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优柔寡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下的明眼人不止一个,这边驻守山阳昌邑的卑衍刚向燕北传信陈明张辽希望得封赵将的意愿,北方的燕东便派人将侍中刘艾押解赵国,密信由寺众郎星夜奔赴兖州战场,送抵燕北当面。
“奉孝啊,你且说说,某可算武断之人?”燕北回首人生,莽的时候很多,“陈长文的《略记》里多次提到,‘燕公执意’,执意,我总是执意?”
郭嘉扬起笑脸,拱手道:“大王在小事上善纳人言,但每当大事,则多有果断。”
尽管郭嘉与陈群意见、性格时常相左,但对燕北性格的看法却出乎意料地统一,诸如早年的执意归附刘虞、执意发兵黑山、甚至后来扫平高句丽、扶余国、南匈奴,这都是在燕北一言而决。
至于这是好事与坏事,则要相对比较。
有时劳民伤财、有时徒增伤亡,但有时也壮大国威、有时也利及后人。
至少若无这份执意,燕氏也难雄霸北方。
“那你说,燕某可是个优柔寡断之人?”
燕北问完郭嘉险些笑出声,忍俊不禁地摇头,对燕北问道:“大王今日为何有这般兴趣来消遣在下,难道是大战将即,心绪不宁?”
“可拉倒吧,和五经博士打仗有什么好心绪不宁的。”燕北摆手笑了,按压着发髻摇头说道:“是皇帝,燕某觉得对待汉室,燕某仿佛落后诸将一步,他们都与朝廷摆明车马,燕某却还不知如何自处呢!以偏师立下大功的骁骑将军张文远托卑衍送来一封书信,想要以战功请封赵国偏将……这个张文远好大的胆子,他就不担心做了偏将之后无功可立,当不成大将?”
“文远将军怕是不担心的,大王若今日改授他赵国偏将,到不得夏季赵国便有杂号将军了。”郭嘉笑了,这大功说来还是他送给张辽的,道:“张将军若攻陈国,陈、梁之地,可尽为其所擒,难道还担心没有战功?”
其实这是郭嘉的笑谈,心里暗自对张辽竖起大拇指,一旦张辽获封赵国偏将,他就从吕布系人马成为燕氏大将,现在的麹义、高览可都还领受着汉将官号呢,这一下算是正挠到燕北心底的痒处。一直以来,燕北始终担心给部将高位后将来立下功勋无官可封,诸部大将皆为杂号,领受官职最高者为燕东的前将军。
诸将自是不能与燕东比拟,麹义、高览、张辽、田畴等人都是杂号将军,一碗水便平了。但这样一来早晚要给他们封出四方、四镇、四征将军的官号,目前看来最早得到官号的是攻取青州的麹义与攻略兖州的张辽,如今张辽以杂号将军并战功请封赵国偏将,便为旁人定下个标准。
好像赵官职比汉官职要高上好几等,可以预见的是此次之后,诸将都会请求受封赵将,这帮杂号将军又可以从偏将裨将往上升了,这对燕北有莫大好处;而另一边张辽的好处也不少,他成了燕北的近人。
“你再看这个,三郎有个好幕僚,司马氏的小子长大了,不单单伯达一人可用啊!”燕北说起司马氏时笑得快意,司马朗任辽东太守,政绩时为天下之冠,但过去燕北都不在意。辽东郡那个地方,只要派去的不是糊涂蛋,政绩就不会差,十年前就能以一郡抗衡一州,哪怕后来私田归官,也有底子在的,不过现在看来,司马朗应当也是有才能的,至少他教出如此出色的弟弟,“司马防还在邺都做骑都尉么,你去找出来寺众郎的书记来。”
寺众郎监察百官,即便燕北的兵马从邺都全部撤出,辑校寺的人手却未走出。不多时郭嘉便拿出一本左伯纸扎成的书道:“司马骑都尉的起居皆在此。”
燕北拿着书却并未翻看,反倒感慨道:“若非天下大乱,天底下早就都用这玩意了!”
黄巾之乱前,造纸本处于上升阶段,纸张既无竹简的笨重也无布绢的昂贵,可惜十几年战争阻塞流通,使得人们更多只能用书简来记录字迹。
翻看几页,燕北笑道:“司马防挺本份,派人问问他愿不愿出来,东郡缺个太守。把幽州的徐邈也调过来,去青州做太守。”
至于燕东举荐司马懿进入羽林骑,燕北更是赞成,这小子这次给自己出的计策不错,透着一股子睿智。若放在寻常人眼里,只能看见愤怒,但他却把刘艾作为棋子,来将朝臣一军,这很厉害。
皇帝,皇帝才是燕北的心腹大患啊。
“皇帝在我面前,与我对立。我的部将在我身后,与皇帝对立。燕某后学,二十多岁才识字,此前不知忠孝仁义,只知抢夺杀掠,故而在燕某做护乌桓校尉时,那是成书的典籍皆称燕某为巨寇,哪怕后来成了燕将军、仲卿公、燕公、襄平侯蓟侯赵王,那也改变不了。”
燕北抬起头来,瞥了郭嘉一眼道:“其实我知道什么是忠义,皇帝拜我我为他拼命就是忠,天下大乱我削平天下就是义!奉孝,我若击垮孟德本初,还政皇帝,就算死我也是千古忠义之人……从今往后一千年,世人当拜我敬我,如若神明。”
“可我咽不下这口气,天下寸土,却无满朝公卿收复丝毫。他们的太平本为燕某定,却不许燕某见太平?”燕北缓缓摇头,“这不公道,就算拜我一千年也不公道。可若篡汉,便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
燕北手里的杯子落地,摔做数瓣,清脆的碎裂声里,燕北长出口气,“我做不成周公。”
郭嘉一直静静听着不曾说话,此时开口清晰地吐出二字,“禅让。”
“保全我的忠义,让皇帝受委屈?他十六岁我把他接来冀州,不是为了让他蒙受禅让之辱的。燕某更愿待他如子侄,他若愿禅让,燕某欣然受之;他若不愿禅让,燕某不会让他蒙受侮辱。”说罢,燕北轻捶案几吹口气笑道:“八字没一撇的事,先平定天下再说,告诉张辽燕某准了,半月之后发兵南下,讨灭曹操!”
天下的明眼人不止一个,这边驻守山阳昌邑的卑衍刚向燕北传信陈明张辽希望得封赵将的意愿,北方的燕东便派人将侍中刘艾押解赵国,密信由寺众郎星夜奔赴兖州战场,送抵燕北当面。
“奉孝啊,你且说说,某可算武断之人?”燕北回首人生,莽的时候很多,“陈长文的《略记》里多次提到,‘燕公执意’,执意,我总是执意?”
郭嘉扬起笑脸,拱手道:“大王在小事上善纳人言,但每当大事,则多有果断。”
尽管郭嘉与陈群意见、性格时常相左,但对燕北性格的看法却出乎意料地统一,诸如早年的执意归附刘虞、执意发兵黑山、甚至后来扫平高句丽、扶余国、南匈奴,这都是在燕北一言而决。
至于这是好事与坏事,则要相对比较。
有时劳民伤财、有时徒增伤亡,但有时也壮大国威、有时也利及后人。
至少若无这份执意,燕氏也难雄霸北方。
“那你说,燕某可是个优柔寡断之人?”
燕北问完郭嘉险些笑出声,忍俊不禁地摇头,对燕北问道:“大王今日为何有这般兴趣来消遣在下,难道是大战将即,心绪不宁?”
“可拉倒吧,和五经博士打仗有什么好心绪不宁的。”燕北摆手笑了,按压着发髻摇头说道:“是皇帝,燕某觉得对待汉室,燕某仿佛落后诸将一步,他们都与朝廷摆明车马,燕某却还不知如何自处呢!以偏师立下大功的骁骑将军张文远托卑衍送来一封书信,想要以战功请封赵国偏将……这个张文远好大的胆子,他就不担心做了偏将之后无功可立,当不成大将?”
“文远将军怕是不担心的,大王若今日改授他赵国偏将,到不得夏季赵国便有杂号将军了。”郭嘉笑了,这大功说来还是他送给张辽的,道:“张将军若攻陈国,陈、梁之地,可尽为其所擒,难道还担心没有战功?”
其实这是郭嘉的笑谈,心里暗自对张辽竖起大拇指,一旦张辽获封赵国偏将,他就从吕布系人马成为燕氏大将,现在的麹义、高览可都还领受着汉将官号呢,这一下算是正挠到燕北心底的痒处。一直以来,燕北始终担心给部将高位后将来立下功勋无官可封,诸部大将皆为杂号,领受官职最高者为燕东的前将军。
诸将自是不能与燕东比拟,麹义、高览、张辽、田畴等人都是杂号将军,一碗水便平了。但这样一来早晚要给他们封出四方、四镇、四征将军的官号,目前看来最早得到官号的是攻取青州的麹义与攻略兖州的张辽,如今张辽以杂号将军并战功请封赵国偏将,便为旁人定下个标准。
好像赵官职比汉官职要高上好几等,可以预见的是此次之后,诸将都会请求受封赵将,这帮杂号将军又可以从偏将裨将往上升了,这对燕北有莫大好处;而另一边张辽的好处也不少,他成了燕北的近人。
“你再看这个,三郎有个好幕僚,司马氏的小子长大了,不单单伯达一人可用啊!”燕北说起司马氏时笑得快意,司马朗任辽东太守,政绩时为天下之冠,但过去燕北都不在意。辽东郡那个地方,只要派去的不是糊涂蛋,政绩就不会差,十年前就能以一郡抗衡一州,哪怕后来私田归官,也有底子在的,不过现在看来,司马朗应当也是有才能的,至少他教出如此出色的弟弟,“司马防还在邺都做骑都尉么,你去找出来寺众郎的书记来。”
寺众郎监察百官,即便燕北的兵马从邺都全部撤出,辑校寺的人手却未走出。不多时郭嘉便拿出一本左伯纸扎成的书道:“司马骑都尉的起居皆在此。”
燕北拿着书却并未翻看,反倒感慨道:“若非天下大乱,天底下早就都用这玩意了!”
黄巾之乱前,造纸本处于上升阶段,纸张既无竹简的笨重也无布绢的昂贵,可惜十几年战争阻塞流通,使得人们更多只能用书简来记录字迹。
翻看几页,燕北笑道:“司马防挺本份,派人问问他愿不愿出来,东郡缺个太守。把幽州的徐邈也调过来,去青州做太守。”
至于燕东举荐司马懿进入羽林骑,燕北更是赞成,这小子这次给自己出的计策不错,透着一股子睿智。若放在寻常人眼里,只能看见愤怒,但他却把刘艾作为棋子,来将朝臣一军,这很厉害。
皇帝,皇帝才是燕北的心腹大患啊。
“皇帝在我面前,与我对立。我的部将在我身后,与皇帝对立。燕某后学,二十多岁才识字,此前不知忠孝仁义,只知抢夺杀掠,故而在燕某做护乌桓校尉时,那是成书的典籍皆称燕某为巨寇,哪怕后来成了燕将军、仲卿公、燕公、襄平侯蓟侯赵王,那也改变不了。”
燕北抬起头来,瞥了郭嘉一眼道:“其实我知道什么是忠义,皇帝拜我我为他拼命就是忠,天下大乱我削平天下就是义!奉孝,我若击垮孟德本初,还政皇帝,就算死我也是千古忠义之人……从今往后一千年,世人当拜我敬我,如若神明。”
“可我咽不下这口气,天下寸土,却无满朝公卿收复丝毫。他们的太平本为燕某定,却不许燕某见太平?”燕北缓缓摇头,“这不公道,就算拜我一千年也不公道。可若篡汉,便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
燕北手里的杯子落地,摔做数瓣,清脆的碎裂声里,燕北长出口气,“我做不成周公。”
郭嘉一直静静听着不曾说话,此时开口清晰地吐出二字,“禅让。”
“保全我的忠义,让皇帝受委屈?他十六岁我把他接来冀州,不是为了让他蒙受禅让之辱的。燕某更愿待他如子侄,他若愿禅让,燕某欣然受之;他若不愿禅让,燕某不会让他蒙受侮辱。”说罢,燕北轻捶案几吹口气笑道:“八字没一撇的事,先平定天下再说,告诉张辽燕某准了,半月之后发兵南下,讨灭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