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幽州对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面对贾愿带有考核意思的问话,诸葛亮微微一笑,从容不迫,朗朗言道:“主公的决定很英明。我军连续数年以来,北抗辛蛮、刺塔;南击红巾余党;西进京城破董猛;东渡大洋剿水寇,将士们南征北战,早已疲惫不堪,若此时举疲惫之师远征袁丁,即便是胜,也是惨胜,亮以为此不可取。”
话锋一转,诸葛亮继续说道:“休养生息虽为良策,然必须要有相应对的法度来支撑,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亮以为,主公应破除旧有的一些律法,制定顺应时势的新法,让治下百姓们有法可依,军中将士有法恪守,这样一来,军中府中秩序井然,上下一心,数年之后则大事可期。”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一些将官对诸葛亮礼敬,完全是看在元起的面子上,认为年纪轻轻的诸葛亮纵使天纵奇才,但毕竟年纪还小,尚不足以托付重任。没想到诸葛亮一席话说下来,有理有据且见解独到,让原本心中不服的将官们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认真地听着诸葛亮的分析:
“至于开办学院之事,这个提议虽好,但实施起来却颇有难度。众所周知,当今世上最好的学府莫过于鹿门山学院了,水镜先生和吾师庞德公两位高士坐镇鹿门山,天下名士,无不仰慕,主公若想开办学院,至少也要找几位名动天下的鸿儒来镇场,才能和鹿门山学院一争高下,否则的话,吸引那些寒门士子前来潜心修习就会有难度.”
顿了一顿,诸葛亮继续说道:“不过,主公广招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入学,教授他们各种技艺,让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对主公从心底生出感恩之情,待他们学业有成,择其中佼佼者录用,分派到各个郡县和军中做官,这一点,亮十分认同。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许多颇具天赋之人,只因家室穷困,最终导致碌碌无为。主公现在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学业有成之后,必定殚精竭虑以报主公培养、知遇之恩。此不但可以解决我军现在中下层官员奇缺的窘境,说不定,还可以发掘出一些可堪重用的栋梁之才出来。”
说道这里,诸葛亮眉头一皱,又说道:“先前亮曾言,开办学院之事困难重重也在于此。主公越过世家豪门,给了寒门士子一条康庄大路走,那么最后,必然导致那些士族无路可走,试想,大批天下寒士都被主公收拢,那些世家望族又怎肯甘休,必群起而攻我?所以,开办学院之事,主公还要慎重考量,要么就不办,要办就要文武并进,彻底压制士族门阀。”
缓缓吐出一口气,诸葛亮又道:“至于数年之后,我军休养生息之后又该何去何从,亮在来时的路上亦曾反复推敲。亮以为,方今天下,诸侯并起,现在主公元气大损,其他诸侯必定趁机扩充实力。陈留宇宫照烈,实为当代枭雄,他必然会将陈留颍川等地连成一片,进而图谋兖、豫,此人,乃是主公亦敌亦友之劲敌;河北袁丁,虽因伏击主公之事,名声大损,但其毕竟家室深厚,门生故吏遍天下,天子也不可能真的把他怎么样,因此,袁丁的实力并没有下降多少,他会在这一段时间内,鲸吞冀、青,并且虎视徐州,此人,是主公以后进军中原的第一道考验,我军应当把他放在首要目标之上,时刻注意他的动向。”
“除此二人之外,江东孙氏世代英豪,江东又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地,孙氏久后必为一方霸主。不过主公与孙氏渊源深厚,幽、并与江东之间,又隔着整个中原,因此,主公和孙氏短时间内将无利益冲突,可以和孙氏结为联盟,在江海之间用船只互通往来。以为犄角之势。”
“剩余的荆州元表乃是守城之主,胸无大志;益州元璋,昏庸暗弱,必不能长久;南阳袁白,为人刻薄,全无人主之姿……凡此种种,皆非主公敌手,不消数年,这些人中必然会灭亡大半。”
“假设亮以上种种判断皆已成真,天下之势则渐趋明朗,主公可兵分两路,主公自引一军南下征讨袁丁,将冀、青两州纳入治下,则退可自保无虞,进可虎视中原;再派一上将北上,清剿辛蛮、刺塔、鲜卑及余扶等异族,然后施以教化,令其或迁居内地,或恪守汉律,则我军北疆无忧,可安心以向天下矣。”
至此,诸葛亮已经把心中所想,全部说了出来。整个大堂之内顿时鸦雀无声,安静的落针可闻。良久之后,元起方才在诸葛亮构想的宏图中清醒过来,举起双手,慢慢的鼓起了掌。随着元起的鼓掌,其余文武们也都钦佩的站起身来,向着诸葛亮抚掌,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
贾愿笑呵呵的说道:“恭喜主公再得一大才。”元起哈哈大笑道:“孔明之言,诸君觉得如何?”
因为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元起识人之明的名声,再上了一个新台阶。诸葛亮也因此正式确定了元起麾下第一能臣的地位。其大局观的洞察和细节上的微控,都足以让其他人心悦诚服。
在散会之后,元起让赵虎妥善安排崔州平等三人食宿问题,然后把诸葛亮、贾愿、荀略、李儒、鲁肃、徐庶以及顾雍等文官留了下来,共同商议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几人在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先对内部官员进行局部调整,以便让众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首先,就是诸葛亮的身份问题,元起封给他大都督司马之职,总览幽、并二州军政大权。同时。元起还把涿郡太守崔守官升一级,出任并州牧长史,随同高顺前去并州整顿州务,随同崔守同去并州的,还有和诸葛亮一同前来幽州的崔州平三人,经过诸葛亮的推荐,觉得他们出任一郡太守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崔守升迁后空出来的涿郡太守一职,则由荀略推荐的张既担任。
其次,就是李儒的身份亟待解决。李儒是新近投效元起的。以前曾是董猛麾下的谋主,考虑到他的性格和能力,元起在明面只封给李儒一个参军的职位,但却把新组建的潜龙交到了他的手上,等到潜龙训练成型之后,贾愿就撤出潜龙,由李儒来掌控潜龙这支特殊部队。
在武将方面,元起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因为元起现在兼任着幽并大都督之职,手中的权力更大了。基本上镇守北疆的官职,元起都可以自由分封。除了冠军将军赵虎、征北将军马越和镇北将军黄勇这三位已经升无可升的武将之外,其他武将基本上都是官升一级,张冲等人在原职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升迁,元起还上表请元协下旨封他们为列侯。至于齐天,元起对他倒是不太好直接进行封赏,毕竟齐天的并州牧的职位是元协亲封的。还有着奋威将军的名号,于是元起同样上表元协,请求封齐天为飞龙将军。
对官职调整完毕之后。元起又把调整的方向指向了军队之中。因为在沙县一战中,天归和地归两营精锐损失惨重,所以元起把公孙入云原有的白马义从并入天归营,把高顺原有的陷阵营并入地归营,并在军中挑选精锐之士并入两营之中,不论是幽州人还是并州人,甚至是已经迁居到幽州的刺塔人,只要忠诚度没有问题,作战勇猛的,都有被选中的资格。元起还把此次扩充的名额放宽,限定每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多招收一万名精锐,使每个营的人数达到两万之众,进而升级为军,不再称营。
同时,麒麟营也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人数同样也维持在两万左右,与天归、地归一样,今后将被称为麒麟军,而不再称营。在原本的三军精锐扩充之后,元起还单独成立了一军,号飞龙军,这支军队全部由精锐骑兵组成,与天归军不同,飞龙军将配备长柄兵刃和全身重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装骑兵作战部队。飞龙将军齐天,就是这支部队的第一任统帅。同样,齐天麾下的并州狼骑,也将全部并入飞龙军,除了四军精锐之外,元起并没有再扩充其他的兵员。四军精锐扩充完备之后,就将达到八万之众,其余的军士也有七万余人,元起麾下的人马届时将达到恐怖的十五万。这样一个数字,对于偏远的幽、并二州来说,已经是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幽、并的人口本来就不如中原各州,赋税粮草也较之相差甚远,能维持十五万大军已经相当艰难。而且元起不可能穷兵黩武,他还要留下足够的青壮劳动力来保证两州百姓的正常生活。
即便是像现在这样,把军队的人数维持在最低线上,元起依然感到头疼不止。在沙县一战中,天归和地归两军精锐丧失的战马、铠甲、战刀等军备,虽然在战后回收了一些,但大部分都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能再配备到军中使用了,尤其是战马,补充起来颇为困难。还好贾愿细心,把死去的战马身上的马蹄铁等装备都回收了回来,否则的话,重新打造可供数万匹战马装备的马上三宝,那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太始商会的财力不是无限的,可禁不起元起这样挥霍,通过预算,元起得知眼下太始商会的财力,最多只能供应两支精锐军队的重建,其余的两军精锐和普通士兵的军备物资问题,还完全没有着落。太始商会发展的虽然迅速,但毕竟时间还短,成立至今还不足五年,尚不能独力应付这样规模的扩军。
当务之急,是要在短时间内尽快筹集一笔资金,重建麾下的精锐大军。同时,书院的建设也要尽快提上日程,还要像诸葛亮说的那样,招揽几名德高望重的名士压阵,才能起到广招学员的效果。另外还要制定一系列适合幽、并二州发展的律法,使治内人民生活安定,从而促进经济上的发展。
面对贾愿带有考核意思的问话,诸葛亮微微一笑,从容不迫,朗朗言道:“主公的决定很英明。我军连续数年以来,北抗辛蛮、刺塔;南击红巾余党;西进京城破董猛;东渡大洋剿水寇,将士们南征北战,早已疲惫不堪,若此时举疲惫之师远征袁丁,即便是胜,也是惨胜,亮以为此不可取。”
话锋一转,诸葛亮继续说道:“休养生息虽为良策,然必须要有相应对的法度来支撑,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亮以为,主公应破除旧有的一些律法,制定顺应时势的新法,让治下百姓们有法可依,军中将士有法恪守,这样一来,军中府中秩序井然,上下一心,数年之后则大事可期。”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一些将官对诸葛亮礼敬,完全是看在元起的面子上,认为年纪轻轻的诸葛亮纵使天纵奇才,但毕竟年纪还小,尚不足以托付重任。没想到诸葛亮一席话说下来,有理有据且见解独到,让原本心中不服的将官们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认真地听着诸葛亮的分析:
“至于开办学院之事,这个提议虽好,但实施起来却颇有难度。众所周知,当今世上最好的学府莫过于鹿门山学院了,水镜先生和吾师庞德公两位高士坐镇鹿门山,天下名士,无不仰慕,主公若想开办学院,至少也要找几位名动天下的鸿儒来镇场,才能和鹿门山学院一争高下,否则的话,吸引那些寒门士子前来潜心修习就会有难度.”
顿了一顿,诸葛亮继续说道:“不过,主公广招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入学,教授他们各种技艺,让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对主公从心底生出感恩之情,待他们学业有成,择其中佼佼者录用,分派到各个郡县和军中做官,这一点,亮十分认同。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许多颇具天赋之人,只因家室穷困,最终导致碌碌无为。主公现在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学业有成之后,必定殚精竭虑以报主公培养、知遇之恩。此不但可以解决我军现在中下层官员奇缺的窘境,说不定,还可以发掘出一些可堪重用的栋梁之才出来。”
说道这里,诸葛亮眉头一皱,又说道:“先前亮曾言,开办学院之事困难重重也在于此。主公越过世家豪门,给了寒门士子一条康庄大路走,那么最后,必然导致那些士族无路可走,试想,大批天下寒士都被主公收拢,那些世家望族又怎肯甘休,必群起而攻我?所以,开办学院之事,主公还要慎重考量,要么就不办,要办就要文武并进,彻底压制士族门阀。”
缓缓吐出一口气,诸葛亮又道:“至于数年之后,我军休养生息之后又该何去何从,亮在来时的路上亦曾反复推敲。亮以为,方今天下,诸侯并起,现在主公元气大损,其他诸侯必定趁机扩充实力。陈留宇宫照烈,实为当代枭雄,他必然会将陈留颍川等地连成一片,进而图谋兖、豫,此人,乃是主公亦敌亦友之劲敌;河北袁丁,虽因伏击主公之事,名声大损,但其毕竟家室深厚,门生故吏遍天下,天子也不可能真的把他怎么样,因此,袁丁的实力并没有下降多少,他会在这一段时间内,鲸吞冀、青,并且虎视徐州,此人,是主公以后进军中原的第一道考验,我军应当把他放在首要目标之上,时刻注意他的动向。”
“除此二人之外,江东孙氏世代英豪,江东又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地,孙氏久后必为一方霸主。不过主公与孙氏渊源深厚,幽、并与江东之间,又隔着整个中原,因此,主公和孙氏短时间内将无利益冲突,可以和孙氏结为联盟,在江海之间用船只互通往来。以为犄角之势。”
“剩余的荆州元表乃是守城之主,胸无大志;益州元璋,昏庸暗弱,必不能长久;南阳袁白,为人刻薄,全无人主之姿……凡此种种,皆非主公敌手,不消数年,这些人中必然会灭亡大半。”
“假设亮以上种种判断皆已成真,天下之势则渐趋明朗,主公可兵分两路,主公自引一军南下征讨袁丁,将冀、青两州纳入治下,则退可自保无虞,进可虎视中原;再派一上将北上,清剿辛蛮、刺塔、鲜卑及余扶等异族,然后施以教化,令其或迁居内地,或恪守汉律,则我军北疆无忧,可安心以向天下矣。”
至此,诸葛亮已经把心中所想,全部说了出来。整个大堂之内顿时鸦雀无声,安静的落针可闻。良久之后,元起方才在诸葛亮构想的宏图中清醒过来,举起双手,慢慢的鼓起了掌。随着元起的鼓掌,其余文武们也都钦佩的站起身来,向着诸葛亮抚掌,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
贾愿笑呵呵的说道:“恭喜主公再得一大才。”元起哈哈大笑道:“孔明之言,诸君觉得如何?”
因为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元起识人之明的名声,再上了一个新台阶。诸葛亮也因此正式确定了元起麾下第一能臣的地位。其大局观的洞察和细节上的微控,都足以让其他人心悦诚服。
在散会之后,元起让赵虎妥善安排崔州平等三人食宿问题,然后把诸葛亮、贾愿、荀略、李儒、鲁肃、徐庶以及顾雍等文官留了下来,共同商议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几人在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先对内部官员进行局部调整,以便让众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首先,就是诸葛亮的身份问题,元起封给他大都督司马之职,总览幽、并二州军政大权。同时。元起还把涿郡太守崔守官升一级,出任并州牧长史,随同高顺前去并州整顿州务,随同崔守同去并州的,还有和诸葛亮一同前来幽州的崔州平三人,经过诸葛亮的推荐,觉得他们出任一郡太守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崔守升迁后空出来的涿郡太守一职,则由荀略推荐的张既担任。
其次,就是李儒的身份亟待解决。李儒是新近投效元起的。以前曾是董猛麾下的谋主,考虑到他的性格和能力,元起在明面只封给李儒一个参军的职位,但却把新组建的潜龙交到了他的手上,等到潜龙训练成型之后,贾愿就撤出潜龙,由李儒来掌控潜龙这支特殊部队。
在武将方面,元起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因为元起现在兼任着幽并大都督之职,手中的权力更大了。基本上镇守北疆的官职,元起都可以自由分封。除了冠军将军赵虎、征北将军马越和镇北将军黄勇这三位已经升无可升的武将之外,其他武将基本上都是官升一级,张冲等人在原职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升迁,元起还上表请元协下旨封他们为列侯。至于齐天,元起对他倒是不太好直接进行封赏,毕竟齐天的并州牧的职位是元协亲封的。还有着奋威将军的名号,于是元起同样上表元协,请求封齐天为飞龙将军。
对官职调整完毕之后。元起又把调整的方向指向了军队之中。因为在沙县一战中,天归和地归两营精锐损失惨重,所以元起把公孙入云原有的白马义从并入天归营,把高顺原有的陷阵营并入地归营,并在军中挑选精锐之士并入两营之中,不论是幽州人还是并州人,甚至是已经迁居到幽州的刺塔人,只要忠诚度没有问题,作战勇猛的,都有被选中的资格。元起还把此次扩充的名额放宽,限定每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多招收一万名精锐,使每个营的人数达到两万之众,进而升级为军,不再称营。
同时,麒麟营也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人数同样也维持在两万左右,与天归、地归一样,今后将被称为麒麟军,而不再称营。在原本的三军精锐扩充之后,元起还单独成立了一军,号飞龙军,这支军队全部由精锐骑兵组成,与天归军不同,飞龙军将配备长柄兵刃和全身重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装骑兵作战部队。飞龙将军齐天,就是这支部队的第一任统帅。同样,齐天麾下的并州狼骑,也将全部并入飞龙军,除了四军精锐之外,元起并没有再扩充其他的兵员。四军精锐扩充完备之后,就将达到八万之众,其余的军士也有七万余人,元起麾下的人马届时将达到恐怖的十五万。这样一个数字,对于偏远的幽、并二州来说,已经是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幽、并的人口本来就不如中原各州,赋税粮草也较之相差甚远,能维持十五万大军已经相当艰难。而且元起不可能穷兵黩武,他还要留下足够的青壮劳动力来保证两州百姓的正常生活。
即便是像现在这样,把军队的人数维持在最低线上,元起依然感到头疼不止。在沙县一战中,天归和地归两军精锐丧失的战马、铠甲、战刀等军备,虽然在战后回收了一些,但大部分都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能再配备到军中使用了,尤其是战马,补充起来颇为困难。还好贾愿细心,把死去的战马身上的马蹄铁等装备都回收了回来,否则的话,重新打造可供数万匹战马装备的马上三宝,那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太始商会的财力不是无限的,可禁不起元起这样挥霍,通过预算,元起得知眼下太始商会的财力,最多只能供应两支精锐军队的重建,其余的两军精锐和普通士兵的军备物资问题,还完全没有着落。太始商会发展的虽然迅速,但毕竟时间还短,成立至今还不足五年,尚不能独力应付这样规模的扩军。
当务之急,是要在短时间内尽快筹集一笔资金,重建麾下的精锐大军。同时,书院的建设也要尽快提上日程,还要像诸葛亮说的那样,招揽几名德高望重的名士压阵,才能起到广招学员的效果。另外还要制定一系列适合幽、并二州发展的律法,使治内人民生活安定,从而促进经济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