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粮食是换来的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世民问道:“运去了多少?”
“25万石(担)。另外25 万石也已经有了着落。”李愔说道。
“什么?”大殿上一片哗然!李世民吃惊地身子前倾,说道:“你哪里来的粮食?到底怎么回事儿,快说来听听?”
“父皇,您还记得上次朝廷褒奖的那些义商吗?这些粮食是他们为了感谢,朝廷允许他们的子女上工业学校,乘坐从7品以下装饰的四轮马车等恩赐,平价卖给朝廷的,户部已经付清了粮款,粮食已经运往了边关。”李愔说道。
“哈哈,你小子,真有你的!”李世民十分高兴地说道。他站起来,走下了台阶,来到了李愔身边,摸摸他的脑袋,说道:“说吧,要朕给你什么奖赏?”
李愔说道:“父皇,这件事都是太子哥哥事先安排好的,儿臣只是奉命行事,要奖励,也该奖励太子哥哥才是。”
李世民心里清楚,自己那个长子,是没有这个能耐的。他笑道:“好,太子李承乾要奖励,你这个具体办事的也要奖励。”
“等一下,皇上。臣有疑问。”这时,魏征说道。
李世民心头微微不快,说道:“你又有什么话说?”
魏征说道:“臣很好奇,不知道梁王殿下用了什么法子,就让那些追逐利润的商人,不去赚取大笔的利润,而甘心把粮食平价卖给朝廷?”
随着魏征的质疑,许多人都跟着附和,表面上是说要向梁王学习办事的本事,潜台词是商人们受到了梁王李愔的逼迫,才不得已这样做的。
李世民生气了,这回是真的怒了。他大声训斥道:“你们这些人,朝廷遇到危机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一个个拿不出个主意,逼得朕要饿着自己、嫔妃和皇子们。
现在,朕的儿子,替朝廷解决了燃眉之急,你们却又出来说三道四的,居心何在?!
你们真的认为朕是软弱可欺,不敢治你们的罪吗?马宣良。”
“臣在。”马宣良闪身出来应道。
“把魏征和那几个说朕儿子不是的家伙,关到天牢里去!”李世民喝道。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一看,皇上怒了,急忙上前劝解,满大殿上众人跪倒了一片。唯独魏征倔强地站在那里!
李愔知道魏征是出于公心,他上前说道:“父皇,魏大人有疑虑是正常的,这件事还是由儿臣来回答吧。”
李世民也想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回到龙椅上坐下,说道:“都起来吧。”
大臣们都站了起来。李世民说道:“梁王,你就说说吧。”
李愔说道:“父皇,请传儿臣的典军(卫队长)杨康上殿。”
李世民点点头。
殿值太监高声宣到:“传梁王府典军杨康上殿。”
不久,杨康和工部的官员,抬着一个箱子上来了,两个工部的官员还抬着一个大铜壶。
李愔叫上太子李承乾,从箱子里拿出来一套精美的玻璃茶具,取出了一包茶叶,工部的官员拎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大铜壶,在玻璃茶壶里泡上了茶,然后倒了一杯,由李承乾端上去,献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端起杯茶,就闻到了一股香气,他饮了一口,只觉入口馨香,鲜爽回甘,不禁向杯中望去,只见茶丝细扁,银绿映翠,汤色银绿映翠,以前从未见过。问到:“这是什么茶,我以前怎么从没有见过?”
李承乾答不上来,就示意李愔来回答。
李愔就给李世民介绍了这种茶叶。这种茶产自陕西汉中,是汉中仙毫中的一种,以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茶叶完整”闻名。
唐朝的制茶工艺还很落后,茶叶都是阴干的,喝茶的时候需要煮茶,茶叶被煮得烂叽叽的,品质极差。
李愔引进了现代炒茶工艺,选择了青型和翠峰型两个品种。高档炒青和翠峰,采摘细嫩,制工精细。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为杀青,杀青完成后,吹风冷却,以保持叶色明翠。经适度揉捻,转入炒二青,出锅后,仍以吹风冷却。再经锅炒干燥。翠峰型绿茶二青后,则在特制的整形焙灶上,用手工以“揉、搓、扎”等手法,使茶条形成紧直的外形,然后烘干。
??炒青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润而绿;香高味厚,回味甘甜。翠峰则以外形紧直,翠绿显毫;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为其特点。
李愔简略地给李世民介绍完了。李世民第一句话就是:“有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不早献上来?”接着,他看到大臣们一个个眼巴巴地朝这里望着,就吩咐道:“给大家每人倒一杯,都尝尝吧。”
大臣们喝完了茶,一个个赞不绝口。
李愔说道:“父皇,各位大人。你们的判断是对的。商人是追逐利润的,粮食是人家自己的,我们没有权利逼迫人家低价出售。
这种制茶的方法是我师傅研制出来的,我是用合作制茶的方法,和商人们交换来的,他们绝对是自愿的,因为我和他们的合作,可以给他们带来比粮食登高的利润。就这么简单。”
原来,李愔在来参加朝会前,先去找了长安城最大的粮商霍弋,和他谈好了条件,解决了25万担粮食。
这下,大臣们都没有异议了。
魏征上前说道:“梁王殿下,请恕臣孤陋寡闻。您用自己师傅传授的绝学,为大唐换来了粮食,臣还对您质疑,臣深感惭愧。在此,郑重地向您道歉。”说着,对李愔深施一礼。
李愔说道:“魏大人不必如此,此时只怪我事前没有说清楚。”接着,他大声说道:“剩下的25万担粮食,有愿意平价出售的,可以私下找我联系,我保证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李愔原本可以直接就从商人那里弄到50万担粮食,他特地留出了25万担的缺口,留给勋贵们,让他们从茶叶经营中得到好处。
这样,既解决了朝廷的粮食问题,又交好了这些勋贵。
朝廷的危难,又一次被这个三害儿子给解决了。李世民心情极好,他望着杨康等人面前的箱子,问道:“那里面是什么?”
李世民问道:“运去了多少?”
“25万石(担)。另外25 万石也已经有了着落。”李愔说道。
“什么?”大殿上一片哗然!李世民吃惊地身子前倾,说道:“你哪里来的粮食?到底怎么回事儿,快说来听听?”
“父皇,您还记得上次朝廷褒奖的那些义商吗?这些粮食是他们为了感谢,朝廷允许他们的子女上工业学校,乘坐从7品以下装饰的四轮马车等恩赐,平价卖给朝廷的,户部已经付清了粮款,粮食已经运往了边关。”李愔说道。
“哈哈,你小子,真有你的!”李世民十分高兴地说道。他站起来,走下了台阶,来到了李愔身边,摸摸他的脑袋,说道:“说吧,要朕给你什么奖赏?”
李愔说道:“父皇,这件事都是太子哥哥事先安排好的,儿臣只是奉命行事,要奖励,也该奖励太子哥哥才是。”
李世民心里清楚,自己那个长子,是没有这个能耐的。他笑道:“好,太子李承乾要奖励,你这个具体办事的也要奖励。”
“等一下,皇上。臣有疑问。”这时,魏征说道。
李世民心头微微不快,说道:“你又有什么话说?”
魏征说道:“臣很好奇,不知道梁王殿下用了什么法子,就让那些追逐利润的商人,不去赚取大笔的利润,而甘心把粮食平价卖给朝廷?”
随着魏征的质疑,许多人都跟着附和,表面上是说要向梁王学习办事的本事,潜台词是商人们受到了梁王李愔的逼迫,才不得已这样做的。
李世民生气了,这回是真的怒了。他大声训斥道:“你们这些人,朝廷遇到危机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一个个拿不出个主意,逼得朕要饿着自己、嫔妃和皇子们。
现在,朕的儿子,替朝廷解决了燃眉之急,你们却又出来说三道四的,居心何在?!
你们真的认为朕是软弱可欺,不敢治你们的罪吗?马宣良。”
“臣在。”马宣良闪身出来应道。
“把魏征和那几个说朕儿子不是的家伙,关到天牢里去!”李世民喝道。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一看,皇上怒了,急忙上前劝解,满大殿上众人跪倒了一片。唯独魏征倔强地站在那里!
李愔知道魏征是出于公心,他上前说道:“父皇,魏大人有疑虑是正常的,这件事还是由儿臣来回答吧。”
李世民也想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回到龙椅上坐下,说道:“都起来吧。”
大臣们都站了起来。李世民说道:“梁王,你就说说吧。”
李愔说道:“父皇,请传儿臣的典军(卫队长)杨康上殿。”
李世民点点头。
殿值太监高声宣到:“传梁王府典军杨康上殿。”
不久,杨康和工部的官员,抬着一个箱子上来了,两个工部的官员还抬着一个大铜壶。
李愔叫上太子李承乾,从箱子里拿出来一套精美的玻璃茶具,取出了一包茶叶,工部的官员拎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大铜壶,在玻璃茶壶里泡上了茶,然后倒了一杯,由李承乾端上去,献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端起杯茶,就闻到了一股香气,他饮了一口,只觉入口馨香,鲜爽回甘,不禁向杯中望去,只见茶丝细扁,银绿映翠,汤色银绿映翠,以前从未见过。问到:“这是什么茶,我以前怎么从没有见过?”
李承乾答不上来,就示意李愔来回答。
李愔就给李世民介绍了这种茶叶。这种茶产自陕西汉中,是汉中仙毫中的一种,以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茶叶完整”闻名。
唐朝的制茶工艺还很落后,茶叶都是阴干的,喝茶的时候需要煮茶,茶叶被煮得烂叽叽的,品质极差。
李愔引进了现代炒茶工艺,选择了青型和翠峰型两个品种。高档炒青和翠峰,采摘细嫩,制工精细。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为杀青,杀青完成后,吹风冷却,以保持叶色明翠。经适度揉捻,转入炒二青,出锅后,仍以吹风冷却。再经锅炒干燥。翠峰型绿茶二青后,则在特制的整形焙灶上,用手工以“揉、搓、扎”等手法,使茶条形成紧直的外形,然后烘干。
??炒青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润而绿;香高味厚,回味甘甜。翠峰则以外形紧直,翠绿显毫;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为其特点。
李愔简略地给李世民介绍完了。李世民第一句话就是:“有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不早献上来?”接着,他看到大臣们一个个眼巴巴地朝这里望着,就吩咐道:“给大家每人倒一杯,都尝尝吧。”
大臣们喝完了茶,一个个赞不绝口。
李愔说道:“父皇,各位大人。你们的判断是对的。商人是追逐利润的,粮食是人家自己的,我们没有权利逼迫人家低价出售。
这种制茶的方法是我师傅研制出来的,我是用合作制茶的方法,和商人们交换来的,他们绝对是自愿的,因为我和他们的合作,可以给他们带来比粮食登高的利润。就这么简单。”
原来,李愔在来参加朝会前,先去找了长安城最大的粮商霍弋,和他谈好了条件,解决了25万担粮食。
这下,大臣们都没有异议了。
魏征上前说道:“梁王殿下,请恕臣孤陋寡闻。您用自己师傅传授的绝学,为大唐换来了粮食,臣还对您质疑,臣深感惭愧。在此,郑重地向您道歉。”说着,对李愔深施一礼。
李愔说道:“魏大人不必如此,此时只怪我事前没有说清楚。”接着,他大声说道:“剩下的25万担粮食,有愿意平价出售的,可以私下找我联系,我保证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李愔原本可以直接就从商人那里弄到50万担粮食,他特地留出了25万担的缺口,留给勋贵们,让他们从茶叶经营中得到好处。
这样,既解决了朝廷的粮食问题,又交好了这些勋贵。
朝廷的危难,又一次被这个三害儿子给解决了。李世民心情极好,他望着杨康等人面前的箱子,问道:“那里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