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大寿觐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崇祯元年二月十三日,新任大同巡抚范复粹入京陛见。二月十四日,新任大同镇总兵、征西将军祖大寿入京陛见。
范复粹,山东黄县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中进士虽晚,但却是明末比较有作为的大臣之一,崇祯十三年前后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内阁首辅,历史上的崇祯帝,对他还算是比较信任,只是当时朝廷党争激烈,加上当时的崇祯皇帝本人,又比较多疑,所以范复粹首辅也没当多久,最后搞得心灰意冷,干脆辞官隐居。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闭门不出,并没有像其他一些明朝大臣那样在明亡后又出仕满清。
如今,崇祯元年二月的范复粹,刚刚年满四十八岁,这个年纪当上巡抚,虽然已经不算年轻,但也仍然属于年富力强、正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在山西参政的位置上,范复粹与巡抚张晓配合默契,虽然天灾不断,但山西上下还算安定。
皇帝下旨募集流民开荒屯垦之前,范复粹就已经在山西募民屯垦了,皇帝下旨以后,更是一力推行,短短数月之间,即从山陕交界之地,往涿州、易州输送流民上万人,更在山陕交界的沿河地区募民屯垦,就地安置陕北流民数千人。
对于这样的能臣干吏,山西巡抚张晓也是数次向朝廷推荐,而这一情况,当然也被内阁所掌握,所以大同巡抚一出缺,内阁即提名范复粹接任,而皇帝一点也没犹豫,当即批准。
崇祯皇帝的做法,既让内阁感到了信任和尊重,同时也让范复粹看到了信心和希望。因此接到朝廷命令之后,范复粹没有丝毫的耽搁,第二天即带领数名亲信随从,从太原出发,先是北上绕道大同,然后转而往东,前往京师陛见。
皇帝对范复粹自然是非常器重,不仅授予其密折奏事之权,而且令其自在大同镇军队编制之外自建抚标三千,所需武官可从大同镇抽调,也可自行搜罗擢升。
然后皇帝还征求范复粹关于西北流民治理的意见,以及山陕官员任免的建议。而范复粹也没客气,当即就向皇帝推荐了自己的同年好友孙传庭,建议朝廷起复并任用孙传庭为延绥巡抚。
范复粹本来是想提议朝廷起复孙传庭,至于什么位置,那是朝廷的事,但是话赶话,居然最后直接就提议朝廷任命孙传庭为延绥巡抚了。
一个军事重镇的新任巡抚,推荐自己的同科进士兼好友,去当另一个军事重镇的巡抚,这在大明的官场上,本来是挺犯忌讳的一件事情。
所以范复粹话说出口后,自己也是后悔不已,担心给皇帝留下一种结党营私的坏印象,更担心皇帝心里存了芥蒂,让好友孙传庭的起复变得遥遥无期。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皇帝不仅没有生气,而且好像还很高兴,当即就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并让当时陪同皇帝接见的内阁首辅拟旨,任命孙传庭以左佥都御史身份巡抚延绥。
一个免官回乡的五品吏部郎中,因为自己的一言推荐,片刻之间升任九边重镇巡抚。直到陛见结束的第二日,范复粹都不敢相信这个事情真的成功了。
范复粹当然以为这是皇帝对自己充分信任的结果,毕竟此时的孙传庭毫无名气声望,还没有展现出后来的巨大才干。但他不知道的是,皇帝对孙传庭这个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了。
孙传庭也是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与范复粹的同科同榜,但他与范复粹大器晚成不同,他中进士的时候是二十六岁,属于风华正茂的时候,又在吏部为官,而且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吏部稽勋郎中,所以也比较恃才傲物,完全不把权势滔天的魏忠贤一党放在眼里,所以很快也就丢了官,不得不回到大同老家归乡闲住。
转眼之间,过去了好几年,而当年的同年好友范复粹,则在数年之间,由御史而升巡按、由巡按而升参政,如今又从参政升任巡抚。
孙传庭比范复粹还小上十三岁,自然不想就此埋没乡里,就这么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当身在大同的孙传庭,一听说同年好友范复粹当上了大同巡抚,并且很快就要进京觐见当今皇帝,于是就赶来拜见,总算与途径大同的范复粹遇上,言谈间都是怀才不遇、无所事事的落寞。
范复粹自然也知道孙传庭前来拜见的意思,作为同年进士,在科举时代,那就是官场上天然的盟友,而且他也了解孙传庭的人品才华,所以当即保证向朝廷推荐起复孙传庭。
历史上,要过好几年以后,范复粹才会在山西接替张晓当上巡抚,而孙传庭也是在好几年之后才被起复,当上顺天府丞,又过了两年才被超擢为延绥巡抚,就是在延绥巡抚的任上,孙传庭打造出了后来战绩辉煌的秦军。
当然了,如今全新的崇祯皇帝,使这一切都提前了好几年到来。而这一切当然不是范复粹所能知道的了。
陛见之后的第二天,范复粹匆匆离开京师,带着满腔的热情赶往大同上任。与此同时,新任的大同总兵祖大寿也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之心的陪同下,来到乾清宫东暖阁觐见皇帝。
四十一岁的祖大寿,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点,没有崇祯皇帝想象中的那样魁梧,但却比他想象的要壮实,国字脸上满是风霜之色,一看就是性格刚毅坚定的狠角色。而这也正是一名辽镇前锋将军本来就该有的样子。
皇帝召见祖大寿的时候,其他的军机大臣都不在,只有张惟贤在坐,而剩下的就是常常陪侍皇帝左右的锦衣卫指挥使巩永固、五城兵马司总指挥刘文炳和乾清宫总管太监王承恩了。
王之心将祖大寿领进乾清宫东暖阁之后,就很识趣地离开了。
等祖大寿拜见行礼完毕,崇祯皇帝微笑着赐座,然后说道:“祖将军乃宁远卫世袭将门子弟,如今朕将你调任大同,可有什么想法?”
本来就没敢坐实的祖大寿,立刻站起来躬身说道:“陛下呼微臣为将军,微臣实在是愧不敢当。臣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乃陛下军中一小卒,不管天南海北,陛下但有旨意,微臣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大同镇地位之重要,不下于锦州、宁远,朕知道爱卿在辽西统兵多年,与建虏大小战,不下百次,立功无数。但是辽东镇良将甚多,满桂、赵率教、何可纲与卿等,皆是当世之俊杰。如此良将云集辽东,而大同重镇却任由庸碌无能之辈统率,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朕将爱卿调任大同,就是要借卿之手整顿大同镇的兵马,清肃军纪,练兵备战,一两年后或用兵于辽东,或用兵于塞北,不管是平复辽东,还是开疆拓土,将军之才,必不会埋没。到时候即使公侯之封,也并非遥不可及。”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了看一脸惊讶之色的祖大寿,然后继续说道:“前数日,朕已传旨九边各镇,招募流民在塞北沿边适宜耕种之地开荒屯田。不拘开荒多少,耕者有其田。朝廷提供良种,不取分文税赋。卿到大同之后,可遣兵前出杀虎口、得胜堡、阳和卫等沿边关口,择险要之地筑城镇守。多从山陕等地招募流民,平时屯垦,战时为军。沿边蒙古诸部,相忍无事则罢,若有不服,则杀之。塞外降人愿投军者,可募为营兵,多给田地,严明军纪,驱之而战流贼。”
说完这些话,崇祯皇帝又说道:“所以,爱卿不要以为到了大同,就等于宝刀入鞘,无事可做了。事实上绝非如此,西北安定,端赖卿等,朕对爱卿寄以厚望。”
祖大寿听完这话,离座跪地,叩首说道:“陛下如此信重微臣,臣万死难报陛下隆恩。请陛下放心,臣在大同一日,必保大同沿边稳如泰山。若朝廷在西北用兵,臣愿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祖大寿表完态度以后,崇祯皇帝又交代他到任以后,务必与大同巡抚范复粹精诚合作,与监军御史吴甡好好相处,等等。
崇祯皇帝问起祖大寿家眷,听说祖家在关内永平府仍有亲眷居住,很快又让王承恩传旨,着内阁、军机处追封已死的祖大寿之父祖承训为左都督、辽东总兵官,加封祖大寿之母为一品诰命夫人,其正妻孙氏为二品诰命夫人,还有祖大寿两个未得官的儿子,次子祖泽溥为国子监生,三子祖泽洪为锦衣卫世袭百户,在京师为祖家老小赐宅居住。祖大寿热泪盈眶,再拜而去。
陛见之后,祖大寿前往通州,与驻留通州等候的随行子弟兵会合,说了觐见皇帝的情况,以及皇帝陛下的封赏,上下皆是大喜过望。
然后祖大寿又前去直隶总督府拜见了坐镇通州指挥屯垦练兵等一应事宜的军机大臣孙承宗;过了一天,又带着亲近子侄前往遵化白冶城,拜见另一外在京外坐镇指挥重建遵化铁冶的军机大臣李邦华。
再然后,又一路向东,来到永平自家的田庄,见了见如今已经接到圣旨、欢喜不已的祖家宗族老小;休整两日后,赶回通州,带着五百多名亲军子弟兵,一路向西,前往大同上任,而其在永平居住的母亲妻妾子女,也在不久之后,搬入朝廷在京师赐给的宅第居住。
不管历史上的祖大寿出于什么原因两次投降满清,在这个时空之中,他肯定是不会再有投降满清的念头和机会了。特别是他在通州和遵化看到的新景象,令他之前对大明朝廷一度生出的灰心失望,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对自己和祖家在大明的未来一下子充满了信心。
崇祯元年二月十三日,新任大同巡抚范复粹入京陛见。二月十四日,新任大同镇总兵、征西将军祖大寿入京陛见。
范复粹,山东黄县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中进士虽晚,但却是明末比较有作为的大臣之一,崇祯十三年前后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内阁首辅,历史上的崇祯帝,对他还算是比较信任,只是当时朝廷党争激烈,加上当时的崇祯皇帝本人,又比较多疑,所以范复粹首辅也没当多久,最后搞得心灰意冷,干脆辞官隐居。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闭门不出,并没有像其他一些明朝大臣那样在明亡后又出仕满清。
如今,崇祯元年二月的范复粹,刚刚年满四十八岁,这个年纪当上巡抚,虽然已经不算年轻,但也仍然属于年富力强、正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在山西参政的位置上,范复粹与巡抚张晓配合默契,虽然天灾不断,但山西上下还算安定。
皇帝下旨募集流民开荒屯垦之前,范复粹就已经在山西募民屯垦了,皇帝下旨以后,更是一力推行,短短数月之间,即从山陕交界之地,往涿州、易州输送流民上万人,更在山陕交界的沿河地区募民屯垦,就地安置陕北流民数千人。
对于这样的能臣干吏,山西巡抚张晓也是数次向朝廷推荐,而这一情况,当然也被内阁所掌握,所以大同巡抚一出缺,内阁即提名范复粹接任,而皇帝一点也没犹豫,当即批准。
崇祯皇帝的做法,既让内阁感到了信任和尊重,同时也让范复粹看到了信心和希望。因此接到朝廷命令之后,范复粹没有丝毫的耽搁,第二天即带领数名亲信随从,从太原出发,先是北上绕道大同,然后转而往东,前往京师陛见。
皇帝对范复粹自然是非常器重,不仅授予其密折奏事之权,而且令其自在大同镇军队编制之外自建抚标三千,所需武官可从大同镇抽调,也可自行搜罗擢升。
然后皇帝还征求范复粹关于西北流民治理的意见,以及山陕官员任免的建议。而范复粹也没客气,当即就向皇帝推荐了自己的同年好友孙传庭,建议朝廷起复并任用孙传庭为延绥巡抚。
范复粹本来是想提议朝廷起复孙传庭,至于什么位置,那是朝廷的事,但是话赶话,居然最后直接就提议朝廷任命孙传庭为延绥巡抚了。
一个军事重镇的新任巡抚,推荐自己的同科进士兼好友,去当另一个军事重镇的巡抚,这在大明的官场上,本来是挺犯忌讳的一件事情。
所以范复粹话说出口后,自己也是后悔不已,担心给皇帝留下一种结党营私的坏印象,更担心皇帝心里存了芥蒂,让好友孙传庭的起复变得遥遥无期。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皇帝不仅没有生气,而且好像还很高兴,当即就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并让当时陪同皇帝接见的内阁首辅拟旨,任命孙传庭以左佥都御史身份巡抚延绥。
一个免官回乡的五品吏部郎中,因为自己的一言推荐,片刻之间升任九边重镇巡抚。直到陛见结束的第二日,范复粹都不敢相信这个事情真的成功了。
范复粹当然以为这是皇帝对自己充分信任的结果,毕竟此时的孙传庭毫无名气声望,还没有展现出后来的巨大才干。但他不知道的是,皇帝对孙传庭这个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了。
孙传庭也是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与范复粹的同科同榜,但他与范复粹大器晚成不同,他中进士的时候是二十六岁,属于风华正茂的时候,又在吏部为官,而且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吏部稽勋郎中,所以也比较恃才傲物,完全不把权势滔天的魏忠贤一党放在眼里,所以很快也就丢了官,不得不回到大同老家归乡闲住。
转眼之间,过去了好几年,而当年的同年好友范复粹,则在数年之间,由御史而升巡按、由巡按而升参政,如今又从参政升任巡抚。
孙传庭比范复粹还小上十三岁,自然不想就此埋没乡里,就这么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当身在大同的孙传庭,一听说同年好友范复粹当上了大同巡抚,并且很快就要进京觐见当今皇帝,于是就赶来拜见,总算与途径大同的范复粹遇上,言谈间都是怀才不遇、无所事事的落寞。
范复粹自然也知道孙传庭前来拜见的意思,作为同年进士,在科举时代,那就是官场上天然的盟友,而且他也了解孙传庭的人品才华,所以当即保证向朝廷推荐起复孙传庭。
历史上,要过好几年以后,范复粹才会在山西接替张晓当上巡抚,而孙传庭也是在好几年之后才被起复,当上顺天府丞,又过了两年才被超擢为延绥巡抚,就是在延绥巡抚的任上,孙传庭打造出了后来战绩辉煌的秦军。
当然了,如今全新的崇祯皇帝,使这一切都提前了好几年到来。而这一切当然不是范复粹所能知道的了。
陛见之后的第二天,范复粹匆匆离开京师,带着满腔的热情赶往大同上任。与此同时,新任的大同总兵祖大寿也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之心的陪同下,来到乾清宫东暖阁觐见皇帝。
四十一岁的祖大寿,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点,没有崇祯皇帝想象中的那样魁梧,但却比他想象的要壮实,国字脸上满是风霜之色,一看就是性格刚毅坚定的狠角色。而这也正是一名辽镇前锋将军本来就该有的样子。
皇帝召见祖大寿的时候,其他的军机大臣都不在,只有张惟贤在坐,而剩下的就是常常陪侍皇帝左右的锦衣卫指挥使巩永固、五城兵马司总指挥刘文炳和乾清宫总管太监王承恩了。
王之心将祖大寿领进乾清宫东暖阁之后,就很识趣地离开了。
等祖大寿拜见行礼完毕,崇祯皇帝微笑着赐座,然后说道:“祖将军乃宁远卫世袭将门子弟,如今朕将你调任大同,可有什么想法?”
本来就没敢坐实的祖大寿,立刻站起来躬身说道:“陛下呼微臣为将军,微臣实在是愧不敢当。臣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乃陛下军中一小卒,不管天南海北,陛下但有旨意,微臣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大同镇地位之重要,不下于锦州、宁远,朕知道爱卿在辽西统兵多年,与建虏大小战,不下百次,立功无数。但是辽东镇良将甚多,满桂、赵率教、何可纲与卿等,皆是当世之俊杰。如此良将云集辽东,而大同重镇却任由庸碌无能之辈统率,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朕将爱卿调任大同,就是要借卿之手整顿大同镇的兵马,清肃军纪,练兵备战,一两年后或用兵于辽东,或用兵于塞北,不管是平复辽东,还是开疆拓土,将军之才,必不会埋没。到时候即使公侯之封,也并非遥不可及。”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了看一脸惊讶之色的祖大寿,然后继续说道:“前数日,朕已传旨九边各镇,招募流民在塞北沿边适宜耕种之地开荒屯田。不拘开荒多少,耕者有其田。朝廷提供良种,不取分文税赋。卿到大同之后,可遣兵前出杀虎口、得胜堡、阳和卫等沿边关口,择险要之地筑城镇守。多从山陕等地招募流民,平时屯垦,战时为军。沿边蒙古诸部,相忍无事则罢,若有不服,则杀之。塞外降人愿投军者,可募为营兵,多给田地,严明军纪,驱之而战流贼。”
说完这些话,崇祯皇帝又说道:“所以,爱卿不要以为到了大同,就等于宝刀入鞘,无事可做了。事实上绝非如此,西北安定,端赖卿等,朕对爱卿寄以厚望。”
祖大寿听完这话,离座跪地,叩首说道:“陛下如此信重微臣,臣万死难报陛下隆恩。请陛下放心,臣在大同一日,必保大同沿边稳如泰山。若朝廷在西北用兵,臣愿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祖大寿表完态度以后,崇祯皇帝又交代他到任以后,务必与大同巡抚范复粹精诚合作,与监军御史吴甡好好相处,等等。
崇祯皇帝问起祖大寿家眷,听说祖家在关内永平府仍有亲眷居住,很快又让王承恩传旨,着内阁、军机处追封已死的祖大寿之父祖承训为左都督、辽东总兵官,加封祖大寿之母为一品诰命夫人,其正妻孙氏为二品诰命夫人,还有祖大寿两个未得官的儿子,次子祖泽溥为国子监生,三子祖泽洪为锦衣卫世袭百户,在京师为祖家老小赐宅居住。祖大寿热泪盈眶,再拜而去。
陛见之后,祖大寿前往通州,与驻留通州等候的随行子弟兵会合,说了觐见皇帝的情况,以及皇帝陛下的封赏,上下皆是大喜过望。
然后祖大寿又前去直隶总督府拜见了坐镇通州指挥屯垦练兵等一应事宜的军机大臣孙承宗;过了一天,又带着亲近子侄前往遵化白冶城,拜见另一外在京外坐镇指挥重建遵化铁冶的军机大臣李邦华。
再然后,又一路向东,来到永平自家的田庄,见了见如今已经接到圣旨、欢喜不已的祖家宗族老小;休整两日后,赶回通州,带着五百多名亲军子弟兵,一路向西,前往大同上任,而其在永平居住的母亲妻妾子女,也在不久之后,搬入朝廷在京师赐给的宅第居住。
不管历史上的祖大寿出于什么原因两次投降满清,在这个时空之中,他肯定是不会再有投降满清的念头和机会了。特别是他在通州和遵化看到的新景象,令他之前对大明朝廷一度生出的灰心失望,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对自己和祖家在大明的未来一下子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