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 4 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冬天的邯郸城很冷,冷到燕执这个常年在雁门关待着的人到了晚上都觉得手脚冰凉。
天色刚亮就穿好衣服将自己收拾爽利,燕执看着外面飘着的雪花,再一次觉得身体变小非常不好。
他以前从来没有这么怕冷,小孩子身子弱,不好好照顾真的很容易生病,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身强体壮的燕将军了。
已经得到了足够教训的燕执感受着外面的寒气,跺了跺脚又回去加了一件衣服才重新站在院子之中。
将手放在嘴边哈了一口气然后搓了搓脸活动了一下筋骨,燕执想了想如果大早上去隔壁将大侄子吵醒可能会造成的后果,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出去。
好不容易不被拘束了,他可不想再被关在院子里不能出去,现在这会儿,大侄子的心情应该不会有多好。
秦王政九岁归秦十三岁登基,以小赵政之前和他说的事情,燕执算了一下就知道很快该到那人离开赵国的时候了。
如今燕赵和秦赵皆关系紧张,姬丹和赵政都被赵王盯着,这么一来,他的身份竟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托着脸想着以后的事情,燕执将各种可能都摆了出来,然后思考着他以后该怎么办,有幸在这个大乱的时代醒来,若是无所作为简直对不起军师那么多年的教诲。
只是他是燕人,赵政总要回秦国,短时间内怕是无法接触真正的军事。
现在想这些并不算早,如果赵政归秦,姬丹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会回到燕国,就算再不受喜欢,他也是正儿八经的燕国公子,燕王不可能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
燕执对这些国家没有什么概念,对他来说,天下一统才是正常,毕竟就算大唐后来乱了,天下也没有分裂成这个样子。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容不得他不把这些当回事儿。
这是个能人辈出的时代,他已经清醒了过来,不做些什么就对不起军师那些年的教诲,更何况,未来一统七国首称皇帝的人也在这个时代。
虽说燕国以后必然会和秦国对上,但是大势所趋,燕国没有能和嬴政正面想抗的人,兵力粮草什么都跟不上,就算他和姬丹拼尽全力,最后也不过徒增伤亡罢了。
看着自己细细的胳膊腿,燕执觉得,与其纠结这些,不如想想以后如何让燕国减少损失。
而且,他对那一统六国的始皇帝很是尊崇,如果能够在他身边做事,让他以后回雁门扭一天的秧歌他都不介意。
虽然他现在还小,什么都帮不上,但是以后一定可以,从苍云中走出来的人,断然没有成为累赘的道理。
过了那么多天,燕执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处境振作了起来,等身上的青紫褪的差不多了,他便悄悄开始日常的训练。
三岁质赵,到如今已经三年,他这具身体已经快七岁了,然而身体却弱的如同五六岁稚儿,同是质子,赵政不过比他大了两岁,身子却强健的多。
本事还是自己练回来最好,其他什么都靠不住。
习惯了身边几十斤的鎏金玄铁盾还有陌刀,陡然间变成连重一点的东西都拿不动的瘦弱小孩儿,燕执心里着实低落了好一阵。
不是说他很厉害的吗,难道小赵政是在骗他?
好在他现在还小,好好吃饭坚持训练的话过两年就能赶上同龄人了,在苍云堡时带过一阵新兵,燕执相信,只要他人还在,迟早会变回强悍的自己。
各国之间风起云涌,但是却和质子府没有太大关系。
燕国最终还是用了想过栗腹的计策,趁赵国兵马未壮举兵攻打,然而,出乎意料他们意料的是,赵王又起用了老将廉颇。
到底是经验丰富的赵国战神,赵军经历几场大败,如今廉颇归来士气空前高涨对来犯之敌予以痛击,竟是以少胜多在蒿城大败燕军,杀了燕相栗腹而后生生围了燕都。
燕王无法,只得割让五座城试图求和,如此廉颇才退了围在燕国王都之外的兵马。
大军得胜归来,百姓夹道相迎,封赏的诏书不断从王宫发往各处,邯郸城中一片喜庆。
廉颇被封为信平侯,赵国朝中名望最盛的除了蔺相如就是他了,如今蔺相如已经逝世,朝中不可无相,刚被封侯的廉将军又任假相。
假相者,代理相国之职,廉颇归朝,一时如日中天。
但是这些都和燕执没有关系,就算姬丹在隔壁将房子砸了,他也依旧面不改色的蹲马步。
他们不过是质子,就算发再大的火儿赵人也不会放在眼里,最多不过嘲笑两句罢了,谁让燕国是战败国呢。
时间过的飞快,一晃天气转暖又转凉,两年的时间就这么从指缝溜走,就在燕执努力长高的时候,西边又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秦王崩。
听到这个消息,燕执第一想法就是去找赵政,但是跑到门口的时候又停了下来,连他都知道的消息,赵政肯定更早知晓。
大侄子和未来秦王在他身边从来不说这些,都还只当他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就是去也不该是他去。
这个时候,姬丹应该已经过去了吧......
世人皆知嬴政一统七国功盖千秋,却忘了在嬴政前面,秦国先人已经将路给他铺好了,奋六世之余烈而成就霸业,在他之前的数位君王皆功不可没。
孝公之前,秦国几代君位动荡,甚至连河西一带都被魏国夺取,当时的秦国危如累卵,孝公继位之后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种并建立县制,为了能让秦人吃饱饭而奋斗了一生,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惠文王当政时,改公为王,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灭秦之兵。
自此,秦国用士不唯秦人,用人且不唯一人,秦国开始真正逆转了颓势。
先武王如何不必多说,只今秦王嬴稷之功劳,比之以后秦王政一统六国的功劳也毫不逊色。
继承父祖之基业开疆扩土,蚕食山东六国形成天下俱弱而秦独强的形势,皆是在秦王稷时达成的成就。
几代秦王皆有飓风过岗、伏草唯存的胆识和耐力,为了先祖大业韬光养晦,注重农耕,大修水利,兴巴蜀汉中,如此坚实雄厚的基础,若是嬴政拖下去给六国喘息的机会,那才真是辜负了先辈遗愿。
秦国先祖给了嬴政一个大好的国家,而嬴政也不负众望,最终将先人的目标达成。
纵观整个战国局势,燕执不得不承认,这个从西面崛起的国家真的是受上天眷顾,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挫折总能峰回路转,所以说,运气也是秦一统六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燕执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又转了回去。
秦王嬴稷去世之后,赵政就该回到秦国,然后逐渐成长为一统七国的雄才霸主始皇帝嬴政了。
只希望赵王不要为难一个小孩儿,让他回去的路上能顺利些。
只是秦王嬴稷在各国君主心中的印象实在太深,谁知道接下的秦王会不会和他一样想着东出?
这人在位五十多年,灭亡了周朝和西周国又迁九鼎于咸阳,六国实在是他被打怕了。
普天之下皆看着秦王废立,就算知道赵政不会有危及性命的危险,燕执心中还是存着几分担心,他能顺利归秦吗?
史书多用春秋笔法,许多事情都一句话概之,他当初学的是兵法,只注重其中的战事却没怎么在意君王兴立,所以如今这种情况,他只知道赵政会回到秦国,却不清楚其中究竟有什么磨难。
秦国那边的宗室纠葛暂且不说,赵王会轻易放人?
托着脸想了一会儿,燕执甩甩脑袋,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这些不是自己应该担心的。
他还是个孩子!
冬天的邯郸城很冷,冷到燕执这个常年在雁门关待着的人到了晚上都觉得手脚冰凉。
天色刚亮就穿好衣服将自己收拾爽利,燕执看着外面飘着的雪花,再一次觉得身体变小非常不好。
他以前从来没有这么怕冷,小孩子身子弱,不好好照顾真的很容易生病,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身强体壮的燕将军了。
已经得到了足够教训的燕执感受着外面的寒气,跺了跺脚又回去加了一件衣服才重新站在院子之中。
将手放在嘴边哈了一口气然后搓了搓脸活动了一下筋骨,燕执想了想如果大早上去隔壁将大侄子吵醒可能会造成的后果,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出去。
好不容易不被拘束了,他可不想再被关在院子里不能出去,现在这会儿,大侄子的心情应该不会有多好。
秦王政九岁归秦十三岁登基,以小赵政之前和他说的事情,燕执算了一下就知道很快该到那人离开赵国的时候了。
如今燕赵和秦赵皆关系紧张,姬丹和赵政都被赵王盯着,这么一来,他的身份竟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托着脸想着以后的事情,燕执将各种可能都摆了出来,然后思考着他以后该怎么办,有幸在这个大乱的时代醒来,若是无所作为简直对不起军师那么多年的教诲。
只是他是燕人,赵政总要回秦国,短时间内怕是无法接触真正的军事。
现在想这些并不算早,如果赵政归秦,姬丹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会回到燕国,就算再不受喜欢,他也是正儿八经的燕国公子,燕王不可能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
燕执对这些国家没有什么概念,对他来说,天下一统才是正常,毕竟就算大唐后来乱了,天下也没有分裂成这个样子。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容不得他不把这些当回事儿。
这是个能人辈出的时代,他已经清醒了过来,不做些什么就对不起军师那些年的教诲,更何况,未来一统七国首称皇帝的人也在这个时代。
虽说燕国以后必然会和秦国对上,但是大势所趋,燕国没有能和嬴政正面想抗的人,兵力粮草什么都跟不上,就算他和姬丹拼尽全力,最后也不过徒增伤亡罢了。
看着自己细细的胳膊腿,燕执觉得,与其纠结这些,不如想想以后如何让燕国减少损失。
而且,他对那一统六国的始皇帝很是尊崇,如果能够在他身边做事,让他以后回雁门扭一天的秧歌他都不介意。
虽然他现在还小,什么都帮不上,但是以后一定可以,从苍云中走出来的人,断然没有成为累赘的道理。
过了那么多天,燕执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处境振作了起来,等身上的青紫褪的差不多了,他便悄悄开始日常的训练。
三岁质赵,到如今已经三年,他这具身体已经快七岁了,然而身体却弱的如同五六岁稚儿,同是质子,赵政不过比他大了两岁,身子却强健的多。
本事还是自己练回来最好,其他什么都靠不住。
习惯了身边几十斤的鎏金玄铁盾还有陌刀,陡然间变成连重一点的东西都拿不动的瘦弱小孩儿,燕执心里着实低落了好一阵。
不是说他很厉害的吗,难道小赵政是在骗他?
好在他现在还小,好好吃饭坚持训练的话过两年就能赶上同龄人了,在苍云堡时带过一阵新兵,燕执相信,只要他人还在,迟早会变回强悍的自己。
各国之间风起云涌,但是却和质子府没有太大关系。
燕国最终还是用了想过栗腹的计策,趁赵国兵马未壮举兵攻打,然而,出乎意料他们意料的是,赵王又起用了老将廉颇。
到底是经验丰富的赵国战神,赵军经历几场大败,如今廉颇归来士气空前高涨对来犯之敌予以痛击,竟是以少胜多在蒿城大败燕军,杀了燕相栗腹而后生生围了燕都。
燕王无法,只得割让五座城试图求和,如此廉颇才退了围在燕国王都之外的兵马。
大军得胜归来,百姓夹道相迎,封赏的诏书不断从王宫发往各处,邯郸城中一片喜庆。
廉颇被封为信平侯,赵国朝中名望最盛的除了蔺相如就是他了,如今蔺相如已经逝世,朝中不可无相,刚被封侯的廉将军又任假相。
假相者,代理相国之职,廉颇归朝,一时如日中天。
但是这些都和燕执没有关系,就算姬丹在隔壁将房子砸了,他也依旧面不改色的蹲马步。
他们不过是质子,就算发再大的火儿赵人也不会放在眼里,最多不过嘲笑两句罢了,谁让燕国是战败国呢。
时间过的飞快,一晃天气转暖又转凉,两年的时间就这么从指缝溜走,就在燕执努力长高的时候,西边又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秦王崩。
听到这个消息,燕执第一想法就是去找赵政,但是跑到门口的时候又停了下来,连他都知道的消息,赵政肯定更早知晓。
大侄子和未来秦王在他身边从来不说这些,都还只当他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就是去也不该是他去。
这个时候,姬丹应该已经过去了吧......
世人皆知嬴政一统七国功盖千秋,却忘了在嬴政前面,秦国先人已经将路给他铺好了,奋六世之余烈而成就霸业,在他之前的数位君王皆功不可没。
孝公之前,秦国几代君位动荡,甚至连河西一带都被魏国夺取,当时的秦国危如累卵,孝公继位之后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种并建立县制,为了能让秦人吃饱饭而奋斗了一生,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惠文王当政时,改公为王,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灭秦之兵。
自此,秦国用士不唯秦人,用人且不唯一人,秦国开始真正逆转了颓势。
先武王如何不必多说,只今秦王嬴稷之功劳,比之以后秦王政一统六国的功劳也毫不逊色。
继承父祖之基业开疆扩土,蚕食山东六国形成天下俱弱而秦独强的形势,皆是在秦王稷时达成的成就。
几代秦王皆有飓风过岗、伏草唯存的胆识和耐力,为了先祖大业韬光养晦,注重农耕,大修水利,兴巴蜀汉中,如此坚实雄厚的基础,若是嬴政拖下去给六国喘息的机会,那才真是辜负了先辈遗愿。
秦国先祖给了嬴政一个大好的国家,而嬴政也不负众望,最终将先人的目标达成。
纵观整个战国局势,燕执不得不承认,这个从西面崛起的国家真的是受上天眷顾,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挫折总能峰回路转,所以说,运气也是秦一统六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燕执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又转了回去。
秦王嬴稷去世之后,赵政就该回到秦国,然后逐渐成长为一统七国的雄才霸主始皇帝嬴政了。
只希望赵王不要为难一个小孩儿,让他回去的路上能顺利些。
只是秦王嬴稷在各国君主心中的印象实在太深,谁知道接下的秦王会不会和他一样想着东出?
这人在位五十多年,灭亡了周朝和西周国又迁九鼎于咸阳,六国实在是他被打怕了。
普天之下皆看着秦王废立,就算知道赵政不会有危及性命的危险,燕执心中还是存着几分担心,他能顺利归秦吗?
史书多用春秋笔法,许多事情都一句话概之,他当初学的是兵法,只注重其中的战事却没怎么在意君王兴立,所以如今这种情况,他只知道赵政会回到秦国,却不清楚其中究竟有什么磨难。
秦国那边的宗室纠葛暂且不说,赵王会轻易放人?
托着脸想了一会儿,燕执甩甩脑袋,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这些不是自己应该担心的。
他还是个孩子!