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芝麻开花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递过元宏的遗诏之后,使者又拿出一道诏书,说道:“这里还有新君登基后的天子第一诏,是颁给元骠骑的,接旨。”
元起重新跪倒在地,安静的等待着宣读天子诏书。
使者打开了元协的诏书,念道:“天子诏曰,朕初登大宝,内心惶恐,先帝遗诏,加封元鹰为大司马,朕心稍安,如此内事可无虞矣。至于外事,朕每每思及先帝时,各地战乱纷起,以致朝纲不振,黎民受苦。朕内心日夜不得安宁。为使四海清平,特加封骠骑将军、冠军侯、领幽州牧元起为骠骑大将军,其余一应原职不变,并授予骠骑大将军征讨不臣之权责,可剑履上殿、参拜不名、入朝不趋。钦此!”
元协这一道诏书,几乎把元起捧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位上,再进一步,就是封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道诏书看似简单,其实却包含了好几层含义。第一,把元起从骠骑将军升迁为骠骑大将军,看似只是多了一个“大”字,但是权责却比过去大了很多。这一个大字,就把元起的身份地位直接提高到了金字塔最顶端的位置上,在这个世界,被冠以大字的将军,都是手握实权的重臣,往往只有资格特别老的将军,才会被冠以大字。即便是范进,也只是位居大将军,比元起的骠骑大将军还稍有不如。
第二,原有职位不变,这就意味着元起在手握重兵的同时,还能够继续行使幽州牧的权责,换句话说,就是让元起军、政两手抓,既手握大军,又管理一州的政事。这在元协之前的历任皇帝中,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任命,完全放权给一个人,是任何一位皇帝都不会去做的事情,可是元协偏偏就这么做了!
第三,授予元起征讨不臣之权责。这一点可是非同小可,所谓征讨不臣,说白了就是元协授给了元起极大的权柄,看谁对朝廷不敬,或者是元起觉得谁将要对朝廷不敬,就有出兵讨伐的权力。如果这道诏书是在元起出任南阳太守时,遇到黄祖当街纵马之前颁布的话,那么元起当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黄祖诛杀了!可见这个征讨不臣的寓意,代表着元协赋予了元起多么重大的权力,同时,也可见元协给予元起多么大的信任了。有了这一条,以后元起无论征讨谁,都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了。
第四,诏书中言明元起可以剑履上殿、参拜不明、入朝不趋。这是天子对极为宠信的重臣才会许可的特权。这个世界律法,大臣们上殿参见天子的时候,必须摘下佩剑、脱掉鞋子,在殿外等候通报,得到天子的传唤之后才可以进如皇宫大殿,还必须小步急行,以表示对天子的尊敬。元协和元起的私交很好,在京城的半年相处中,元协从元起这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深受元起后世思维的影响,知道元起不喜欢跪来拜去的,所以干脆解除了元起的一切束缚,让元起可以带着佩剑、穿着鞋,不必等天子的通传就可以直接进入皇宫大殿,而且还不用趋步前行,直接迈着大步走进去就是了,见到天子之后也不用在行跪拜之礼了。这一殊荣,可谓是旷古烁今了!
基于以上四点,足以显示出元协对元起实在是信任有加了。其实这也是元起穿越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在京城给元协授课的时候,元起就曾经有意无意的暗示过元协,不久之后国家将要面临一场大乱,起始点,就是元宏的驾崩。随后西凉的董猛就会祸乱京师,掀开一轮又一轮的腥风血雨。元协虽然和元起相处仅仅半年,但是他却被元起心系天下百姓的高尚品性所折服,在授课的过程中,元起的一些新鲜论点和看待事情的角度,让元协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所以,元协已经懂得如何把握时机,如何最有利的保护自己了。元协趁着刚刚登基,朝中的一切矛盾都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立刻颁布了这道天子第一诏,给了元起极大的权力,让元起拥兵在外,对朝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是一个牵制。
当然,除了对元起的极度信任、把元起视作亲生兄长之外,元协颁布这道诏书还有一层含义,他明白单凭自己的力量,是绝对掌控不了整个元氏江山的,于是不惜重赏,拉元起来做外援。用以震慑那些野心勃勃的各路诸侯。不过说到底,元协的这道诏书,还是出于对元起的信任,否则也不会给予元起如此显赫的权势。
宣读完天子第一诏,整个大厅变得鸦雀无声。当宣读完诏书之后,大家被诏书中包含的几层意思深深地震撼了!这,和封王有什么区别?事实上确实不同,这比一般的王爷权利更大,更实惠,王爷见到天子也要参拜,他不需要,王爷也不能随意征讨不臣,他可以。这,不是一般的强大,飞一般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元起本人也有些吃惊,他也没想到元协对自己的信任度,会达到这种无以复加的地步。脑海中,不知不觉的闪现出,自己大婚当日,元协带着满脸的天真偷偷跑进显亲殿偷窥自己的样子。当年那个毛头小子,如今已经是一朝天子了。元起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最爱用手去摸元协的小脑袋。
“元骠骑……那个,元州牧,呃,君侯,请接旨。”
对于元起的称呼,使者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叫骠骑将军,不合适,因为元起已经被冠以骠骑大将军职位了,应该叫元大将军,可是那么叫又有些拗口;叫州牧,也不合适,前任幽州牧还没有离职,况且元鹰还是元起的父亲,当着元鹰的面称元起为州牧,实在有些为难;冠军侯这个爵位,在元氏数百年的历史中,绝对是一份殊荣,迄今为止,算上元起也只有四人得以被赐封为冠军侯,这样称呼既能显示出元起身份的尊贵,又没有其他违和的地方。其实这也怪不得使者,谁让元宏元协父子先后给了元起那么多的官职呢?
元起虎躯一震,站立当场朗声说道:“臣元起接旨,谢圣上隆恩。”既然元协给了元起不用行跪拜之礼的特权,正合元起的心意,作为一个后世穿越来的灵魂,元起也是在不习惯跪拜。所以,元起也就理所当然的站着接旨了。
直到元起站着接过了天子诏书,一众幽州文武才醒悟过来,看着元起挺立的身躯,目光中都充满了热切。这些人能够在元起的庆功宴上出现,自然都是元鹰认为值得信任的官员,是比较忠诚、正直的官员。所以这些文武官员对元起受此殊荣,没有任何的嫉妒情绪,反而是由衷的感到欣慰。其实在幽州官员中,绝大多数人都早已把元起当做了下一任的州牧看待,不少人都称呼元起为少主而不是将军。现在元鹰得到了升迁,元起顺理成章的接替州牧之职,是这些官员们喜闻乐见的事。
当下,文臣以阎乙为首,武将以史甲带头,分作两班来到元鹰父子身前,祝贺元鹰升迁、元起出任州牧之职。一时之间,整个大厅又重新变得喧闹了起来,众人纷纷高声相庆,祝贺州牧一家双喜临门。最后,在史甲的提议下,这场原本是为元起庆功的酒宴,变成了欢送会兼接风宴,既为元鹰送行,也为元起上任接风。幽州数十官员,酒宴过后,尽皆大醉而归。
三日后,蓟城西门。
元鹰和元起父子二人并肩站立在在西门的城墙上,遥望着目不可及的神州大地。
“还记得你当是做的那首登幽州台歌么?”元鹰先打破了沉默。
元起没有说话,微微点了点头。
元鹰低沉的背诵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元起,如今你的身份地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首诗的前两句,你已经做到了。今后,切记要善待幽州百姓,不可让治下子民流离失所、怆然涕下。”
元起坚定的回答:“父亲放心,孩儿心中志愿,绝不仅仅只是让幽州百姓丰衣足食。我元氏千万子民,孩儿都会放在心里的。”
元鹰伸手拍了拍元起宽厚的肩膀,欣慰的说道:“吾儿有此志向,也不枉为父养育你一场。对了,现在朝中形势危机四伏,为父此次出任大司马,也不知前途如何。你母亲,就留在蓟城,有你和衣儿照料,为父也放心。”
元起感觉到了元鹰似乎有交代后事的意思,变色道:“父亲何故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孩儿和母亲盼着您能平安归来。不过,朝中的形式确实是微妙的很,虽然小协儿,呃,虽然天子已经登基,可毕竟年岁还小,范进和阉党争权夺利了半辈子,在这个紧要关头不可能无动于衷,不过孩儿认为他们这些人都不足为惧,唯一让孩儿感到危险的,是西凉董猛。此人狼子野心,无论朝中发生什么变故,父亲切切不可让此人进入京城。”
元鹰转过头看向元起,凝神说道:“西凉董猛?为父相信你的判断,这件事,为父记下了。”
元起叹了一口气,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偏转,如果还是按照先前的顺序发展的话,董猛进京之后,乱世就真正的要到来了。算了,事在人为,元起知道自己左右不了历史的惯性发展,也就不再纠结这件事情。
抬头看了看天色,元起有些不舍的说道:“父亲,天色不早了,该启程了。”
元鹰默默地点点头,在元起的注视下,转身走下了城头,然后在早已等候在西城门外的数十名亲卫陪伴下,离开了蓟城,向京城的方向而去。
递过元宏的遗诏之后,使者又拿出一道诏书,说道:“这里还有新君登基后的天子第一诏,是颁给元骠骑的,接旨。”
元起重新跪倒在地,安静的等待着宣读天子诏书。
使者打开了元协的诏书,念道:“天子诏曰,朕初登大宝,内心惶恐,先帝遗诏,加封元鹰为大司马,朕心稍安,如此内事可无虞矣。至于外事,朕每每思及先帝时,各地战乱纷起,以致朝纲不振,黎民受苦。朕内心日夜不得安宁。为使四海清平,特加封骠骑将军、冠军侯、领幽州牧元起为骠骑大将军,其余一应原职不变,并授予骠骑大将军征讨不臣之权责,可剑履上殿、参拜不名、入朝不趋。钦此!”
元协这一道诏书,几乎把元起捧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位上,再进一步,就是封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道诏书看似简单,其实却包含了好几层含义。第一,把元起从骠骑将军升迁为骠骑大将军,看似只是多了一个“大”字,但是权责却比过去大了很多。这一个大字,就把元起的身份地位直接提高到了金字塔最顶端的位置上,在这个世界,被冠以大字的将军,都是手握实权的重臣,往往只有资格特别老的将军,才会被冠以大字。即便是范进,也只是位居大将军,比元起的骠骑大将军还稍有不如。
第二,原有职位不变,这就意味着元起在手握重兵的同时,还能够继续行使幽州牧的权责,换句话说,就是让元起军、政两手抓,既手握大军,又管理一州的政事。这在元协之前的历任皇帝中,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任命,完全放权给一个人,是任何一位皇帝都不会去做的事情,可是元协偏偏就这么做了!
第三,授予元起征讨不臣之权责。这一点可是非同小可,所谓征讨不臣,说白了就是元协授给了元起极大的权柄,看谁对朝廷不敬,或者是元起觉得谁将要对朝廷不敬,就有出兵讨伐的权力。如果这道诏书是在元起出任南阳太守时,遇到黄祖当街纵马之前颁布的话,那么元起当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黄祖诛杀了!可见这个征讨不臣的寓意,代表着元协赋予了元起多么重大的权力,同时,也可见元协给予元起多么大的信任了。有了这一条,以后元起无论征讨谁,都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了。
第四,诏书中言明元起可以剑履上殿、参拜不明、入朝不趋。这是天子对极为宠信的重臣才会许可的特权。这个世界律法,大臣们上殿参见天子的时候,必须摘下佩剑、脱掉鞋子,在殿外等候通报,得到天子的传唤之后才可以进如皇宫大殿,还必须小步急行,以表示对天子的尊敬。元协和元起的私交很好,在京城的半年相处中,元协从元起这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深受元起后世思维的影响,知道元起不喜欢跪来拜去的,所以干脆解除了元起的一切束缚,让元起可以带着佩剑、穿着鞋,不必等天子的通传就可以直接进入皇宫大殿,而且还不用趋步前行,直接迈着大步走进去就是了,见到天子之后也不用在行跪拜之礼了。这一殊荣,可谓是旷古烁今了!
基于以上四点,足以显示出元协对元起实在是信任有加了。其实这也是元起穿越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在京城给元协授课的时候,元起就曾经有意无意的暗示过元协,不久之后国家将要面临一场大乱,起始点,就是元宏的驾崩。随后西凉的董猛就会祸乱京师,掀开一轮又一轮的腥风血雨。元协虽然和元起相处仅仅半年,但是他却被元起心系天下百姓的高尚品性所折服,在授课的过程中,元起的一些新鲜论点和看待事情的角度,让元协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所以,元协已经懂得如何把握时机,如何最有利的保护自己了。元协趁着刚刚登基,朝中的一切矛盾都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立刻颁布了这道天子第一诏,给了元起极大的权力,让元起拥兵在外,对朝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是一个牵制。
当然,除了对元起的极度信任、把元起视作亲生兄长之外,元协颁布这道诏书还有一层含义,他明白单凭自己的力量,是绝对掌控不了整个元氏江山的,于是不惜重赏,拉元起来做外援。用以震慑那些野心勃勃的各路诸侯。不过说到底,元协的这道诏书,还是出于对元起的信任,否则也不会给予元起如此显赫的权势。
宣读完天子第一诏,整个大厅变得鸦雀无声。当宣读完诏书之后,大家被诏书中包含的几层意思深深地震撼了!这,和封王有什么区别?事实上确实不同,这比一般的王爷权利更大,更实惠,王爷见到天子也要参拜,他不需要,王爷也不能随意征讨不臣,他可以。这,不是一般的强大,飞一般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元起本人也有些吃惊,他也没想到元协对自己的信任度,会达到这种无以复加的地步。脑海中,不知不觉的闪现出,自己大婚当日,元协带着满脸的天真偷偷跑进显亲殿偷窥自己的样子。当年那个毛头小子,如今已经是一朝天子了。元起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最爱用手去摸元协的小脑袋。
“元骠骑……那个,元州牧,呃,君侯,请接旨。”
对于元起的称呼,使者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叫骠骑将军,不合适,因为元起已经被冠以骠骑大将军职位了,应该叫元大将军,可是那么叫又有些拗口;叫州牧,也不合适,前任幽州牧还没有离职,况且元鹰还是元起的父亲,当着元鹰的面称元起为州牧,实在有些为难;冠军侯这个爵位,在元氏数百年的历史中,绝对是一份殊荣,迄今为止,算上元起也只有四人得以被赐封为冠军侯,这样称呼既能显示出元起身份的尊贵,又没有其他违和的地方。其实这也怪不得使者,谁让元宏元协父子先后给了元起那么多的官职呢?
元起虎躯一震,站立当场朗声说道:“臣元起接旨,谢圣上隆恩。”既然元协给了元起不用行跪拜之礼的特权,正合元起的心意,作为一个后世穿越来的灵魂,元起也是在不习惯跪拜。所以,元起也就理所当然的站着接旨了。
直到元起站着接过了天子诏书,一众幽州文武才醒悟过来,看着元起挺立的身躯,目光中都充满了热切。这些人能够在元起的庆功宴上出现,自然都是元鹰认为值得信任的官员,是比较忠诚、正直的官员。所以这些文武官员对元起受此殊荣,没有任何的嫉妒情绪,反而是由衷的感到欣慰。其实在幽州官员中,绝大多数人都早已把元起当做了下一任的州牧看待,不少人都称呼元起为少主而不是将军。现在元鹰得到了升迁,元起顺理成章的接替州牧之职,是这些官员们喜闻乐见的事。
当下,文臣以阎乙为首,武将以史甲带头,分作两班来到元鹰父子身前,祝贺元鹰升迁、元起出任州牧之职。一时之间,整个大厅又重新变得喧闹了起来,众人纷纷高声相庆,祝贺州牧一家双喜临门。最后,在史甲的提议下,这场原本是为元起庆功的酒宴,变成了欢送会兼接风宴,既为元鹰送行,也为元起上任接风。幽州数十官员,酒宴过后,尽皆大醉而归。
三日后,蓟城西门。
元鹰和元起父子二人并肩站立在在西门的城墙上,遥望着目不可及的神州大地。
“还记得你当是做的那首登幽州台歌么?”元鹰先打破了沉默。
元起没有说话,微微点了点头。
元鹰低沉的背诵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元起,如今你的身份地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首诗的前两句,你已经做到了。今后,切记要善待幽州百姓,不可让治下子民流离失所、怆然涕下。”
元起坚定的回答:“父亲放心,孩儿心中志愿,绝不仅仅只是让幽州百姓丰衣足食。我元氏千万子民,孩儿都会放在心里的。”
元鹰伸手拍了拍元起宽厚的肩膀,欣慰的说道:“吾儿有此志向,也不枉为父养育你一场。对了,现在朝中形势危机四伏,为父此次出任大司马,也不知前途如何。你母亲,就留在蓟城,有你和衣儿照料,为父也放心。”
元起感觉到了元鹰似乎有交代后事的意思,变色道:“父亲何故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孩儿和母亲盼着您能平安归来。不过,朝中的形式确实是微妙的很,虽然小协儿,呃,虽然天子已经登基,可毕竟年岁还小,范进和阉党争权夺利了半辈子,在这个紧要关头不可能无动于衷,不过孩儿认为他们这些人都不足为惧,唯一让孩儿感到危险的,是西凉董猛。此人狼子野心,无论朝中发生什么变故,父亲切切不可让此人进入京城。”
元鹰转过头看向元起,凝神说道:“西凉董猛?为父相信你的判断,这件事,为父记下了。”
元起叹了一口气,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偏转,如果还是按照先前的顺序发展的话,董猛进京之后,乱世就真正的要到来了。算了,事在人为,元起知道自己左右不了历史的惯性发展,也就不再纠结这件事情。
抬头看了看天色,元起有些不舍的说道:“父亲,天色不早了,该启程了。”
元鹰默默地点点头,在元起的注视下,转身走下了城头,然后在早已等候在西城门外的数十名亲卫陪伴下,离开了蓟城,向京城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