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黄河南岸,袁绍望向令他魂牵梦绕的北岸渤海之地,面色沉静。夜风吹过他已过即将五旬的脸,鬓间点点银光缓缓扬起,带着锐意。
在这名义上青州之主的身后,是青州集结出的三个校尉部,欲北渡大河袭击渤海,并向冀州西北部挤压麹义部。他的兵马囤积于黄河南岸,准备对渤海郡再度发动袭击。
“将军认为攻取渤海的计策真能顺利施行吗?”在袁绍身旁的是其帐下参军董昭,初为孝廉历任县长、令,素有才干。只是目下这袁氏军中的青年志士却面带忧虑,道:“在下听说前将军使其部下大将麹义镇守渤海,其兵万众皆为骁锐,即便我们趁其其不察渡过大河,也难占领渤海啊!”
袁绍没有应声,若是荀谌、郭图等人在这,他哪里还会如此踌躇;亦或颜文淳于三将未折,他又何须如此困顿?可目下再说这些都已没用。
他没有直接回答董昭的劝阻,而是望着黑夜里的大河滔滔与对岸远方村落的点点星火,面色复杂地叹息道:“袁某本初,出奔洛阳已有数年。身无寸功、足无寸土,难道要等到垂垂老矣,却不能安定天下吗!”
这不是攻取渤海最好的机会,青州的力量尚不足以攻取渤海,更不足矣与燕北为敌。可袁绍还有别的机会吗?他已经快要五十岁了!可那燕北,那燕北还不到三十岁,正是如日中天。
他怕自己看不到燕北衰弱的机会,更怕自己根本就等不到那一天!
这或许不是攻打渤海最好的机会,但这是好机会。等到燕北占据东都,等到他调兵遣将,难道不是更难对付吗?
“将军何须心急,与其夺取渤海,难道收取东莱不是更好的时机吗?”董昭为人好弄险,更深的诈骗之力,在河南之畔的深夜里对袁绍拱手道:“渤海虽丰饶,却有大河横于其间,将军便是偶然得之,亦易为敌寇所夺。不如北上佯攻渤海,实则联曹刘共取东莱,则尽收青州之地,联曹抗燕!”
北方佯攻渤海,实则取东莱?
袁绍楞了一下,他没想过要南下取东莱,毕竟在田豫的水军手上让他吃了太多的亏,尤其在那些海寇投入田豫麾下之后更是讨不到一丝好处,燕氏的船队在海上神出鬼没,一旦战事起则袭扰各地沿海,让他左右不能兼顾。
这令袁绍刻意地想回避盘踞在东莱的那支水军。
但此时经董昭之口提出,令袁绍如醍醐灌顶一般头脑清楚——目下并非袭取渤海的最好时机,却的的确确是袭取东莱的好时机!甚至都不需要让曹操、刘备他们出兵,只要现在他调集兵马进攻东莱,田豫的海寇一定无法阻挡!
就在去年,为救援臧洪,田豫派出了近万海寇与战船,由南向北袭击乐安国与齐国之地,返航时却遇上大风不得回还,那支海寇只能北上冀州沿海避冬……整个春天,青州的海面上都没有收到他们回还的消息。
也就是说,现在是东莱最空虚的时候!
而得到东莱之后,只要能闭锁连接辽东的海外诸岛,就能防止州郡为田豫海贼所祸。何况没了后顾之忧,若能与曹操联合北抗燕北,难道不是大有可为吗?
何况取得东莱,就和徐州连在一起。
“公仁,你觉得公路的建议如何?”
袁绍仍旧没有回答董昭的话,不知想到什么沉着脸色,发问一句与北守南攻并不相干的话,却令董昭瞪大了眼睛。
一旬之前,袁术的使者抵达青州,虽然他们在先前中原刚刚传出燕北前往洛阳的消息之后便着手和谈,但袁术的使者前来显然并非为了和谈,而是联盟。
袁术不满淮南之地,但奈何刘表已在荆州站稳脚跟,部将孙策有其父之勇,率军横扫广陵,使得扬州刺史刘繇震惊,继而自领扬州牧称徐州伯,这才引发了与陶谦乃至继任者刘备的矛盾。
目下虽然讲和,但袁术派来青州的使者明显透露出袁术的意思……借关东四路兵马联合之际,共攻刘备,取徐州分而治之!
说到底,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但这件事被袁绍按下,只当是个笑话听听。他不是不想要徐州,但一来不忍无故袭击谦谦君子般的刘玄德,二来就算袭击刘备,也不愿与袁公路分徐州而治。
虽然他们都姓袁,可这对兄弟之间的信任,还不比袁绍和曹操呢。就算是真二分徐州,难道袁术不会借机北攻,收了徐州全境不说,难保战火不会烧到青州来。
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要和袁术共攻徐州,而在于攻取徐州之后的事——袁绍担忧与燕北作战中元气大伤失去爱将的他,不是袁术的对手!
“将军是说,与公路将军同攻刘徐州?在下以为不妥。”到如今他们的程度,自然无法单看个人好恶便轻易做下决定,多少需分析利弊。董昭稍加思量,拱手道:“今北有燕氏势大,单袁氏难以自保,至少需联曹将军方可抗北。今联盟初定,若将军与公路攻徐州,则曹将军心中不安,信任大减。何况刘将军于徐广有民心,便是取得徐州,安定之时亦是二年可期。在这其间若燕氏来攻,我等与曹将军不能同攻同守,则获利者仍为燕氏……将军三思。”
袁绍听了董昭这番话,非但没有怒意,抚掌而赞道:“你说的很好,袁某也正是这个意思,公路此举并非明智,我们不与他联合。公仁,就依你的建议,我们佯攻渤海,实取东莱!”
话说到这,袁绍本该面露轻松,可偏偏他的脸上更为凝重了。
‘刘玄德在徐州很得民心,袁某难道就不能有民心了?’
袁绍要徐州,但不与袁术同取。他在董昭的话中,找到一条通往统领徐州更容易的路。袁绍很了解袁术的性格,他做下的打算,就算没有自己赞同,他也是要去做的;或者说,因为自己不赞同,公路才更要去做!
如此看来,取徐州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等公路撕毁盟约,攻取徐州。当刘玄德兵败,他再发兵击走袁术。
民心可保,声名不失!
在这之前,先取东莱,打通前往徐州的路!
黄河南岸,袁绍望向令他魂牵梦绕的北岸渤海之地,面色沉静。夜风吹过他已过即将五旬的脸,鬓间点点银光缓缓扬起,带着锐意。
在这名义上青州之主的身后,是青州集结出的三个校尉部,欲北渡大河袭击渤海,并向冀州西北部挤压麹义部。他的兵马囤积于黄河南岸,准备对渤海郡再度发动袭击。
“将军认为攻取渤海的计策真能顺利施行吗?”在袁绍身旁的是其帐下参军董昭,初为孝廉历任县长、令,素有才干。只是目下这袁氏军中的青年志士却面带忧虑,道:“在下听说前将军使其部下大将麹义镇守渤海,其兵万众皆为骁锐,即便我们趁其其不察渡过大河,也难占领渤海啊!”
袁绍没有应声,若是荀谌、郭图等人在这,他哪里还会如此踌躇;亦或颜文淳于三将未折,他又何须如此困顿?可目下再说这些都已没用。
他没有直接回答董昭的劝阻,而是望着黑夜里的大河滔滔与对岸远方村落的点点星火,面色复杂地叹息道:“袁某本初,出奔洛阳已有数年。身无寸功、足无寸土,难道要等到垂垂老矣,却不能安定天下吗!”
这不是攻取渤海最好的机会,青州的力量尚不足以攻取渤海,更不足矣与燕北为敌。可袁绍还有别的机会吗?他已经快要五十岁了!可那燕北,那燕北还不到三十岁,正是如日中天。
他怕自己看不到燕北衰弱的机会,更怕自己根本就等不到那一天!
这或许不是攻打渤海最好的机会,但这是好机会。等到燕北占据东都,等到他调兵遣将,难道不是更难对付吗?
“将军何须心急,与其夺取渤海,难道收取东莱不是更好的时机吗?”董昭为人好弄险,更深的诈骗之力,在河南之畔的深夜里对袁绍拱手道:“渤海虽丰饶,却有大河横于其间,将军便是偶然得之,亦易为敌寇所夺。不如北上佯攻渤海,实则联曹刘共取东莱,则尽收青州之地,联曹抗燕!”
北方佯攻渤海,实则取东莱?
袁绍楞了一下,他没想过要南下取东莱,毕竟在田豫的水军手上让他吃了太多的亏,尤其在那些海寇投入田豫麾下之后更是讨不到一丝好处,燕氏的船队在海上神出鬼没,一旦战事起则袭扰各地沿海,让他左右不能兼顾。
这令袁绍刻意地想回避盘踞在东莱的那支水军。
但此时经董昭之口提出,令袁绍如醍醐灌顶一般头脑清楚——目下并非袭取渤海的最好时机,却的的确确是袭取东莱的好时机!甚至都不需要让曹操、刘备他们出兵,只要现在他调集兵马进攻东莱,田豫的海寇一定无法阻挡!
就在去年,为救援臧洪,田豫派出了近万海寇与战船,由南向北袭击乐安国与齐国之地,返航时却遇上大风不得回还,那支海寇只能北上冀州沿海避冬……整个春天,青州的海面上都没有收到他们回还的消息。
也就是说,现在是东莱最空虚的时候!
而得到东莱之后,只要能闭锁连接辽东的海外诸岛,就能防止州郡为田豫海贼所祸。何况没了后顾之忧,若能与曹操联合北抗燕北,难道不是大有可为吗?
何况取得东莱,就和徐州连在一起。
“公仁,你觉得公路的建议如何?”
袁绍仍旧没有回答董昭的话,不知想到什么沉着脸色,发问一句与北守南攻并不相干的话,却令董昭瞪大了眼睛。
一旬之前,袁术的使者抵达青州,虽然他们在先前中原刚刚传出燕北前往洛阳的消息之后便着手和谈,但袁术的使者前来显然并非为了和谈,而是联盟。
袁术不满淮南之地,但奈何刘表已在荆州站稳脚跟,部将孙策有其父之勇,率军横扫广陵,使得扬州刺史刘繇震惊,继而自领扬州牧称徐州伯,这才引发了与陶谦乃至继任者刘备的矛盾。
目下虽然讲和,但袁术派来青州的使者明显透露出袁术的意思……借关东四路兵马联合之际,共攻刘备,取徐州分而治之!
说到底,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但这件事被袁绍按下,只当是个笑话听听。他不是不想要徐州,但一来不忍无故袭击谦谦君子般的刘玄德,二来就算袭击刘备,也不愿与袁公路分徐州而治。
虽然他们都姓袁,可这对兄弟之间的信任,还不比袁绍和曹操呢。就算是真二分徐州,难道袁术不会借机北攻,收了徐州全境不说,难保战火不会烧到青州来。
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要和袁术共攻徐州,而在于攻取徐州之后的事——袁绍担忧与燕北作战中元气大伤失去爱将的他,不是袁术的对手!
“将军是说,与公路将军同攻刘徐州?在下以为不妥。”到如今他们的程度,自然无法单看个人好恶便轻易做下决定,多少需分析利弊。董昭稍加思量,拱手道:“今北有燕氏势大,单袁氏难以自保,至少需联曹将军方可抗北。今联盟初定,若将军与公路攻徐州,则曹将军心中不安,信任大减。何况刘将军于徐广有民心,便是取得徐州,安定之时亦是二年可期。在这其间若燕氏来攻,我等与曹将军不能同攻同守,则获利者仍为燕氏……将军三思。”
袁绍听了董昭这番话,非但没有怒意,抚掌而赞道:“你说的很好,袁某也正是这个意思,公路此举并非明智,我们不与他联合。公仁,就依你的建议,我们佯攻渤海,实取东莱!”
话说到这,袁绍本该面露轻松,可偏偏他的脸上更为凝重了。
‘刘玄德在徐州很得民心,袁某难道就不能有民心了?’
袁绍要徐州,但不与袁术同取。他在董昭的话中,找到一条通往统领徐州更容易的路。袁绍很了解袁术的性格,他做下的打算,就算没有自己赞同,他也是要去做的;或者说,因为自己不赞同,公路才更要去做!
如此看来,取徐州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等公路撕毁盟约,攻取徐州。当刘玄德兵败,他再发兵击走袁术。
民心可保,声名不失!
在这之前,先取东莱,打通前往徐州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