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要你的人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包拯带着火枪队对土蕃人的进攻收获颇丰,不但抓获了几百俘虏,而且还得到了大量的牛羊马匹。特别是马匹是包拯最急需的。虽然包拯将火枪队训练成了骑马的步兵,但总是要有足够的骑兵为火枪队提供掩护,同时在敌人想要逃跑时也要有追击力量,不然每次都是击溃战,敌人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反咬一口。
留守山谷的人见到胜利归来的火枪队一片欢腾,纷纷出来围观缴获的战利品。包拯当即宣布全军庆祝改善伙食,那些被打死的马匹和一些缴获的牛羊成了大家的晚餐,当然参战的士兵能够有大块的肉吃,留守人员只能粘到点儿荤腥。
自包拯出征后李云清一直在为包拯担心,当看到包拯平安归来时神经才松弛了下来。
“我们出征是很安全的,你看这次就没有几个人受伤。”包拯尽量轻松的对李云清说笑着。上战场就没有绝对的安全,不过以后这种征战将经常进行。不能让李云清总是这样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李云清没有说什么只是抓着包拯的手臂不愿松开,只有这样他才感到安心。
包拯谢绝了将士们一起庆祝的邀请,和李云清一起回到了住处,他也想多陪陪自己的妻子,而且他还有事情要做。
包拯好好的安抚了李云清一番,然后坐在那里给皇帝写奏折。在奏折中包拯向皇帝报捷,然后好好的把自己夸奖了一番,重点落在了请皇帝增兵加粮饷上来了。
上次兵部给包拯调了一万人过来却没有给后续的粮饷,这令包拯很是不爽,在同土蕃人作战时包拯就决定要恶心朝廷一下。所以在战胜之后他把打死的土蕃人的人头都割了回来。这二百多人头装了好几十大箩筐。
第二天一早包拯就派人带着奏折拉着人头去开封报捷去了。一同带去开封的还有包拯写给《东京日报》编辑庞银花的信,包拯要请庞银花写文章好好先宣传一下他们这些西征的将士。
包拯运送人头的车辆在沿途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过来围观。大宋同游牧民族的战争大多都打成了击溃战,一场大战下来能够斩首几十敌人已经算是大捷了,很少像包拯这样一下子就运来二百多土蕃人的人头。所以人头没有到开封,消息早已传了过去。
朝廷中的大臣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五味杂陈,心想这个包拯怎么那么命大,深入到土蕃人的腹地也死不了,还杀了这么多土蕃人。而且人跟人的差距太大了。包拯带着只会干活的厢军都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那些在边境带领精锐的禁军陈兵数万的将领也没见有什么成就。
虽然听到了消息大臣们选择了沉默,这包拯的功劳大了,就要升官,升了官岂不要压在大家的头上去了。对这一点大家都很不愿意。
可没过几天运送人头的车队和包拯的奏折都到了开封,皇帝拿着包拯写的奏折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大家不得不又议论起包拯来了。
不过大臣们无耻起来永远超出人们的想象,马上有文官跳出来说包拯带兵深入到土蕃人的腹地,应当以招抚为主,不能轻造杀孽,这样会破坏大宋与土蕃人的团结。许多大臣立即出言附和,包拯立即成了破坏团结的典型,所以包拯战胜土蕃人这事不宜大肆宣扬。。
这下真宗皇帝也有点儿举旗不定了,皇帝觉得打了胜仗终归是好事,应当给包拯他们以奖赏,可大臣们又说的头头是道,如果朝廷给包拯奖赏会不会犯导向性的错误,包拯奏折要求的事只能容后再议了。
大臣们成功的阻击了包拯,同时也给那些想凭功劳爬上来的人一个警告,这朝廷之中只有紧跟朝中大佬才能升官发财,像包拯那样同大伙做对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大臣们在散朝时都心满意足。
大臣们以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包拯掀不起什么风浪,但对于包拯战果的认识在开封城中却出了变数。
第二天一大早《东京日报》刊出了文章《我要你的人头》,文章详细介绍了包拯对土蕃人所取得的胜利,同时还介绍了包拯上次击退了土蕃国相温逋奇带领的数千人的进攻,做为背景材料还记录了这些年来土蕃人对大宋的骚扰,大宋子民被土蕃人抢劫虏走做奴隶的悲惨状况。文章最后写到包拯包大人指出不管什么人祸害大宋百姓,包大人都会要他们的人头,第一批二百多颗土蕃人的人头已经运到了开封,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头运过来。
文章在开封城中传播开来,人们才知道包拯包大人在对土蕃的战斗中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而且还说出了如此豪气的话。对外放这种狠话的事大宋以前从来也没有干过。
哪怕只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心中的英雄情节,大家觉得也应该支持一下包大人,所以开封城中人们都在议论包大人这次能够得到什么封赏。
百姓的热议让大臣们有点儿吃不住劲了,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再没有什么表示就会被百姓以为皇帝办事不公了。而且包拯送回开封的那几个厢军将领也看到了好处,如果朝廷奖励包拯,他们肯定也会有份,所以对包拯的奖赏问题又在朝会上提出来了。
关于包拯的奖赏问题很令大臣们头大,现在包拯在开封百姓中的威望不断升高,不奖赏是不行了。可大臣们打心眼里不愿意包拯得到好处,所以奖励包拯什么怎么奖励成了难题。
不过大臣们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干实事的本领没有,害人的路数还是很熟练的。大臣与皇帝一番商议,对包拯等人的奖赏办法出台了。
首先大臣们确定不能给包拯升官,包拯这么年青已经官居五品,如果再升官的话就更有了和大臣们作对的资本。所以有好几个厢军将领都升了官,这显得朝廷十分的大方,包拯的官职却纹丝不动。此外就是给钱。朝廷这次真的大方了一回将欠包拯的钱粮加上一些额外的奖励一次性拨给了包拯,明面上却说奖励包拯部多少多少钱。
大臣们想了这些钱已说明是给包拯所带领的部队的,包拯总不能全贪入自己的腰包。而且这边给了钱,朝廷又给包拯派了五千厢军的援军。这种穷的叮当响的厢军朝廷有的是,他们去了没多久就能将包拯吃穷了。
包拯虽然没有将朝廷的奖励贪为己有的想法,可他还真盼着朝廷能给点奖励,他急等着这笔钱用。
包拯带着火枪队对土蕃人的进攻收获颇丰,不但抓获了几百俘虏,而且还得到了大量的牛羊马匹。特别是马匹是包拯最急需的。虽然包拯将火枪队训练成了骑马的步兵,但总是要有足够的骑兵为火枪队提供掩护,同时在敌人想要逃跑时也要有追击力量,不然每次都是击溃战,敌人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反咬一口。
留守山谷的人见到胜利归来的火枪队一片欢腾,纷纷出来围观缴获的战利品。包拯当即宣布全军庆祝改善伙食,那些被打死的马匹和一些缴获的牛羊成了大家的晚餐,当然参战的士兵能够有大块的肉吃,留守人员只能粘到点儿荤腥。
自包拯出征后李云清一直在为包拯担心,当看到包拯平安归来时神经才松弛了下来。
“我们出征是很安全的,你看这次就没有几个人受伤。”包拯尽量轻松的对李云清说笑着。上战场就没有绝对的安全,不过以后这种征战将经常进行。不能让李云清总是这样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李云清没有说什么只是抓着包拯的手臂不愿松开,只有这样他才感到安心。
包拯谢绝了将士们一起庆祝的邀请,和李云清一起回到了住处,他也想多陪陪自己的妻子,而且他还有事情要做。
包拯好好的安抚了李云清一番,然后坐在那里给皇帝写奏折。在奏折中包拯向皇帝报捷,然后好好的把自己夸奖了一番,重点落在了请皇帝增兵加粮饷上来了。
上次兵部给包拯调了一万人过来却没有给后续的粮饷,这令包拯很是不爽,在同土蕃人作战时包拯就决定要恶心朝廷一下。所以在战胜之后他把打死的土蕃人的人头都割了回来。这二百多人头装了好几十大箩筐。
第二天一早包拯就派人带着奏折拉着人头去开封报捷去了。一同带去开封的还有包拯写给《东京日报》编辑庞银花的信,包拯要请庞银花写文章好好先宣传一下他们这些西征的将士。
包拯运送人头的车辆在沿途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过来围观。大宋同游牧民族的战争大多都打成了击溃战,一场大战下来能够斩首几十敌人已经算是大捷了,很少像包拯这样一下子就运来二百多土蕃人的人头。所以人头没有到开封,消息早已传了过去。
朝廷中的大臣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五味杂陈,心想这个包拯怎么那么命大,深入到土蕃人的腹地也死不了,还杀了这么多土蕃人。而且人跟人的差距太大了。包拯带着只会干活的厢军都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那些在边境带领精锐的禁军陈兵数万的将领也没见有什么成就。
虽然听到了消息大臣们选择了沉默,这包拯的功劳大了,就要升官,升了官岂不要压在大家的头上去了。对这一点大家都很不愿意。
可没过几天运送人头的车队和包拯的奏折都到了开封,皇帝拿着包拯写的奏折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大家不得不又议论起包拯来了。
不过大臣们无耻起来永远超出人们的想象,马上有文官跳出来说包拯带兵深入到土蕃人的腹地,应当以招抚为主,不能轻造杀孽,这样会破坏大宋与土蕃人的团结。许多大臣立即出言附和,包拯立即成了破坏团结的典型,所以包拯战胜土蕃人这事不宜大肆宣扬。。
这下真宗皇帝也有点儿举旗不定了,皇帝觉得打了胜仗终归是好事,应当给包拯他们以奖赏,可大臣们又说的头头是道,如果朝廷给包拯奖赏会不会犯导向性的错误,包拯奏折要求的事只能容后再议了。
大臣们成功的阻击了包拯,同时也给那些想凭功劳爬上来的人一个警告,这朝廷之中只有紧跟朝中大佬才能升官发财,像包拯那样同大伙做对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大臣们在散朝时都心满意足。
大臣们以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包拯掀不起什么风浪,但对于包拯战果的认识在开封城中却出了变数。
第二天一大早《东京日报》刊出了文章《我要你的人头》,文章详细介绍了包拯对土蕃人所取得的胜利,同时还介绍了包拯上次击退了土蕃国相温逋奇带领的数千人的进攻,做为背景材料还记录了这些年来土蕃人对大宋的骚扰,大宋子民被土蕃人抢劫虏走做奴隶的悲惨状况。文章最后写到包拯包大人指出不管什么人祸害大宋百姓,包大人都会要他们的人头,第一批二百多颗土蕃人的人头已经运到了开封,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头运过来。
文章在开封城中传播开来,人们才知道包拯包大人在对土蕃的战斗中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而且还说出了如此豪气的话。对外放这种狠话的事大宋以前从来也没有干过。
哪怕只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心中的英雄情节,大家觉得也应该支持一下包大人,所以开封城中人们都在议论包大人这次能够得到什么封赏。
百姓的热议让大臣们有点儿吃不住劲了,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再没有什么表示就会被百姓以为皇帝办事不公了。而且包拯送回开封的那几个厢军将领也看到了好处,如果朝廷奖励包拯,他们肯定也会有份,所以对包拯的奖赏问题又在朝会上提出来了。
关于包拯的奖赏问题很令大臣们头大,现在包拯在开封百姓中的威望不断升高,不奖赏是不行了。可大臣们打心眼里不愿意包拯得到好处,所以奖励包拯什么怎么奖励成了难题。
不过大臣们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干实事的本领没有,害人的路数还是很熟练的。大臣与皇帝一番商议,对包拯等人的奖赏办法出台了。
首先大臣们确定不能给包拯升官,包拯这么年青已经官居五品,如果再升官的话就更有了和大臣们作对的资本。所以有好几个厢军将领都升了官,这显得朝廷十分的大方,包拯的官职却纹丝不动。此外就是给钱。朝廷这次真的大方了一回将欠包拯的钱粮加上一些额外的奖励一次性拨给了包拯,明面上却说奖励包拯部多少多少钱。
大臣们想了这些钱已说明是给包拯所带领的部队的,包拯总不能全贪入自己的腰包。而且这边给了钱,朝廷又给包拯派了五千厢军的援军。这种穷的叮当响的厢军朝廷有的是,他们去了没多久就能将包拯吃穷了。
包拯虽然没有将朝廷的奖励贪为己有的想法,可他还真盼着朝廷能给点奖励,他急等着这笔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