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燃眉之急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愔平时不用上朝,这是他用功劳换来的恩典。他听到喊声,就知道朝廷上发生了紧急事件,不然,不会叫他这个未成年的王爷的。他钻出了马车。
来人是中书省(办公厅)的一位给事中(5品文官),他说道:“殿下,皇上宣您马上参加朝会。”
李愔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给事中说道:“朝廷没有粮食了。”
李愔不解地问道:“夏粮不是刚刚下来吗?怎么就没有了粮食?”
给事中说道:“去年粮食欠收,关中一带粮食紧缺,今年的粮食下来了,要补充当地各县的基本储备,收上来的粮食很少,户部库房里存粮基本上要从河东和扬州调运。
十六卫军、禁军等京城驻军的粮食已经发放下去了。户部的仓库空了。
陇右道、关内道驻军已经派人来到了长安,等着运粮。偏偏这个时候,永通渠大面积崩塌,水位上不来,粮食运不过来。陆路运输至少15天运不过来。
皇上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商量对策,特地提到要您参加。”
李愔问道:“一共缺多少粮食?”
给事中说道:“50万石(担)。”
李愔问道:“好吧,你先回去,我一会儿就到。”
李愔叫上杨康,回到府里,从他卧室里面取出了一些东西,装在一共箱子里,让杨康抱着,来到了马车旁边。他说道:“你们先散了吧,什么时候出发,本王再通知你们。”
说完,上了马车离开了。
李凝儿十分扫兴,撅着小嘴也回家去了。
太仓(户部粮仓)门口,一群顶盔掼甲的边防军运粮官兵,围着太仓的仓曹吵吵嚷嚷的,闻讯赶来的户部侍郎方斌一辆无奈,低声下气地陪着笑脸。
一个将军说道:“他娘的,你们在后方吃香的喝辣的,老子们在前线拼死拼活的,饭都不让吃饱。知不知道,大通军已经饿死了上百人了。告诉你,今天再不给我们粮食,老子就砸了你们这狗窝!”
“对,砸了它!”一群官兵们鼓噪着。
户部侍郎方斌一面继续陪着笑脸应付,一面示意手下赶紧去报信。
太极殿朝堂上。
军方将领们吵吵嚷嚷的,文官们议论纷纷,乱作一团。李世民皱着眉头在想办法。
李世民很头疼,他是将军出身,能够体谅军方的苦处。尤其是北方边境不稳,军心稳定是第一位的。尽管今年粮食丰收了,新品种粮食也开始推广了,可是,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眼前的近渴!
其实,长安附近并不是没有粮食,商人巨贾手里有,长安附近有封地的勋贵们手里有。问题是,那是人家的,你不能硬抢吧?
李世民已经下令户部,高价购买粮食,然而,这些家伙大部分都是为富不仁的货色,看到市面上粮食紧缺,就更不向外抛售了,等着卖个更高的价钱。
户部目前资金倒是不紧张,可是购买粮食的价格,也不能提得很高,那样的话,长安城百万百姓也得按照这个价格购买,那就天下大乱了。
李世民已经私下里做了工作,希望勋贵们带头低价售粮,可是没有人愿意响应。
这是件得罪人的事情,谁先带头捐粮,或者低价售粮,都会得罪其他的大户。没有人傻到了去做既赔钱,又得罪人的事情。
李世民望着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希望他们能够为他分忧,结果,这三个家伙,眼观鼻鼻观心,没人出头。
魏征是个不怕死的,他说道:“朝廷面临危局,豪强、商贾手中有粮,他们平时受到朝廷庇护,现在朝廷有难,他们却不思报效国家。臣建议,强行摊派。”
李世民不能这么干,这些豪强商贾,和大殿上这些大臣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很多人,就站在这个大殿上。
魏征的建议是个应急之法,然而于理不合。人家有粮,是人家自己的,凭什么要捐献或者低价出售呢?朝廷要是这么干,今后就没有人跟你玩儿了。这些人要是有意见,闹将起来,比起边防军还要厉害。
李世民想了想,只好又玩老一套,自己大出血,然后,让群臣感动,共度难关。
他说道:“边防军的将士们很苦,朕即使吃糠咽菜,也不能让他们饿肚子,这样吧,内务府把皇宫的粮食捐出一半,送到太仓,让边关的将士们运走。”
“皇上。”大殿上跪倒了一大片,大家又被感动哭了。
可是,大家感动归感动,却没有人带头认捐。这也怪不得大家,这件事不是别的军国大事,让他们上阵拼命,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这件事不同,这可是从别人的腰包里往外掏钱!谁先带头支持李世民,固然可以得到皇上的赏识,但是却会得罪大部分人。皇上不可能天天照拂着你,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就在这时,户部派人来了。仓曹哭喊着说道:“皇上,陇右道和关内道的边军将领们,因为领不到粮食,正在太仓闹事儿呢!他们说,边防军已经饿死了上百人了,再领不到粮食,他们就把太仓给拆了!”
右卫大将军侯君集喝道:“还反了他们了,这些兔崽子!皇上,让臣去太仓吧,看我不抽死他们。”他说这话,表面上看来是在斥责闹事官兵,实际上是在保全他们。在太仓闹事,朝廷追究起来,罪过就大了。
长孙无忌急忙说道:“侯将军,不可。此时不宜将矛盾激化。”
太子李承乾脑子一热,站了出来。
蜀王李恪、魏王李泰等人心里一阵高兴,他们都是人精,绝不会和太子李承乾抢这个功劳。他们知道,李承乾能够解决粮食的事情,可是,他会把勋贵大员们得罪光了的。
李承乾看到父皇难受,心中不忍,要出头刚要说话。就听到殿前值班太监喊道:“梁王殿下到!”
李世民听到李愔来了,不知怎的,他好像看到了一束阳光,心里立刻亮堂起来。
他说道:“梁王,朕不是早就派人宣你上朝了吗,怎么现在才来?”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奉太子哥哥之命,给太仓运粮去了。”
“什么?”大殿上一阵骚动。
李愔平时不用上朝,这是他用功劳换来的恩典。他听到喊声,就知道朝廷上发生了紧急事件,不然,不会叫他这个未成年的王爷的。他钻出了马车。
来人是中书省(办公厅)的一位给事中(5品文官),他说道:“殿下,皇上宣您马上参加朝会。”
李愔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给事中说道:“朝廷没有粮食了。”
李愔不解地问道:“夏粮不是刚刚下来吗?怎么就没有了粮食?”
给事中说道:“去年粮食欠收,关中一带粮食紧缺,今年的粮食下来了,要补充当地各县的基本储备,收上来的粮食很少,户部库房里存粮基本上要从河东和扬州调运。
十六卫军、禁军等京城驻军的粮食已经发放下去了。户部的仓库空了。
陇右道、关内道驻军已经派人来到了长安,等着运粮。偏偏这个时候,永通渠大面积崩塌,水位上不来,粮食运不过来。陆路运输至少15天运不过来。
皇上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商量对策,特地提到要您参加。”
李愔问道:“一共缺多少粮食?”
给事中说道:“50万石(担)。”
李愔问道:“好吧,你先回去,我一会儿就到。”
李愔叫上杨康,回到府里,从他卧室里面取出了一些东西,装在一共箱子里,让杨康抱着,来到了马车旁边。他说道:“你们先散了吧,什么时候出发,本王再通知你们。”
说完,上了马车离开了。
李凝儿十分扫兴,撅着小嘴也回家去了。
太仓(户部粮仓)门口,一群顶盔掼甲的边防军运粮官兵,围着太仓的仓曹吵吵嚷嚷的,闻讯赶来的户部侍郎方斌一辆无奈,低声下气地陪着笑脸。
一个将军说道:“他娘的,你们在后方吃香的喝辣的,老子们在前线拼死拼活的,饭都不让吃饱。知不知道,大通军已经饿死了上百人了。告诉你,今天再不给我们粮食,老子就砸了你们这狗窝!”
“对,砸了它!”一群官兵们鼓噪着。
户部侍郎方斌一面继续陪着笑脸应付,一面示意手下赶紧去报信。
太极殿朝堂上。
军方将领们吵吵嚷嚷的,文官们议论纷纷,乱作一团。李世民皱着眉头在想办法。
李世民很头疼,他是将军出身,能够体谅军方的苦处。尤其是北方边境不稳,军心稳定是第一位的。尽管今年粮食丰收了,新品种粮食也开始推广了,可是,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眼前的近渴!
其实,长安附近并不是没有粮食,商人巨贾手里有,长安附近有封地的勋贵们手里有。问题是,那是人家的,你不能硬抢吧?
李世民已经下令户部,高价购买粮食,然而,这些家伙大部分都是为富不仁的货色,看到市面上粮食紧缺,就更不向外抛售了,等着卖个更高的价钱。
户部目前资金倒是不紧张,可是购买粮食的价格,也不能提得很高,那样的话,长安城百万百姓也得按照这个价格购买,那就天下大乱了。
李世民已经私下里做了工作,希望勋贵们带头低价售粮,可是没有人愿意响应。
这是件得罪人的事情,谁先带头捐粮,或者低价售粮,都会得罪其他的大户。没有人傻到了去做既赔钱,又得罪人的事情。
李世民望着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希望他们能够为他分忧,结果,这三个家伙,眼观鼻鼻观心,没人出头。
魏征是个不怕死的,他说道:“朝廷面临危局,豪强、商贾手中有粮,他们平时受到朝廷庇护,现在朝廷有难,他们却不思报效国家。臣建议,强行摊派。”
李世民不能这么干,这些豪强商贾,和大殿上这些大臣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很多人,就站在这个大殿上。
魏征的建议是个应急之法,然而于理不合。人家有粮,是人家自己的,凭什么要捐献或者低价出售呢?朝廷要是这么干,今后就没有人跟你玩儿了。这些人要是有意见,闹将起来,比起边防军还要厉害。
李世民想了想,只好又玩老一套,自己大出血,然后,让群臣感动,共度难关。
他说道:“边防军的将士们很苦,朕即使吃糠咽菜,也不能让他们饿肚子,这样吧,内务府把皇宫的粮食捐出一半,送到太仓,让边关的将士们运走。”
“皇上。”大殿上跪倒了一大片,大家又被感动哭了。
可是,大家感动归感动,却没有人带头认捐。这也怪不得大家,这件事不是别的军国大事,让他们上阵拼命,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这件事不同,这可是从别人的腰包里往外掏钱!谁先带头支持李世民,固然可以得到皇上的赏识,但是却会得罪大部分人。皇上不可能天天照拂着你,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就在这时,户部派人来了。仓曹哭喊着说道:“皇上,陇右道和关内道的边军将领们,因为领不到粮食,正在太仓闹事儿呢!他们说,边防军已经饿死了上百人了,再领不到粮食,他们就把太仓给拆了!”
右卫大将军侯君集喝道:“还反了他们了,这些兔崽子!皇上,让臣去太仓吧,看我不抽死他们。”他说这话,表面上看来是在斥责闹事官兵,实际上是在保全他们。在太仓闹事,朝廷追究起来,罪过就大了。
长孙无忌急忙说道:“侯将军,不可。此时不宜将矛盾激化。”
太子李承乾脑子一热,站了出来。
蜀王李恪、魏王李泰等人心里一阵高兴,他们都是人精,绝不会和太子李承乾抢这个功劳。他们知道,李承乾能够解决粮食的事情,可是,他会把勋贵大员们得罪光了的。
李承乾看到父皇难受,心中不忍,要出头刚要说话。就听到殿前值班太监喊道:“梁王殿下到!”
李世民听到李愔来了,不知怎的,他好像看到了一束阳光,心里立刻亮堂起来。
他说道:“梁王,朕不是早就派人宣你上朝了吗,怎么现在才来?”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奉太子哥哥之命,给太仓运粮去了。”
“什么?”大殿上一阵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