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回到大宋做农民 > 第四百二十三章:人才

第四百二十三章:人才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时任宰相的赵普道:“钱王主动纳降,陛下为何不接受呢?”

    赵光义道:“当年他助我大宋攻克南唐,朕若接收他的国土,岂不叫世人将朕看成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赵普便不再说话。

    这天夜里,赵普私下去找钱俶。两人一见面,赵普便道:“我是来给钱王献计的!”

    钱俶急忙邀赵普进入内堂,亲自奉上茶水,低声问道:“是不是陛下没有批准我的奏折?”

    赵普端起茶杯,缓缓呷了一口茶水,轻轻点了点头。

    钱俶叹气道:“这可如何是好?”

    赵普笑道:“钱王,您急什么?我先才不是已经说过,我是来给您献计的吗?”

    钱俶忙道:“对对对!宰相大人有何高见?”

    赵普道:“皇上的心思,我略懂一二。他想的是取一定要取,但要取得不失信义。钱王,您应该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吧?”

    钱俶略一思索,旋即恍然大悟,忙道:“多谢宰相大人指点迷津!”

    第二天,钱俶再次呈交奏折,请赵光义收纳吴越。赵光义仍是决绝。

    第三天,钱俶再次上奏,说吴越入归中原,华夏一家,天下大统,有利江山社稷之类的话。

    赵光义看了奏折,赞道:“钱王深明大义,朕也自叹弗如!”

    赵光义最终还是接纳了钱俶的“好意”,下诏将吴越国定位两浙路,吴越十三州,五十五万多户人口全部纳入宋朝,成为大宋朝的子民。吴越国从此不复存在。

    钱俶投诚没过多久,割据“漳、泉”二州的王洪进效仿钱俶,纳土称臣。从此南边平定。

    如此一来,赵光义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在契丹辽国庇护下的北汉政权了。

    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得来多少有些不清不楚,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因此急盼建立不世之功,以盖世人口舌。

    南方的割据政权已经全部纳入北宋,赵光义便将目光对准了北方的太原。

    打仗首先需要钱,但是这一点太祖赵匡胤早已为他解决了。

    当年平定南唐之后,文武群臣进谏太祖,请加“一统太平圣君”,赵匡胤说:“燕云十六州、北汉都未光复,何来一统太平?”可见太祖的雄心壮志。他对“平北汉”、“收燕云”视为统一范畴的事,认为只要太原未下,燕云未收,赵宋王朝的统一事业就不能算是成功。

    平定北汉,唯有动武,这一点,太祖比谁都清楚。对收复燕云十六州,他却有另一番规划。他的谋略是和平赎买为先,和平赎买不成在武力攻取。为此,他将平定南方各个割据政权得来的府库金帛,以及每年赋税的剩余,全部存进“封桩库”。

    太祖曾说:“军旅饥谨,应当未雨绸缪,决不能到了亟需的时候,临时加重百姓的负担。石敬瑭割让燕云之地贿赂契丹,使得一方之民独陷外族之手,朕十分同情燕云的百姓。朕设立这‘封桩库’,等到蓄满三十五万贯,就会派遣使者去契丹谈判,只要契丹愿意归还燕云的土地和百姓,朕就将这些积蓄做位赎金,用以交换。倘若契丹不愿意,说不得,朕就用来招募天下勇士,攻打契丹。”

    很可惜,历史的命运没能让我们看到太祖——赵匡胤实现他的雄韬伟略,他却于风雪夜中的“斧声烛影”离奇驾崩。但是他却给即位的宋太宗赵光义留下了大笔财富。

    赵光义将先帝太祖设置的“封桩库”改为“内藏库”,攻伐北汉的军费不用再发愁了。但他心里仍是没底,召来朱明、曹彬征询意见。

    赵光义说:“前朝周世宗和本朝太祖皇帝,都曾御驾亲征太原,但就是没能平定北汉,难道真是因为太原城太过坚固,因而不能攻克吗?”

    曹彬回道:“周世宗时,大将史超在‘石岭关’一战便失败,使得军队士气低落,不得不还军。当年太祖皇帝亲征,碍于契丹援助北汉而受阻,太原城虽说坚固,但也并非想象中那样不可攻克。如今出兵也是时候了!”

    赵光义见朱明沉默不语问道:“潘爱卿,对太原一事怎么看?”

    朱明回道:“圣上,太祖既定方针“先南后北”的步伐以实现大宋统一大业,如今东南,西南以平定,臣同意曹大人的看法。”

    其实君臣三人的对话,又要说回到太祖身上。

    话说公元975年,北宋平定南唐,南方除吴越、漳泉两个已经臣服于宋的小割据势力外全部归入大宋版图。次年,太祖再次出兵北伐,命令党进、朱明、牛思进、米文义等领兵分五路进攻太原。其中,大将郭进领兵先后攻克忻、汾、代、沁、辽、石等州,形式一片大好。却在这时,开封皇宫中“斧声烛影”事发,太祖驾崩,宋军只得班师回朝。

    原本赵匡胤在平太原的形势一片大好,不料变故陡生,以至于功败垂成,却给即位的赵光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光义听了朱明、曹彬的话,心中主义已定。

    从整个宋朝历史来看,宋太祖时期,宋朝就有了崇文抑武的国策,太宗赵光义即位,对武将的猜忌尤甚,总会派遣外戚到武将身边任监军,说白了,就是监视这些身在外、功高善战的将军们的一举一动。

    话说在进攻太原是赵光义派田钦祚监视郭进,岂料田钦祚竟然激死郭进,使得太原计划一再搁浅,也正是有了太宗赵光义的宠信,田钦祚才敢肆意妄为,不把主帅郭进放在眼中。

    至于后来太宗得知郭进的真正死因,罢黜了田钦祚的内职,将他贬到房州任团练使,那也挽回不了失去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帅的损失。

    类似此类的“监军折帅”的悲剧事件,后头还有。

    太平兴国三年四月,宋军连续攻克太原城外围州县,使得太原成为一座孤城。没过多久,宋太宗赵光义亲率禁军抵达太原城下。他先是慰劳全体将领,接着发布手诏向北汉主刘继元劝降。

    尽管宋朝大军大举压城,北汉仍将希望寄托在契丹辽国。刘继元写好求救信,将书信塞入蜡丸之中,命密使插入发髻,火速前往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