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三国时代的嘴强王者 > 第二十七章 大一倍的耕犁

第二十七章 大一倍的耕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系统一定是坏掉了,不然怎么大白天的光说胡话。

    看着系统上一行小字写着此乃宿主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张平顿时感觉脸好疼……

    数不尽的系统任务,难度不一样奖励也不相等,通过检索辅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感兴趣的任务。

    「任务第937,找到华元化,奖励基础医术药理篇。」

    华元化就是华佗,是张平最寄予厚望能治疗郭嘉的人选,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夫之一。

    看见这个任务,张平精神振奋,连忙叫人把家里一个叫小李的仆役喊到县衙。

    小李以前是刘备的亲兵,后来刘备见张平没有家仆与丫鬟,便大手一挥,送给张平十几个服侍张平起居的丫鬟与小李为首的几名亲兵作为家仆。

    俗话说长者赐不敢辞,禁欲许久的张平看见家里冒然多了十几个正直芳华的丫鬟也不再嗷嗷什么自由平等的言论,直接昧着良心把这些人照单全收。

    可还没等他玩什么女仆调调的游戏,少女便把丫鬟们全部要走了,说是要训练什么娘子军,只剩张平和几个刚退伍的军汉大眼瞪小眼。

    咳咳,张平的私生活暂且不提,单说小李,他十几岁便跟随刘备走南闯北,凭借忠心与机灵活泛的头脑渐渐成为了刘备的亲兵。

    后来因为有了家室,不忍他再跟着自己浴血奋战,刘备才把他派给张平,做一个低危险高俸禄的护院家仆。

    过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小李走进大堂,恭敬地给张平行礼,问道:“先生,您找我?”

    本来按规矩无论是护院还是丫鬟见到张平都该喊老爷的,可每当听见有人喊自己老爷时,张平就想起一个叫巴依老爷的新疆人。

    什么,问巴依老爷是谁?就是那个屡屡被阿凡提智商碾压的地主老财啊。

    所以听见别人称呼自己为纵横先生,张平便让家仆也跟着喊先生,坚决不让他们喊老爷了。

    “上次让你打听的华元化有什么眉目吗?”张平抬头瞄了一眼小李,然后拿起一本书,佯装着看书,实际上是在继续浏览系统任务。

    “回老爷,徐州沛国谯县确有华元化,只是此人并不开堂坐诊,反倒喜欢像那些跑江湖的游方郎中一样提个悬壶济世的布牌走街串巷,实在是不好找啊。”小李垂头解释,脸上浮现一抹羞愧,先生开这么高的俸禄,却没想到自己连第一个任务也没能完成。

    “嗯……”小李的回答在张平意料之中,望见小李心怀忐忑的样子,便主动安慰道:“没事,找人之事本就是大海捞针,所谓故土难离,华元化应该还在徐州境内,你多发动几个兄弟好好找找,此人医术高明,若有他在,我们打仗可以少死很多袍泽。”

    听着张平的劝慰与解释,小李十分感动,连忙抱拳道:“先生如此为营中兄弟们着想,属下一定会找到华元化,争取让他为我军效力。”

    “不必多礼,毕竟我们都是为主公做事。”张平笑着摆手,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直接问道:“对了,你可知陈元龙?”

    “您说陶恭祖帐下陈别驾?”小李一愣,不知张平为何会提及此人,坦言道:“属下曾跟随主公拜访过几次陶州牧,均为陈别驾出门相迎,此人虽在徐州为官却与主公一见如故,情同知己。”

    嗯,既然认识就好办了。

    张平脸色一喜,直接吩咐道:“曾听闻陈元龙因喜食鱼脍,身得顽疾被华元化医好,你可向陈元龙打听华元化的住处。”

    得到这个比华元化家住徐州沛国谯县更精准的消息,小李对找到华佗更有信心,随即抱拳道:“是,属下这就去徐州向陈别驾打听华元化的住处。”

    等处理完这件事情,张平又提起笔给糜竺修书一封,让人把书信带去北海。

    等这些事情忙完,戏志才捧着一摞案牍走进来,深深地皱着眉头,道:“纵横兄,工匠们已经将你说的水车与耕犁做好,水车已经顺利运行,可木犁却不是很理想,是否还要继续研究?”

    张平愣了一下,随即也跟着皱眉,虽然他画的木犁不是很标准,可也不至于一点效率也提升不了吧。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想到这里,张平连忙下榻穿上鞋子,道:“走,快带我去看看。”

    ……

    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碧绿的河水旁矗立几个水车,几个民夫在河边的农田里辛勤劳作,好一幅人类与自然结合的美丽画卷。

    由于水车试验需要河流,工坊也建立在小河边,深知工业污染可怕的张平在最初便下令严禁在河流里排放任何工业废物,才让这条小河依然清澈无比,否则按照古代人民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此时恐怕又是另一番光景。

    “大人,这便是您所说的新式耕犁了吧?”看见张平和戏志才过来,一个年龄稍大的工匠指着墙边一款刚试用过的木犁问道。

    “嗯,虽然还有点偏差,但是已经有点那个意思了。”看着沾着泥土的木犁,张平皱着眉头仔细思考片刻,感觉与小时候家中大人耕种使用的曲辕犁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体大了一倍多,让他差点没有认出来。

    “还有偏差?”工匠一愣,他感觉已经严格按照张平所画的草图来制作,却没想到张平会这么说。

    张平用手比划出一个大概尺寸,道:“嗯,你这个犁太大了,如果能再缩小一半的话就完美了。”

    “可如果再小就无法绑两头耕牛了啊。”工匠面露难色,心里暗叹这位县令果然只是个读书人,根本不懂农耕之术,全凭想像怎能造出好犁来?

    “谁说要用两头耕牛?我说的那种小犁,一头耕牛就足够了。”张平笑着反问。

    工匠一听火气就上来了,怒道:“俺打了半辈子耕具,压根就没见过一头牛能拉动的犁,您这不是胡闹嘛!”

    “就是啊,县令大老爷,您想帮俺们提高生产的心意,俺们都领了,您还是回县衙好好读书吧,别再掺和俺们种地的事了。”一群围观的农民帮腔道。

    “嘿,你没见过又不代表不存在,你按照我说的去把犁缩小,等试验过之后答案自然见分晓。”张平也不气恼,知道和这些耿直的古代农民和工匠多费口舌没什么意义,便直接下令召集所有工匠重新制作木犁,一切用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