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奇书溯源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声音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就像是一种声波传过来的声音一样,联系到刚才一晃而过的那个身影,而现在又是在这荒郊野外的一个不知谁住过的宅子里,所以也是感觉有些异样。
正在我模模糊糊地打盹的时候,就发现那门口走廊处又显现出那个人的影子,而我却没有抬头,但又仿佛能看到前面的景象一样,就不由自主地向那个人走去。
临近了,那个人就招手让我跟他进到一间屋子里。进去后,我发现,这不就是刚才我们找到密室,又从中得到《密传七卷》的屋子吗。
更为奇怪的是这个人竟还穿着长衫大褂,怎么看也不像是现代人,就在我意识模模糊糊的时候,自己却在潜意识里提醒自己,可能自己中招了,而只有过去的人才这种穿着,难道这地方不干净?
我着重看此人的影子,在月色下竟然还真有,可是自己又在对自己说,如果是在梦里,或是中招之后,是一切以真实的假象为前提的,所以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实。
那个人把我叫进屋之后,就回转身来,我发现这应该是一个读书人,长得很是斯文,看起来很精神,尤其是两眼闪闪放光,怎么看都不像坏人。
因为这人的年纪看起来也得在六十上下,所以我就问:“老伯,您叫我到这干什么呀?”
那人微微一笑:“你不是想学那《密传七卷》吗?可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你又为什么要学这个呢?”
他这一问,倒把我给问怔了,是啊,自己为什么要学这《密传七卷》呢,不就是本书吗?自己怎么就会对这有如此大的兴趣和热情呢?要不是人家问,自己可能也没觉得这是个问题,现在是人家问了,可问得正是地方啊。
“是这样的,老伯,我师父是崂山宗传,我听他老人家说,我们这一派学习和掌握的大多数是方法,可是在理论上就有些欠缺,尤其对世事的了解就有些狭隘,所以他让我在社会上要多学,多听,多看,尤其是那些能教诲人心向善的学问,就更要多看,故此,我见这本书有很多都是在指导人生的意义,也让人走上正途,所以我就想学一学。”我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能说出这么一大套来。、
那人点点头,说:“这《密传七卷》的意义不仅是要找到人生的道理,还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去认知那些未知的,可能预测的未来,也就说这本书是基于一种对未来的占卜基础之上的,也是一种基于理论于方法与一身的学问,你理解的不错。”
得到别人的认可当然是一件挺惬意的事,可这人到底叫自己来这里干什么来呢?
接下来这个人就给我讲了关于这《密传七卷》的来历。还就要从这房子说起,原来我面前的这个人正是这院落的主人,满清入关后,因躲避战乱,他们一家人就来到了这里,并建了这个院落,这个人其实正是宋明理学的传人,但不愿意干涉世事,所以一直过着隐居的日子。
而让他过起隐居生活的还有另一件事,就是这位手上有一本旷世奇书,就是这本《密传七卷》,这里面不但有易学的很多道理,还大量运用了宋明理学的基础,所以读起来既是晦涩的,也是充满哲理的。
《密传七卷》当初问世的时候,成了社会上研究易经的人都想得到的宝物,因为江湖上相传,这本书里的方法已经能让人占卜预测到后世很多年的事件了,所以这就真成了那些想得到的人们的一种追求,都想得到它,从而可以将那些古老的占卜及周易方法得以统一,让人们可以在一个更为简便的基础上对未来做预测和研究。
这本书之所以能传下来,也是和几位先哲的预测分不开的,这一切的渊缘都像是一场提前设计好的一个梦一样。
因这老人一直延续着宋明理学的传承,所以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历史的背景,当初在北宋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五个人,他们统称为“北宋五子!”
这五个人在理论和实际操能力上那都没得说,还有一条就是这五个人还有一定的联系。那么这五个人都是谁呢?就是北宋时候的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和张载,这其中的哪个人如果生在当今的社会都会是呼风唤雨式的人物啊。
尤其是二程和邵雍的关系那就更提了,曾有人说,邵雍和他们两家当时住邻居,谁家做点好吃的都要将对方叫来。日子长了这二程不但修理学精典,而且还与邵雍先生一起研究起起卦和预测的诸多问题。
当时他们就曾研究过,怎么能够即时起卦,也就是说要简便地预测一下未来,不是靠察言观色,而是要靠事物之间的联系,最终以最快的速度预测未来的一种途径。
兵来邵雍先生就利用这一预测方法,竟准确地预算出自己的身后事,一时被传为最厉害的算师。
事情是这样的,邵雍-邵康节是中国古代算卦第一高人,他的《皇极经世书》曾算出了36万年的历史,至今无人能解!他所研究的《梅花心易》也是一部神奇的算卦书,看见什么算什么,听到什么算什么,算天,算地,算人,算花,算鸟,算牛,算马,什么都能算,什么都能起卦。
邵康节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领悟与锻炼,后来自成一派,其“梅花心易”也是预测学中极其高深的一门技术,准确率极高。梅花心易的抓象也是非常抽象的,但也是最纯朴的,最简单的算法。事实上对于“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邵康节来说,有许多民间的传说,把他神奇的预测已经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大多都说医人者不自医,而这位预测大师到底高深到了什么程度呢,他竟算出了自己的身后事。
相传熙宁十年的夏天,邵雍就已经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太好。有一次和朋友等人闲谈,忽然笑着说:“我要观看万物轮回去了。”
程颐则很担心他的身体,就让他好好调养,邵雍却坦然地说:“调养也没用啊。”结果到了秋天,邵雍的病更加厉害了,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司马光、张载和程颐、程颢等几位朋友就时常来看望他,与他说说话。
当时的邵雍虽然不能下床了,头脑却十分清楚,谁来了就和谁谈天论地的,说起研究的学问来更是滔滔不绝。有一回程颐来看望邵雍。临走时邵雍说:“看来我们要永别了。”程颐不免有些心酸,问邵雍道:“先生有什么话要留给我吗?”邵雍说:“要使面前的道路宽阔一些,路窄了连自己的立身之地都没有,怎么能使人行走呢?”程颐点头称是。
那年冬天的一天里,邵雍已经奄奄一息了。亲戚朋友们都赶来,开始给他准备后事。二程兄弟和司马光等人聚在外屋商量着如何办丧事,你一言,我一语,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躺在里屋的邵雍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就把儿子伯温叫到床前,对他说:“我有三个要求,一定要满足我。”伯温哭着说:“您就讲吧。”
邵雍断断续续地说:“第一,我死后不能把我埋在洛阳,要葬在伊川先人茔地。第二,墓志铭要由程颢程伯来写。第三,不要陪葬任何东西,头枕辘轳头,身穿粗布黑衣,衣服要抹上油。入殓时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来,让她看着。”说完,等伯温一一点头答应,邵雍便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家人和朋友们按照邵雍的遗嘱,入殓的时候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了来,让她看着给邵雍穿上粗布黑衣,在衣服上抹上油,然后装进棺材,枕上辘轳头,又让小秃闺女看了看里面随葬什么东西,才钉好棺盖,送往伊川墓地。
送葬的路上,两边站着许多人,男女老少一个个哭天抹泪,不住地念叨着邵先生的种种好处。棺椁由八个棒小伙抬着,起初他们觉着重得很,肩膀压得生疼,所以走得特别慢。可是出去十来里地以后,越往前走越轻巧,抬着一点也不费劲,觉着很奇怪。到后来,人们发现遇到上坡的时候,里边“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前往后,下坡的时候,里边也“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后往前。有人害怕起来,自言自语地说:“啥在响?”一个人说:“象是那辘轳头在来回滚动。”那辘轳头怎么会滚动?老人们说,那是邵先生得道升天了,棺材里没人了,空荡荡的,只剩下辘轳头。
一晃六七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秃闺女嫁人了,生了儿子,儿子又娶了媳妇,生了孙子。他的这个孙子长大以后不成器,专干那些偷棺劫墓的勾当。有一天,和别人嘀咕着要去偷邵雍的坟墓,恰巧被小秃闺女听见了,赶忙阻拦说:“你们可别去,邵先生入殓的时候,我看得清楚,里面什么东西也没装,连衣裳也不是好的,还抹了油。”孙子问:“是真的吗?”“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这样,邵雍的坟墓便没有遭劫。原来,邵雍死前就料到,小秃闺女的孙子是个偷棺劫墓之人。可见邵先生无论对自然、对他人甚至对自己,都能了然于心,不愧把易学已然用于生活的各个细节之处。
也就是这位大师所研究的方法论,在以后的岁月里虽然还有人在研究,可是对最基本的东西还需要更细,就要有一些解释的方法,因此,“二程”的弟子们在他身后结合其余几家的理论,就编写了《密传七卷》从而把这易学的深解又带入了另一个时空。
因为这《密传七卷》最终的解释里就曾预测了另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与鬼的世界,另一个就是人与仙的世界,他的中心思想就是说这人啊,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死去的人是在一个时间点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到了另一个世界,也就是说现在的这位老先生如果说是以另一个时空出现的话,其实也应该是活着的,而我们预测和去用周易的目的不也正是为了想通过方法把更多的未知演推出已知吗。
这位老伯讲了许多关于“北宋五子”的事,从书本上我们是最了解周敦颐的了,一篇《爱莲说》让我们大多数的人都记住了周敦颐,而理学又让我们知道了“二程兄弟”,剩下的康节先生是师父经常在我们练功间歇给我们提到过的易学高人,而单这其中的张载却是不太熟悉,但这老人说,其实这《密传七卷》的提出正是此人的提议。
如果要了解张载,首先要了解“关学”,这就是是由张载创立的一种理学,以其弟子及南宋、元、明、清诸代传承者人士为主体,教学及学术传播以关中为基地而形成的儒学重要学派,与宋代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齐名,共同构成了宋代儒学的主流。
而张载就曾提议要将这占卜的算法集众家之所长,把这神奇的预测传承下去,所以就有了“二程”的门人及后来综合几家的传人所共同研究了这《密传七卷》,把易学又推到了一个更简便和易行的高度。
从老者那里知道了这《密传七卷》的来龙去脉,自己就不敢再把这书放在身上了,想要退还给老伯,老伯说这都是有定数的,这书与你有缘,是我想留也留不下的,不过以后要用这本书去多做善事才是正途啊。
我想继续问一下这《密传七卷》里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可当我打开这书准备问时,一抬头,却发现这哪还有人啊,自己不过就是在一个空房间里吗?正在自己四处寻找那位老者的时候,就感觉这屋子里的地面突然一下沉,自己就像失重一样就要站不稳了,这就这一下子,自己就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还在这火堆旁呢,而李老师正在往那火上填柴,自己的手上还拿着那本《密传七卷》,难道这只是一场梦?李老师说:“看入迷了,都睡着了,自己还不知道吧?”
我点点头,准备把书放好的时候,不经意间就看到了一页上的一张画像,这脑子立马就乱了。
(未完待续)
这声音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就像是一种声波传过来的声音一样,联系到刚才一晃而过的那个身影,而现在又是在这荒郊野外的一个不知谁住过的宅子里,所以也是感觉有些异样。
正在我模模糊糊地打盹的时候,就发现那门口走廊处又显现出那个人的影子,而我却没有抬头,但又仿佛能看到前面的景象一样,就不由自主地向那个人走去。
临近了,那个人就招手让我跟他进到一间屋子里。进去后,我发现,这不就是刚才我们找到密室,又从中得到《密传七卷》的屋子吗。
更为奇怪的是这个人竟还穿着长衫大褂,怎么看也不像是现代人,就在我意识模模糊糊的时候,自己却在潜意识里提醒自己,可能自己中招了,而只有过去的人才这种穿着,难道这地方不干净?
我着重看此人的影子,在月色下竟然还真有,可是自己又在对自己说,如果是在梦里,或是中招之后,是一切以真实的假象为前提的,所以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实。
那个人把我叫进屋之后,就回转身来,我发现这应该是一个读书人,长得很是斯文,看起来很精神,尤其是两眼闪闪放光,怎么看都不像坏人。
因为这人的年纪看起来也得在六十上下,所以我就问:“老伯,您叫我到这干什么呀?”
那人微微一笑:“你不是想学那《密传七卷》吗?可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你又为什么要学这个呢?”
他这一问,倒把我给问怔了,是啊,自己为什么要学这《密传七卷》呢,不就是本书吗?自己怎么就会对这有如此大的兴趣和热情呢?要不是人家问,自己可能也没觉得这是个问题,现在是人家问了,可问得正是地方啊。
“是这样的,老伯,我师父是崂山宗传,我听他老人家说,我们这一派学习和掌握的大多数是方法,可是在理论上就有些欠缺,尤其对世事的了解就有些狭隘,所以他让我在社会上要多学,多听,多看,尤其是那些能教诲人心向善的学问,就更要多看,故此,我见这本书有很多都是在指导人生的意义,也让人走上正途,所以我就想学一学。”我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能说出这么一大套来。、
那人点点头,说:“这《密传七卷》的意义不仅是要找到人生的道理,还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去认知那些未知的,可能预测的未来,也就说这本书是基于一种对未来的占卜基础之上的,也是一种基于理论于方法与一身的学问,你理解的不错。”
得到别人的认可当然是一件挺惬意的事,可这人到底叫自己来这里干什么来呢?
接下来这个人就给我讲了关于这《密传七卷》的来历。还就要从这房子说起,原来我面前的这个人正是这院落的主人,满清入关后,因躲避战乱,他们一家人就来到了这里,并建了这个院落,这个人其实正是宋明理学的传人,但不愿意干涉世事,所以一直过着隐居的日子。
而让他过起隐居生活的还有另一件事,就是这位手上有一本旷世奇书,就是这本《密传七卷》,这里面不但有易学的很多道理,还大量运用了宋明理学的基础,所以读起来既是晦涩的,也是充满哲理的。
《密传七卷》当初问世的时候,成了社会上研究易经的人都想得到的宝物,因为江湖上相传,这本书里的方法已经能让人占卜预测到后世很多年的事件了,所以这就真成了那些想得到的人们的一种追求,都想得到它,从而可以将那些古老的占卜及周易方法得以统一,让人们可以在一个更为简便的基础上对未来做预测和研究。
这本书之所以能传下来,也是和几位先哲的预测分不开的,这一切的渊缘都像是一场提前设计好的一个梦一样。
因这老人一直延续着宋明理学的传承,所以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历史的背景,当初在北宋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五个人,他们统称为“北宋五子!”
这五个人在理论和实际操能力上那都没得说,还有一条就是这五个人还有一定的联系。那么这五个人都是谁呢?就是北宋时候的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和张载,这其中的哪个人如果生在当今的社会都会是呼风唤雨式的人物啊。
尤其是二程和邵雍的关系那就更提了,曾有人说,邵雍和他们两家当时住邻居,谁家做点好吃的都要将对方叫来。日子长了这二程不但修理学精典,而且还与邵雍先生一起研究起起卦和预测的诸多问题。
当时他们就曾研究过,怎么能够即时起卦,也就是说要简便地预测一下未来,不是靠察言观色,而是要靠事物之间的联系,最终以最快的速度预测未来的一种途径。
兵来邵雍先生就利用这一预测方法,竟准确地预算出自己的身后事,一时被传为最厉害的算师。
事情是这样的,邵雍-邵康节是中国古代算卦第一高人,他的《皇极经世书》曾算出了36万年的历史,至今无人能解!他所研究的《梅花心易》也是一部神奇的算卦书,看见什么算什么,听到什么算什么,算天,算地,算人,算花,算鸟,算牛,算马,什么都能算,什么都能起卦。
邵康节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领悟与锻炼,后来自成一派,其“梅花心易”也是预测学中极其高深的一门技术,准确率极高。梅花心易的抓象也是非常抽象的,但也是最纯朴的,最简单的算法。事实上对于“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邵康节来说,有许多民间的传说,把他神奇的预测已经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大多都说医人者不自医,而这位预测大师到底高深到了什么程度呢,他竟算出了自己的身后事。
相传熙宁十年的夏天,邵雍就已经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太好。有一次和朋友等人闲谈,忽然笑着说:“我要观看万物轮回去了。”
程颐则很担心他的身体,就让他好好调养,邵雍却坦然地说:“调养也没用啊。”结果到了秋天,邵雍的病更加厉害了,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司马光、张载和程颐、程颢等几位朋友就时常来看望他,与他说说话。
当时的邵雍虽然不能下床了,头脑却十分清楚,谁来了就和谁谈天论地的,说起研究的学问来更是滔滔不绝。有一回程颐来看望邵雍。临走时邵雍说:“看来我们要永别了。”程颐不免有些心酸,问邵雍道:“先生有什么话要留给我吗?”邵雍说:“要使面前的道路宽阔一些,路窄了连自己的立身之地都没有,怎么能使人行走呢?”程颐点头称是。
那年冬天的一天里,邵雍已经奄奄一息了。亲戚朋友们都赶来,开始给他准备后事。二程兄弟和司马光等人聚在外屋商量着如何办丧事,你一言,我一语,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躺在里屋的邵雍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就把儿子伯温叫到床前,对他说:“我有三个要求,一定要满足我。”伯温哭着说:“您就讲吧。”
邵雍断断续续地说:“第一,我死后不能把我埋在洛阳,要葬在伊川先人茔地。第二,墓志铭要由程颢程伯来写。第三,不要陪葬任何东西,头枕辘轳头,身穿粗布黑衣,衣服要抹上油。入殓时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来,让她看着。”说完,等伯温一一点头答应,邵雍便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家人和朋友们按照邵雍的遗嘱,入殓的时候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了来,让她看着给邵雍穿上粗布黑衣,在衣服上抹上油,然后装进棺材,枕上辘轳头,又让小秃闺女看了看里面随葬什么东西,才钉好棺盖,送往伊川墓地。
送葬的路上,两边站着许多人,男女老少一个个哭天抹泪,不住地念叨着邵先生的种种好处。棺椁由八个棒小伙抬着,起初他们觉着重得很,肩膀压得生疼,所以走得特别慢。可是出去十来里地以后,越往前走越轻巧,抬着一点也不费劲,觉着很奇怪。到后来,人们发现遇到上坡的时候,里边“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前往后,下坡的时候,里边也“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后往前。有人害怕起来,自言自语地说:“啥在响?”一个人说:“象是那辘轳头在来回滚动。”那辘轳头怎么会滚动?老人们说,那是邵先生得道升天了,棺材里没人了,空荡荡的,只剩下辘轳头。
一晃六七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秃闺女嫁人了,生了儿子,儿子又娶了媳妇,生了孙子。他的这个孙子长大以后不成器,专干那些偷棺劫墓的勾当。有一天,和别人嘀咕着要去偷邵雍的坟墓,恰巧被小秃闺女听见了,赶忙阻拦说:“你们可别去,邵先生入殓的时候,我看得清楚,里面什么东西也没装,连衣裳也不是好的,还抹了油。”孙子问:“是真的吗?”“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这样,邵雍的坟墓便没有遭劫。原来,邵雍死前就料到,小秃闺女的孙子是个偷棺劫墓之人。可见邵先生无论对自然、对他人甚至对自己,都能了然于心,不愧把易学已然用于生活的各个细节之处。
也就是这位大师所研究的方法论,在以后的岁月里虽然还有人在研究,可是对最基本的东西还需要更细,就要有一些解释的方法,因此,“二程”的弟子们在他身后结合其余几家的理论,就编写了《密传七卷》从而把这易学的深解又带入了另一个时空。
因为这《密传七卷》最终的解释里就曾预测了另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与鬼的世界,另一个就是人与仙的世界,他的中心思想就是说这人啊,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死去的人是在一个时间点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到了另一个世界,也就是说现在的这位老先生如果说是以另一个时空出现的话,其实也应该是活着的,而我们预测和去用周易的目的不也正是为了想通过方法把更多的未知演推出已知吗。
这位老伯讲了许多关于“北宋五子”的事,从书本上我们是最了解周敦颐的了,一篇《爱莲说》让我们大多数的人都记住了周敦颐,而理学又让我们知道了“二程兄弟”,剩下的康节先生是师父经常在我们练功间歇给我们提到过的易学高人,而单这其中的张载却是不太熟悉,但这老人说,其实这《密传七卷》的提出正是此人的提议。
如果要了解张载,首先要了解“关学”,这就是是由张载创立的一种理学,以其弟子及南宋、元、明、清诸代传承者人士为主体,教学及学术传播以关中为基地而形成的儒学重要学派,与宋代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齐名,共同构成了宋代儒学的主流。
而张载就曾提议要将这占卜的算法集众家之所长,把这神奇的预测传承下去,所以就有了“二程”的门人及后来综合几家的传人所共同研究了这《密传七卷》,把易学又推到了一个更简便和易行的高度。
从老者那里知道了这《密传七卷》的来龙去脉,自己就不敢再把这书放在身上了,想要退还给老伯,老伯说这都是有定数的,这书与你有缘,是我想留也留不下的,不过以后要用这本书去多做善事才是正途啊。
我想继续问一下这《密传七卷》里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可当我打开这书准备问时,一抬头,却发现这哪还有人啊,自己不过就是在一个空房间里吗?正在自己四处寻找那位老者的时候,就感觉这屋子里的地面突然一下沉,自己就像失重一样就要站不稳了,这就这一下子,自己就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还在这火堆旁呢,而李老师正在往那火上填柴,自己的手上还拿着那本《密传七卷》,难道这只是一场梦?李老师说:“看入迷了,都睡着了,自己还不知道吧?”
我点点头,准备把书放好的时候,不经意间就看到了一页上的一张画像,这脑子立马就乱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