水一般,不由得暗自惊叹:“好潇洒的书法。”
再细看文章内容,只见孟东庭写道:“汉唐二朝,终暴秦骄隋之乱世,启万民敬仰之盛朝,北拒匈奴突厥,外附藩属万国。古来多言汉唐文治武功,国泰民乐,殷殷称颂之词,不绝于耳,然吾不敢苟同也。”
武凤昭看了这个开头,暗道:“这小子好大的口气,我倒要看看接下去他如何自圆其说。”接着闪目往下看去。
“汉唐之得天下,尝因秦之暴虐、隋之骄奢。高祖谓‘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太宗亦谓‘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故,汉唐之初,轻徭薄赋、简政缓刑、军民休养生息,享此盛世历二十余载。此诚社稷之幸、百姓之幸也。”
武凤昭心中暗暗赞叹不已,再往下读道:“然则知易而行难。承平之后,我力有余,而外侮不已,则以兵治之,汉孝武之于匈奴,唐太宗之于突厥颉利是也。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人焉知治世之下,百姓备尝开疆拓土之苦。如此种种,始有汉武末年、武周之变,王莽篡汉、安史之乱也。是故汉唐文治武功有余,国泰民乐不足,吾辈试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蔽之,未尝贻笑大方也。”
武凤昭看到后来,是越发的心惊,他出这道题目,原本只是想试试孟东庭文笔如何,预先想来他会作些骈四骊六的锦绣文章,却不曾料到他这文章之中自有一番见地。
武凤昭暗暗点头,心中不由得一喜一忧。
孟东庭此时已从书桌后站了起来,见武凤昭手捧自己的文章观看良久,仍是一语不发,脸上却是阴晴不定。
他想定是自己的文章不入武凤昭的法眼,忙道:“老爷,我胡乱写的,写的不是之处还请您见谅。”说罢想要赶紧收回文章,以免受人耻笑。
哪知武凤昭此时心里却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心里不停翻腾道:“此子见地不凡,文中以天下百姓为己任之意也颇合我心,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若让他就此埋没在我这小小的南京兵部尚书府中,只怕会惹天下人笑。可我若重用于他,难免又会让阖府引人侧目、招人猜忌,实在有违我意。”
孟东庭见他仍是眉头紧锁,好似心中天人交战,一时颇感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垂手站立一旁。
武凤昭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问道:“你可曾赶赴科考,博取功名?”
孟东庭在扬州老家试过几次乡试,却不曾中式,怕老爷小瞧,忙敷衍着回道:“禀老爷,小的在家读过几天书,自知才疏学浅,不曾赴过科考,大人见笑了。”
武凤昭察言观色,便知他是言不由衷,又见他眉目见隐隐藏着悲愤,心中想道:“此子身世不简单,之前倒是我疏于留意了,日后还须细细详查。”
心念及此,他便不再往下追问,只是淡淡的说道:“你这篇文章殊为难得,我为官多年,也很少能见到此等佳作。”
须知武凤昭素来心高气傲,平素经他称赞的人实在有数,此刻能说出这等话来,已经是极大的赞誉了。
孟东庭听后大喜,料不到自己此等并不讨人喜的文章还有人喜欢,忙躬身施礼道:“谢大人夸奖。”
心中登时生出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把武凤昭看作知己。
武凤昭望向孟东庭,心念忽动,想起自己膝下无子,如今年老,又是诸事缠身,不由得一阵叹息。
孟东庭却不知他是为何事叹气,一时不知高低。
武凤昭又再沉默片刻,忽道:“我明日要赶赴安庆,你与我同去,去收拾下行李吧。”
孟东庭心中好奇,武凤昭突然要自己一同前去安庆却是为何?但既然是老爷吩咐,又岂敢不从。当下便急忙回到柴房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
第二日,武凤昭带着孟东庭以及几名随行的亲兵侍卫,乘着大车,准备出城往安庆而去。
一家之主又要出远门,武夫人及武大小姐自是都来送行,而二小姐则因还要外出求学,并未前来相送,是以孟东庭未曾见到。
只见武夫人看起来端庄得体,脸上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
那武大小姐正是那天在书房撞见自己偷懒睡觉的明媚美人,她直盯着孟东庭看,眼神里透出一股子戏谑的味道,却不知为何爹爹要带这人去安庆,直看得孟东庭心底发毛,害怕她把自己偷懒的事告诉老爷,心中不免一阵忐忑,所幸大小姐并未对武大人提起。
孟东庭从小生在江南水乡,穷苦人家,自是没有机会骑马,因此在在武府大门口临行上马还闹了不少笑话。
出了城后,孟东庭使出所练真气,手上加劲,已能牢牢掌控缰绳,再过不多久便能驾驰自如。
众侍卫见他不出半日便从一个生手到精通骑马,个个心中都吃惊非小。
孟东庭驾马行在大车窗边,武凤昭则乐得有人在旁,可以说话解闷,遂和孟东庭攀谈起家乡风土人情、江南士子故事来。
二人一路说说笑笑,武凤昭听孟东庭所言多涉百姓疾苦,说话间颇有侠义仁者之风,心下甚喜。
武凤昭在南京几个好友之子,多半都是蜜罐之中长大,如何能知这市井百姓之苦,平日间多是作些无病呻吟之辞,其间胸怀见地相较之下登时判若云泥,不由得更添对孟东庭的喜欢。
夜间入住客栈,武凤昭更是与孟东庭秉烛夜谈,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众侍卫亲兵都是跟随武凤昭多年,从不曾见其与人这般投缘,却不知这个新来不久的门客书僮有何魔法,竟能博武大人如此的喜爱。
行不数日,武府一行车马已到安庆。
这安庆历来便是军事重镇,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只要拿下安庆,便可顺流而下直取南京。因而安庆向有重兵把守。
武凤昭带着众人,来到安庆城郊一处军营,只见军营之中各色军旗招展,兵来将往,军威大盛。营中主帐左侧立杆大旗,上书一个大大的“杨”字,右侧几面较小的旗上,均是个“熊”字。
武凤昭边走边对孟东庭道:“我这次到安庆来,便是来拜访这位熊万敌熊总兵。听说熊总兵不日便要调往宣大前线,因此这几日若不见上一见,日后怕就更难了。”
原来武凤昭前几日接到熊万敌的来信,说有要事相议。
武凤昭久居南京兵部尚书之职,却无甚实权,如今手握重兵的总兵官相邀,他考虑再三后也不便推却,这才带着孟东庭一道前来。
“武大人,惭愧、惭愧啊!让您老远涉江湖,实乃末将之过!”
熊万敌领着众将官大老远就迎了出来,众人见他金甲绿袍,相貌不怒自威,脸上却是笑容满面,口中连连数落自己的不是。
单以官职而乱,武凤昭乃是南京的六部大员,比之熊万敌可要高出不少,只是熊万敌乃是当今左柱国大都督杨成梁帐下爱将,却又不可等闲视之了。
两人手拉手一路寒暄,缓步领着众人便走入主帐之中。
熊万敌席开二桌,他与武凤昭并不甚熟稔,只见武凤昭与孟东庭之间颇为亲厚,又见孟东庭长身玉立,器宇不凡,便笑着道:“武大人,你真是好福气,竟有如此英俊的公子。”
孟东庭听罢正要解释,却听武凤昭摇摇头道:“非也,这孩子是乃我的……我的属下。”
他本想如实说孟东庭乃是他的门客书僮,但又怕熊万敌小瞧了他,便临时改称是自己的属下。
熊万敌马屁没拍对地方,不由尴尬地笑道:“这,这,以后大家多亲多近才是。”
他见孟东庭既然不是武凤昭的公子,年纪又小,便命人把孟东庭安排到下首的席位。
哪知武凤昭又是摇了摇头,对熊万敌道:“这孩子是我的得力助手,熊将军还是让他坐到我旁边吧。”
熊万敌连番会错了武凤昭心意,急忙命人再给孟东庭换了席位,酒席这才算是正式开始。
三杯酒下肚,武凤昭放下筷箸,问道:“熊总兵,却不知你此次相邀,有何大事要说?”
熊万敌那厢也连忙住筷,笑着回道:“一者末将素闻大人通晓军务,天下文官当中数一数二,在下心中敬仰已久。”
“二者我家大都督杨成梁杨柱国有件要事需向大人问询,特意嘱托由末将面告,怎奈我军务繁忙,不能离开安庆,这才邀大人移驾而来。”
武凤昭奇道:“我与杨大人确有数面之缘,但不知杨大人是何要事与我商量?”
熊万敌微微一笑道:“大人不用着急,不妨酒席后细谈。”
武凤昭何等聪明之人,登时听出熊万敌是有话要单独和自己讲,当下便不再公开追问。
用过酒饭之后,二人便到主帐中单独谈话。
熊万敌道:“实不相瞒,杨柱国对大人推崇备至,闲谈间多次与末将提起过大人,说当朝文官之中,唯独大人精通军务。”
武凤昭淡淡一笑,道:“杨柱国谬赞了,南京兵部这趟差事尚且让我忙得团团转,不知杨柱国何以见重如此?”
却听熊万敌嘿嘿一笑,道:“武大人切莫谦虚。末将这里要预先恭喜武大人了,我家大都督杨柱国已有可靠消息,说武大人明春即可北调京师,再任要职。”
武凤昭从未想过要赴京师任职,只想在南京这一亩三分地偏安一隅。
此时听熊万敌这么一说,不禁又喜又忧,说道:“这却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却不知所调何职?熊总兵可曾探知?”
熊万敌抚掌大笑,道:“恭喜大人了。大人即将调任兵部尚书,替的是原本翟大人的缺。”
武凤昭此前未曾听过半点消息,此时不禁心中一颤,猛地站起身来,惊道:“熊大人此言当真?”
熊万敌道:“如假包换!”
武凤昭心中仍是不信,他由来无心官场已久,故而从未请人在朝中活动,却不知为何这等重大职务竟落到自己头上。
熊万敌看他犹是不信的神色,说道:“大人此次调任,除了我家大都督极力推荐外,更难得的乃是皇上钦点。翟大人数月之前突然抱病辞官,空出这么大的一个缺来,满朝文武又有谁眼红。”
“不论是柳松还是陈宏,谁都是再三请命上奏,推举自己属意的人选。焉知圣上龙心所属,却是你武尚书一人,这下是任谁都没有办法的了。”
武凤昭听到此处,登时脸上涕泪横流,霎时便跪倒于地,朝北便拜,道:“臣谢主隆恩,臣武凤昭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熊万敌只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他,不再说话。
这下武凤昭心中雪亮,已知熊万敌邀他前来之意。
只见他缓缓站起身来,道:“倘若此次确实调任京师兵部,烦请熊总兵转告杨柱国,武凤昭虽不才,却也不耻与朝廷奸党为伍,请他放心便是。”
原来当今朝堂明争暗斗多年,如今只剩下三派,太师、内阁首辅柳松是一派,东厂陈宏又是一派。这两派实力强大,各自想尽办法拉拢朝臣。
另有一派虽较小,但十余年来却仍苦撑不倒,即使柳松、陈宏兵合一处,却也未能如愿。
此派都是武人,为首的正是五军大都督左柱国杨成梁。想来杨成梁第一时间得知武凤昭即将北返京师担任要职的消息,便着意命人先行一步结交,以免兵部为人所趁,那于己却是大大的不利了。
熊万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道:“武大人真是痛快,末将先行谢过了。杨柱国希望大人能赴京师一叙,不知尊意如何?”
此话一出,果是希望武杨二人多多亲近。
武凤昭虽对杨成梁颇具好感,但自己向来低调,二来他若入了杨系,只怕柳松、陈宏对他必会登起不利,一时之间也难于抉择。
熊万敌见多识广,自知他初闻大事,举棋不定,便道:“武大人,此间大事,你知我知。我家杨将军随时恭候大人,特与我说起不必急于一时。”
武凤昭轻轻地点了点头,道:“熊总兵切莫见责,明春若得空时,某自当北上,届时再说吧!”
熊万敌笑道:“大人快人快语,到时还请移驾到咱们大都督府上盘桓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