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贪婪暴戾豺狼性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屠各部的胃口有多大,于夫罗暂时还不知道,这个戎马多年,历尽沧桑的草原汉子,还是将目光收回了近处。
胯下的战马低头咀嚼完几根枯黄的野草,还伸出舌头去舔了舔干裂地表上的几块冰凉的砂砾,这匹老马似乎感觉到了主人的目光,也跟着抬起头来,马首向北,鬃毛微微被朔风吹动,似乎也在思念着曾经的故乡。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于夫罗突然叹了一口气,摇了摇手上的马鞭,催动马匹向匈奴人马临时的营地驰去,呼厨泉吆喝一声,招呼散开在四周的单于卫队,不紧不慢地跟在于夫罗的后面。
匈奴人的临时营地十分简陋,没有栅栏护墙,也没有角楼辕门,毡帐散乱地搭建在一处还没完全干涸的湖泽边上,只有十几骑下马聚集在一起的哨骑。
于夫罗远远看到那十几骑哨骑聚在一起,也不分散警戒,心中已有不悦,他皱着眉头策马走近那些哨骑之后,却发现这些哨骑竟然聚在一起,架起一个掠夺来的青铜镬(huò),燃柴生火,似乎在烹煮一些东西。
单于卫队的到来,也引起了这些哨骑的注意,他们也慌忙过来向于夫罗行礼,看到这些原本粗壮彪悍的草原汉子,个个面黄肌瘦,于夫罗到了嘴边的呵斥生生收了回去,他下了战马,迈步就向哨骑们走来。
“这是甚么?”
于夫罗走近之后,闻到了一股牛羊油脂的味道,但他看到青铜镬中,烹煮的竟然不是羊腿之类的肉食,而是一串串金灿灿的小虫,他愣了一愣,转头向那些哨骑问道。
这些哨骑迎着于夫罗的目光,嗫嚅不敢出声,过了一小会,还是其中的一名十夫长,越众而出,躬身来到于夫罗的面前说道:
“单于,这是蝗虫。”
“蝗虫?”
于夫罗有点难以置信,他指着青铜镬再次问道。
“是,是的,是从掠夺来的生口中得知的,听说在河东,吏士召集汉人扑灭蝗虫,还将这些蝗虫当成了充饥的口粮。”
“哦?”
于夫罗眉头稍稍平舒,还有些将信将疑,那名十夫长看了看于夫罗的脸色,又继续解释说道:
“用汉人烹煮的方法,那些蝗虫有些难入口,所以我等用了些油脂,这些时日的处境,,,健儿也熬不住了,所以才。。。。”
那名十夫长磕磕绊绊地将话尽可能说明白,于夫罗点点头,也没有怪罪,转而弯下腰,去捞一串变得金灿灿的蝗虫,跟上来的呼厨泉见状,连忙伸手去阻拦。
“单于,你怎么能够——”
呼厨泉话没说完,于夫罗已经止住了他的话头,面容哀戚地说道:
“我身为天所立的大单于,却只能让自己部落的子民挨饿,就算再去享用肥畜羊羔,又怎么能够咽得下口。”
说完之后,于夫罗已经将一只蝗虫纳入口中,大力地咀嚼起来,发出了一阵脆响,蝗虫入口的味道没有羊羔烤肉那么鲜美,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没有预料中的那么难以下咽。
呼厨泉看到自家的兄长吃了蝗虫之后,神色也没什么不适,犹豫了一下,也跟着拿起一串蝗虫,尝试着吃了起来。
草原的汉子在艰苦的环境下,渴饮血、吃生肉也是寻常事,呼厨泉也是在戎马转战,磨砺出来的匈奴战士,这种小虫吃到嘴里,他很快就适应了这种食物,大口地咀嚼起来,一下子就将一串蝗虫吃完。
于夫罗看着呼厨泉大大咧咧地吃完一串蝗虫,突然叹了一口气,感慨地说道:
“想我匈奴在草原上,也是饱受蝗灾的困扰,一旦蝗虫成群,所过之处,寸草皆无,连供养牲畜的牧草都吃得精光,无数的牛羊马匹就这样被饿死。”
“虽然我等部落的子民将这些蝗虫当成‘神蝗’,供祭血食,以求不受侵犯,或是请求部落中的巫者,施展巫术,求助于鬼神,可依旧不能断绝蝗虫的侵袭。”
“若是一早如同汉人的吏士一般,大胆下令,召集部落一同扑灭分食蝗虫,怕是也能够保住几处供养牲畜马匹的草场吧!”
呼厨泉听到于夫罗的长吁短叹,他也跟着叹了一口气,也深有感触地说道:
“确实是这样的,只是现下再扑灭分食,也有些太迟了!”
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比起中原地区的农耕定居要来得更加艰难。在汉人的农夫黔首,为久旱不雨的气候,为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忧愁不已的时候,草原上的牧民同样也会因为陷入困境而愁眉苦脸。
甚至乎,草原上牧民对于旱灾、蝗灾的抵抗能力,还要更弱,一个强大的匈奴部落,也许因为领地的草场遭遇上了一场旱灾、一场蝗灾,曾经的一切美好就会转瞬即逝。
部落牧民陷入饥荒、牲畜马匹大量倒毙,难以遏制的饥饿驱使草原上的健儿反目成仇,为了生存,部落与部落,牧民与牧民,无尽的厮杀在上演,直至于尸骸相撑,白骨累累,一个强大的部落也由此风消云散。
于夫罗、呼厨泉他们现下也遭受了这样的一种困境,铺天盖地的蝗虫扫略过境,吃光了他们的牧草,然后扬长而去,现在要再像河东的汉人吏士那样,召集部落的子民,扑灭分食蝗虫,却是有些太迟了。
“不,还不迟!”
于夫罗突然开口,目光已经转向了南方。呼厨泉愣了一愣,没有明白自家兄长的意思,但还是张口问道:
“单于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效仿河东扑灭分食蝗虫,还来得及?”
“不!”
于夫罗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
“河东既然能够及时扑灭分食蝗虫,那他们的粮食肯定没有被蝗虫给吃光,这个时候我们赶去河东,还不迟!”
说到这里,于夫罗原本低垂的眼睑下突然迸射出一股凶光,他露出自己阴森森的牙齿,带着苍狼般沙哑的笑声,咯咯笑道:
“去河东,那里还有我们过冬的粮食!”
···
数日后,北屈城。
“草原上的狼就算再饿,哪怕瘦的皮包骨,也不会去学羊群怎么生存,而是时时张开血口,想要从邻人的身上咬下一块血肉,匈奴人就是有这种豺狼之性,不把他们乱棍打服了,打得像是家犬一样顺服,他们就会无休无止地向你扑咬过来!”
卫觊站在北屈的城头上,一袭衣袍,被城头上大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却丝毫没有回避的意思,而是眼睛紧紧盯着城外呼啸而来的匈奴骑兵,头也不回地向着身边的牛嵩说道。
披甲顶盔的牛嵩黝黑的脸色上露出一些惊讶,他没想到平日里看起来只会引经据典,说些文绉绉、之乎者也的话的卫功曹,今日在临敌的城墙上,也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这话是粗糙直白,可听起来就是那么对胃口,牛嵩稍稍一咧嘴,一时间竟然没有能够想到话语,来接上卫觊的话头。
身为灭蝗的北部使者,卫觊不仅带着吏员赶到蒲子、北屈两地,还临时统辖着牛嵩的一曲士卒,指挥吏士,召集两地的士民百姓,不分昼夜,及时扑灭、驱赶了境内的蝗虫,保住了境内多数农夫农妇这个秋季的收成。
可是,蝗虫被消灭、驱赶后,却也引来了比蝗虫更加可怕的威胁——数量众多的匈奴骑兵。
秋末一入冬,为了掠夺过冬的粮草,于夫罗毫不犹豫地率领自己麾下仅存的匈奴人,侵入河东的境内,大肆地抄掠城邑、乡聚,将北屈以北,化成一片生灵涂炭之地。
抄掠而来的匈奴人,可谓是倾巢而出,从出动的匈奴骑兵,到加上裹挟附从的杂胡,不少于四五千人马。
西北境的蒲子城只有两百守卒,没能够守住城墙,被匈奴人驱赶俘虏攻破了。
匈奴人的骑兵也随即长驱而去,将卫觊所在的北屈城围困起来,并且以轻骑越过壶口山道、采桑津后,往皮氏境内继续侵袭抄掠而去。
“功曹,匈奴人远来疲顿,莫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打开城门冲杀一阵,也好灭一灭这些胡人的嚣张气焰!”
牛嵩看着城外呼啸而过的匈奴骑兵,忍住胸中的怒气说道。
虽然他麾下只有一曲士卒,但他自认为用来防守城墙,拱卫入城避难的百姓,抵御不擅攻城的匈奴人,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乎还认为,己方大可出城反击一阵。
阎行麾下的兵马,近年来除了在西河之地稍稍受挫之外,哪里还受过这种窝囊气,张杨的并州兵马,麹义的河北精兵,张济的弘农大军,还不是在河东的兵马面前,逐一土崩瓦解,纷纷败北溃逃!
因此,牛嵩看到嚣张挑衅的匈奴人,一顿摩拳擦掌,有跃跃欲战之态。
卫觊对于积极请战的牛嵩,微微一笑,却是没有同意。
“这些匈奴人在汉地游荡多年,颇知我汉人的攻守战法、兵法诡道,我等兵少,若非绝佳战机,还是固守疲敌为上,不宜轻易出击!”
说完之后,卫觊终究只是临时统御牛嵩这曲士卒,担心领兵的牛嵩心中不服,又指着城外的匈奴人,继续解释说道:
“你看匈奴人在城门正面的人马,看起来多是衰老幼弱、衣甲不整的杂胡,可城墙两侧的山丘、树林,却早在之前就有烟尘扬起,如今也是鸟不栖林,绕行离巢,可见匈奴的精锐骑兵,必定是埋伏在暗处窥视城中动静。”
“至于先前经过的匈奴骑兵,多半只是匈奴人迷惑我等的一小部分兵马,同眼下正面队列参差、衣甲不整的杂胡一样,都是想要诱惑城中守卒出城逆战的迷兵啊!”
“虽然匈奴人的这些伏兵埋伏得远,可是只要出城逆战的士卒被正面的杂胡人马纠缠住,匈奴人的骑兵很快就能够从两侧包抄,来截断出城守卒的退路。”
“就算侥幸得手了,可是守城的士卒人数人少,哪怕一个士卒换两三个杂胡,对于我等而言,同样也是不值得的,若是折损的士卒一多,那接下来城墙上就不够人手轮换守城了。”
听了卫觊详细的解释,牛嵩微微颔首,又顺着卫觊的手指所指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了远处树林中的异状,再仔细观察了一阵后,他又点点头,赞同了卫觊的看法。
这个时候牛嵩也不再将卫觊以寻常文吏看待,更加虚心地向卫觊询问请教。
“那依卫功曹看来,可有破敌的良机?”
“暂未可得,不过我等依托城墙,守者自逸,攻者自劳,以逸待劳,匈奴人诱敌之计不成,难免沮丧泄气,总能寻得退敌的良机的。”
卫觊虽然谨慎敏锐,但还从来没有带兵打仗过,他也不敢托大,只能够向牛嵩说明,再耐心等待合适的战机。
“不过,还有另外一事,军候却是还要小心!”
“哦,何事?”
“匈奴人狡诈如狐,之前逃难蜂拥入城的难民之中,难免还会有匈奴人的内应,还需将难民隔离看守,不可使其有机会靠近城门、粮仓、水井等城中要地!”
牛嵩点点头,他也是跟随阎行征战多年的军中武吏了,这些守城的细节事情,他也是惦记着的,当下许诺会加强戒备、亲自巡防,绝不会让城中出现这等疏漏的。
两人又交谈了一阵之后,牛嵩才带着士卒赶往城中其他要地巡视,而卫觊则暂时还没有离去的意思,他还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既不攻城,也不撤退的匈奴人。
靠近城墙正面的杂胡人马,准备直接在城外搭起毡帐,径直歇息人马,而远处林中的匈奴人伏兵,也迟迟没有动静,若是卫觊的判断没有出错,这些匈奴人的精锐骑兵,倒是有着相当不错的耐心和忍耐力。
卫觊侧脸感受了城头上的大风,心中想着匈奴人接下来的打算,若是匈奴人只为掳掠而来,那么在诱惑城中守卒出城野战的计策失败之后,他们极有可能会为了保存实力,只留下一部分兵马看住北屈城,其他匈奴人马则继续深入或分散开来,剽掠相对容易攻取的乡聚、坞堡。
到了那个时候,城中能否等到合适的战机呢?
屠各部的胃口有多大,于夫罗暂时还不知道,这个戎马多年,历尽沧桑的草原汉子,还是将目光收回了近处。
胯下的战马低头咀嚼完几根枯黄的野草,还伸出舌头去舔了舔干裂地表上的几块冰凉的砂砾,这匹老马似乎感觉到了主人的目光,也跟着抬起头来,马首向北,鬃毛微微被朔风吹动,似乎也在思念着曾经的故乡。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于夫罗突然叹了一口气,摇了摇手上的马鞭,催动马匹向匈奴人马临时的营地驰去,呼厨泉吆喝一声,招呼散开在四周的单于卫队,不紧不慢地跟在于夫罗的后面。
匈奴人的临时营地十分简陋,没有栅栏护墙,也没有角楼辕门,毡帐散乱地搭建在一处还没完全干涸的湖泽边上,只有十几骑下马聚集在一起的哨骑。
于夫罗远远看到那十几骑哨骑聚在一起,也不分散警戒,心中已有不悦,他皱着眉头策马走近那些哨骑之后,却发现这些哨骑竟然聚在一起,架起一个掠夺来的青铜镬(huò),燃柴生火,似乎在烹煮一些东西。
单于卫队的到来,也引起了这些哨骑的注意,他们也慌忙过来向于夫罗行礼,看到这些原本粗壮彪悍的草原汉子,个个面黄肌瘦,于夫罗到了嘴边的呵斥生生收了回去,他下了战马,迈步就向哨骑们走来。
“这是甚么?”
于夫罗走近之后,闻到了一股牛羊油脂的味道,但他看到青铜镬中,烹煮的竟然不是羊腿之类的肉食,而是一串串金灿灿的小虫,他愣了一愣,转头向那些哨骑问道。
这些哨骑迎着于夫罗的目光,嗫嚅不敢出声,过了一小会,还是其中的一名十夫长,越众而出,躬身来到于夫罗的面前说道:
“单于,这是蝗虫。”
“蝗虫?”
于夫罗有点难以置信,他指着青铜镬再次问道。
“是,是的,是从掠夺来的生口中得知的,听说在河东,吏士召集汉人扑灭蝗虫,还将这些蝗虫当成了充饥的口粮。”
“哦?”
于夫罗眉头稍稍平舒,还有些将信将疑,那名十夫长看了看于夫罗的脸色,又继续解释说道:
“用汉人烹煮的方法,那些蝗虫有些难入口,所以我等用了些油脂,这些时日的处境,,,健儿也熬不住了,所以才。。。。”
那名十夫长磕磕绊绊地将话尽可能说明白,于夫罗点点头,也没有怪罪,转而弯下腰,去捞一串变得金灿灿的蝗虫,跟上来的呼厨泉见状,连忙伸手去阻拦。
“单于,你怎么能够——”
呼厨泉话没说完,于夫罗已经止住了他的话头,面容哀戚地说道:
“我身为天所立的大单于,却只能让自己部落的子民挨饿,就算再去享用肥畜羊羔,又怎么能够咽得下口。”
说完之后,于夫罗已经将一只蝗虫纳入口中,大力地咀嚼起来,发出了一阵脆响,蝗虫入口的味道没有羊羔烤肉那么鲜美,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没有预料中的那么难以下咽。
呼厨泉看到自家的兄长吃了蝗虫之后,神色也没什么不适,犹豫了一下,也跟着拿起一串蝗虫,尝试着吃了起来。
草原的汉子在艰苦的环境下,渴饮血、吃生肉也是寻常事,呼厨泉也是在戎马转战,磨砺出来的匈奴战士,这种小虫吃到嘴里,他很快就适应了这种食物,大口地咀嚼起来,一下子就将一串蝗虫吃完。
于夫罗看着呼厨泉大大咧咧地吃完一串蝗虫,突然叹了一口气,感慨地说道:
“想我匈奴在草原上,也是饱受蝗灾的困扰,一旦蝗虫成群,所过之处,寸草皆无,连供养牲畜的牧草都吃得精光,无数的牛羊马匹就这样被饿死。”
“虽然我等部落的子民将这些蝗虫当成‘神蝗’,供祭血食,以求不受侵犯,或是请求部落中的巫者,施展巫术,求助于鬼神,可依旧不能断绝蝗虫的侵袭。”
“若是一早如同汉人的吏士一般,大胆下令,召集部落一同扑灭分食蝗虫,怕是也能够保住几处供养牲畜马匹的草场吧!”
呼厨泉听到于夫罗的长吁短叹,他也跟着叹了一口气,也深有感触地说道:
“确实是这样的,只是现下再扑灭分食,也有些太迟了!”
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比起中原地区的农耕定居要来得更加艰难。在汉人的农夫黔首,为久旱不雨的气候,为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忧愁不已的时候,草原上的牧民同样也会因为陷入困境而愁眉苦脸。
甚至乎,草原上牧民对于旱灾、蝗灾的抵抗能力,还要更弱,一个强大的匈奴部落,也许因为领地的草场遭遇上了一场旱灾、一场蝗灾,曾经的一切美好就会转瞬即逝。
部落牧民陷入饥荒、牲畜马匹大量倒毙,难以遏制的饥饿驱使草原上的健儿反目成仇,为了生存,部落与部落,牧民与牧民,无尽的厮杀在上演,直至于尸骸相撑,白骨累累,一个强大的部落也由此风消云散。
于夫罗、呼厨泉他们现下也遭受了这样的一种困境,铺天盖地的蝗虫扫略过境,吃光了他们的牧草,然后扬长而去,现在要再像河东的汉人吏士那样,召集部落的子民,扑灭分食蝗虫,却是有些太迟了。
“不,还不迟!”
于夫罗突然开口,目光已经转向了南方。呼厨泉愣了一愣,没有明白自家兄长的意思,但还是张口问道:
“单于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效仿河东扑灭分食蝗虫,还来得及?”
“不!”
于夫罗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
“河东既然能够及时扑灭分食蝗虫,那他们的粮食肯定没有被蝗虫给吃光,这个时候我们赶去河东,还不迟!”
说到这里,于夫罗原本低垂的眼睑下突然迸射出一股凶光,他露出自己阴森森的牙齿,带着苍狼般沙哑的笑声,咯咯笑道:
“去河东,那里还有我们过冬的粮食!”
···
数日后,北屈城。
“草原上的狼就算再饿,哪怕瘦的皮包骨,也不会去学羊群怎么生存,而是时时张开血口,想要从邻人的身上咬下一块血肉,匈奴人就是有这种豺狼之性,不把他们乱棍打服了,打得像是家犬一样顺服,他们就会无休无止地向你扑咬过来!”
卫觊站在北屈的城头上,一袭衣袍,被城头上大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却丝毫没有回避的意思,而是眼睛紧紧盯着城外呼啸而来的匈奴骑兵,头也不回地向着身边的牛嵩说道。
披甲顶盔的牛嵩黝黑的脸色上露出一些惊讶,他没想到平日里看起来只会引经据典,说些文绉绉、之乎者也的话的卫功曹,今日在临敌的城墙上,也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这话是粗糙直白,可听起来就是那么对胃口,牛嵩稍稍一咧嘴,一时间竟然没有能够想到话语,来接上卫觊的话头。
身为灭蝗的北部使者,卫觊不仅带着吏员赶到蒲子、北屈两地,还临时统辖着牛嵩的一曲士卒,指挥吏士,召集两地的士民百姓,不分昼夜,及时扑灭、驱赶了境内的蝗虫,保住了境内多数农夫农妇这个秋季的收成。
可是,蝗虫被消灭、驱赶后,却也引来了比蝗虫更加可怕的威胁——数量众多的匈奴骑兵。
秋末一入冬,为了掠夺过冬的粮草,于夫罗毫不犹豫地率领自己麾下仅存的匈奴人,侵入河东的境内,大肆地抄掠城邑、乡聚,将北屈以北,化成一片生灵涂炭之地。
抄掠而来的匈奴人,可谓是倾巢而出,从出动的匈奴骑兵,到加上裹挟附从的杂胡,不少于四五千人马。
西北境的蒲子城只有两百守卒,没能够守住城墙,被匈奴人驱赶俘虏攻破了。
匈奴人的骑兵也随即长驱而去,将卫觊所在的北屈城围困起来,并且以轻骑越过壶口山道、采桑津后,往皮氏境内继续侵袭抄掠而去。
“功曹,匈奴人远来疲顿,莫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打开城门冲杀一阵,也好灭一灭这些胡人的嚣张气焰!”
牛嵩看着城外呼啸而过的匈奴骑兵,忍住胸中的怒气说道。
虽然他麾下只有一曲士卒,但他自认为用来防守城墙,拱卫入城避难的百姓,抵御不擅攻城的匈奴人,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甚至乎还认为,己方大可出城反击一阵。
阎行麾下的兵马,近年来除了在西河之地稍稍受挫之外,哪里还受过这种窝囊气,张杨的并州兵马,麹义的河北精兵,张济的弘农大军,还不是在河东的兵马面前,逐一土崩瓦解,纷纷败北溃逃!
因此,牛嵩看到嚣张挑衅的匈奴人,一顿摩拳擦掌,有跃跃欲战之态。
卫觊对于积极请战的牛嵩,微微一笑,却是没有同意。
“这些匈奴人在汉地游荡多年,颇知我汉人的攻守战法、兵法诡道,我等兵少,若非绝佳战机,还是固守疲敌为上,不宜轻易出击!”
说完之后,卫觊终究只是临时统御牛嵩这曲士卒,担心领兵的牛嵩心中不服,又指着城外的匈奴人,继续解释说道:
“你看匈奴人在城门正面的人马,看起来多是衰老幼弱、衣甲不整的杂胡,可城墙两侧的山丘、树林,却早在之前就有烟尘扬起,如今也是鸟不栖林,绕行离巢,可见匈奴的精锐骑兵,必定是埋伏在暗处窥视城中动静。”
“至于先前经过的匈奴骑兵,多半只是匈奴人迷惑我等的一小部分兵马,同眼下正面队列参差、衣甲不整的杂胡一样,都是想要诱惑城中守卒出城逆战的迷兵啊!”
“虽然匈奴人的这些伏兵埋伏得远,可是只要出城逆战的士卒被正面的杂胡人马纠缠住,匈奴人的骑兵很快就能够从两侧包抄,来截断出城守卒的退路。”
“就算侥幸得手了,可是守城的士卒人数人少,哪怕一个士卒换两三个杂胡,对于我等而言,同样也是不值得的,若是折损的士卒一多,那接下来城墙上就不够人手轮换守城了。”
听了卫觊详细的解释,牛嵩微微颔首,又顺着卫觊的手指所指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了远处树林中的异状,再仔细观察了一阵后,他又点点头,赞同了卫觊的看法。
这个时候牛嵩也不再将卫觊以寻常文吏看待,更加虚心地向卫觊询问请教。
“那依卫功曹看来,可有破敌的良机?”
“暂未可得,不过我等依托城墙,守者自逸,攻者自劳,以逸待劳,匈奴人诱敌之计不成,难免沮丧泄气,总能寻得退敌的良机的。”
卫觊虽然谨慎敏锐,但还从来没有带兵打仗过,他也不敢托大,只能够向牛嵩说明,再耐心等待合适的战机。
“不过,还有另外一事,军候却是还要小心!”
“哦,何事?”
“匈奴人狡诈如狐,之前逃难蜂拥入城的难民之中,难免还会有匈奴人的内应,还需将难民隔离看守,不可使其有机会靠近城门、粮仓、水井等城中要地!”
牛嵩点点头,他也是跟随阎行征战多年的军中武吏了,这些守城的细节事情,他也是惦记着的,当下许诺会加强戒备、亲自巡防,绝不会让城中出现这等疏漏的。
两人又交谈了一阵之后,牛嵩才带着士卒赶往城中其他要地巡视,而卫觊则暂时还没有离去的意思,他还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既不攻城,也不撤退的匈奴人。
靠近城墙正面的杂胡人马,准备直接在城外搭起毡帐,径直歇息人马,而远处林中的匈奴人伏兵,也迟迟没有动静,若是卫觊的判断没有出错,这些匈奴人的精锐骑兵,倒是有着相当不错的耐心和忍耐力。
卫觊侧脸感受了城头上的大风,心中想着匈奴人接下来的打算,若是匈奴人只为掳掠而来,那么在诱惑城中守卒出城野战的计策失败之后,他们极有可能会为了保存实力,只留下一部分兵马看住北屈城,其他匈奴人马则继续深入或分散开来,剽掠相对容易攻取的乡聚、坞堡。
到了那个时候,城中能否等到合适的战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