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文天祥与黄远的争论(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番话说下来,文天祥对他越发钦佩。
果然世间豪杰,多出于市井。
高手在民间啊!
亲身经历了南宋动乱,又接受过现代社会知识教育的文天祥,对这一切自然是了然于胸。但当时的宋人,有如此眼光的人可并不多。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后诸葛亮比较容易当。
以忽必烈的才能,若不是南宋叛将刘整的进言,仍然未必会将襄阳作为主攻战场。
文天祥前一世也不相信蒙古鞑子真能攻破大宋的防线,所以才会过着衣食丰厚,声伎满堂的日子。直到蒙古大军南下,文天祥才散尽家财,励志抗元,以死报国。
宋朝南迁一百多年,北方防线早已打造得固若金汤,不仅无数次打退了金,元的进攻,还曾多次组织过反攻。在当时的宋人看来,谁也不会相信,这个绵延了数百年的王朝,会突然有什么亡国之祸。
既然黄远的话都说到这里了,文天祥也不再隐瞒:“黄兄,你认为,我大宋若只是一味防守,真的能挡得住蒙古鞑子的进攻吗?”
黄远大吃一惊,酒意都醒了三分,忙道:“文大人何出此言?难道你认为我大宋就不能挡住蒙古鞑子的进攻吗?”
“蒙古鞑子善骑战,来去如风,今日掠一地,明日攻一城。鞑子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城池化为肉林,田园尽付灰烬,纵然我大宋军队再去收复,损失却已经是无法弥补了。我大宋边疆绵延数千里,顾得了此地,失了彼地;顾得了彼地,失了此地。如此一味防守,空耗国力,长此以往,又如何承受得起呢?“文天祥毫不留情的说道。
“鞑子凶残,我只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屠尽其族!“牛富狠狠的说道。
文天祥看了牛富一眼。
在文天祥这个受过现代文明熏陶,再穿越回宋代的人看来,牛富这样说,实在太凶残了。
但事实上,前世经历过宋元战争的文天祥也明白,这在当时,是非常正常也非常普遍的想法。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的《满江红》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深深的恨意。
抢掠,杀烧,屠城……亲眼目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父母,姐妹兄弟,儿子女儿,亲戚朋,死于蒙古人的刀下,哪能不恨?上至八十岁的老妪,下至几个月大的婴儿,都被蒙古大军无情的屠杀。女人被**再杀死或被迫为奴,男人的头颅被挂在马背上游荡,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他的血还有一点点温度,都会深深地仇恨着,恨不能将蒙古鞑子碎尸万段。
有人认为古代那些爱国名将只是忠君,并不是真的爱国。然而,若真是这样,宋帝都降了,他们为何还不降?
皇帝可以另立,皇帝若是投降了,我也不认他是皇帝了。
宋恭帝降元以后,在元军的授意下,派使者发出诏书,劝各地的宋臣投降。得到消息之后,各地的封疆大臣很多都禁止使者入境,来一个杀一个,誓死不降元。这又如何能说,他们只是单纯的忠于皇帝呢?
若真只是忠于皇帝,那顺着皇帝的旨意投降就是了。
不过,无论什么仇恨,最终都会被时光磨灭,民族融合,和平相处,才是出路。
但现在还是大宋年间,是仇恨最深的时代。
“我何尝不知道这样耗下去不是出路。不过,我大宋富裕繁荣,胜过他们十倍。蒙古鞑子只知一味破坏,杀烧抢劫,威武有余而仁德不足。如今也不过是逞一时之强罢了,他们这样玩下去,焉能持久?将来有变,那便是我大宋重整旗鼓,收复河山之机了。”黄远如此说道。
这番话倒是代表了当时宋朝大多数士大夫的想法。以蒙古人的那套做法,能在马上打天下,却不能在马上治天下。只要大宋坚守一段时间,蒙古自己就会走向自我毁灭。
这种想法也没错,蒙古虽然自入主中原之后,改变了很多政策,收降了很多汉人。比如史天泽,以及后来在崖山灭宋的张弘范,都是汉人。
南宋灭亡,死节者很多,降元者也不少,元朝也都给予了较为优厚的待遇。
但终元一朝,虽然也实行了一些汉化政策,却始终没有与汉人完全融合,最后终于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驱逐出境。
然而,文天祥经历两世人生,再穿越回来,他知道蒙古人的统治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南宋还是耗不过蒙古,蒙古的铁骑太强了。
“黄兄此话,倒也在理。只是如今大宋朝廷也已经是国库空虚,耗不起了!”文天祥有些感慨。
“难道我大宋真不能与蒙古鞑子耗下去吗?”黄远的语气很是悲伤,酒意也醒了七分,大声说道:“我不信!我不信!“
“如今我大宋偏安一隅,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内里早就虚耗一空了。朝廷财政困难至极,每年都是靠着大量印会子来支撑,长此以往,如何了得?再这样耗下去,不出二十年,蒙古大军必然南下。大宋江山必然是保不住!”文天祥说得斩钉截铁。
“文大人!”黄远酒意似乎完全醒了,厉声高喝道:“此话又是何意?文大人如此长蒙古鞑子志气,灭我大宋的威风,莫非是想要降元不成?”
说话间,黄远双目圆睁,青筋暴起,已是满腔怒气。
如今宋蒙两国在边境年年交战,相互僵持,说什么大宋江山必然不保,这种妖言惑众的话语,又是何意?
黄远已经是勃然大怒,刚才对文天祥的那些好感已荡然无存。便是牛富兄弟,看文天祥的眼光也了蓦然大变。
自己等人在前线浴血奋战,你却在这里说什么大宋必亡的丧气话,若是在军中,谁敢这样说,立时拖去砍了。
“文天祥身为汉儿,满腔热血,只图精忠报国。若大宋真亡了,无非一死而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文天祥岂是贪生怕死之人,会舍不得以身殉国,你也未免太看轻我了吧?”
文天祥说得浩气凛然。
说话间,却想起了前世南宋灭亡,自己漂泊流离,为了抗元呕心沥血,屡败屡战,到最后被俘过零丁洋的种种经历,胸中顿时升起无限悲凉之意。
一番话说下来,文天祥对他越发钦佩。
果然世间豪杰,多出于市井。
高手在民间啊!
亲身经历了南宋动乱,又接受过现代社会知识教育的文天祥,对这一切自然是了然于胸。但当时的宋人,有如此眼光的人可并不多。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后诸葛亮比较容易当。
以忽必烈的才能,若不是南宋叛将刘整的进言,仍然未必会将襄阳作为主攻战场。
文天祥前一世也不相信蒙古鞑子真能攻破大宋的防线,所以才会过着衣食丰厚,声伎满堂的日子。直到蒙古大军南下,文天祥才散尽家财,励志抗元,以死报国。
宋朝南迁一百多年,北方防线早已打造得固若金汤,不仅无数次打退了金,元的进攻,还曾多次组织过反攻。在当时的宋人看来,谁也不会相信,这个绵延了数百年的王朝,会突然有什么亡国之祸。
既然黄远的话都说到这里了,文天祥也不再隐瞒:“黄兄,你认为,我大宋若只是一味防守,真的能挡得住蒙古鞑子的进攻吗?”
黄远大吃一惊,酒意都醒了三分,忙道:“文大人何出此言?难道你认为我大宋就不能挡住蒙古鞑子的进攻吗?”
“蒙古鞑子善骑战,来去如风,今日掠一地,明日攻一城。鞑子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城池化为肉林,田园尽付灰烬,纵然我大宋军队再去收复,损失却已经是无法弥补了。我大宋边疆绵延数千里,顾得了此地,失了彼地;顾得了彼地,失了此地。如此一味防守,空耗国力,长此以往,又如何承受得起呢?“文天祥毫不留情的说道。
“鞑子凶残,我只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屠尽其族!“牛富狠狠的说道。
文天祥看了牛富一眼。
在文天祥这个受过现代文明熏陶,再穿越回宋代的人看来,牛富这样说,实在太凶残了。
但事实上,前世经历过宋元战争的文天祥也明白,这在当时,是非常正常也非常普遍的想法。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的《满江红》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深深的恨意。
抢掠,杀烧,屠城……亲眼目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父母,姐妹兄弟,儿子女儿,亲戚朋,死于蒙古人的刀下,哪能不恨?上至八十岁的老妪,下至几个月大的婴儿,都被蒙古大军无情的屠杀。女人被**再杀死或被迫为奴,男人的头颅被挂在马背上游荡,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他的血还有一点点温度,都会深深地仇恨着,恨不能将蒙古鞑子碎尸万段。
有人认为古代那些爱国名将只是忠君,并不是真的爱国。然而,若真是这样,宋帝都降了,他们为何还不降?
皇帝可以另立,皇帝若是投降了,我也不认他是皇帝了。
宋恭帝降元以后,在元军的授意下,派使者发出诏书,劝各地的宋臣投降。得到消息之后,各地的封疆大臣很多都禁止使者入境,来一个杀一个,誓死不降元。这又如何能说,他们只是单纯的忠于皇帝呢?
若真只是忠于皇帝,那顺着皇帝的旨意投降就是了。
不过,无论什么仇恨,最终都会被时光磨灭,民族融合,和平相处,才是出路。
但现在还是大宋年间,是仇恨最深的时代。
“我何尝不知道这样耗下去不是出路。不过,我大宋富裕繁荣,胜过他们十倍。蒙古鞑子只知一味破坏,杀烧抢劫,威武有余而仁德不足。如今也不过是逞一时之强罢了,他们这样玩下去,焉能持久?将来有变,那便是我大宋重整旗鼓,收复河山之机了。”黄远如此说道。
这番话倒是代表了当时宋朝大多数士大夫的想法。以蒙古人的那套做法,能在马上打天下,却不能在马上治天下。只要大宋坚守一段时间,蒙古自己就会走向自我毁灭。
这种想法也没错,蒙古虽然自入主中原之后,改变了很多政策,收降了很多汉人。比如史天泽,以及后来在崖山灭宋的张弘范,都是汉人。
南宋灭亡,死节者很多,降元者也不少,元朝也都给予了较为优厚的待遇。
但终元一朝,虽然也实行了一些汉化政策,却始终没有与汉人完全融合,最后终于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驱逐出境。
然而,文天祥经历两世人生,再穿越回来,他知道蒙古人的统治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南宋还是耗不过蒙古,蒙古的铁骑太强了。
“黄兄此话,倒也在理。只是如今大宋朝廷也已经是国库空虚,耗不起了!”文天祥有些感慨。
“难道我大宋真不能与蒙古鞑子耗下去吗?”黄远的语气很是悲伤,酒意也醒了七分,大声说道:“我不信!我不信!“
“如今我大宋偏安一隅,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内里早就虚耗一空了。朝廷财政困难至极,每年都是靠着大量印会子来支撑,长此以往,如何了得?再这样耗下去,不出二十年,蒙古大军必然南下。大宋江山必然是保不住!”文天祥说得斩钉截铁。
“文大人!”黄远酒意似乎完全醒了,厉声高喝道:“此话又是何意?文大人如此长蒙古鞑子志气,灭我大宋的威风,莫非是想要降元不成?”
说话间,黄远双目圆睁,青筋暴起,已是满腔怒气。
如今宋蒙两国在边境年年交战,相互僵持,说什么大宋江山必然不保,这种妖言惑众的话语,又是何意?
黄远已经是勃然大怒,刚才对文天祥的那些好感已荡然无存。便是牛富兄弟,看文天祥的眼光也了蓦然大变。
自己等人在前线浴血奋战,你却在这里说什么大宋必亡的丧气话,若是在军中,谁敢这样说,立时拖去砍了。
“文天祥身为汉儿,满腔热血,只图精忠报国。若大宋真亡了,无非一死而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文天祥岂是贪生怕死之人,会舍不得以身殉国,你也未免太看轻我了吧?”
文天祥说得浩气凛然。
说话间,却想起了前世南宋灭亡,自己漂泊流离,为了抗元呕心沥血,屡败屡战,到最后被俘过零丁洋的种种经历,胸中顿时升起无限悲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