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回 进驻江北芈桓论战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且说芈桓领一军三千人,进驻江北水寨,黄权热情接入。
蜀军北大营,是晚。
芈桓正与黄权在帐中议事。黄权早已得到了北魏与东吴最新动向的谍报。正自拿不定主意,故而请芈桓过来商议协防之事。
北营中军大帐即设在水军营寨旁侧,依水而建。这样一来,不管是登陆作战,或者是下江水战,其行动的路径都是最近的,布局结构科学而合理。黄权不愧为深谙此道的名将,看了江北的军容军貌,防务格局,芈桓心中暗自佩服。
大帐之中,陈设简单,内侧有用布帘隔开了,其中设置了一方床榻,黄权经常工作至深夜,便在此处休息。
一盏油灯下,芈桓与黄权正对着几案之上的地图,相对席地而坐。
沉默有顷,芈桓进言道:“朱然自上次水寨被劫之后,并无举动。江南战场连日来,轮番恶战。而反观水寨的悄无声息,似乎很不寻常,宜早做准备。”
黄权摸着下巴上的一缕长须,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亦在思虑此事。上次突袭吴军水寨,乃是依靠奇谋,实属侥幸,彼军水师训练有素,接战于大江之上,我军虽占据上流优势,然未必能再度获胜。子轩有何良策?”
芈桓思索了一下道:“吴军水师在士兵训练,以及战船规模上皆优于我军,如此敌强我弱,我方除了加紧操练水军,还得靠装备获胜。”
“装备?”黄权瞪大眼睛看着芈桓不解的问道。
吴军战船数量和质量都明明高于蜀军,靠装备获胜是什么意思,难道要短期内建造大量舰船吗?这显然不现实,黄权一时猜不透芈桓的意思,故而惊奇。
芈桓从袖中拿出一张图纸,指着上面的图样说道:“我军楼船具装备此物,则可以一当十,无往不胜。”
东汉自蔡伦改良造纸术之后,纸张已经非常便宜了,但是质量不好,容易破损,故而当时的人们并不常用纸。只是军旅之中,昂贵的绢帛是极为稀有的,急切找不着,而竹简不便于绘图,所以芈桓临时使用纸张绘制。
黄权狐疑的看了看芈桓,然后将视线移动到图纸上面,认真看起来。
只见图纸画面主体为两根粗壮木杆,一根直立,另一根底部与竖立的木杆相接,成约30度倾斜,二者呈一个斗大的V字形结构。倾斜的木杆顶部,有一个膨胀的形似大锤一般的结构。大锤下部用粗绳牵引,粗绳绕过竖直木杆顶端,经过一个定轮滑结构,最终固定于竖直木杆后侧,在此处两边各设计了一个拽拉绳索的滚轮。
黄权观看了半晌,以他的聪明才智,已然明白了八九分。
“此谓何物?”黄权仍然带着疑惑问道。
“此乃拍杆。”芈桓答道。
拍杆使用杠杆与定滑轮原理,利用斜杆末端膨胀的重物落下,转换重力势能为动能,击打敌方舰船。
此技术约成型于南北朝时期,后来普遍装备于水军舰船,为水军对战的重要武器,对阵时,威力巨大,可轻松击毁敌军战船,甚至于坚固的城楼。初始为T型结构方案,到后来隋朝时期的五牙船,发展成为威力更大,占据空间更小,操控更加省力的V型方案。
三国时期的战舰,显然还没有这个装置,自己就用超前的知识武装水军,赢了这场战役。前世学的那点物理知识还能派上用场,芈桓这样想着。
“此拍杆如何操控?”黄权虽已明白拍杆的结构原理,但仍然有许多细节问题。
“需五六人翻动滚轮,升起拍杆,于滚轮处设置机关固定,待敌军船舰靠近之时,发动机关,拍杆末端重物落下,拍击敌军舰船。”芈桓比划着说道,“待拍杆一击中的,操控军士翻转滚轮,可升起拍杆,再度拍击,如此往复。”
“此物虽好,然敌军若砍断绳索,则废弃了,重物急切难以移除,势成接舷战矣。”黄权不无遗憾的说道。
芈桓心中暗道,不愧是蜀中名将,能举一反三,马上看出其中的不足。
“黄将军且放心,这点我亦有想到,可在拍杆末端相接处使用铁链,如此任他刀劈火烧,俱不能毁。”芈桓进一步提出预案。
“如此甚好,现我军尚有大型战船三十余艘,都装配此拍杆,如此,我军可在江面与吴军百余战船抗衡,胜利在望。”黄权顿时来了精神,信心满满地说道。
黄权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对芈桓道:“明日即令军士就近伐木,开凿巨石,造此拍杆,不出旬日可成,近期并无战事,正好赶工建造。”
芈桓提醒道:“虽说如此,然我观江南战事频繁,而江北及水寨并无动静,似不寻常,不可不防。”
黄权越来越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非同一般,心中暗暗称赞。当下便想再试试他的才干。
黄权试探的问道:“子轩所言极是,依你之见,现今情势如何?”
“韩当前番大败,必然心有不甘,如今与我军相持于江南,并无大战。我料其中必有蹊跷。”芈桓就当前形势展开论述道,“十余日内必有大战,而其突破口必然在我军相对较弱的北营,以及水寨。”
黄权心中暗暗佩服。
“吴军自恃水军强悍,必然勾结魏人,夹击我北营、水寨,一鼓可下。然后登岸,合击我军南大营。”芈桓进一步分析道。
“如此,何以应对?”
“可着军士赶工建造拍杆,有此拍杆战舰,则我不畏吴水军。若吴、魏两家联合,我北营兵少,不可力敌,只可智取。”
“如何智取?”
“孙权曽遣人出使曹魏,约为谋好,共击我军,然我军与吴接战多日,魏军并无动向,显然是在静观其变,一旦魏军向我用兵,必不会全力以赴。如此,我军只可力战吴军,防备魏军则可。”
黄权看着芈桓,微笑的点着头。
芈桓分析完当前形势,向黄权提议道:“如今我军北营约万余人,将军可率军主力守大营和水寨,且分三千人与我,在营外十里险要地界建左营。与大营互为犄角,将军可全力应对吴军水师,魏军来犯,我自挡之。”
一套作战方略下来,并无破绽,黄权击掌叫好。
一夜长谈,黄权心中甚慰,已经有了战胜吴军的信心。
次日临晨,黄权亲自督建拍杆,芈桓领三千人往大营左侧十余里险要处下寨。
且说芈桓领一军三千人,进驻江北水寨,黄权热情接入。
蜀军北大营,是晚。
芈桓正与黄权在帐中议事。黄权早已得到了北魏与东吴最新动向的谍报。正自拿不定主意,故而请芈桓过来商议协防之事。
北营中军大帐即设在水军营寨旁侧,依水而建。这样一来,不管是登陆作战,或者是下江水战,其行动的路径都是最近的,布局结构科学而合理。黄权不愧为深谙此道的名将,看了江北的军容军貌,防务格局,芈桓心中暗自佩服。
大帐之中,陈设简单,内侧有用布帘隔开了,其中设置了一方床榻,黄权经常工作至深夜,便在此处休息。
一盏油灯下,芈桓与黄权正对着几案之上的地图,相对席地而坐。
沉默有顷,芈桓进言道:“朱然自上次水寨被劫之后,并无举动。江南战场连日来,轮番恶战。而反观水寨的悄无声息,似乎很不寻常,宜早做准备。”
黄权摸着下巴上的一缕长须,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亦在思虑此事。上次突袭吴军水寨,乃是依靠奇谋,实属侥幸,彼军水师训练有素,接战于大江之上,我军虽占据上流优势,然未必能再度获胜。子轩有何良策?”
芈桓思索了一下道:“吴军水师在士兵训练,以及战船规模上皆优于我军,如此敌强我弱,我方除了加紧操练水军,还得靠装备获胜。”
“装备?”黄权瞪大眼睛看着芈桓不解的问道。
吴军战船数量和质量都明明高于蜀军,靠装备获胜是什么意思,难道要短期内建造大量舰船吗?这显然不现实,黄权一时猜不透芈桓的意思,故而惊奇。
芈桓从袖中拿出一张图纸,指着上面的图样说道:“我军楼船具装备此物,则可以一当十,无往不胜。”
东汉自蔡伦改良造纸术之后,纸张已经非常便宜了,但是质量不好,容易破损,故而当时的人们并不常用纸。只是军旅之中,昂贵的绢帛是极为稀有的,急切找不着,而竹简不便于绘图,所以芈桓临时使用纸张绘制。
黄权狐疑的看了看芈桓,然后将视线移动到图纸上面,认真看起来。
只见图纸画面主体为两根粗壮木杆,一根直立,另一根底部与竖立的木杆相接,成约30度倾斜,二者呈一个斗大的V字形结构。倾斜的木杆顶部,有一个膨胀的形似大锤一般的结构。大锤下部用粗绳牵引,粗绳绕过竖直木杆顶端,经过一个定轮滑结构,最终固定于竖直木杆后侧,在此处两边各设计了一个拽拉绳索的滚轮。
黄权观看了半晌,以他的聪明才智,已然明白了八九分。
“此谓何物?”黄权仍然带着疑惑问道。
“此乃拍杆。”芈桓答道。
拍杆使用杠杆与定滑轮原理,利用斜杆末端膨胀的重物落下,转换重力势能为动能,击打敌方舰船。
此技术约成型于南北朝时期,后来普遍装备于水军舰船,为水军对战的重要武器,对阵时,威力巨大,可轻松击毁敌军战船,甚至于坚固的城楼。初始为T型结构方案,到后来隋朝时期的五牙船,发展成为威力更大,占据空间更小,操控更加省力的V型方案。
三国时期的战舰,显然还没有这个装置,自己就用超前的知识武装水军,赢了这场战役。前世学的那点物理知识还能派上用场,芈桓这样想着。
“此拍杆如何操控?”黄权虽已明白拍杆的结构原理,但仍然有许多细节问题。
“需五六人翻动滚轮,升起拍杆,于滚轮处设置机关固定,待敌军船舰靠近之时,发动机关,拍杆末端重物落下,拍击敌军舰船。”芈桓比划着说道,“待拍杆一击中的,操控军士翻转滚轮,可升起拍杆,再度拍击,如此往复。”
“此物虽好,然敌军若砍断绳索,则废弃了,重物急切难以移除,势成接舷战矣。”黄权不无遗憾的说道。
芈桓心中暗道,不愧是蜀中名将,能举一反三,马上看出其中的不足。
“黄将军且放心,这点我亦有想到,可在拍杆末端相接处使用铁链,如此任他刀劈火烧,俱不能毁。”芈桓进一步提出预案。
“如此甚好,现我军尚有大型战船三十余艘,都装配此拍杆,如此,我军可在江面与吴军百余战船抗衡,胜利在望。”黄权顿时来了精神,信心满满地说道。
黄权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对芈桓道:“明日即令军士就近伐木,开凿巨石,造此拍杆,不出旬日可成,近期并无战事,正好赶工建造。”
芈桓提醒道:“虽说如此,然我观江南战事频繁,而江北及水寨并无动静,似不寻常,不可不防。”
黄权越来越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非同一般,心中暗暗称赞。当下便想再试试他的才干。
黄权试探的问道:“子轩所言极是,依你之见,现今情势如何?”
“韩当前番大败,必然心有不甘,如今与我军相持于江南,并无大战。我料其中必有蹊跷。”芈桓就当前形势展开论述道,“十余日内必有大战,而其突破口必然在我军相对较弱的北营,以及水寨。”
黄权心中暗暗佩服。
“吴军自恃水军强悍,必然勾结魏人,夹击我北营、水寨,一鼓可下。然后登岸,合击我军南大营。”芈桓进一步分析道。
“如此,何以应对?”
“可着军士赶工建造拍杆,有此拍杆战舰,则我不畏吴水军。若吴、魏两家联合,我北营兵少,不可力敌,只可智取。”
“如何智取?”
“孙权曽遣人出使曹魏,约为谋好,共击我军,然我军与吴接战多日,魏军并无动向,显然是在静观其变,一旦魏军向我用兵,必不会全力以赴。如此,我军只可力战吴军,防备魏军则可。”
黄权看着芈桓,微笑的点着头。
芈桓分析完当前形势,向黄权提议道:“如今我军北营约万余人,将军可率军主力守大营和水寨,且分三千人与我,在营外十里险要地界建左营。与大营互为犄角,将军可全力应对吴军水师,魏军来犯,我自挡之。”
一套作战方略下来,并无破绽,黄权击掌叫好。
一夜长谈,黄权心中甚慰,已经有了战胜吴军的信心。
次日临晨,黄权亲自督建拍杆,芈桓领三千人往大营左侧十余里险要处下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